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 / 袁中道 / 感怀诗五首 其二
拼

《感怀诗五首 其二》

袁中道 〔明代〕

轻帆止江涯,家山在烟雾。振衣入郭门,城池已非故。

朱门涌清波,长堤亘衢路。手携门前柳,亏蔽成高树。

道逢小儿子,长揖向阿父。入门眷属惊,猛犬狺狺怒。

昔时携手人,大半先朝露。感旧有余悲,叹逝伤情愫。

复制
袁中道

作者:袁中道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袁中道其它诗文

《感怀诗五首 其一》

袁中道 〔明代〕

步出居庸关,水石响笙竽。

北风震土木,吹石走路衢。

蹀躞上谷马,调笑云中姝。

囊中何所有,亲笔注《阴符》。

马上何所有,腰带五石弧。

雁门太守贤,琵琶为客娱。

大醉斫案起,一笑捋其须。

振衣恒山顶,拭眼望匈奴。

惟见沙浩浩,群山向海趋。

夜过虎风口,马踏万松株。

我有安边策,谭笑靖封狐。

上书金商门,傍人笑我迂。

复制

《舟次宿迁闻辽左信送眷属南归示儿子祈年二首》

袁中道 〔明代〕

牵衣念汝拜频频,骨肉分飞泪满巾。

家值萍飘须长子,时当板荡要忠臣。

驶波欲逗南归客,寒雁犹怜北去人。

不似大苏迁谪日,斜川尚得侍昏晨。

复制

《郢中游春曲二首》

袁中道 〔明代〕

春在画桥头,殷红照碧流。

几回看去马,一笑荡轻舟。

夜月梨花梦,春风燕子愁。

愿为原上草,岁岁藉芳游。

复制

《绣林阻风远望》

袁中道 〔明代〕

雨中新柳净江头,燕子穿花立钓舟。

东去湖湘多大泽,春来天地少安流。

南平驿路何时尽,北渚风烟渺自愁。

石壁沉沉收落日,一痕渔火动沙洲。

复制

《七夕同彭长卿中郎》

袁中道 〔明代〕

清谈闲送可怜宵,竹户斜通宛转桥。

白水青林秋澹澹,好风凉月夜萧萧。

贫来冶客伤时序,老去诗人怨寂寥。

惊鸟不鸣更漏静,如闻银浦弄轻潮。

复制

《长安道上醉归》

袁中道 〔明代〕

天街十里雾濛濛,醉后依稀似梦中。

栖树寒鸦一背月,恋槽归马四蹄风。

棕榈暗暗藏禅寺,铃柝沉沉护汉宫。

讯罢驺人无一事,流星如火耀晴空。

复制

《病中漫兴八首 其一》

袁中道 〔明代〕

家计虽贫未夺糈,近来多病遂闲居。抚琴一室山皆响,吮墨频年草似书。

自散钵斋供慧鸟,新敷盆藻护文鱼。小劳亦是调身法,雨后园蔬手自锄。

复制

《阻风登晴川阁予两渡游此皆以不第归》

袁中道 〔明代〕

苦向白头浪里行,青山也识旧书生。

相逢谁胜黄江夏,不死差强皛正平。

天外云山金口驿,雨中杨柳武昌城。

汉滨父老今安在,只合依他隐姓名。

复制

《游石首绣林山记》

袁中道 〔明代〕

  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结约不舒。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当之辄靡,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水汹涌直下,注射拳石,石堮堮力抵其锋,而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滹滹干干,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转之为虎兕,石若不能无少让者。而以石战水,壁立雄峙,怒狞健鸷,随其洗磨;簸荡之来,而浪返涛回,触而徐迈,如负如背;千万年来,极其力之所至,止能损其一毛一甲,而终不能啮骨理而动龈齶。于是,石常胜而水常不胜,此所以能为一邑砥柱而万世赖焉者也。

  予与长石诸公,步其颠,望江光皓森,黄山如展筛,意甚乐之。已而见山下石磊磊立,遂走矶上,各据一石而坐。静听水石相搏,大如旱雷,小如哀玉。而细睇之,或形如钟鼎,色如云霞,文如篆籀。石得水以助发其妍而益之媚,不惟不相害,而且相与用。予叹曰:“士之值坎禀不平,而激为文章以垂后世者,何以异此哉!”

  山以玄德娶孙夫人于此、石被睇锦,故名。其下即刘郎浦。是日同游者,王中秘季清,曾太史长石,文学王伯雨、高守中、张翁伯、王天根也。

复制

《西山十记·记一》

袁中道 〔明代〕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秾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骈阗,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憩青龙桥,桥侧数武,有寺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阁,翼以千峰,萦抱屏立,积岚沉雾。前开一镜,堤柳溪流,杂以畦畛,丛翠之中,隐见村落。降临水行,至功德寺,宽博有野致。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寺僧多业农事,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插者带笠者野歌而归。有老僧持杖散步塍间,水田浩白,群蛙偕鸣。噫!此田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

复制

《西山十记·记二》

袁中道 〔明代〕

  功德寺循河而行,至玉泉山麓,临水有亭。山根中时出清泉,激喷巉石中,悄然如语。至裂帛泉,水仰射,沸冰结雪,汇於池中。见石子鳞鳞,朱碧磊珂,如金沙布地,七宝妆施。荡漾不停,闪烁晃耀。注於河,河水深碧泓,澄激迅疾,潜鳞了然,荇发可数。两岸垂柳,带拂清波,石梁如雪,雁齿相次。间以独木为桥,跨之濯足,沁凉入骨。折而南,为华严寺。有洞可容千人,有石床可坐。又有大士洞,石理诘曲。突兀奋怒,皱云驳雾,较华严洞更觉险怪。后有窦,深不可测。其上为望湖亭,见西湖,明如半月,又如积雪未消。柳堤一带,不知里数,袅袅濯濯,封天蔽日。而溪壑间民方田作,大田浩浩,小田晶晶,鸟声百啭,杂华在树,宛若江南三月时矣。

  循溪行,至山将穷处,有庵。高柳覆门,流水清澈。跨水有亭,修饬而无俗气。山余出石,肌理深碧。不数步,见水源,即御河发源处也。水从此隐矣。

复制

《西山十记·记四》

袁中道 〔明代〕

  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有老树,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静燥关其老少耶?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