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明代 / 陳言 / 答李翊書
拼 译 译

《答李翊書》

陳言 〔明代〕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歸也有日矣,況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謂望孔子之門牆而不入於其宮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雖然,不可不為生言之。

  生所謂「立言」者,是也;生所為者與所期者,甚似而幾矣。抑不知生之志:蘄勝於人而取於人邪?將蘄至於古之立言者邪?蘄勝於人而取於人,則固勝於人而可取於人矣!將蘄至於古之立言者,則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

  抑又有難者。愈之所為,不自知其至猶未也;雖然,學之二十餘年矣。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其觀於人,不知其非笑之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猶不改。然後識古書之正偽,與雖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務去之,乃徐有得也。

  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汩汩然來矣。其觀於人也,笑之則以為喜,譽之則以為憂,以其猶有人之說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後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懼其雜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後肆焉。雖然,不可以不養也,行之乎仁義之途,游之乎詩書之源,無迷其途,無絕其源,終吾身而已矣。

  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雖如是,其敢自謂幾於成乎?雖幾於成,其用於人也奚取焉?雖然,待用於人者,其肖於器邪?用與舍屬諸人。君子則不然。處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則施諸人,舍則傳諸其徒,垂諸文而為後世法。如是者,其亦足樂乎?其無足樂也?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遺乎今。吾誠樂而悲之。亟稱其人,所以勸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貶其可貶也。問於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為言之。愈白。

复制

答李翊書 - 賞析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歸也有日矣,況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謂望孔子之門牆而不入於其宮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雖然,不可不為生言之。
  六月二十六日,韓愈言,李生足下:你來信的文辭立意很高,而那提問的態度是多麼謙卑和恭敬呀。能夠這樣,誰不願把把立言之道告訴你呢?儒家的仁義道德歸屬於你指日可待,何況乎表述道德的文呢?不過我只是所謂望見孔子的門牆而並未登堂入室的人,怎麼足以能辨別是或非呢?雖然如此,還是不能不跟你談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生所謂「立言」者,是也;生所為者與所期者,甚似而幾矣。抑不知生之志:蘄勝於人而取於人邪?將蘄至於古之立言者邪?蘄勝於人而取於人,則固勝於人而可取於人矣!將蘄至於古之立言者,則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
  你所說的要著書立說的看法,是正確的,你所做的和你所期望的,很相似並很接近了。只是不知道你的「立言」之志,是希望勝過別人而被人所取用呢,還是希望達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呢?希望勝過別人而被人取用,那你本已勝過別人並且可以被人取用了。如果期望達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那就不要希望它能夠很快實現,不要被勢利所引誘,(要像)培養樹木的根而等待它的果實,(像)給燈加油而等它放出光芒。根長得旺盛果實就能預期成熟,燈油充足燈光就明亮,仁義之人,他的文辭必然和氣可親。

  抑又有難者。愈之所為,不自知其至猶未也;雖然,學之二十餘年矣。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其觀於人,不知其非笑之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猶不改。然後識古書之正偽,與雖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務去之,乃徐有得也。
  不過還是有困難之處,我所做到的,自己也不知道達到(古代立言者的境界)還是沒有?雖然如此,我學習古文已有二十多年了。開始的時候,不是夏商周三代西東兩漢的書就不敢看,不合乎聖人志意的就不敢存留心中,靜處的時候像忘掉了什麼,行走時好像遺失了什麼,矜持的樣子像在思考,茫茫然像是着了迷。當把心裡所想的用手寫出的時候,想要把那些陳舊的言詞去掉,這是很艱難的呀!把文章拿給別人看時,不把別人的非難和譏笑放在心上。像這種情況也有不少年,我還是不改(自己的主張)。這樣之後才能識別古書(中道理)的真與假,以及那些雖然正確但還不夠完善的內容,清清楚楚黑白分明了,務必去除那些不正確和不完善的,這才慢慢有了心得。

  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汩汩然來矣。其觀於人也,笑之則以為喜,譽之則以為憂,以其猶有人之說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後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懼其雜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後肆焉。雖然,不可以不養也,行之乎仁義之途,游之乎詩書之源,無迷其途,無絕其源,終吾身而已矣。
  當把心裡所想的用手寫出來的時候,文思就像泉水一樣涌流出來了。再拿這些文章給別人看時,非笑它我就高興,稱讚它我就擔憂,因為文章里還存有時人的意思和看法。象這樣又有些年,然後才真是象大水浩蕩一樣(文思奔涌)了。我又擔心文章中還有雜而不純的地方,於是從相反方向對文章提出詰難、挑剔,平心靜氣地考察它,直到辭義都純正了,然後才放手去寫。雖然如此,還是不能不加深自己的修養。在仁義的道路上行進,在《詩》《書》的源泉里游弋,不要迷失道路,不要斷絕源頭,終我一生都這樣做而已。

  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雖如是,其敢自謂幾於成乎?雖幾於成,其用於人也奚取焉?雖然,待用於人者,其肖於器邪?用與舍屬諸人。君子則不然。處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則施諸人,舍則傳諸其徒,垂諸文而為後世法。如是者,其亦足樂乎?其無足樂也?
  文章的氣勢,就像水;語言,就像浮在水上的東西;水勢大,那麼凡是能漂浮的東西大小都能浮起來。文章的氣勢和語言的關係也是這樣,氣勢充足,那麼語言的短長與聲音的揚抑就都會適當。雖然這樣,難道就敢說自己的文章接近成功了嗎!即使接近成功了,被人用時,別人能得到什麼呢?儘管如此,等待被人採用的見解,難道就像器具一樣嗎?用或不用都取決於別人。君子就不這樣,思考問題本着仁義原則,自己行事有一定規範,被任用就在人們中推行道,不被用就把道傳給弟子,把道借文章流傳下去為後世效法。象這樣,是值得高興呢,還是不值得高興呢?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遺乎今。吾誠樂而悲之。亟稱其人,所以勸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貶其可貶也。問於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為言之。愈白。
  有志於學習古代立言者的人很少了。有志學習古人的人,必為今人所棄,我實在為有志於古的人高興,也為他悲傷,我一再稱讚那些有志學習古人的人,只是為了勉勵他們,並非敢(隨意)表揚那些可以表揚、批評那些可以批評的人。向我問道的人有很多了,想到你的意圖不在於功利,所以姑且對你講這些話。韓愈言。

  韓愈認為有較高的道德修養是為文的前提。他在《答李翊書》的開頭說:「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歸有日矣,況其外文乎?」由此可見,他認為德是文章的內核,文是德之載體,或者說是外在的表現形式。這和他所一貫倡導的「文以載道」說是相一致的。如,他在《爭臣論》一文中說:「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未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我將以明道也,非以為直而加人也。」在《答李秀才書》中說:「愈之所志於古者,不惟其辭之好,好其道焉耳。」

陳言

作者:陳言

陳言,海豐人。官御史。事見清光緒《惠州府志》卷二五。

陳言其它诗文

《折楊柳》

陳言 〔明代〕

裊裊城邊柳,相思幾度攀。

不顰復不語,長望獨長嘆。

露葉凝愁黛,垂條拂髻鬟。

落花相與恨,不斷若連環。

复制

《出塞曲贈林參軍》

陳言 〔明代〕

入幕推英選,論兵邁古風。

卷旗收敗馬,鏘佩揖群公。

紫塞金河裡,天山弱水東。

晚風吹畫角,殘日讓雕弓。

廟略占黃氣,精神貫白虹。

丈夫期報主,看取寶刀雄。

复制

《贈王同年楚材即題其壽藤圖》

陳言 〔明代〕

與子賦成均,同出新城門。新城學行宗,網羅多瑤琨。

分科各徵萟,密意聯青樽。擾攘長安中,偏隊雄一軍。

疊山南屋祠,星斗光斑璘。時我羈壺園,隔屋猶比鄰。

每袖一卷書,過從資討論。風雨無十年,飄落嗟浮雲。

今年偕計吏,來踏天衢塵。對子搴敝裳,百感難具申。

我年已四十,子年逾五旬。在世雖贅疣,卑賤猶倖存。

共登天橋樓,洞牖窺八垠。西山石一拳,照斝空嶙峋。

聞子近閉戶,授經文簡孫。課暇還著書,迅筆追日輪。

勘讞千家言,吐滓斟芳醇。銀潢太乙舟,中派洄上源。

意將壽萬古,詎獨壽其身?尺硯環藤花,屋有軒羲春。

沈君傳之圖,瘦硬誠通神。瘦硬喻子骨,樹立完天甄。

下視桃李花,拉雜同荊榛。吾鄉論耆碩,南雷天之民。

鮚埼雖晚出,實堪佑為臣。遺書半遭蠹,幾等千鈞湮。

子發能系持,絕地重辟津。遂使聽缶聰,玉響驚球珉。

可惜歐陽亡,未鑒眉山文。我愚實遜子,所務惟瑣繁。

負此一寸管,播弄陳言陳。作詩聊和子,詞淺意殊真。

年來我興衰,落落交寡親。異地猶子偕,頹氣軒然振。

戰魔出奇劫,始識龍象馴。歲月後正長,逝當窮昆岷。

复制

《和人感懷》

陳言 〔明代〕

高山在平地,高山地焉知。明珠出深淵,明珠淵豈期。

高明屬在人,惟要須其時。物理固如此,了不差毫釐。

身世端自窘,歲月相奔馳。所以得黽勉,吾人惟能詩。

我非知詩者,平昔竊好之。每出每可愧,未易皆塤篪。

而君不我鄙,論極牙解頤。六年如一日,不取笑則疑。

彼烏足為計,有類寧同嗤。一朝召命至,閭里增光輝。

不曰人可賢,但從外物移。我賢君亦賢,誰能窮是非。

我欲挽君留,留君竟何為。聊作感慨別,肯效兒女悲。

陳人不自信,流品須維持。誰謂廊廟姿,如我品乃宜。

江充與丙吉,厚薄惟異施。其後七葉貂,陰功終表儀。

是等代不乏,浪爾分騧驪。時哉君何失,儀鳳方臨池。

為我寄聲謝,擊壤正自嬉。勉旃夔龍事,賡載冀勿隳。

立賢本無方,莫為陳言欺。

复制

《送吳仲魯回鳥江二首》

陳言 〔明代〕

黃田西望歷陽城,風水蕭蕭數日程。

紙上陳言刊落盡,滄浪時聽棹歌聲。

复制

《和一峰讀書樓》

陳言 〔明代〕

竹戶綠光迥,疏窗素影幽。曲通邀月徑,直上摘星樓。

片字非虛設,孤心自泳流。陳言皆此日,無往不天休。

复制

《游南嶽 其二》

陳言 〔明代〕

千峰上雲氣,雲氣日馳騖。漠漠生岩林,霏霏網窗戶。

忽飄如散綿,倏聚若團絮。聚散少定蹤,昏曉有常度。

須臾變岩壑,俄頃殊蒼素。四時但積陰,終日興霪霧。

霪霧少開霽,積陰多寒冱。清明實陽德,離照豈恆慮。

側聞夏秋交,旱熯傷農扈。泰岱雖膚寸,終朝成甘澍。

願一見祝融,陳言問其故。

复制

《梅窗歌壽何處士作》

陳言 〔明代〕

吾聞羅浮之山四萬八千丈,絕頂仙葩隔塵壤。鐵干斜撐大海濱,霜梢亂插遙天上。

江南十月寒信來,雪花如席飛瑤台。千枝萬枝凍欲折,凌風一樹何奇哉。

清標雅質真絕俗,為誰移向孤山麓。東閣曾聞杜陵句,西湖更入林逋目。

道人自是姑射仙,幾年採藥羅浮巔。參差老態看不足,卻窺春色來湖邊。

滿屋琳琅坐相對,五夜虛窗月光碎。夜永寧知素影單,酣歌絕勝紅妝醉。

縞衣鶴氅何翩翩,況有逸思凌開元。有時興到起濡墨,陰鏗何遜皆陳言。

只今尚作梅花主,甲子一周還二紀。山房乍夜春意回,彷佛枝頭聞翠羽。

繡屏朱戶羅嬋娟,孫枝繞膝才且賢。折花浸酒為翁壽,清香習習來華筵。

王母安期世誰識,玉桃丹棗空陳跡。豈若冰肌耐歲寒,破臈含春映朝日。

梅窗叟,且莫吟,繁苞落羌笛,國艷傳幽琴。遙望羅浮隔南粵,玉宇雕梁迥清絕。

聳身欲去重徘徊,冉冉雲軿下天末。且揮白鶴留人寰,幾番渤海成桑田。

更臥梅花三百年,一筇長嘯凌蒼煙。

复制

《詠懷吳中先哲贈別受之孝廉七章 其二 王文恪鏊吳文定寬》

陳言 〔明代〕

元良萬國貞,蒙養系坊局。抗法在師儒,啟心須講讀。

經筵無蚤暮,況乃輟寒溽。疑丞日以親,閹寺敢相逐。

兩公名行敦,兼之經術熟。孝皇六七載,慎簡春宮屬。

爾寬與爾鏊,詹端好彈肅。是時青殿中,八黨已潛伏。

耆儒朝獻替,小豎夜蹴鞠。前星淡靡耀,薦雷聲頗促。

吳也率其僚,陳言何諄篤。出講爭晷刻,入告必詳復。

荀攸善觀則,桓榮時獻牘。惜哉鶴禁規,難救豹房哭。

只今宮省內,國海更沈穆。侍從若雲屯,衷腸互傾覆。

璇宮冷如冰,閣務一何燠。安車借馳驅,誰念折其軸。

君行入木天,昔賢有遺躅。

复制

《山房 其二》

陳言 〔明代〕

去盡陳言掃盡埃,詩清心與眼俱開。由來野服關吾事,暇日能同竹院來。

复制

《仲歸以結局丁字韻二詩七夕乃連和四篇至如數奉酬 其一》

陳言 〔明代〕

年衰病怯思怔營,惟見詩筒眼便青。連和舊篇才結局,高吟新月恰當亭。

敢輕勍敵嬰生力,正恐陳言厭熟聽。入社莫言詩殿後,此時孤律夢方丁。

复制

《用元韻答汪廣文》

陳言 〔明代〕

十丈花開玉井峰,藤蘿亦附灌木叢。

可憐浮食不根着,南北羈旅如燕鴻。

倦飛欲返返未得,夢魂時繞三徑松。

故人相見發孤笑,執熱一濯清穆風。

小傾家釀歌驪駒,有懷未吐行匆匆。

山寒不開北枝梅,地遠誰樹南荊楓。

欲談此意無為領,撥灰消盡麒麟紅。

未免隨俗且折腰,薄以今古澆其胸。

六經之澤溉萬世,譬如畦稻宵露蒙。

陳言有味可涵泳,環堵差勝朝市中。

退之一賦吾未許,二禽雅意豈願籠。

乘軒執圭何有哉。日光熠熠塵飛空。

由來賢達多下位,高原不解生芙蓉。

龍魚仙伯妙此理,垂雲小憇來儒宮。

洞庭湘山入詩句,借與光彩勝赮虹。

百聞不及一見面,獨對霜月搔飛蓬。

清光何事亦多闕,試為問之修月翁。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