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秦 / 宋玉 / 九秋吟
拼

《九秋吟》

宋玉 〔先秦〕

黯淡堪悲,迷離欲化。除非宋玉能描畫。苕苕疑有復疑無,寒生毛髮教人怕。

古冢磷飄,荒階雨打。六朝敗柳西風掛。幾番夢裡費追尋,驚看木葉紛紛下。

复制

九秋吟 - 賞析

宋玉

作者:宋玉

宋玉,又名子淵,戰國時鄢(今襄陽宜城)人, 楚國辭賦作家。生於屈原之後,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與唐勒、景差齊名。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錄有賦16篇,今多亡佚。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但後3篇有人懷疑不是他所作。所謂「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來。 

宋玉其它诗文

《安州應城玉女湯作》

宋玉 〔先秦〕

神女歿幽境,湯池流大川。

陰陽結炎炭,造化開靈泉。

地底爍朱火,沙旁歊素煙。

沸珠躍明月,皎鏡涵空天。

氣浮蘭芳滿,色漲桃花然。

精覽萬殊入,潛行七澤連。

愈疾功莫尚,變盈道乃全。

濯纓掬清泚,晞髮弄潺湲。

散下楚王國,分澆宋玉田。

可以奉巡幸,奈何隔窮偏。

獨隨朝宗水,赴海輸微涓。

复制

《題小景便面》

宋玉 〔先秦〕

渚宮正在綠楊西,鳳管龍笙法曲齊。宋玉賦成爭諷詠,荷花深處起鳧鷖。

复制

《柳長句》

宋玉 〔先秦〕

日落水流西復東,春光不盡柳何窮。巫娥廟裡低含雨,

宋玉宅前斜帶風。不嫌榆莢共爭翠,深與桃花相映紅。

灞上漢南千萬樹,幾人遊宦別離中。

复制

《海棠》

宋玉 〔先秦〕

一度相逢一度春,不知名姓是何人。

十分國色妝須淡,數點胭脂畫未勻。

好把東皇為上客,便堪宋玉作西鄰。

臨邛道士今何在,說與唐宗是太真。

复制

《詠懷十六韻》

宋玉 〔先秦〕

衰年萬事懶,此志有誰知。偶爾出何意,泛然歸不遲。

休為鵩鳥賦,幸及荔枝時。水石日在眼,旌旃非所思。

攜琴傍松徑,置酒俯蓮池。粲粲水花淨,蕭蕭風葉披。

忘言聊隱几,得趣剩圍棋。天地慘將暮,風雲徒爾為。

物華去苒苒,草色自離離。密勿猿鶴侶,迢遙丘壑姿。

親朋有情話,圖書皆吾師。掃室僅容膝,說詩真解頤。

多慚鵷鷺羽,且詠鶺鴒詩。逸少誓獨苦,孔君休乃宜。

平生滄海約,歲晚鹿門期。喜近清秋節,那為宋玉悲。

复制

《桃花》

宋玉 〔先秦〕

黃蜂紫蝶日紛紛,蹊上清芬隔水聞。朱臉和風初帶酒,芳姿含雨乍行雲。

文君壚畔飄紅袖,宋玉牆頭露絳裙。莫道元都詩句好,幾回遷客嘆離群。

复制

《秋日西城遠眺》

宋玉 〔先秦〕

荒邑西風觸樹鳴,出門延首向西行。白雲村落半明滅,黃葉人家時雨晴。

城角又催臨暮調,野春閒送隔溪聲。登台我亦悲秋客,作賦長余宋玉情。

复制

《題陸太守瞿塘日暮圖》

宋玉 〔先秦〕

白帝城頭烏欲棲,瞿塘峽里暝猿啼。山通劍門峨眉遠,水落荊門郢樹低。

公孫舊業知何處,十二危灘虎鬚怒。雁飛愁度百勞關,行人畏到三巴路。

絕壁連峰馬道賒,石林殘照幾人家。垂蘿夾岸迷天影,午夜滄波逗月華。

巫陽縹緲望中開,行雨行雲尚有台。山花不省襄王夢,野鳥何知宋玉懷。

岷江一道向西來,蜀客帆檣邐迤回。洪濤有時不可下,灩澦當頭大如馬。

紛紛世路羊腸曲,豈獨瞿塘駭心目。盡知險處重周防,誰肯安流慮傾覆。

使君高誼輕常調,吏散披圖但長笑。明朝身到五雲端,下見瞿塘一杯小。

复制

《山居讀楚辭忽作憑弔》

宋玉 〔先秦〕

荒岨何處勒殘碑,煙雨不言石發知。曾否桑林生臂手,果然山鬼妒茳蘺。

千春日月勞賓餞,十步瑤芝乘虎螭。便買秋風祭宋玉,香魂應冷墓門枝。

复制

《次韻金德儒秋懷 其二》

宋玉 〔先秦〕

青山才見便低頭,況復頻傷宋玉秋。萬戶新霜添客況,一窗涼月伴人愁。

扶搖敢附雲間翼,浩蕩思隨海上鷗。忽得君詩還喜劇,猶疑老杜在鄜州。

复制

《送吳而待守歸州 其二》

宋玉 〔先秦〕

衰草寒煙過楚宮,荒台猶起大王風。風流宋玉應同調,白雪高吟郢國中。

复制

《屈原列傳》

宋玉 〔先秦〕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屈原既絀。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曰:「秦甚憎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張儀詐之曰:「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使怒去,歸告懷王。懷王怒,大興師伐秦。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斬首八萬,虜楚將屈匄,遂取楚之漢中地。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於藍田。魏聞之,襲楚至鄧。楚兵懼,自秦歸。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楚王曰:「不願得地,願得張儀而甘心焉。」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是時屈原既疏,不復在位,使於齊,顧反,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其後,諸侯共擊楚,大破之,殺其將唐眜。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後,因留懷王,以求割地。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內。復之秦,竟死於秦而歸葬。

  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易》曰:「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以汲。王明,並受其福。」王之不明,豈足福哉!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其後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自屈原沉汨羅後百有餘年,漢有賈生,為長沙王太傅。過湘水,投書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過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及見賈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若是!讀《鵩鳥賦》,同死生,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