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元代 / 方回 / 于氏琵琶行
拼

《于氏琵琶行》

方回 〔元代〕

君不見木蘭女郎代戍邊,鐵甲臥起二十年。不知誰作古樂府,至今流傳木蘭篇。

又不見公孫大娘舞劍器,揮霍低昂動天地。我杜少陵有長歌,每一讀之生壯氣。

漢時昭君顏如花,強令出塞禁風沙。馬上無以寫愁思,推手為琵卻手琶。

昭君死作青冢土,琵琶卻傳來漢家。一弦一字萬怨恨,始聽歡樂終咨嗟。

燕代佳人有于氏,春日黃鶯韻桃李。齒犀微露硃砂唇,手荑緩轉青蔥指。

聲外調聲非杆撥,意中寫意自宮徵。曲闌歌罷或潸然,何能動人一至此。

有時不用琵琶歌,辯如儀秦勇賁軻。武昌東西說赤壁,洙泗南北誇黃河。

一炬一失百萬卻,古今勝敗何其多。拔山蓋世亦淚下,騅兮虞兮奈若何。

老夫嗜好無它癖,為爾看朱幾成碧。白髮多情似樂天,衫袖江州司馬濕。

前身不是木蘭舊女郎,今生恐是公孫真大娘。哦此琵琶敲詩腸,爾或因之姓名香。

复制
方回

作者:方回

(1227—1307)宋元間徽州歙縣人,字萬里,號虛谷。幼孤,從叔父學。宋理宗景定三年進士。初媚賈似道,似道敗,又上十可斬之疏。後官知嚴州,以城降元,為建德路總管。尋罷歸,遂肆意於詩。有《桐江集》、《續古今考》,又選唐宋以來律詩,為《瀛奎律髓》。

方回其它诗文

《過湖口望廬山》

方回 〔元代〕

江行初見雪中梅,梅雨霏微棹始回。

莫道無人肯相送,廬山猶自過湖來。

复制

《夜望》

方回 〔元代〕

夕陽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漸晴。

南北斗杓雙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猶在,末俗何為路未平。

似覺草蟲亦多事,為予淒楚和吟聲。

复制

《去萍草》

方回 〔元代〕

童子攜竹器,摝去池中萍。見魚故已佳,水底林巒青。

復呼荷鋤者,薙草汛我庭。蛇蚓無留藏,行徑免露零。

剗穢致潔淨,撥翳生皛熒。朗月明其摶,古鏡還精靈。

語寂理已會,慮澹神自冥。白髮一老翁,兀然坐孤亭。

复制

《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韻賦十首其三》

方回 〔元代〕

我詩無所師,意略與古同。豪士見之笑,寒苦啼秋蟲。

採菊忽見山,不辨南與東。奇句忽天來,目斷孤征鴻。

豈有學聖賢,而不忍飢窮。

复制

《朱橋早行》

方回 〔元代〕

田間夜打稻,茅茨耿明燈。客行過籬外,吠犬似可憎。

放馬齧露草,小憩寒塘塍。坐念今民間,貪吏無與繩。

幸此歲稍稔,庶足供科徵。不然豈不窘,況乃軍旅興。

往者孰柄國,未謂杞遽崩。偽心感咎證,水旱常頻仍。

茲獨有年屢,天仁良可憑。緩轡忽得句,數星陂水澄。

复制

《至前偶書》

方回 〔元代〕

江南子月已春回,一日堪傾一百杯。朝飯太牢□□□,□窗西子月中梅。

閒心自得無窮趣,老氣猶誇未盡才。我近八旬經萬變,傍觀嬉戲小嬰孩。

复制

《次前韻賦隱居二首其二》

方回 〔元代〕

舉世紛如自泊如,荒園僻巷閉門居。總干和鼎非吾事,啖茹燃萁不願餘。

林下一聲蟬噪處,山間十日雨晴初。空階剩放苔痕長,始信先生屐齒疏。

复制

《送凌應蘭玉傳詩序》

方回 〔元代〕

壬戌同先祖,登名四十年。吾衰逃世網,子學紹家傳。

好作聲名計,姑隨仕宦緣。王奇有故事,即見旅朝賢。

复制

《送張伯起入都二首》

方回 〔元代〕

元侯可文學,未壯冠貂蟬。之子觀光日,前修致政年。

芹宮堪注擬,瓜戍尚遲延。定有群公薦,班行綴集賢。

复制

《送程侍御其二》

方回 〔元代〕

大門賢叔父,共載曲江春。談笑今如夢,東南有此人。

竹林猶小阮,蓮社已遺民。老死看公等,煙霄要路津。

复制

《正月十一日朝回即事》

方回 〔元代〕

宮樹春陰合,霓旌拂曙來。天光臨閣道,雲氣轉蓬萊。

晝漏沈沈鼓,晨尊灩灩杯。香霏簾底霧,樂殷殿前雷。

祥瑞儀曹奏,珍淳尚食催。舞庭分鷺序,效獻過龍媒。

融雪微生草,輕風不動埃。老人南極至,王母上方回。

玉色何多喜,金華得重陪。裁詩賀新雨,西閣待門開。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