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元代 / 王行 / 秀野軒詩
拼

《秀野軒詩》

王行 〔元代〕

高館罷零雨,前榮揚微風。霏霏碧蘿花,吹落酒斝中。

移席俯流水,揮弦度秋鴻。遙思獨樂意,邈哉誰與同。

复制
王行

作者:王行

王行,1331—1395,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止仲,號淡如居士,又號半軒,亦號楮園。淹貫經史百家,議論踔厲。元末授徒齊門,與高啟、徐賁、張羽等號為十友,又稱十才子。富人沈萬三延為家塾師。明洪武初,有司延為學官。旋謝去,隱於石湖。赴京探二子,涼國公藍玉聘於家館。藍玉黨案發,行父子坐死。能書畫,善潑墨山水,有《二王法書辨》,另有《楮園集》、《半軒集》等。

王行其它诗文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王行 〔元代〕

千山萬山重複重,煙嵐草樹深莫窮。高堂大軸示寬廣,要以筆力夸奇雄。

青紅蒼翠滿縑素,缺處殘碧分遙峰。雖雲眼底供一快,未見闊遠開心胸。

歷觀畫史每如是,意謂此法由來同。昨嘗凌秋溯楊子,一舸縹緲乘長風。

洪波吞天渺無際,出沒但有孤輪紅。中泠盤陀瞬息過,回首浮玉雲濤中。

乃知山水有佳處,到此始覺飛埃空。當時海岳應飽見,落墨便自超凡庸。

不將層疊競工巧,遂使氣象齊鴻蒙。平生愛畫惟愛此,苦恨妙法無能攻。

九州之表有人物,意匠仿佛宗南宮。莫言未入米家奧,百年猶數房山翁。

茲圖咫尺便千里,生綃數幅徒為功。亦知盤礴意有在,正欲逐米追高蹤。

愛之歌詠乃常理,好事況有天隨宗。同觀何人江海客,氣似貫月書艎虹。

文辭瀾翻沛難御,奔走風雨驅豐隆。古稱珠玉在我側,濡翰自愧言非工。

黃塵城郭久見困,何地閒靜能相容。詩成忽復三嘆息,矯首長望青冥鴻。

复制

《次韻沈學庵閒居雜興三首》

王行 〔元代〕

庭戶無塵雜,軒楹淨掃除。爐煙消晚坐,簾日照晨梳。

清逸吟邊興,騫騰醉里書。時看問奇者,來覓子云居。

复制

《先月樓二首 其二》

王行 〔元代〕

結樓臨水上,風景問如何。明月夜先到,清光秋更多。

高檐垂碧漢,低檻俯金波。想得憑空闊,長吟復浩歌。

复制

《師林十二詠 其二 含暉嶺》

王行 〔元代〕

西曛夕尚明,東旭朝先赤。為比眾峰高,光景常多得。

复制

《題畫二首 其二》

王行 〔元代〕

雨後飛泉下碧湍,長松脩竹草堂寒。無人解識高人意,溪上青山獨自看。

复制

《仕女障子》

王行 〔元代〕

讀罷文窗女史箴,日長庭院正春深。游蜂舞蝶閒情思,那解當時匪石心。

复制

《題子庭竹石喬柯》

王行 〔元代〕

高空飛飆激清商,一夜黃落滿澗岡。百蟲銷聲流水澀,獨有古木凌寒霜。

層崖削鐵斧鑿在,亂石磊磊秋雲荒。蓁叢交榮灌莽盛,綠青紫翠碧與蒼。

條枯乾壯忽盡埽,依舊煙筱連風篁。我嘗見之興嘆息,觀變乃能知厥常。

茲因遺楮聊示幻,便與所見爭毫芒。波翻墨池漫傾瀉,雨入溪山同混茫。

豁然晴目快先睹,槎牙蕭瑟撐高堂。逃禪石室到爾柏,以墨寓戲成清狂。

書牆涴壁正如此,痴戇醉顛安足當。惟應老巨差或近,吐氣矹硉終難方。

亦知造化不可量,筆端賦形誰翕張。蛟虬虎兕鸞鳳凰,攫身騰躍勢欲翔。

天機神妙露復藏,我今作詩喚蒙莊。空山樗櫟壽莫強,與子共入無何鄉。

复制

《書寶積印衲子房》

王行 〔元代〕

老去無聊即訪僧,芒鞋棕帽白雲層。此心不競紅塵久,柳絮沾衣悟上乘。

复制

《寄題遠山樓 其二》

王行 〔元代〕

煙楚蒼茫際曉,霜空浩蕩凝秋。何限江山遠意,披襟獨倚層樓。

复制

《踏莎行 詵上人留宿 是日俞明府鶴瓢道人同訪》

王行 〔元代〕

高樹顛風,疏篁嘯雨。青山繞屋雲來去。出林殘磬諷經餘,撲簾輕霧燒香處。

閒客相過,仙蹤偶駐。山僧更解留人住。夜窗燈火茗鷗寬,談不盡,雞聲曙。

复制

《王行甫聞余白髮有詩見慰賦此自解》

王行 〔元代〕

資同蒲柳易催殘,短髮蕭疏稱籜冠。四十無聞人縱棄,山林有約分堪安。

白雲萬壑容雙屐,綠水孤篷寄一竿。珍重故人勞問訊,不□鴳羨鶻□摶。

复制

《屈原列傳》

王行 〔元代〕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屈原既絀。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曰:「秦甚憎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張儀詐之曰:「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使怒去,歸告懷王。懷王怒,大興師伐秦。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斬首八萬,虜楚將屈匄,遂取楚之漢中地。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於藍田。魏聞之,襲楚至鄧。楚兵懼,自秦歸。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楚王曰:「不願得地,願得張儀而甘心焉。」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是時屈原既疏,不復在位,使於齊,顧反,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其後,諸侯共擊楚,大破之,殺其將唐眜。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後,因留懷王,以求割地。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內。復之秦,竟死於秦而歸葬。

  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易》曰:「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以汲。王明,並受其福。」王之不明,豈足福哉!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其後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自屈原沉汨羅後百有餘年,漢有賈生,為長沙王太傅。過湘水,投書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過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及見賈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若是!讀《鵩鳥賦》,同死生,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