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北朝 / 柳恽 /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
拼 译 译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

柳恽 〔南北朝〕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 -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你迟迟未归,是因为被风波阻拦所以滞留下来了吧!我这里已是秋风起而木叶下,你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萧瑟凄寒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等我裁好寒衣寄到你那,只怕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穿上春服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

注释行役: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泛称行旅,出行。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牖:窗户。安见:哪里能见到。安:哪里。▲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 - 赏析

柳恽以《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之句闻名后世。他的这首同赋闺怨的少年成名作《捣衣诗》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一联,也是不可多得的佳句。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捣衣的劳动,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因此捣衣诗往往就是闺怨诗的异名。六朝这类诗甚多,谢惠连的《捣衣诗》就曾受到钟嵘的称赞,其中有句云:“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额)。”可见古代捣衣的具体情景。

捣衣往往为了裁缝寄远。因此诗一开头便从感叹行人淹留不归写起:“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网地区,风波之险常是游子滞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的原因是由于风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色彩。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三四两句写深秋景色。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景。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陇首,即陇头,系游人滞留之地。陇首或陇头的意象,在南北朝诗赋中常与游子的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想象中含有无限思念与体贴。“秋云飞”的意象,不但明点秋令,而且象征着游子的飘荡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子的象喻)。这一片飘荡无依的“秋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两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广,一实景一悬想,不但对仗工整,形象鲜明,而且由于意象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表面上看,似单纯写景,而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即寓其中,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粱书》本传说:“恽少工篇什,为诗云:‘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王元长(融)见而嗟赏。”可见它在当时就被视为警语佳句。

五六句由第四句的驰神远想收归眼前近景:“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在呈现出深秋萧瑟凄寒景象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思妇的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寒”点秋令,也传出思妇凄寒的心态;夕鸟之集,反衬游人不归;草虫悲,正透出思妇内心的悲伤。所见所闻,无不触绪增悲。

最后两句是思妇的内心独白:眼下已是木叶纷飞的深秋,等到裁就寒衣,寄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陇首塞北,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当穿上春装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这一设想,不仅显示了南北两地的遥隔,而且透露出思妇对远人的体贴与关切,将捣衣的行动所包含的深情蜜意进一步表现出来了。

诗题为“捣衣”,但跟前面所引的谢惠连的《捣衣诗》具体描绘捣衣劳动的写法不同,除结尾处略点寄衣之事外,其它六句几乎不涉捣衣本题,表面上看似有些离题。实则首联揭出游人之淹滞远方,为捣衣之由,中间两联写景,为捣衣时所见所想,仍处处关合题目。只是此篇旨在抒写捣衣的女子对远人的思念、体贴,对捣衣劳动本身则不作正面描写。这种构思,使诗的意境更为空灵,也更富抒情色彩。▲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柳恽

作者:柳恽

柳恽,字文畅,生于宋泰始元年(465年),卒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柳恽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 (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 

柳恽其它诗文

《度关山》

柳恽 〔南北朝〕

长安倡家女,出入燕南垂。

惟持德自美,本以容见知。

旧闻关山远,何事总金羁。

妾心日已乱,秋风鸣细枝。

复制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

柳恽 〔南北朝〕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以伸酬献》

柳恽 〔南北朝〕

三江路千里,五湖天一涯。何如集贤第,中有平津池。

池胜主见觉,景新人未知。竹森翠琅玕,水深洞琉璃。

水竹以为质,质立而文随。文之者何人,公来亲指麾。

疏凿出人意,结构得地宜。灵襟一搜索,胜概无遁遗。

因下张沼沚,依高筑阶基。嵩峰见数片,伊水分一支。

南溪修且直,长波碧逶迤。北馆壮复丽,倒影红参差。

东岛号晨光,杲曜迎朝曦。西岭名夕阳,杳暧留落晖。

前有水心亭,动荡架涟漪。后有开阖堂,寒温变天时。

幽泉镜泓澄,怪石山欹危。春葩雪漠漠,夏果珠离离。

主人命方舟,宛在水中坻。亲宾次第至,酒乐前后施。

解缆始登泛,山游仍水嬉。沿洄无滞碍,向背穷幽奇。

瞥过远桥下,飘旋深涧陲。管弦去缥缈,罗绮来霏微。

棹风逐舞回,梁尘随歌飞。宴馀日云暮,醉客未放归。

高声索彩笺,大笑催金卮。唱和笔走疾,问答杯行迟。

一咏清两耳,一酣畅四肢。主客忘贵贱,不知俱是谁。

客有诗魔者,吟哦不知疲。乞公残纸墨,一扫狂歌词。

维云社稷臣,赫赫文武姿。十授丞相印,五建大将旗。

四朝致勋华,一身冠皋夔。去年才七十,决赴悬车期。

公志不可夺,君恩亦难希。从容就中道,勉黾来保厘。

貂蝉虽未脱,鸾皇已不羁。历征今与古,独步无等夷。

陆贾功业少,二疏官秩卑。乘舟范蠡惧,辟谷留侯饥。

岂若公今日,身安家国肥。羊祜在汉南,空留岘首碑。

柳恽在江南,只赋汀洲诗。谢安入东山,但说携蛾眉。

山简醉高阳,唯闻倒接z5.岂如公今日,馀力兼有之。

愿公寿如山,安乐长在兹。愿我比蒲稗,永得相因依。

复制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卢钧)》

柳恽 〔南北朝〕

隋舰临淮甸,唐旗出井陉。断鳌支四柱,卓马济三灵。

祖业隆盘古,孙谋复大庭。从来师俊杰,可以焕丹青。

旧族开东岳,雄图奋北溟。邪同獬廌触,乐伴凤凰听。

酣战仍挥日,降妖亦斗霆。将军功不伐,叔舅德惟馨。

鸡塞谁生事,狼烟不暂停。拟填沧海鸟,敢竞太阳萤。

内草才传诏,前茅已勒铭。那劳出师表,尽入大荒经。

德水萦长带,阴山绕画屏。只忧非綮肯,未觉有膻腥。

保佐资冲漠,扶持在杳冥。乃心防暗室,华发称明廷。

按甲神初静,挥戈思欲醒。羲之当妙选,孝若近归宁。

月色来侵幌,诗成有转櫺。罗含黄菊宅,柳恽白蘋汀。

神物龟酬孔,仙才鹤姓丁。西山童子药,南极老人星。

自顷徒窥管,于今愧挈瓶。何由叨末席,还得叩玄扃。

庄叟虚悲雁,终童漫识鼮。幕中虽策画,剑外且伶俜。

俣俣行忘止,鳏鳏卧不瞑。身应瘠于鲁,泪欲溢为荥。

禹贡思金鼎,尧图忆土铏。公乎来入相,王欲驾云亭。

复制

《湖州裴郎中赴阙后投简寄友生》

柳恽 〔南北朝〕

锦帐郎官塞诏年,汀洲曾驻木兰船。祢衡酒醒春瓶倒,

柳恽诗成海月圆。歌蹙远山珠滴滴,漏催香烛泪涟涟。

使君入拜吾徒在,宣室他时岂偶然。

复制

《捣衣诗 其三》

柳恽 〔南北朝〕

鹤鸣劳永叹,采菉伤时暮。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

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佳人饰净容,招携从所务。

复制

《从武帝登景阳楼诗》

柳恽 〔南北朝〕

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翠华承汉远,雕辇逐风游。

复制

《赠吴均诗二首 其一》

柳恽 〔南北朝〕

山桃落晚红,野蕨开初紫。云日自清明,苹芷齐霍靡。

离念已郁陶,物华复如此。

复制

《杂诗》

柳恽 〔南北朝〕

云轻暮色转,草绿晨芳归。山墟罢寒晦,园泽润朝晖。

春心多感动,睹物情复悲。自君之去矣,兰堂罢鸣机。

徒知游宦是,不念别离非。

复制

《捣衣诗 其二》

柳恽 〔南北朝〕

役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复制

《赠吴均诗三首 其一》

柳恽 〔南北朝〕

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

心知别路长,谁谓若燕楚。关候日辽绝,如何附行旅。

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复制

《赠吴均诗二首 其二》

柳恽 〔南北朝〕

秋风度关陇,楚客奏归音。飒飒避霜叶,离离山塞禽。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