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秦 / 宋玉 / 舟行懷友人李明宇集杜句
拼

《舟行懷友人李明宇集杜句》

宋玉 〔先秦〕

水宿仍餘照,橋憐再渡時。星垂平野闊,天遠暮江遲。

不見李生久,兼摧宋玉悲。何時杯重把,排悶強裁詩。

复制

舟行懷友人李明宇集杜句 - 賞析

宋玉

作者:宋玉

宋玉,又名子淵,戰國時鄢(今襄陽宜城)人, 楚國辭賦作家。生於屈原之後,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與唐勒、景差齊名。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錄有賦16篇,今多亡佚。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但後3篇有人懷疑不是他所作。所謂「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來。 

宋玉其它诗文

《賦得秋日懸清光》

宋玉 〔先秦〕

寥廓涼天靜,晶明白日秋。

圓光含萬象,碎影入閒流。

迥與青冥合,遙同江甸浮。

晝陰殊眾木,斜影下危樓。

宋玉登高怨,張衡望遠愁。

餘輝如可托,雲路豈悠悠。

复制

《【大石調】青杏子_天賦兩風流》

宋玉 〔先秦〕

天賦兩風流,須知是福惠雙修。驂鸞仙子騎鯨友,瓊姬子高,巫娥宋玉,織女牽牛。

【憨郭郎】當壚心既有,題柱志須酬,莫向風塵內,久淹留。

【還京樂】標格江梅清秀,腰肢宮柳輕柔,豈止蘭心蕙性,不惟皓齒明眸。芳名美譽,鎮平康冠金斗,壓盡滹陽十丑。體面妖嬈,精神抖擻。作來酒令詩籌,坐間解使并州客,綠鬢先秋。飛燕體翩翻舞袖,回鸞態飄颻翠被,遏雲聲口留喨歌喉。情何似情何在?恐隨彩雲易收,丁香枝上,騅蔻梢頭。

【淨瓶兒】莫效臨岐柳,折入時人手,許持箕帚,願結綢繆。嬌羞,試窮究,博個天長和地久,從今後,莫教恩愛等閒休。

【隨煞】休道姻緣難成就,好處要人消受,終須是配偶,偏甚先教沈郎瘦。

复制

《趙松雪墨蘭》

宋玉 〔先秦〕

玉廬墨妙世無同,九畹高情更所工。捐佩昔曾過澧上,浩歌今望在雲中。

娟娟奕葉承家澤,淡淡幽香媚國風。莫把騷詞煩宋玉,賦成還到楚王宮。

复制

《陪徐淵子使君登白雪樓約各賦一詩必以宋玉石》

宋玉 〔先秦〕

樓名白雪因詞勝,千古江山春雨餘。

宋玉遺蹤兩蒼石,莫愁居處一荒墟。

風橫煙艇客呼渡,水落沙洲人網魚。

借問風流賢太守,孟亭添得野夫無。

复制

《行路難·華堂高張千炬燭》

宋玉 〔先秦〕

華堂高張千炬燭,光溢樽罍艷流目。

秦姬趙女變新聲,入金石兮裂絲竹。

少年意氣凌秋陽,奴僕金張嗤宋玉。

文章富貴何足論,胡必直欲身後名。

顏迴風雨困簞食,伯夷葵藿難為情。

何如嫖姚十八從將軍,恩隆愛密收奇勳。

美人歌舞謝芳草,春光落盡容顏老。

山長水闊霜雪寒,安用區區涉遠道。

复制

《贈友 其四》

宋玉 〔先秦〕

三閭多微言,遊仙托荒誕。追琢風諫心,光彩爭雲漢。

離騷能好色,九章多怨嘆。洋洋變風雅,發憤成波瀾。

苟非宋玉招,精魂方越散。

复制

《丁丑重九前四日為餘二十初度,制此書感,時在辰陽道中 其七 石榴花》

宋玉 〔先秦〕

向天涯打個殘包。蹤跡混漁樵。脫紅衣免得畫圖描。

茱萸休插帽。醉倚溪橋。引清尊避了箏琶鬧。酒醒來何處今宵。

盡悲秋宋玉猶年少。怕唫成九辨賓先凋。

复制

《送孫郎中守承天 其一》

宋玉 〔先秦〕

五馬憑陵紫氣中,方城南冠楚天雄。成周百葉稱江漢,先帝千秋憶沛豐。

將為股肱仍見召,即論湯沐竟誰同。蘭台宋玉毋煩對,父老時時歌大風。

复制

《踏堤曲 其四》

宋玉 〔先秦〕

亭亭如月婉如春,堤上樓邊總麗人。柳汁染將袍已嫩,梨花吹落粉痕新。

瑈簾欲度閒仙語,寶屐初移拾翠塵。宋玉也知空作賦,越姬十倍勝東鄰。

复制

《題陸太守瞿塘日暮圖》

宋玉 〔先秦〕

白帝城頭烏欲棲,瞿塘峽里暝猿啼。山通劍門峨眉遠,水落荊門郢樹低。

公孫舊業知何處,十二危灘虎鬚怒。雁飛愁度百勞關,行人畏到三巴路。

絕壁連峰馬道賒,石林殘照幾人家。垂蘿夾岸迷天影,午夜滄波逗月華。

巫陽縹緲望中開,行雨行雲尚有台。山花不省襄王夢,野鳥何知宋玉懷。

岷江一道向西來,蜀客帆檣邐迤回。洪濤有時不可下,灩澦當頭大如馬。

紛紛世路羊腸曲,豈獨瞿塘駭心目。盡知險處重周防,誰肯安流慮傾覆。

使君高誼輕常調,吏散披圖但長笑。明朝身到五雲端,下見瞿塘一杯小。

复制

《送伯宗高比部為景府長史》

宋玉 〔先秦〕

方城紫氣鬱嵯峨,帶礪今看帝子過。

礪指恆山為太岳,帶環溳水作黃河。

朝廷禮數元王異,賓客文章宋玉多。

在昔曳裾應不賤,休從華發怨蹉跎。

复制

《屈原列傳》

宋玉 〔先秦〕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屈原既絀。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曰:「秦甚憎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張儀詐之曰:「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使怒去,歸告懷王。懷王怒,大興師伐秦。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斬首八萬,虜楚將屈匄,遂取楚之漢中地。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於藍田。魏聞之,襲楚至鄧。楚兵懼,自秦歸。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楚王曰:「不願得地,願得張儀而甘心焉。」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是時屈原既疏,不復在位,使於齊,顧反,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其後,諸侯共擊楚,大破之,殺其將唐眜。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後,因留懷王,以求割地。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內。復之秦,竟死於秦而歸葬。

  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易》曰:「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以汲。王明,並受其福。」王之不明,豈足福哉!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其後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自屈原沉汨羅後百有餘年,漢有賈生,為長沙王太傅。過湘水,投書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過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及見賈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若是!讀《鵩鳥賦》,同死生,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