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代 / 納蘭性德 / 浣溪沙·寄嚴蓀友
拼 译 译

《浣溪沙·寄嚴蓀友》

納蘭性德 〔清代〕

藕盪橋邊理釣筒,苧蘿西去五湖東。

筆床茶灶太從容。

況有短牆銀杏雨,更兼高閣玉蘭風。

畫眉閒了畫芙蓉。

浣溪沙·寄嚴蓀友 - 譯文及註釋

譯文藕盪橋邊你手執釣竿靜坐沉醉其間,偶爾抬頭,苧蘿山就從西邊出現,回首又看見太湖在東邊流淌。於是,你執筆研磨,描畫江山綠水、飛鳥香荷,更有旁邊茶爐白煙裊裊、清香四溢。斜斜細雨滋潤着矮牆邊的銀杏樹,書架上的玉蘭花也散發出清新芳香,這樣閒適而美好的日子,笑看她的容顏,執畫筆輕掃蛾眉,然後一起泛舟湖上。

注釋浣溪沙:詞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雙調四十二字,五平韻。嚴蓀友:即嚴繩孫,字蓀友,一字冬蓀,號秋水,自稱勾吳嚴四,復號藕盪漁人。藕盪橋:嚴繩孫無錫西洋溪宅第附近的一座橋,嚴繩孫以此而自號藕盪漁人。釣筒:插在水裡捕魚的竹器。苧蘿:苧蘿山,在浙江諸暨市南。五湖:即太湖,《國語·越語下》:「果興師而伐吳,戰於五湖。」韋昭註:「五湖,今太湖。」筆床:擱放毛筆的專用器物。茶灶:烹茶的小爐灶。從容:鎮定,不慌張。短牆:矮牆。銀杏:即白果樹,又名公孫樹、鴨腳等。高閣:放置書籍、器物的高架子。玉蘭:花木名,落葉喬木,花瓣九片,色白,芳香如蘭,故名。▲

(清)納蘭容若著;聶小晴主編.一生最愛納蘭詞:中國華僑出版社,2015.09:第70頁

浣溪沙·寄嚴蓀友 - 賞析

這首詞詞人從想象出發,滿懷深情地描繪了南歸故里的友人嚴繩孫的生活場景,從藕盪垂釣、五湖泛舟,到執筆揮墨、烹茶品茗,無不彰顯着友人的隱逸生活,描繪出友人怡然自得、自在陶然的情態。

上闋開首一句,言蓀友過着隱逸高致的生活,橋邊垂釣,五湖泛舟,自在陶然之極。「埋」字表現出欣於垂釣,陶然忘機的沉醉情形,讓人生出無限嚮往之心。「西」、「東」二字,分明有着蘇東坡「竹杖芒鞋輕勝馬」的瀟灑飄逸,不禁令人歆羨。「五湖」作為詩歌套語,有歸隱不仕的之意,詞人用五湖詩詞意象,苧蘿指向西施,湖指向范蠡,歸隱的意思就這樣表達出來了。此處明寫地點,暗述隱逸情懷,可謂不着一字,盡得風流。接下是「筆床茶灶太從容」,典出《新唐書·陸龜蒙傳》,龜蒙不喜歡與世俗之流交往,便人家登門造訪他也不肯相見,行總會帶着書籍、茶灶、筆床、釣具。此言友人或執筆寫寫畫畫,烹茶品茗,容自樂。這種徜徉山水、從容度日的方式,是自來遁跡山林者所樂的境界。

夏日的藕盪橋邊,綠水青青,河柳依依,湖面上荷葉亭亭玉立,你坐在湖畔,執一竿釣竿,沉醉於湖底魚群的自由之態。偶爾抬頭,苧蘿山就從西邊出現,回首,又看見太湖在東邊流淌。於是,你執筆研磨,描畫江山綠水、飛鳥香荷,更有旁邊茶爐白煙裊裊、清香四溢。

這種從容度日、歸隱山林的方式,如此的閒適超脫。上片由景入筆,又以景寫人,很好地刻畫了蓀友的山水性情,也透露出容若對蓀友這種瀟灑悠閒生活的讚賞和嚮往。

下片「況有短牆銀杏雨,更兼高閣玉蘭風」二句繼續承襲上片的閒適之意。「短牆銀杏」、「高閣玉蘭」有了「雨」和「風」,顯得更加動人。「況有」和「更兼」二詞更是把這種怡然自得的閒適情懷表露無遺。末句「畫眉閒了畫芙蓉」。「眉」在這裡歷來註解引用的是「張敞畫眉」的典故,「芙蓉」當做「荷花」解,意指蓀友家庭生活和諧,夫妻和美。其實「芙蓉」指無錫的「芙蓉湖」,意指閒暇之餘遊逛芙蓉湖,寄情山水,妙哉妙哉,更能照應前面的「藕盪橋邊埋釣筒,苧蘿西去五湖東」的意境,矮牆邊的銀杏樹,在雨水的滋潤下,嬌俏可愛地招搖着;書架上的玉蘭花也散發出清新芳香,這樣閒適而美好的日子,笑看她的容顏,執畫筆輕掃蛾眉,然後一起泛舟湖上。

縱覽全詞,詞人採用了對寫法,且全篇皆為想象之語,此種寫法便顯得更為深透,更好地表達出詞人對南歸友人的思念之情。畫眉閒了畫芙蓉橋邊垂釣,五湖泛舟,縱情山水自得陶然之趣;寄情筆墨,烹茶品茗,身無旁騖平添從容之樂。一想那矮牆內銀杏在雨中搖曳,高閣上玉蘭在風中彌香,人生的恬淡、志趣的高遠皆盡於此。更得佳人相伴,筆墨閒情之外平添畫眉之樂,足以讓人心神嚮往。▲

納蘭性德著;亦歌解析.落盡梨花月又西: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01:第121頁

浣溪沙·寄嚴蓀友 - 創作背影

這首詞是公元1677年(康熙十六年)夏天嚴繩孫南下歸鄉時懷念友人所作。嚴繩孫在客居京城求取功名期間,曾兩番回鄉,分別在公元1676年(康熙十五年)和公元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經典讀庫》編委會編著.人間最美納蘭詞精選: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11:第240頁

納蘭性德

作者: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納蘭性德其它诗文

《於中好·別緒如絲睡不成》

納蘭性德 〔清代〕

別緒如絲睡不成,那堪孤枕夢邊城。

因聽紫塞三更雨,卻憶紅樓半夜燈。

書鄭重,恨分明,天將愁味釀多情。

起來呵手封題處,偏到鴛鴦兩字冰。

复制

《紅窗月·燕歸花謝》

納蘭性德 〔清代〕

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

是一般風景,兩樣心情。

猶記碧桃影里、誓三生。

烏絲闌紙嬌紅篆,歷歷春星。

道休孤密約,鑒取深盟。

語罷一絲香露、濕銀屏。

《踏莎美人·清明》

納蘭性德 〔清代〕

拾翠歸遲,踏春期近,香箋小迭鄰姬訊。

櫻桃花謝已清明, 何事綠鬟斜嚲、寶釵橫。

淺黛雙彎,柔腸幾寸,不堪更惹其他恨。

曉窗窺夢有流鶯,也覺個儂憔悴、可憐生。

《於中好·小構園林寂不嘩》

納蘭性德 〔清代〕

小構園林寂不嘩,疏籬曲徑仿山家。

晝長吟罷風流子,忽聽楸枰響碧紗。

添竹石,伴煙霞。

擬憑樽酒慰年華。

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來自種花。

《浣溪沙·十八年來墮世間》

納蘭性德 〔清代〕

十八年來墮世間,吹花嚼蕊弄冰弦。

多情情寄阿誰邊。

紫玉釵斜燈影背,紅綿粉冷枕函偏。

相看好處卻無言。

《於中好·十月初四夜風雨其明日是亡婦生辰》

納蘭性德 〔清代〕

塵滿疏簾素帶飄,真成暗度可憐宵。

幾回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

惟有恨,轉無聊。

五更依舊落花朝。

衰楊葉盡絲難盡,冷雨淒風打畫橋。

《虞美人·殘燈風滅爐煙冷》

納蘭性德 〔清代〕

殘燈風滅爐煙冷,相伴唯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樽,為問世間醒眼是何人。

難逢易散花間酒,飲罷空搔首。

閒愁總付醉來眠,只恐醒時依舊到樽前。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韞家》

納蘭性德 〔清代〕

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

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

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魂是柳綿吹欲碎,繞天涯。

《南樓令·古木向人秋》

納蘭性德 〔清代〕

古木向人秋,驚蓬掠鬢稠。

是重陽、何處堪愁。

記得當年惆悵事,正風雨,下南樓。

斷夢幾能留,香魂一哭休。

怪涼蟾、空滿衾禂。

霜落鳥啼渾不睡,偏想出,舊風流。

《卜算子·新柳》

納蘭性德 〔清代〕

嬌軟不勝垂,瘦怯那禁舞。

多事年年二月風,翦出鵝黃縷。

一種可憐生,落日和煙雨。

蘇小門前長短條,即漸迷行處。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

納蘭性德 〔清代〕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鷓鴣天》

納蘭性德 〔清代〕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挪梅蕊打肩頭。欲將離恨尋郎說,待得郎歸恨卻休。

雲澹澹,水悠悠,一聲橫笛鎖空樓。何時共泛春溪月,斷岸垂楊一葉舟。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