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經部 / 春秋類 / 左傳 / 僖公(僖公二十六年)
拼 译文

僖公二十六年

左傳

〔經部〕

【經】

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未,公會莒子、衛甯速,盟於向。

齊人侵我西鄙。公追齊師至酅,弗及。

夏,齊人伐我北鄙。衛人伐齊。公子遂如楚乞師。

秋,楚人滅夔,以夔子歸。

冬,楚人伐宋,圍緡。公以楚師伐齊,取穀。公至自伐齊。

【傳】

二十六年春,王正月,公會莒茲[插圖]公、甯莊子,盟於向,尋洮之盟也。齊師侵我西鄙,討是二盟也。

夏,齊孝公伐我北鄙。衛人伐齊,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師,使受命於展禽。

齊侯未入竟,展喜從之,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齊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齊侯曰:「室如縣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及君即位,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豈其嗣世九年而棄命廢職,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齊侯乃還。

東門襄仲、臧文仲如楚乞師,臧孫見子玉而道之伐齊、宋,以其不臣也。

夔子不祀祝融與鬻熊,楚人讓之,對曰:「我先王熊摯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竄於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

秋,楚成得臣、鬥宜申帥師滅夔,以夔子歸。宋以其善於晉侯也,叛楚即晉。

冬,楚令尹子玉、司馬子西帥師伐宋,圍緡。

公以楚師伐齊,取穀。凡師能左右之曰「以」。寘桓公子雍於穀,易牙奉之以為魯援。楚申公叔侯戍之。桓公之子七人,為七大夫於楚。

  • 上一篇: 僖公二十五年
  • 下一篇: 僖公二十七年
  • 左傳
    左傳
      《左傳》,相傳為著,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是中國古代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標誌着我國敘事散文的成熟。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漢朝以後才多稱《左傳》。它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左傳》實質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