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秦 / 屈原 / 九歌·少司命
拼 译 译

《九歌·少司命》

屈原 〔先秦〕

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

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㠯兮愁苦?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辭,乘迴風兮載雲旗。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誰須兮雲之際?與女沐兮咸池,晞女發兮陽之阿。

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孔蓋兮翠旍,登九天兮撫彗星。

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九歌·少司命 - 譯文及註釋

譯文秋天的蘭草和細葉芎藭,遍布在堂下的庭院之中。嫩綠葉子夾着潔白小花,香氣濃郁沁入我的肺腑。人們自有他們的好兒好女,你為什麼那樣地憂心忡忡?秋天的蘭花真茂盛,綠葉紫莖鬱鬱蔥蔥。滿堂上都是迎神的美人,忽然間都與我致意傳情。我來時無語出門也不告辭,駕起旋風樹起雲霞的旗幟。悲傷莫過於活生生的離別,快樂莫過於新結了好相識。穿起荷花衣系上蕙草帶,我忽然前來又忽然遠離。日暮時在天帝的郊野住宿,你等待誰久久停留在雲際?同你到日浴之地咸池洗頭,到日出之處把頭髮晾乾。遠望美人啊仍然沒有來到,我迎風高唱恍惚幽怨。孔雀翎制車蓋翠鳥羽飾旌旗,你升上九天撫持彗星。一手舉長劍一手抱幼童,只有你最適合為人作主持正!

注釋秋蘭:古所謂蘭草,葉莖皆香。秋天開淡紫色小花,香氣更濃。古人以為生子之祥。麋蕪(míwú):即「蘼蕪」,細葉芎藭(xiōng,qióng),葉似芹,叢生,七、八月開白花。根莖可入藥,治婦人無子。以下六句為男巫以大司命口吻迎神所唱。華:原作「枝」,《楚辭考異》引一本作「華」。王逸《楚辭章句》釋此句為「吐葉垂華」,則本作「華」,今據改。襲:指香氣撲人。予:我,男巫以大司命口吻自謂。夫:發語詞,兼有遠指作用。㠯(yǐ):同「以」。蓀(sūn):溪蓀,石菖蒲,一種香草。古人用以指君王等尊貴者,詩中指少司命。何以:因何。青青:借為「菁菁」,茂盛貌。以下三節為少司命所唱。美人:指祈神求子的婦女。忽:很快地。余:我,少司命自謂。目成:用目光傳情,達成默契。儵(shū):同「倏」,迅疾的樣子。逝:離去。君:少司命指稱大司命。須:等待。因大司命受祭結束後升上雲端等待,故少司命這樣問。女(rǔ):汝。咸池:神話中天池,太陽在此沐浴。以下二節為男巫以大司命口吻所唱。晞(xī):曬乾。陽之阿(ē):即陽穀,也作暘谷,神話中日所出處。美人:此處為大司命稱少司命。大司命在雲端,少司命尚在人間受祭,所以大司命這樣說。怳(huǎng):神思恍傯惆悵的樣子。浩歌:放歌,高歌。孔蓋:孔雀毛作的車蓋。旍(jīng):同「旌」,翠旍,翠鳥羽毛裝飾的旌旗。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此處指天之高處。撫:持。竦(sǒng):肅立,此處指筆直地拿着。擁:抱着。幼艾:兒童,即《札記·月令》所說「養幼少」的「幼少」。正:主也。▲

姜亮夫 郭維森等撰寫.《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2:第771-774頁

九歌·少司命 - 賞析

《九歌·少司命》是屈原所作組曲《九歌》中一首,是《九歌·大司命》的姊妹篇,是楚人祭祀少司命神的樂歌。少司命是掌管兒童生命之神(實際上就是生育之神)。這首詩和《九歌·大司命》都是一方面用人物自白、傾吐內心的方式展示其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用對方眼中所見來刻畫形象。由對方的讚頌從旁表現的辦法,既變換角度,又內外結合,互相映襯,詩中的每一段唱詞,都是既寫「他」,又寫「我」,採取了抒情與描寫相結合的手法,辭采華麗,又韻味深長。

此篇是少司命(充作少司命的靈子)與男巫(以大司命的口吻)對唱。其末云:「蓀獨宜兮為民正」,則末一節為男巫之唱詞。那麼,第一節(有「蓀何以兮愁苦」句)也應為男巫所唱。由歌詞內容看,二、三、四節為少司命唱詞,五、六節也是男巫以大司命口吻所唱。

因為此篇演唱同前一篇是連接的,少司命、大司命已在場,故再沒有下神、迎神的話,但此一篇的賓主關係與上一篇相反。上一篇後半是女巫以少司命口吻所唱,故此篇開頭是男巫以大司命口吻唱出,來讚頌少司命。從情緒的承接來說,前篇少司命反覆表現出愁苦的心情,故此篇開頭大司命說:「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以兮愁苦?」

「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一方面是對少司命這個愛護生命的女神的烘托,另一方面也暗示此祭祀為的是求子嗣。《爾雅翼》云:「蘭為國香,人服媚之,古以為生子之祥。而蘼蕪之根主婦人無子。故《少司命》引之。」《政和證類本草》也說芎藭根莖可以入藥,治「婦女血閉無子」。所以說,這兩句不僅更突出了詩的主題,也反映了一個古老的風俗。

少司命一開始就讚嘆的也是蘭草,同樣暗示了生子的喜兆。「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是說來參加迎神祭祀的婦女很多,都希望有好兒好女,對她投出乞盼的目光,她也回以會意的一瞥。她願意滿足所有人的良好願望。她同這些人既已「目成」,也就沒有愁苦了。她看了祭堂上人的虔誠和禮敬,心領神受,「入不言」而「出不辭」,滿意而去。她乘着旋風,上面插着雲彩的旗幟。對於她又認識了很多相知,感到十分快活;而對於同這些人又將分離,感到悲傷。這是將人的感情與神相通,體現出女神的多情。下面一節則是女神說自己的服飾和離開祭堂的情形。「荷衣兮蕙帶」同大司命的「雲衣兮被被,玉佩兮陸離」比起來,帶有女性的特徵。「夕宿兮帝郊」是說自己離開後將去的地方。《札記·月令》孔穎達正義引《鄭志》,簡狄被以為禖官嘉祥之後,「祀之以配帝,謂之高禖」。則由之轉化而來的少司命宿於帝郊,也是有原因的。「君誰須兮雲之際」是反過來回問大司命的話。

第五、六節都是男巫以大司命的口吻所唱,先是回答少司命的問話:「我等待你,要陪你到咸池去洗頭,在陽阿之地曬發。因為一直等你不來,所以在雲端恍然而立,臨風高歌。」第六節描述了少司命升上天空後的情況,描繪出一個保護兒童的光輝形象:她一手筆直地持着長劍,一手抱着兒童。她不僅是送子之神,也是保護兒童之神。「蓀獨宜兮為民正!」事實上唱出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少司命的崇敬與愛戴。

《九歌·少司命》的形式具有緊湊而鏗鏘的韻律美。 形式是詩歌的載體,詩歌讓人們最直接地感受到的是它的形式,又由於詩歌是一種通過韻律感很強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情感的文學體裁,所以它自然具有韻律美,「青黃雜揉,文章爛兮」,在詩歌藝術衍生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韻律,屈原以其獨創的詩歌結構和格律使中國詩歌具有了一幢全新的韻律,具體到《九歌·少司命》,其韻律美主要表現在緊湊和鏗鏘兩個方面。

《九歌·少司命》韻律的緊湊主要表現在結構上,全詩一氣呵成,從頭到尾沒有任何遲滯。全詩雖然可以分為五個部分,但每個部分之間的過渡平滑而自然,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第一部分是代表人間婦女的群巫合唱的迎神曲,第二部分是代表少司命女神的主巫獨唱的臨壇曲,第三部分是人間婦女向少司命女神詢問,第四部分是少司命女神回答人間婦女,第五部分是人間婦女合唱的送神曲,這遣五個部分一環緊扣一環,如行雲流水般自然而又自如地從第一部分流泄到第五部分,街接間不着痕跡,語言流暢富於回味。

《九歌·少司命》韻律的鏗鏘主要表現在格律上,其詩句或參差或對仗,起伏有致,動感強烈,「隨語成韻,隨韻成趣」,氣韻生勤,情趣盎然。詩句的參差,詩中比比皆是,這正是楚辭對《詩經》繼承和發展的精妙之處,它除了保留《詩經》四字句的典型句式外,還將其擴展為五字句和六字句(不包括語氣詞「兮」),節奏在《詩經》「二二」的基磋上又增加了「三二」和「三三」,仿佛「嵯峨之類聚,葳蕤之群積」,使其更具表現力。在《少司命》中,「二二」、「三二」、「三三」節奏的詩句交替使用,「倏而來兮忽而逝」始人以強烈的動感,仿佛踏着音樂的節拍悠然地旋轉在舞池中。

這首詩的韻律較《詩經》也有了更大的起伏和變化,也更加鏗鏘動人了。同時,語氣詞「兮」在楚辭句式構成中的連用也是生花妙筆,對此金開誠先生曾作過推想:「以『兮』為基點,其兩端的字數如果較少,則這些字的發音用調必然悠長而近於歌唱;反之,兩端的字數如果較多,則這些字的發音用調必然短促而近放吟頌」這就形成了楚辭可歌可吟、如泣如訴的獨特藝術效果。詩句的對仗,以「入不言兮出不辭」、「乘迴風兮載雲旗」和「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最為典型,它們情文並茂,能充分引起人們的共鳴。

就形式而言,這些詩句完全符合中國傳統持歌的格律,它倆都是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義的虛育做成對偶的語句,這種工整的對仗和其前南方詩歌的發展的軌跡是一脈相承的。▲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楚辭名篇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04:第62-64頁

劉謙功. 《九歌·少司命》的美學價值[J]. 中國楚辭學,2004,02:240-251.

九歌·少司命 - 創作背影

過去楚國南方的沅江、湘江之間的風俗信奉鬼神,崇尚祭祀。其祭祀過程有歌舞鼓樂以祭神。屈原在這些地區徘徊遊走,記載並對當時鄉民祭祀之禮、歌舞之樂、所唱之辭加工創作。這篇就是當時男巫迎祭女神的祭祀之辭,和與姊妹篇《九歌·大司命》並列,表達了男女相慕之意。

湯柄正 等.楚辭今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42

屈原

作者: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楚國。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屈原投江自盡的日子相傳是農曆五月初五,即端午節。端午節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一帶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演變成了中國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屈原其它诗文

《九歌·山鬼》

屈原 〔先秦〕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

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

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

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鳴。

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思美人》

屈原 〔先秦〕

思美人兮,擥涕而竚眙。

媒絕而路阻兮,言不可結而詒。

蹇蹇之煩冤兮,陷滯而不發。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沈菀而莫達。

願寄言於浮雲兮,遇豐隆而不將;因歸鳥而致辭兮,羌迅高而難當。

高辛之靈盛兮,遭玄鳥而致詒。

欲變節以從俗兮,媿易初而屈志。

獨歷年而離愍兮,羌馮心猶未化。

寧隱閔而壽考兮,何變易之可為!知前轍之不遂兮,未改此度。

車既覆而馬顛兮,蹇獨懷此異路。

勒騏驥而更駕兮,造父為我操之。

遷逡次而勿驅兮,聊假日以須時。

指嶓冢之西隈兮,與曛黃以為期。

開春發歲兮,白日出之悠悠。

吾將盪志而愉樂兮,遵江夏以娛憂。

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長洲之宿莽。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解扁薄與雜菜兮,備以為交佩。

佩繽紛以繚轉兮,遂萎絕而離異。

吾且儃佪以娛憂兮,觀南人之變態。

竊快在中心兮,揚厥馮而不竢。

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

紛鬱郁其遠承兮,滿內而外揚。

情與質信可保兮,羌居蔽而聞章。

令薜荔以為理兮,憚舉趾而緣木。

因芙蓉而為媒兮,憚褰裳而濡足。

登高吾不說兮,入下吾不能。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與而狐疑。

廣遂前畫兮,未改此度也。

命則處幽吾將罷兮,願及白日之未暮也。

獨煢煢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悲迴風》

屈原 〔先秦〕

悲迴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

物有微而隕性兮,聲有隱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萬變其情豈可蓋兮,孰虛偽之可長?鳥獸鳴以號群兮,草苴比而不芳。

魚葺鱗以自別兮,蛟龍隱其文章。

故荼薺不同畝兮,蘭茝幽而獨芳。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統世以自貺。

眇遠志之所及兮,憐浮雲之相羊。

介眇志之所惑兮,竊賦詩之所明。

惟佳人之獨懷兮,折若椒以自處。

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

涕泣交而淒淒兮,思不眠以至曙。

終長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寤從容以周流兮,聊逍遙以自恃。

傷太息之愍憐兮,氣於邑而不可止。

糺思心以為纕兮,編愁苦以為膺。

折若木以弊光兮,隨飄風之所仍。

存彷佛而不見兮,心踴躍其若湯。

撫珮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

歲曶曶其若頹兮,時亦冉冉而將至。

薠蘅槁而節離兮,芳以歇而不比。

憐思心之不可懲兮,證此言之不可聊。

寧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

孤子吟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

孰能思而不隱兮,照彭咸之所聞。

登石巒以遠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入景響之無應兮,聞省想而不可得。

愁鬱郁之無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

心鞿羈而不開兮,氣繚轉而自締。

穆眇眇之無垠兮,莽芒芒之無儀。

聲有隱而相感兮,物有純而不可為。

邈漫漫之不可量兮,縹綿綿之不可紆。

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娛。

凌大波而流風兮,託彭咸之所居。

上高岩之峭岸兮,處雌蜺之標顛。

據青冥而攄虹兮,遂儵忽而捫天。

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依風穴以自息兮,忽傾寤以嬋媛。

馮崑崙以澂霧兮,隱渂山以清江。

憚涌湍之礚礚兮,聽波聲之洶洶。

紛容容之無經兮,罔芒芒之無紀。

軋洋洋之無從兮,馳委移之焉止?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遙遙其左右。

氾潏潏其前後兮,伴張馳之信期。

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

悲霜雪之俱下兮,聽潮水之相擊。

借光景以往來兮,施黃棘之枉策。

求介子之所存兮,見伯夷之放跡。

心調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無適。

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來者之悐悐。

浮江淮而入海兮,從子胥而自適。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

驟諫君而不聽兮,重任石之何益?心絓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

复制

《惜誦》

屈原 〔先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

謁忠誠以事君兮,反離群而贅肬。

忘儇媚與背眾兮,情與貌其不變。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證之不遠。

吾誼先君而後身兮,羌眾人之所仇。

專惟君而無他兮,又眾兆之所讎。

一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疾親君而無他兮,有招禍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勿忘身之賤貧。

事君而不貳兮,迷不知寵之門。

忠何罪組遇罰兮,亦非余心之所志。

行不群以巔越兮,又兆眾之所咍。

紛逢尤以離謗兮,謇不可釋;情沉抑而不達兮,又蔽而莫之白。

心鬱邑而不達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煩言不可結而詒兮,願陳志而無路。

退靜默而莫余知兮,進號呼又莫吾聞。

申侘傺之煩惑兮,中悶瞀之忳忳。

昔余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杭。

吾使厲神占之兮,曰有志極而無旁。

終危獨以離異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眾口其鑠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懲於羹而吹齏兮,何不變此志也?欲釋階而登天兮,猶有曩之態也。

眾駭遽以離心兮,又何以為此伴也?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為此援也?晉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讒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鯀功用而不就。

吾聞作忠以造怨兮,忽謂之過言。

九折臂而成醫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機而在上兮,罻羅張而在下。

設張辟以娛兮,願側身而無所。

欲儃佪以干傺兮,恐重患而離尤。

欲高飛而遠集兮,君罔謂汝何之?欲橫奔而失路兮,堅志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鬱結不紆軫。

檮木蘭以矯蕙兮,糳申椒以為糧。

播江離與滋菊兮,願春日以為糗芳。

恐情質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矯茲媚以私處兮,願曾思而遠身。

《哀郢》

屈原 〔先秦〕

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國門而軫懷兮,甲之朝吾以行。

發郢都而去閭兮,怊荒忽之焉極。

楫齊楊以容與兮,哀見君而不再得。

望長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過夏首而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

心嬋媛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蹠。

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為客。

凌陽侯之泛濫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

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

羌靈魂之欲歸兮,何須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遠。

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

哀州土之平樂兮,悲江介之遺風。

當陵陽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為丘兮,孰兩東門之可蕪。

心不怡之長久兮,憂與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遼遠兮,江與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復。

慘鬱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歡之汋約兮,諶荏弱而難持。

忠湛湛而願進兮,妒被離而障之。

堯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眾讒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偽名。

憎慍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眾踥蹀而日進兮,美超遠而逾邁。

亂曰:曼余目以流觀兮,冀一反之何時。

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國殤》

屈原 〔先秦〕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

《九章》

屈原 〔先秦〕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

竭忠誠而事君兮,反離群而贅肬。

忘儇媚以背眾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與行其可跡兮,情與貌其不變。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證之不遠。

吾誼先君而後身兮,羌眾人之所仇也。

專惟君而無他兮,又眾兆之所讎也。

壹心而不豫兮,羌無可保也。

疾親君而無他兮,有招禍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賤貧。

事君而不貳兮,迷不知寵之門。

患何罪以遇罰兮,亦非余之所志也。

行不群以巔越兮,又眾兆之所咍也。

紛逢尤以離謗兮,謇不可釋也。

情沉抑而不達兮,又蔽而莫之白也。

心鬱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煩言不可結而詒兮,願陳志而無路。

退靜默而莫余知兮,進號呼又莫吾聞。

申侘傺之煩惑兮,中悶瞀之忳忳。

昔余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杭。

吾使厲神占之兮,曰有志極而無旁。

終危獨以離異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眾口其鑠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懲於羹者而吹齏兮,何不變此志也?

欲釋階而登天兮,猶有曩之態也。

眾駭遽以離心兮,又何以為此伴也?

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為此援也?

晉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讒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鯀功用而不就。

吾聞作忠以造怨兮,忽謂之過言。

九折臂而成醫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機而在上兮,罻羅張而在下。

設張辟以娛君兮,願側身而無所。

欲儃徊以干傺兮,恐重患而離尤。

欲高飛而遠集兮,君罔謂汝何之?

欲橫奔而失路兮,蓋志堅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鬱結而紆軫。

擣木蘭以矯蕙兮,糳申椒以為糧。

播江離與滋菊兮,願春日以為糗芳。

恐情質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矯茲媚以私處兮,願曾思而遠身。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寶璐。

世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

駕青虬兮驂白螭,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

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

與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濟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

步余馬兮山皋,邸余車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

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疑滯。

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

苟余心其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

入漵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

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接輿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與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亂曰:鸞鳥鳳皇,日以遠兮。

燕雀烏鵲,巢堂壇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並御,芳不得薄兮。

陰陽易位,時不當兮。

懷信佗傺,忽乎吾將行兮!哀郢

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國門而軫懷兮,甲之鼂吾以行。

發郢都而去閭兮,怊荒忽其焉極?

楫齊揚以容與兮,哀見君而不再得。

望長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過夏首而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

心嬋媛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蹠。

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為客。

凌陽侯之汜濫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

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

羌靈魂之欲歸兮,何須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遠。

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

哀州土之平樂兮,悲江介之遺風。

當陵陽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為丘兮,孰兩東門之可蕪?

心不怡之長久兮,憂與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遼遠兮,江與夏之不可涉。

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復。

慘鬱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外承歡之汋約兮,諶荏弱而難持。

忠湛湛而願進兮,妒被離而鄣之。

堯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眾讒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偽名。

憎慍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眾踥蹀而日進兮,美超遠而逾邁。

亂曰:

曼余目以流觀兮,冀一反之何時?

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抽思

心鬱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

思蹇產之不釋兮,曼遭夜之方長。

悲秋風之動容兮,何回極之浮浮。

數惟蓀之多怒兮,傷余心之憂憂。

願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

結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

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

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憍吾以其美好兮,覽余以其修姱。

與余言而不信兮,蓋為余而造怒。

願承閒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

悲夷猶而冀進兮,心怛傷之憺憺。

茲歷情以陳辭兮,蓀詳聾而不聞。

固切人之不媚兮,眾果以我為患。

初吾所陳之耿著兮,豈至今其庸亡?

何獨樂斯之謇謇兮?願蓀美之可光。

望三王以為像兮,指彭咸以為儀。

夫何極而不至兮,故遠聞而難虧。

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孰無施而有報兮,孰不實而有獲?

少歌曰:

與美人抽思兮,並日夜而無正。

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辭而不聽。

倡曰:有鳥自南兮,來集漢北。

好姱佳麗兮,牉獨處此異域。

惸煢獨而不群兮,又無良媒在其側。

道卓遠而日忘兮,願自申而不得。

望北山而流涕兮,臨流水而太息。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歲?

惟郢路之遼遠兮,魂一夕而九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與列星。

願徑逝而未得兮,魂識路之營營。

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

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從容。

亂曰:

長瀨湍流,溯江潭兮。

狂顧南行,聊以娛心兮。

軫石崴嵬,蹇吾願兮。

超回志度,行隱進兮。

低徊夷猶,宿北姑兮。

煩冤瞀容,實沛徂兮。

愁嘆苦神,靈遙思兮。

路遠處幽,又無行媒兮。

道思作頌,聊以自救兮。

憂心不遂,斯言誰告兮。懷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傷懷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靜幽默。

鬱結紆軫兮,離慜而長鞠。

撫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刓方以為圜兮,常度未替。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章畫志墨兮,前圖未改。

內厚質正兮,大人所盛。

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撥正。

玄文處幽兮,矇瞍謂之不章;

離婁微睇兮,瞽以為無明。

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

鳳皇在笯兮,雞鶩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夫惟黨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載盛兮,陷滯而不濟。

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非俊疑傑兮,固庸態也。

文質疏內兮,眾不知余之異采。

材朴委積兮,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襲義兮,謹厚以為豐。

重華不可遌兮,孰知余之從容!

古固有不並兮,豈知其何故也?

湯禹久遠兮,邈而不可慕也?

懲違改忿兮,抑心而自強。

離慜而不遷兮,願志之有像。

進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將暮。

舒憂娛哀兮,限之以大故。

亂曰: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修路幽蔽,道遠忽兮。

懷質抱情,獨無匹兮。

伯樂既沒,驥焉程兮。

民生稟命,各有所錯兮。

定心廣志,余何所畏懼兮?

曾傷爰哀,永嘆喟兮。

世渾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

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

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思美人

思美人兮,攬涕而竚眙。

媒絕路阻兮,言不可結而詒。

蹇蹇之煩冤兮,陷滯而不發。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達。

願寄言於浮雲兮,遇豐隆而不將。

因歸鳥而致辭兮,羌迅高而難當。

高辛之靈盛兮,遭玄鳥而致詒。

欲變節以從俗兮,媿易初而屈志。

獨歷年而離愍兮,羌憑心猶未化。

寧隱閔而壽考兮,何變易之可為!

知前轍之不遂兮,未改此度。

車既覆而馬顛兮,蹇獨懷此異路。

勒騏驥而更駕兮,造父為我操之,

遷逡次而勿驅兮,聊假日以須是時。

指嶓冢之西隈兮,與纁黃以為期。

開春發歲兮,白日出之悠悠。

吾將盪志而愉樂兮,遵江夏以娛憂。

攬大薄之芳茝兮,搴長洲之宿莽。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

解萹薄與雜菜兮,備以為交佩。

佩繽紛以繚轉兮,遂萎絕而離異。

吾且儃徊以娛憂兮,觀南人之變態。

竊快在中心兮,揚厥憑而不竢。

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

紛鬱郁其遠蒸兮,滿內而外揚。

情與質信可保兮,羌居蔽而聞章。

令薜荔以為理兮,憚舉趾而緣木。

因芙蓉而為媒兮,憚褰裳而濡足。

登高吾不說兮,入下吾不能。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與而狐疑。

廣遂前畫兮,未改此度也。

命則處幽吾將罷兮,願及白日之未暮也。

獨煢煢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惜往日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詔以昭時。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國富強而法立兮,屬貞臣而日竢。

秘密事之載心兮,雖過失猶弗治。

心純龐而不泄兮,遭讒人而嫉之。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蔽晦君之聰明兮,虛惑誤又以欺。

弗參驗以考實兮,遠遷臣而弗思。

信讒諛之渾濁兮,盛氣志而過之。

何貞臣之無罪兮,被離謗而見尤。

慚光景之誠信兮,身幽隱而備之。

臨沅湘之玄淵兮,遂自忍而沉流。

卒沒身而絕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君無度而弗察兮,使芳草為藪幽。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獨障壅而弊隱兮,使貞臣為無由。

聞百里之為虜兮,伊尹烹於庖廚。

呂望屠於朝歌兮,寧戚歌而飯牛。

不逢湯武與桓繆兮,世孰雲而知之。

吳信讒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後憂。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遊。

思久故之親身兮,因縞素而哭之。

或忠信而死節兮,或訑謾而不疑。

弗省察而按實兮,聽讒人之虛辭。

芳與澤其雜糅兮,孰申旦而別之?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諒聰不明而蔽壅兮,使讒諛而日得。

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

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雖有西施之美容兮,讒妒入以自代。

願陳情以白行兮,得罪過之不意。

情冤見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錯置。

乘騏驥而馳騁兮,無轡銜而自載;

乘泛泭以下流兮,無舟楫而自備。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與此其無異。

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

不畢辭而赴淵兮,惜壅君之不識。橘頌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

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

紛緼宜修,姱而不醜兮。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

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願歲並謝,與長友兮。

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悲迴風

悲迴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

物有微而隕性兮,聲有隱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萬變其情豈可蓋兮,孰虛偽之可長?

鳥獸鳴以號群兮,草苴比而不芳。

魚葺鱗以自別兮,蛟龍隱其文章。

故荼薺不同畝兮,蘭茝幽而獨芳。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統世以自貺。

眇遠志之所及兮,憐浮雲之相羊。

介眇志之所惑兮,竊賦詩之所明。

惟佳人之獨懷兮,折若椒以自處。

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

涕泣交而淒淒兮,思不眠以至曙。

終長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寤從容以周流兮,聊逍遙以自恃。

傷太息之愍憐兮,氣於邑而不可止。

糺思心以為纕兮,編愁苦以為膺。

折若木以弊光兮,隨飄風之所仍。

存彷佛而不見兮,心踴躍其若湯。

撫珮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

歲曶曶其若頹兮,時亦冉冉而將至。

薠蘅槁而節離兮,芳以歇而不比。

憐思心之不可懲兮,證此言之不可聊。

寧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

孤子吟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

孰能思而不隱兮,照彭咸之所聞。

登石巒以遠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入景響之無應兮,聞省想而不可得。

愁鬱郁之無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

心鞿羈而不開兮,氣繚轉而自締。

穆眇眇之無垠兮,莽芒芒之無儀。

聲有隱而相感兮,物有純而不可為。

邈漫漫之不可量兮,縹綿綿之不可紆。

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娛。

凌大波而流風兮,託彭咸之所居。

上高岩之峭岸兮,處雌蜺之標顛。

據青冥而攄虹兮,遂儵忽而捫天。

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依風穴以自息兮,忽傾寤以嬋媛。

馮崑崙以澂霧兮,隱渂山以清江。

憚涌湍之礚礚兮,聽波聲之洶洶。

紛容容之無經兮,罔芒芒之無紀。

軋洋洋之無從兮,馳委移之焉止?

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遙遙其左右。

氾潏潏其前後兮,伴張馳之信期。

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

悲霜雪之俱下兮,聽潮水之相擊。

借光景以往來兮,施黃棘之枉策。

求介子之所存兮,見伯夷之放跡。

心調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無適。

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來者之悐悐。

浮江淮而入海兮,從子胥而自適。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

驟諫君而不聽兮,重任石之何益?

心絓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

复制

《九歌·湘夫人》

屈原 〔先秦〕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裊裊一作:渺渺)

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兮苹中,罾何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

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

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

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

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

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

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

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

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

九嶷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

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

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复制

《吊屈原》

屈原 〔先秦〕

楚王不識聖人風,縱有英賢志少通。可惜靈均好才術,一身空死亂離中。

复制

《題屈原祠》

屈原 〔先秦〕

蒼藤古木幾經春,舊祀祠堂小水濱。

行客謾陳三酎酒,大夫元是獨醒人。

复制

《蒙求》

屈原 〔先秦〕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孔明臥龍,呂望非熊。楊震關西,丁寬易東。

謝安高潔,王導公忠。匡衡鑿壁,孫敬閉戶。郅都蒼鷹,寧成乳虎。

周嵩狼抗,梁冀跋扈。郗超䫇參,王珣短簿。伏波標柱,博望尋河。

李陵初詩,田橫感歌。武仲不休,士衡患多。桓譚非讖,王商止訛。

嵇呂命駕,程孔傾蓋。劇孟一敵,周處三害。胡廣補闕,袁安倚賴。

黃霸政殊,梁習治最。墨子悲絲,楊朱泣岐。朱博烏集,蕭芝雉隨。

杜後生齒,靈王出髭。賈誼忌鵩,莊周畏犧。燕昭築台,鄭莊置驛。

瓘靖二妙,岳湛連璧。郤詵一枝,戴馮重席。鄒陽長裾,王符逢掖。

鳴鶴日下,士龍雲間。晉宣狼顧,漢祖龍顏。鮑靚記井,羊祜識環。

仲容青雲,叔夜玉山。毛義捧檄,子路負米。江革忠孝,王覽友弟。

蕭何定律,叔孫制禮。葛豐刺舉,息躬歷詆。管寧割席,和嶠專車。

時苗留犢,羊續懸魚。樊噲排闥,辛毗引裾。孫楚漱石,郝隆曬書。

枚皋詣闕,充國自贊。王衍風鑒,許劭月旦。賀循儒宗,孫綽才冠。

太叔辨洽,摯仲辭翰。山濤識量,毛玠公方。袁盎卻座,衛瓘撫床。

於公高門,曹參趣裝。庶女振風,鄒衍降霜。范丹生塵,晏嬰脫粟。

詰汾興魏,鱉靈王蜀。不疑誣金,卞和泣玉。檀卿沐猴,謝尚鴝鵒。

泰初日月,季野陽秋。荀陳德星,李郭仙舟。王忳繡被,張氏銅鈎。

丁公遽戮,雍齒先侯。陳雷膠漆,范張雞黍。周侯山嶷,會稽霞舉。

季布一諾,阮瞻三語。郭文游山,袁宏泊渚。黃琬對日,秦宓論天。

孟軻養素,揚雄草玄。向秀聞笛,伯牙絕弦。郭槐自屈,南郡猶憐。

魯恭馴雉,宋均去獸。廣客蛇影,殷師牛鬥。元禮模楷,季彥領袖。

魯褒錢神,崔烈銅臭。梁竦廟食,趙溫雄飛。枚乘蒲輪,鄭均白衣。

陵母伏劍,軻親斷機。齊後破環,謝女解圍。鑿齒尺牘,荀勖音律。

胡威推縑,陸績懷橘。羅含吞鳥,江淹夢筆。李廞清貞,劉驎高率。

蔣詡三徑,許由一瓢。楊仆移關,杜預建橋。壽王議鼎,杜林駮堯。

西施捧心,孫壽折腰。靈輒扶輪,魏顆結草。逸少傾寫,平子絕倒。

澹臺毀璧,子罕辭寶。東平為善,司馬稱好。公超霧市,魯般雲梯。

田單火牛,江逌爇雞。蔡裔殞盜,張遼止啼。陳平多轍,李廣成蹊。

陳遵投轄,山簡倒載。淵客泣珠,交甫解佩。龔勝不屈,孫寶自劾。

呂安題鳳,子猷訪戴。董宣彊項,翟璜直言。紀昌貫虱,養由號猿。

馮衍歸里,張昭塞門。蘇韶鬼靈,盧充幽婚。震畏四知,秉去三惑。

柳下直道,叔敖陰德。張湯巧詆,杜周深刻。三王尹京,二鮑糾慝。

孫康映雪,車胤聚螢。李充四部,井春五經。谷永筆札,顧愷丹青。

戴逵破琴,謝敷應星。阮宣杖頭,畢卓瓮下。文伯羞鱉,孟宗寄鮓。

史丹青蒲,張湛白馬。隱之感鄰,王修輟社。阮放八雋,江暨四凶。

華歆忤旨,陳群蹙容。王浚懸刀,丁固生松。姜維膽斗,盧植音鍾。

桓溫奇骨,鄧艾大志。楊修捷對,羅友默記。杜康造酒,蒼頡制字。

樗里智囊,邊韶經笥。滕公佳城,王果石崖。買妻恥醮,澤室犯齋。

馬後大練,孟光荊釵。顏叔秉燭,宋弘不諧。鄧通銅山,郭況金穴。

秦彭攀轅,侯霸臥轍。淳于炙輠,彥國吐屑。太真玉台,武子金埒。

巫馬戴星,宓賤彈琴。郝廉留錢,雷義送金。逢萌掛冠,胡昭投簪。

王喬雙鳧,華佗五禽。程邈隸書,史籀大篆。王承魚盜,丙吉牛喘。

賈琮褰帷,郭賀露冕。馮媛當熊,班女辭輦。王充閱市,董生下帷。

平叔傅粉,弘治凝脂。楊生黃雀,毛子白龜。宿瘤採桑,漆室憂葵。

韋賢滿籯,夏侯拾芥。阮簡曠達,袁耽俊邁。蘇武持節,鄭眾不拜。

郭巨將坑,董永自賣。仲連蹈海,范蠡泛湖。文寶緝柳,溫舒截蒲。

伯道無兒,嵇紹不孤。綠珠墜樓,文君當壚。伊尹負鼎,寧戚叩角。

趙壹坎壈,顏駟蹇剝。龔遂勸農,文翁興學。晏御揚揚,五鹿嶽嶽。

蕭珠結綬,王貢彈冠。龐統展驥,仇覽棲鷹。葛亮顧廬,韓信升壇。

王褒柏慘,閔損衣單。蒙恬制筆,蔡倫造紙。孔伋縕袍,祭遵布被。

周公握髮,蔡邕倒屣。王敦傾室,紀瞻出妓。暴勝持斧,張綱埋輪。

靈運曲笠,林宗折巾。屈原澤畔,漁父江濱。魏勃埽門,潘岳望塵。

京房推律,翼奉觀性。甘寧奢侈,陸凱貴盛。干木富義,於陵辭聘。

元凱傳癖,伯英草聖。馮異大樹,千秋小車。漂母進食,孫鍾設瓜。

壺公謫天,薊訓歷家。劉玄刮席,晉惠聞蟆。伊籍一拜,酈生長揖。

馬安四至,應璩三入。郭解借交,朱家脫急。虞延剋期,盛吉垂泣。

豫讓吞炭,鋤麑觸槐。阮孚蠟屐,祖約好財。初平起石,左慈擲杯。

武陵桃源,劉阮天台。王儉墜車,褚淵落水。季倫錦障,春申珠履。

甄后出拜,劉楨平視。胡嬪爭摴,晉武傷指。石慶數馬,孔光溫樹。

翟湯隱操,許詢勝具。優旃滑稽,落下歷數。曼容自免,子平畢娶。

師曠清耳,離婁明目。仲文照鏡,臨江折軸。欒巴噀酒,偃師舞木。

德潤傭書,君平賣卜。叔寶玉潤,彥輔冰清。衛後發鬒,飛燕體輕。

玄石沈湎,劉伶解酲。趙勝謝躄,楚莊絕纓。惡來多力,飛廉善走。

趙孟疵面,田駢天口。張憑理窟,裴頠談藪。仲宣獨步,子建八斗。

廣漢鈎距,弘羊心計。衛青拜幕,去病辭第。酈寄賣友,紀信詐帝。

濟叔不痴,周兄無慧。虞卿擔簦,蘇章負笈。南風擲孕,商受斮涉。

廣德從橋,君章拒獵。應奉五行,安世三篋。相如題柱,終軍棄繻。

孫晨槁席,原憲桑樞。端木辭金,鍾離委珠。季札掛劍,徐稚致芻。

朱雲折檻,申屠斷鞅。衛玠羊車,王恭鶴氅。管仲隨馬,蒼舒稱象。

丁蘭刻木,伯瑜泣杖。陳逵豪爽,田方簡傲。黃向訪主,陳寔遺盜。

龐儉鑿井,陰方祀灶。韓壽竊香,王濛市帽。句踐投醪,陸抗嘗藥。

孔愉放龜,張顥墮鵲。田豫儉素,李恂清約。義縱攻剽,周陽暴虐。

孟陽擲瓦,賈氏如皋。顏回簞瓢,仲蔚蓬蒿。糜竺收資,桓景登高。

雷煥送劍,呂虔佩刀。老萊斑衣,黃香扇枕。王祥守奈,蔡順分椹。

淮南食時,左思十稔。劉惔傾釀,孝伯痛飲。女媧補天,長房縮地。

季圭士首,長孺國器。陸玩無人,賈詡非次。何晏神伏,郭奕心醉。

常林帶經,高鳳漂麥。孟嘉落帽,庾凱墮幘。龍逢板出,張華台坼。

董奉活燮,扁鵲起虢。寇恂借一,何武去思。韓子孤憤,梁鴻五噫。

蔡琰辨琴,王粲覆棋。西門投巫,何謙焚祠。孟嘗還珠,劉昆反火。

姜肱共被,孔融讓果。端康相代,亮陟隔坐。趙倫鶹怪,梁孝牛禍。

桓典避馬,王尊叱馭。鼌錯峭直,趙禹廉倨。亮遺巾幗,備失匕箸。

張翰適意,陶潛歸去。魏儲南館,漢相東閣。楚元置醴,陳蕃下榻。

廣利泉涌,王霸冰合。孔融坐滿,鄭崇門雜。張堪折轅,周鎮漏船。

郭伋竹馬,劉寬蒲鞭。許史侯盛,韋平相延。雍伯種玉,黃尋飛錢。

王允千里,黃憲萬頃。虞

复制

《太史公自序》

屈原 〔先秦〕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

  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子,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弊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禮》經紀人倫,故長於行;《書》記先王之事,故長於政;《詩》記山川、溪谷、禽獸、草木、牝牡、雌雄,故長於風;《樂》樂所以立,故長於和;《春秋》辨是非,故長於治人。是故《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春秋》文成數萬,其指數千。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曰『臣弒君,子弒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漸久矣』。故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讒而弗見,後有賊而不知。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為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之誅,死罪之名。其實皆以為善,為之不知其義,被之空言而不敢辭。夫不通禮義之旨,至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以天下之大過予之,則受而弗敢辭。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

  壺遂曰:「孔子之時,上無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斷禮義,當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職,萬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論,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堯舜之盛,《尚書》載之,禮樂作焉。湯武之隆,詩人歌之。《春秋》采善貶惡,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獨刺譏而已也。』漢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符瑞,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於穆清,澤流罔極,海外殊俗,重譯款塞,請來獻見者不可勝道。臣下百官力誦聖德,猶不能宣盡其意。且士賢能而不用,有國者之恥;主上明聖而德不布聞,有司之過也。且余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而君比之於《春秋》,謬矣。」

  於是論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禍,幽於縲紲。乃喟然而嘆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毀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於是卒述陶唐以來,至於麟止,自黃帝始。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