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明代 / 孫奇逢 / 劉佐五設榻兼贈寶刀
拼 译 译

《劉佐五設榻兼贈寶刀》

孫奇逢 〔明代〕

東風吹雪滿闌干,曉日清空白畫寒。四十年來燕市里,樓前流水紅塵起。

竿頭青苧酒旗搖,有人匣中鳴寶刀。把手贈之錦作帶,渾慚下榻逢交泰。

坐間肝膽饒素腸,情興淋漓月照床。燒燭頓忘別話久,香添再煮瓶中酒。

春花未吐春衫紆,山色溪光盡入廬。今夜停杯好相語,平明上馬過東去。

應知依依不勝情,橋南細問黃鶯聲。中天斗畔高明月,莫教清笳吹石碣。

雲繞薊門老綸巾,路傍羞對看花人。

复制
孫奇逢

作者:孫奇逢

孫奇逢(1584—1675年)明末清初理學大家。字啟泰,號鍾元,晚年講學於輝縣夏峰村20餘年,從者甚眾,世稱夏峰先生。順治元年(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廷屢召不仕,人稱孫征君。與李顒、黃宗羲齊名,合稱明末清初三大儒。孫奇逢一生著述頗豐,他的學術著作主要有:《理學宗傳》、《聖學錄》、《北學編》、《洛學編》、《四書近指》、《讀易大旨》五卷、《書經近指》。

孫奇逢其它诗文

《題宋懷豫飲光台》

孫奇逢 〔明代〕

台敞元無暑,翛然萬慮捐。月沾衣帶冷,花促酒杯乾。

意氣悲歌里,風雲指顧前。夜深迷去徑,獨為主人賢。

复制

《送友歸白下》

孫奇逢 〔明代〕

驚看鴻雁北,歸帶白門秋。戀弟耽孤托,思親畏遠遊。

裝輕惜道路,老至愛朋儔。來歲黃花發,東籬一徑留。

复制

《長至》

孫奇逢 〔明代〕

日臨長至雪霜深,倚榻圍爐酒自斟。一代是非誰共語,百年感慨入孤吟。

閒從竹石同幽夢,靜向琴書寄遠心。此際陽生人不覺,貞元消息好相尋。

复制

《次韻鹿干岳》

孫奇逢 〔明代〕

高風當日幾相尋,並見攀條贈友吟。方恨偷兒疑鬼物,寧知天籟寄人心。

世殊不異山陽笛,志在依然流水琴。聞道奚囊投烈焰,記來隻字抵千金。

复制

《簡楊莪蒿》

孫奇逢 〔明代〕

老至躬耕衛水涯,纆桑君復惜年華。山川獨放達官舫,雞黍重尋野客家。

竹隱銼簾閒鳥雀,塵飛談笑帶煙霞。窮廬近識身多累,得借桐陰晚種瓜。

复制

《偶題》

孫奇逢 〔明代〕

程日多清課,操功不厭深。看雲消妄相,調鶴息機心。

复制

《讀許魯齋集》

孫奇逢 〔明代〕

我讀公遺書,知公心最苦。乾坤值元運,民彝已無主。

公等二三輩,得君為之輔。倫理未全絕,此功非小補。

不陳伐宋謀,天日昭肺腑。題墓有遺言,公意有所取。

眾以此誚公,未免儒而腐。道行與道尊,兩義各千古。

复制

《書感》

孫奇逢 〔明代〕

我來千餘里,思見英雄人。胸中羅今古,萬物待其新。

人也而天游,釣渭與耕莘。不然隱君子,山水樂相鄰。

丘壑適吾意,皎潔不染塵。二者俱悠邈,斯道竟沈淪。

乃知古人出,堯舜其君民。退處林泉下,坐使風俗淳。

仁可覆天下,亦可善此一身。此字不分明,痛癢總不親。

庸眾是非泯,英雄好惡真。此是經綸手,千古無等倫。

复制

《劉佐五設榻兼贈寶刀》

孫奇逢 〔明代〕

東風吹雪滿闌干,曉日清空白畫寒。四十年來燕市里,樓前流水紅塵起。

竿頭青苧酒旗搖,有人匣中鳴寶刀。把手贈之錦作帶,渾慚下榻逢交泰。

坐間肝膽饒素腸,情興淋漓月照床。燒燭頓忘別話久,香添再煮瓶中酒。

春花未吐春衫紆,山色溪光盡入廬。今夜停杯好相語,平明上馬過東去。

應知依依不勝情,橋南細問黃鶯聲。中天斗畔高明月,莫教清笳吹石碣。

雲繞薊門老綸巾,路傍羞對看花人。

复制

《孫征君傳》

孫奇逢 〔明代〕

  孫奇逢,字啟泰,號鍾元,北直容城入也。少倜儻,好奇節,而內行篤修;負經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強以仕。先是,高攀龍、顧憲成講學東林,海內士大夫立名義者多附焉。及天啟初,逆奄魏忠賢得政,叨穢者爭出其門,而目東林諸君子為黨。由是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繆昌期次第死廠獄,禍及親黨。而奇逢獨與定興鹿正、張果中傾身為之,諸公卒賴以歸骨,世所傳「范陽三烈士」也。

  方是時,孫承宗以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經略薊、遼,奇逢之友歸安茅元儀及鹿正之子善繼皆在幕府。奇逢密上書承宗,承宗以軍事疏請入見。忠賢大懼,繞御床而泣,以嚴旨遏承宗於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義。台垣及巡撫交薦屢征,不起,承宗欲疏請以職方起贊軍事,使元儀先之,奇逢亦不應也。其後畿內盜賊數駭,容城危困,乃攜家入易州五公山,門生親故從而相保者數百家,奇逢為教條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輟。

  入國朝,以國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辭。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蘇門百泉。水部郎馬光裕奉以夏峰田廬,逆率子弟躬耕,四方來學,願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奇逢始與鹿善繼講學,以象山、陽明為宗,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說。其治身務自刻砥,執親之喪,率兄弟廬墓側凡六年。人無賢愚,苟問學,必開以性之所近,使自力於庸行。其與人無町畦,雖武夫悍卒工商隸圉野夫牧豎,必以誠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無忌嫉者。方楊、左在難,眾皆為奇逢危,而忠賢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質行,無不陰為之地者。鼎革後,諸公必欲強起奇逢,平涼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樂處隱就閒,何故必令與吾儕一轍乎?」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

  河南北學者,歲時奉祀百泉書院,而容城與劉因、楊繼盛同祀,保定與孫文正承宗、鹿忠節善繼並祀學宮,天下無知與不知,皆稱曰夏峰先生。

  贊曰:先兄百川聞之夏峰之學者,征君嘗語人曰:「吾始自分與楊、左諸賢同命,及涉亂離,可以犯死者數矣,而終無恙,是以學貴知命而不惑也。」征君論學之書甚具,其質行,學者譜焉,茲故不論,而獨著其犖犖大者。方高陽孫少師以軍事相屬,先生力辭不就,眾皆惜之,而少師再用再黜,訖無成功,《易》所謂「介於石,不終日」者,其殆庶幾耶。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