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秦 / 曾參 / 與李敬熙 其五
拼

《與李敬熙 其五》

曾參 〔先秦〕

傷心泣涕否還真,只把譊譊瀝膽頻。鷹隼鸞皇都在我,曾參大舜亦何人。

但知天下難為子,豈有人間不是親。倘肯幡然慈赦後,拜公千拜拜蒼旻。

复制

與李敬熙 其五 - 賞析

曾参

作者:曾参

曾参(公元前505—前436年),字子舆,门人尊称为曾子。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孔子晚年的重要弟子之一,造诣很深,七十子之一。他们父子都是孔子的学生,俱列孔门七十二贤。以修身和孝行著称,又颇多著述,是一位很有名的儒家大师。身后被尊为“宗圣”。 

曾參其它诗文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曾參 〔先秦〕

昨夜吳中雪,子猷佳興發。

萬里浮雲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滄浪河漢清,北斗錯落長庚明。

懷余對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崢嶸。

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

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鬥雞,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直一杯水。

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魚目亦笑我,謂與明月同。

驊騮拳跼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

《折楊》《黃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

《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猶來賤奇璞。

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

一談一笑失顏色,蒼蠅貝錦喧謗聲。

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

與君論心握君手,榮辱於余亦何有?

孔聖猶聞傷鳳麟,董龍更是何雞狗!

一生傲岸苦不諧,恩疏媒勞志多乖。

嚴陵高揖漢天子,何必長劍拄頤事玉階。

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

韓信羞將絳灌比,禰衡恥逐屠沽兒。

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

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

复制

《【中呂】滿庭芳_自悟花愁色》

曾參 〔先秦〕

自悟

花愁色膽,其中識破,就裡曾參。雨雲情到底皆虛泛,可暫休貪。撮艷處從今怕攬,鬧籃中情願妝憨。這其間實心談,一任傍人笑俺,再不將風月話兒談。狂蹤怪膽,索一奉十,暮四朝二,喜孜孜笑臉兒將人賺,就裡虛耽。白茫茫藍橋水淹,黑洞洞襖廟雲緘。赤緊地他愚濫,情疏意淡,再不將風月擔兒擔。

复制

《送陳戶曹之官襄陽》

曾參 〔先秦〕

丞相曾參督府謀,郎君今復贊邊籌。彼哉金谷飲長夜,去矣玉關防盛秋。

尺度豈能拘快士,功名斷不在中州。習池水滿堤花艷,安得相陪賦遠遊。

复制

《買航歸霅》

曾參 〔先秦〕

身世飄浮嘆逝波,登瀛超海事蹉跎。風燈颭浪搖鄉夢,夜櫓鳴霜雜棹歌。

元子一官真漫耳,曾參三釜奈貧何。歸來好覓玄真子,浮玉山前理釣蓑。

复制

《奉答張觀察枉顧沙亭村舍之作用韻》

曾參 〔先秦〕

東海北海海之濱,文王不作歸誰親。太公漁釣奸西伯,美女奇物稱三人。

吁嗟文武師若此,何如墨胎二子仁。不才佯狂居南瀆,食薇顏色能如春。

東方每笑首陽拙,曾參亦譏黔婁貧。持蔬槁死寧不可,有母白髮方九旬。

使君軒車忽相訪,雞鳴犬吠驚鄉鄰。亥唐菜羹亦未設,荷蓧黍飯乃自珍。

踰垣閉戶豈中道,禮尚往來吾當循。威鳳有德貴能下,神龍之性期終馴。

使君吐哺向白屋,芻蕘之智圖諮詢。庭前秋水漱白石,屋後喬松矗蒼旻。

物物可以代忠告,豈必有言書諸紳。騶忌鼓琴托諷諫,斲輪喻道偏如神。

知公相契在默識,忘懷自此日以真。

复制

《閒居雜題 其二》

曾參 〔先秦〕

儒衣脫卻禮金仙,三十偷閒也少年。芊草如氈花欲舞,淡煙垂幕柳高眠。

興來學作春山畫,病起重箋秋水篇。酒障詩魔都不減,何曾參得老龐禪。

复制

《送曾參軍使還塞上》

曾參 〔先秦〕

稽首降王入漢家,吳羅蜀錦照胡沙。漁陽正待君還日,萬馬群嘶苜蓿花。

复制

《與李敬熙 其五》

曾參 〔先秦〕

傷心泣涕否還真,只把譊譊瀝膽頻。鷹隼鸞皇都在我,曾參大舜亦何人。

但知天下難為子,豈有人間不是親。倘肯幡然慈赦後,拜公千拜拜蒼旻。

复制

《月烏篇》

曾參 〔先秦〕

吾鄉沈郎字仲寬,為我遙索月烏篇。月烏喻孝與客旅,二者未知心所安。

孝為百行大且初,鳥中曾參人不如。吾聞沈郎孝且才,即此乃是曾之徒。

寒光滿林莫返哺,啞啞叫斷腸欲枯。我今南飛依棘枝,為子仰天強哦詩。

烏啼月落粵山低,一夜魂游吳苑西。

复制

《壽何廷尉玄谷先生》

曾參 〔先秦〕

拂曙條風應紫宸,鶯聲初度綺筵新。玄冠自識持平吏,彤管曾參著作臣。

官驛驅郵行赴闕,家山戲綵暫娛春。金盤賜有仙人露,玉樹分行捧斝頻。

复制

《詩贈東溪二首 其二》

曾參 〔先秦〕

會得潛心妙,從他二鼠侵。有人信得及,無個力難任。

慈誓弘如海,機鋒利似金。窮通內子午,掀到外丁壬。

善閉無關鍵,勿疑朋盍簪。玄之又玄處,一唯契曾參。

复制

《睢陽送韋參軍還汾上》

曾參 〔先秦〕

世業重籯金,青春映士林。文華兩孫楚,兄弟二曾參。

竹抱盧門暗,山銜晉國深。預知汾水上,一雁有遺音。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