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元代 / 王惲 / 過鹿台山
拼 译 译

《過鹿台山》

王惲 〔元代〕

遠尋文石崗,來歷南山纏。鹿台台為山,幽徑蟠古篆。

後峪行未盡,前嶺已當面。秋聲盪林樾,風露淒以泫。

陰壑氣蓊鬱,疑有虎豹變。山田苦無多,溝崦耕已遍。

柴楥結半空,羅絡碧岩轉。自憐終歲勤,獸患防一旦。

我本山中人,束帶對郵掾。頓然還舊觀,瀟灑償夙願。

行經雙蟾嶺,石怪驚變現。闖首槲樹間,氣自太古練。

月中誰推墜,囚鎖屬山縣。乃知北平守,認虎飲羽箭。

物肖本偶然,長歌下層巘。

复制
王惲

作者:王惲

王惲(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剛直不阿,清貧守職,好學善文,成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鐵穆耳三代著名諫臣。其書法遒婉,與東魯王博文、渤海王旭齊名。著有《秋澗先生全集》。散曲創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縣去世,終年七十八歲。 

王惲其它诗文

《感皇恩 乙酉歲八月九日晚,極雨開霽,碧空》

王惲 〔元代〕

遂披衣步月於庭中,久之,覺風露凜然,恍疑去青冥無歲也。

因以感皇恩歌之,且寓幽懷之梗概雲佳節近中秋,秋霖晴快。

飛淨殘雲碧空大。

金波穆穆,掩盡玉繩光彩。

坐來風露冷、青冥外。

世運難前,儒冠何賴。

四壁相如到沽賣。

紛紛過眼,多少時情物態。

杳然清夢去、桴滄海。

复制

《靈岩寺二十六韻》

王惲 〔元代〕

中土論名剎,茲山第一岩。

地靈連海岱,境勝隔仙凡。

紺殿通虛閣,丹崖間翠嵐。

天低神寶嶺,佛出證明龕。

雞警陰魔暴,僧馴怒虎眈。

定師興寺始,黨刻不辭慚。

石狀殷公怪,眉龐老衲毿。

鐘聲盤絕壑,幡影走枯楠。

法護雙欏樹,經嚴七寶函。

巢棲松鶴赭,茗瀹露泉甘。

花雨濛沙界,岩團抱碧潭。

布金仍趙魏,仰食不耕蠶。

富覽山無盡,幽尋力不堪。

微官嗟縛律,小隱欲投簪。

吟就籃輿往,禪思玉版參。

靜緣天或假,世味苦相諳。

城市蛙居坎,功名蟻戰酣。

有來求福利,誰復減嗔貪?風化吾儒在,慈恩釋氏覃。

教崇緣世主,風靡過周南。

以此山林勝,皆為佛老探。

茲游聊適意,他日盡橫談。

翠琰詩如此,清吟口詎緘。

顧瞻因咄咄,前後至三三。

山主留昏宿,官程畏眾碞。

夕陽人影淡,猶惜動歸驂。

《眼兒媚 賦燕子樓用斡臣繼路宣叔樂府韻》

王惲 〔元代〕

橫塘煙淡冷涵秋。寂寞舊妝樓。珠簾夜月,露桃幽怨,總是閒愁。形消骨化情緣在,此恨若為休。長河解浣,佳人無那,倒卷黃流。

复制

《西苑懷古和劉懷州景融韻》

王惲 〔元代〕

彩鳳簫聲徹曉聞,宮牆煙柳接龍津。月邊橫吹非清夜,鏡里瓊華總好春。

行殿基存焦作土,《踏錐》舞歇草留裀。野花豈解興亡恨,猶學宮妝一色勻。

复制

《水調歌頭 宴張右丞遂初園》

王惲 〔元代〕

園林足佳勝,鐘鼓樂時康。去天尺五韋杜,此日漢金張。誰似主人好客,暫趁金華少暇,尊俎共徜徉。三館盡英*,簪履玉生光。眺東台,登北榭,宴南堂。露涼玉簪零亂,竹靜有深香。醉聽新聲金縷,愛仰東山雅量,清賞興何長。高詠遂初賦,松柏*蒼蒼。

复制

《感皇恩 至元十七年八月八日為通議西溪兄壽》

王惲 〔元代〕

南衙,予始相識。時初夏桐陰滿庭,故有南衙清書之句少日竹林游,鳳麟飛走。一段江山最英秀。南衙傾蓋,滿院桐陰清書。鬢華思此際、渾依舊。雲夢心胸,文章山斗。好個經綸玉堂手。婆娑桂影,涼人露盤仙酎。一杯先領取、喬松壽。

复制

《如夢令》

王惲 〔元代〕

老境心便多暇。束縛塵纓高掛。飯飽去尋君,閒步閒吟閒話。

閒話。閒話。過眼紛華都罷。

复制

《行香子 乙酉歲九月二十五日,過林氏西圃,》

王惲 〔元代〕

曰,若作數語,以記其事,使通欲易解甚佳。既歸不百步,得樂府行香子一闋,醉立斜陽浩歌而去秋霽遙岑。何處登臨。水西頭、來散閒心。遠園細履,栽種成陰。□*秋香,浮酒*,入孤斟。老境**。鄉社浮沉。醉顏*、白髮盈簪。夕陽歸路,聽我長吟。待野梅芳,多載酒,再相尋。

复制

《浣溪沙 送劉仲元赴平定州親迎》

王惲 〔元代〕

青鳥西傳燕爾期。乘龍喜氣見修眉。芳悰濃似去年時。

禁臠名香天盼重,玉台春暖鏡鸞棲。人生樂處是新知。

复制

《細君崔氏哀辭二首 其一》

王惲 〔元代〕

去年扶病上新塋,歌管杯盤水曲亭。今日重來人不見,杏花零落柳條青。

复制

《玉漏遲》

王惲 〔元代〕

越山征路杳。東南淡淡,長空飛鳥。儷影同翻,明月一枝烏繞。

共道有心避事,甚未若、從渠相調。君莫笑。南樓苦要,胡床舒嘯。

空擾。畫裡江山,總輪與風流,眼中年少。也學凝兒,官事幾時能了。

一曲驪歌未動,還夢到、三山晴照。江月曉。莫為賞音稀少。

复制

《江船二詠 其二 櫓》

王惲 〔元代〕

江船一鉅魚,櫓柁乃尾鬣。當其淵水深,棹弱不救乏。

故令施航後,前與棹力合。濟川具有五,此物乃其甲。

一聲天際來,欸乃中流發。或浮大河東,並岸行若狎。

終朝臥舷間,蘭槳但空插。緬懷剡木皇,智創萬古法。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