首頁 / 唐代 / 太虛 / 月夜小集次韻鄭教授
拼

《月夜小集次韻鄭教授》

太虛 〔唐代〕

溪山有佳月,可以永今夕。驚心總悠悠,過眼紛籍籍。

何為秋向深,甚是老已逼。長謠陶一觴,懷抱所共席。

披衣步良夜,奈此佳月何。太虛澹以闊,青景轉覺多。

風微泛家山,露湛明庭樹。烏鵲無停棲,稀星片雲度。

光冷秋氣肅,感時唯自驚。徘徊亦已久,不知更漏深。

嫦娥在高高,傳聞殊恍惚。雙鶴快飛來,駕我探月窟。

复制

月夜小集次韻鄭教授 - 賞析

太虛

作者:太虛

(?—80)果州西充(今四川西充)人。幼好道。18歲時父母雙亡,遂棄資產,入南岷山修道。憲宗元和四年(809)卒,時以為解化成仙。《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四二有傳。《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順慶府部》存其詩5首,《全唐詩外編》據之收入。

太虛其它诗文

《登樓》

太虛 〔唐代〕

秋日登高望,涼風吹海初。山川明已久,河漢沒無餘。

遠近涯寥夐,高低中太虛。賦因王閣筆,思比謝游疏。

复制

《菊花新》

太虛 〔唐代〕

忽水遠天長,笑把玉龍嘶。一聲聲,吹斷寒雲滄波里。幽愁暗恨,弄皓月,怨白日。問太虛不尚,則成休矣。

雲心鶴性,死也要衝霄,乘風去。分自有、終合仙飛。感古懷今聊把筆。落葉寒蟬悲。使人增怨抑。

复制

《點絳唇(代香嚴榮老)》

太虛 〔唐代〕

不昧本來,太虛明月流輝過。令行獨坐。高下都由我。

玉軫園弦,誰對秋風和。還知麼。老龐一個。識得機關破。

复制

《上知郡承議》

太虛 〔唐代〕

至樂之性長自餘,世物莫得而榛蕪。陰陽變化在舒慘,千里豈足勞建除。

憶昔僣侈擅一隅,瓊宮貝闕妝金珠。窮奢極靡相傾奪,所不可道矧可書。

天清地寧聖神出,蕩蕩一化渾太虛。頹基故址盡荒草,往往狐兔來爭居。

魚書虎符若郵傳,幾人到此圖安舒。譚公賢明大國後,寶璞豈肯彫璠璵。

拂除荒穢出夷曠,茨茅墩瓦從古初。璧書齊丘儉化論,譬如論海先河渠。

千古興亡一端夢,逍遙巾氅日裕如。有客登亭見施設,笑殺瑣瑣誇瀛壺。

复制

《寒雨二首 其一》

太虛 〔唐代〕

寒雨苦不止,同雲滿太虛。漓漓花易綻,脈脈歲將除。

烹茗徐添火,扃門懶着書。有懷多晝寐,淒寂欲何如。

复制

《賀教授六十初度》

太虛 〔唐代〕

童顏鶴髮一耆儒,文藻風流董仲舒。高志未嘗圖利祿,生涯還喜樂琴書。

今朝花甲逢初度,昨夜祥星耿太虛。聞說世傳仁者壽,遐齡當與古椿如。

复制

《憩雲亭在黃龍洞口》

太虛 〔唐代〕

風雷斂太虛,偃臥山中石。雷風動地起,轉澤溝中瘠。

捲舒亦何心,暗與通消息。

复制

《述工夫 其十五 鑄劍》

太虛 〔唐代〕

明師授我鑄神鋒,全籍陰陽造化功。鍛煉乾剛坤作冶,吹噓離火巽為風。

做成龍象心官巧,掃蕩妖氛志帥雄。學道高人知此趣,等閒劈碎太虛空。

复制

《送李果州歸蜀》

太虛 〔唐代〕

大原發鄒魯,功德被九州。

迢迢數千年,伊洛乘其流。

去之又百載,武夷闡諸幽。

斯文代顯晦,天意非人謀。

正脈遠相續,何必並世游。

峨峨陵陽山,下鎮西南陬。

師法自心得,如親接前修。

一氣妙亭毒,小大各有求。

惟此生息機,不隔春與秋。

皎皎冰雪姿,高疑揖浮丘。

太虛麗日月,纖翳無停留。

本根自深茂,況復加窮搜。

微言析脈理,要指會衿喉。

工夫自中積,應物乃其優。

漢庭高論著,周原出咨諏。

耿耿惻隱心,若將納諸溝。

拳拳敬王義,敢有非嘉猷。

俯視不義貴,如比空雲浮。

所虞素學負,豈願清名收。

閶闔入雲端,蜀天方阻修。

西上香爐峰,江流去悠悠。

問學久不明,風俗日以偷。

塞品謹勿言,令人但深憂。

世如大膏肩,終當待公瘳。

格天未易到,責已尤難周。

大學無已時,白首何當休。

陋質謝頑朽,居然費雕鎪。

建德苦不勇,懷知若為酬。

四非去未能,用力信有由。

永當佩深訓,無作明公羞。

复制

《次家君韻 其二》

太虛 〔唐代〕

憶昔金門直,通班玉殿寒。風雲黃道近,日月太虛寬。

法錦羅千仗,宮花覆百官。江湖歲將晚,未覺報君難。

复制

《題夷僧寫蘭卷》

太虛 〔唐代〕

老禪昔從日本來,足踏萬里鯨波開。金仙所居太霞上,五色芝草為樓台。

國香中有蘭與蕙,成叢托根在蓬萊。老禪一見契幽獨,葉葉莖莖在心目。

硯坳盛得楚芳魂,九畹春風種華玉。紫鰲背開龍伯宮,千柱結搆神施工。

妙高台上醉揮墨,光雲閃映珊瑚紅。賢王分茅甸南服,萬馬屯雲夜如簇。

獨延老師至王宮,霜毿毫蘸松煤綠。為書蛟龍古奇字,噴霧拿雲看不足。

老禪擔簦東入吳,白虹夜騰西太湖。飛墨何分醉和醒?高天頃刻青模糊。

橫揮直抹恣圖寫,太虛空里無精粗。諸方非無大床坐,合讓主席候揮鈇。

只緣自有寶玉剎,千層樓閣金銀鋪。人間腥腐蝸一殼,蠛蠓聚散真斯須。

定追他日議天統,大沛法雨滋焦枯。

复制

《宴坐有得》

太虛 〔唐代〕

蘭若凝禪寂,柴門鎮日關。定中惟見水,身外忽忘山。

神理雖自悟,太虛寧可顏。瞭然清淨義,不在語言間。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