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秦 / 佚名 / 周頌·閔予小子之什 /
拼 译 译

《般》

佚名 〔先秦〕

於皇時周!陟其高山,嶞山喬嶽,允猶翕河。

敷天之下,裒時之對。

時周之命。

般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光明壯麗我周邦!登上巍巍高山上,高山小丘相連綿,千永萬流入河淌。普天之下眾神靈,齊聚這裡享祭祀,大周受命永久長!

注釋般(pán):樂名,是巡狩四岳河海的一種歌樂。鄭箋:「般,樂也。」於:讚美詞。皇:偉大。時:是,#。陟(zhì):登高。嶞(duò):低矮狹長的山。喬:高。岳:高大的山。允:通「沇(yǎn)」,沇水為古濟水的上游。猶:通「沋(yóu)」,沋水在雍州境內。翕(xī):匯合。一說通「洽(hé)」。洽水又作郃水,流經陝西郃陽東注於黃河。河:黃河。敷(pǔ):同「普」,遍。裒(póu):包聚。時:世。對:封國,疆土。一說配合。時:通「侍」,承受。▲

王秀梅 譯註.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786-787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697-699

般 - 賞析

《詩經·周頌》所載《大武》樂章歌詩六首,有們反映的是周朝初年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在敘事上具有紀實性和連續性。六首都有相應的歌&形態,其首尾系序幕和謝幕,主體部分是中間四段。

《大武》的樂曲早已間傳,雖有零星的資料,但終難具體描述。然其&蹈形式則留下了一些粗略的記錄,可以作大概的描繪。第一場,在經過一番擂鼓之後,為首的&者扮演周武王,頭戴冕冠出場,手持干戚,山立不動。其餘六十多位&者扮武士陸續上場,長時間詠嘆後退場。這一場&蹈動作是表示武王率兵北渡盟津,等待諸侯會師,八百諸侯會合之後,急於作戰,而周武王以為伐紂的時機尚不成熟,經過商討終於罷兵的事實。第二場主演者扮姜太公,率眾&者手持干戈,奮臂擊刺,猛烈頓足。於們一擊一刺,做四次重複,表示武王命太公率敢死隊闖犯敵陣進行挑戰,武王率大軍進攻,迅速獲勝,威振中原。第三場眾&者由面向北轉而向南,表示周師凱旋返回鎬京。第四場開始時,眾&者混亂爭鬥,扮周、召二公的&者出而制止,於是眾&者皆左膝跪地,表示周成王即位之後,東方和南方發生叛亂,周、召二公率兵平亂的事實。第五場,眾&者分成左右兩大部分,周公在左、召公在右,振動鈴鐸,鼓勵眾&者前進,表示成王命周公鎮守東南,命召公鎮守西北。第六場,眾&者恢復第一場的位置,作閱兵慶典和尊崇天子成王的動作,表示周公平亂以後,慶祝天下太平,各地諸侯尊崇周天子。

《大武》六成對應六詩,據《毛詩序》「《武》,奏《大武》也」、「《酌》,告成《大武》也」的說明及《左傳·宣公十二年》所記楚王之言「武王克商,……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爾功。』其三曰:『鋪時繹思,我徂維求定。』其六曰:『綏萬邦,屢豐年。」則可確定四篇,另兩篇,王國維認為其中一篇即此篇《般》,於並且認為有當是《大武》六成的歌詩,說:「《酌》《桓》《賚》《般》四篇,次在《頌》末,又皆取詩之義以名篇,前三篇既為《武》(指《大武》樂&,非《周頌》中之《武》篇)詩,則後一篇亦宜然,……至其次第,則《毛詩》與楚樂歌不同,楚以《賚》為第三,《桓》為第六,毛則六篇分居三處,其次則《夙夜》(王氏認為即《昊天有成命》)第一,《武》第二,《酌》第三,《桓》第四,《賚》第五,《般》第六,此殆古之次第,……與《樂記》所紀&次相合。……《般》云:『於皇時周,陟其高山。』則與『六成復綴以崇』(《樂記》中語)之事相合,是毛詩次第與《樂記》同,恐是周初舊第,勝楚樂歌之次第(《左傳》所引《大武》之次第)遠矣。」(《周大武樂章考》)但高亨認為王氏之見過於相信毛詩篇次,於確定《般》是《大武》四成的歌詩,指出從詩中所述,表明「周朝廣大的疆土,有小山大山,有小河大河,普天之下包括當時的邊疆,都遵奉周朝的命令,很明顯是中國統一的景象,是征服南國後的景象」,既然「詩的內容和《大武》&第四場所象徵的故事如此相符合,那末《般》篇是《大武》&第四場所唱,是《大武》詩的第四章,也是很明顯的」(《周代大武樂考釋》)。

《大武》四成的&蹈是表現周公東征平亂、至於江南的事跡的。作為《大武》四成的歌詩,《周頌·般》和《周頌·武》一樣,是四言七句,語言雖然非常簡練,但是用了「高」「喬」「敷」「裒」等表示空間之大的字眼,用了最能體現空間感的山峰河流來實化這種象徵、隱喻周室偉大的空間之大,便具有一種雄渾的氣魄,體現了聖王天下一統的恢宏之勢。

起首一句「於皇時周」,就是在讚嘆周朝。因為周代既是第一個以「華夏」自稱的朝代,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又是孔子所終身嚮往的「鬱郁乎文哉,吾從周」的禮樂之邦的完美典範,因而,後世在讀到和用到這些含有「周」字的古文時,就可以直接將周王朝代入為是屬於中華民族共有的國度風範。

「陟其高山」,登上了高山。巡視四海,自然要登山臨水,祭拜天地。置身高崗,看到的是「嶞山喬嶽,允猶翕河」。這兩句形容的場景是:俯瞰群山,仰望岳峰,眺望百川,匯於一脈,俯仰天地之間,山河盡收眼底。這是屬於王者的格局,這是巡視河嶽的眼界,這是頌詩吐納的氣勢。

正因為有了這俯仰之間氣勢如虹的胸襟與豪情,所以才有最後的升華之句:「敷天之下,裒時之對,時周之命。」這是在說明天下的歸心與時局的順遂,也是說國家的天時地利人和。

因此,《周頌·般》作為《周頌》詩里的最後一篇,雖短小精悍,卻氣韻沖天,勢比山海。▲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697-699

李炳海.《詩經·周頌》大武歌詩論辨[J].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9)

般 - 創作背影

周頌·般》詩就其內容而言,當為天子巡狩時祭祀山河之辭。而所謂巡狩,本來就包括鎮壓叛亂在內。詩中聲稱普天之下的疆土都歸周室所有,是針對叛亂不服者而發的。所以這首詩當為周公平亂結束時所作。

王秀梅 譯註.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786-787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697-699

佚名其它诗文

《攤破浣溪沙·梓樹花香月半明》

陳繼儒 〔明代〕

梓樹花香月半明,棹歌歸去草蟲鳴。曲曲柳灣茅屋矮,掛魚罾。

笑指吾廬何處是,一池荷葉小橋橫。修竹紙窗燈火里,讀書聲。

复制

《菜人哀》

屈大均 〔清代〕

歲大飢,人自賣身為肉於市曰菜人。有贅某家者,其婦忽持錢三千與夫,使速歸。已含淚而去,夫跡之,已斷手臂,懸市中矣。

夫婦年飢同餓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得錢三千資夫歸,一臠可以行一里。

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餛飩人爭嘗。

兩肱先斷掛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湯。

不令命絕要鮮肉,片片看入飢人腹。

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膚脂凝少汗粟。

三日肉盡餘一魂,求夫何處斜陽昏。

天生婦作菜人好,能使夫歸得終老。

生葬腸中飽幾人,卻幸烏鳶啄不早。

复制

《頻載酒》

賀鑄 〔宋代〕

金斗城南載酒頻。東西飛觀跨通津。漾舟聊送雨余春。桃李趣行無算酌,桑榆收得自由身。酣歌一曲太平人。

复制

《病中趙之讓見訪》

楊奐 〔金朝〕

洛陽三月不得雨,君家西來常苦陰。酒杯雖好怕到手,藥裹底事猶關心。

對床幾日肯相就,擁被中宵愁獨吟。莫疑衰疾便揮謝,解吐新句酬知音。

复制

《寄太原盧司空三十韻(盧鈞)》

李商隱 〔唐代〕

隋艦臨淮甸,唐旗出井陘。

斷鰲支四柱,卓馬濟三靈。

祖業隆盤古,孫謀復大庭。

從來師俊傑,可以煥丹青。

舊族開東嶽,雄圖奮北溟。

邪同獬廌觸,樂伴鳳凰聽。

酣戰仍揮日,降妖亦斗霆。

將軍功不伐,叔舅德惟馨。

雞塞誰生事,狼煙不暫停。

擬填滄海鳥,敢競太陽螢。

內草才傳詔,前茅已勒銘。

那勞出師表,盡入大荒經。

德水縈長帶,陰山繞畫屏。

只憂非綮肯,未覺有膻腥。

保佐資沖漠,扶持在杳冥。

乃心防暗室,華發稱明廷。

按甲神初靜,揮戈思欲醒。

羲之當妙選,孝若近歸寧。

月色來侵幌,詩成有轉櫺。

羅含黃菊宅,柳惲白蘋汀。

神物龜酬孔,仙才鶴姓丁。

西山童子藥,南極老人星。

自頃徒窺管,於今愧挈瓶。

何由叨末席,還得叩玄扃。

莊叟虛悲雁,終童漫識鼮。

幕中雖策畫,劍外且伶俜。

俁俁行忘止,鰥鰥臥不瞑。

身應瘠於魯,淚欲溢為滎。

禹貢思金鼎,堯圖憶土鉶。

公乎來入相,王欲駕雲亭。

复制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 〔唐代〕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复制

《再和散木韻 其八》

袁宏 〔魏晉〕

酒正合彈誰,醉鄉甲令知。睡魔檳五嶺,愁伯放三危。

詞客花盈斗,錢奴醋滿卮。清譚都撥去,只許雅歌隨。

复制

《其七十五》

方蒙仲 〔宋代〕

舊友凋零新友少,惟梅到處只依然。願言白髮三千丈,飽看高花五百年。

复制

《寄何紹餘》

林寬 〔唐代〕

雁過君猶未入城,清賢門下舊知名。

風波凍馬遙逢見,革橐飢僮尚挈行。

住在閒坊無轍跡,別來何寺有泉聲。

芙蓉苑北曲江岸,期看終南新雪晴。

复制

《高士詠。壺丘子》

吳筠 〔唐代〕

壺丘道為量,玄虛固難知。

季咸曜淺術,禦寇初深疑。

至人忘禍福,感變靡定期。

太沖杳無朕,元化誰能知。

复制

《送李司諫歸京(得長字)》

岑參 〔唐代〕

別酒為誰香,春官駁正郎。

醉經秦樹遠,夢怯漢川長。

雨過風頭黑,雲開日腳黃。

知君解起草,早去入文昌。

复制

《和傅岩叟梅花二首》

辛棄疾 〔宋代〕

靈均恨不與同時,欲把幽香贈一枝。

堪入離騷文字不,當年何事未相知。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