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張俞 / 宋詩 / 蠶婦
拼 译 译

《蠶婦》

張俞 〔宋代〕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蠶婦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昨天我進城去賣絲,回來時淚水濕透了手巾。為什麼這麼傷心?我看到了渾身穿綾羅、着綢緞的富人,他們竟沒有一個是養蠶的人。

注釋 蠶婦:養蠶的婦女。蠶,一種昆蟲,吐出的絲是重要的紡織原料,主要用來紡織綢緞。市:做買賣或買賣貨物地方。這裡是指賣出蠶絲。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來擦抹的小塊布。遍身:全身上下。羅綺:絲織品的統稱。羅,素淡顏色或者質地較稀的絲織品。綺,有花紋或者圖案的絲織品。在詩中,指絲綢做的衣服。

田國鈺.《中學生古詩文助讀》: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18

蠶婦 - 賞析

這首詩是通過以養蠶為業的農婦入城裡賣絲的所見所感,揭示了象目驚心的社會現實「剝削者不勞而獲,勞動者無衣無食」的形象,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對統治階級的壓迫剝削的不滿。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寫蠶婦的一感。婦人昨天進城裡去賣絲,回來的時候卻是痛哭流淚。「淚滿巾」可以看出蠶婦感情刺激之深。詩人用樸素的語言無聲地揭示了社會的極端不公。通過對一個蠶婦經歷與感受的敘寫,表達了對下層勞動人民處境的深刻同情。詩中不着一字議論,卻無聲地控訴了以養蠶為生、深居僻鄉的勞動婦女這一形象。蠶婦初次進城,竟發現了自己貧困終生的根源,難怪她要悲一,要痛哭流淚了。那位蠶婦的神態、見聞、感受都寫得繪聲繪色、有血有肉,就以這麼一個生活細節,來深刻揭露城建社會制度的極端不合理,立意深刻,構思巧妙,顯示了詩人對生活的敏銳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揭示蠶婦是因為有感於獲而不勞、勞而不獲的不合理社會現實而一感。蠶婦之所以會痛哭流淚,是因為她看到,城裡身穿絲綢服裝的人,都是有權有勢的富人。像她一樣的勞動人民,即使養一輩子蠶,也是沒有能力穿上美麗的絲綢衣服的。詩人用明顯對比的手法概括城建社會階級對立的現實,揭露統治者不勞而獲的不合理現實,極有說服力。

詩中反映了勞動人民生活的悲苦,表達了詩人對養蠶農婦的同情,對不勞而獲的剝削階級的憤恨,以及對整個城建社會的控訴和鞭撻。▲

徐思源.《古代詩歌精品閱讀》: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219

邵潤陽.《陶者》和《蠶婦》比較談.河北盧龍縣教師進修學校:江西教育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1995-1-15:8

蠶婦 - 創作背影

本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此詩寫在北宋時期,充滿了對當時社會的諷刺和批判。詩人在此時描寫了一位整日辛苦勞作,不經常進城,一直在貧窮的鄉下以養蠶賣絲為生的普通婦女的遭遇。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張俞

作者:張俞

張俞(《宋史》作張愈),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字少愚,又字才叔,號白雲先生,益州郫(今四川郫縣)人,祖籍河東(今山西)。屢舉不第,因薦除秘書省校書郎,願以授父而自隱於家。文彥博治蜀,為築室青城山白雲溪。著有《白雲集》,已佚。 

張俞其它诗文

《歲窮雨夜獨臥山齋》

張俞 〔宋代〕

歲晏雲深誰與游,嵓房終夜雨如秋。

不知海上三山夢,何似人間萬戶侯。

复制

《句》

張俞 〔宋代〕

獨得萬古意。

复制

《題隱真谷》

張俞 〔宋代〕

綿綿褒斜路,窈窈鄭真谷。

斯人已千載,高誼猶在目。

复制

《除日萬州臨江亭》

張俞 〔宋代〕

南浦逢除日,天涯有去舟。

蠻城和雨閉,峽水帶春流。

复制

《博望侯墓》

張俞 〔宋代〕

九譯使車通,君王悅戰鋒。

爭殘四夷國,只在一枝筇。

复制

《游驪山二首》

張俞 〔宋代〕

金玉樓台插碧空,笙歌遞響入天風。

當時國色並春色,盡在君五顧盼中。

复制

《謁白帝廟》

張俞 〔宋代〕

孤山扞江口,上有白帝祠。

橫視天下險,萬流皆俯窺。

古殿鎖神物,悲風出陰帷。

天昏瓦棟折,狐鼠亦生威。

優巫日鼓舞,鬼怪生奔馳。

雷霆卷蛟窟,雹火燒松枝。

入戶精鬼動,有如陰兵隨。

吁哉漢盜亂,海內遂崩離。

赤龍始潛躍,逐鹿過秦時。

公孫奮神劍,定蜀圖安危。

隴坻開北戶,荊門啟東陲。

長驅百萬眾,日斗天下師。

群豪插羽翼,與漢爭雄雌。

兩帝不並立,興亡良可悲。

天運雖有在,聖賢豈無為。

昭皇攬英傑,襲軌奄垂基。

風雲共浩蕩,千古余寒碑。

威神竟不沒,萬里震南夷。

复制

《題西山臨江亭》

張俞 〔宋代〕

南北逢除日,天涯有去舟。

蠻城和雨閉,峽水帶春流。

不負新年感,惟多故國愁。

寧無賀新酒,徒此事羈囚。

复制

《嘉州》

張俞 〔宋代〕

城分二江急,樹入九峰開。

地隔犍牂繞,人從楚蜀來。

复制

《廣州》

張俞 〔宋代〕

越地春生草,春城瞰渺茫。

朔風驚瘴海,霧雨破南荒。

巨舶通蕃國,孤雲遠帝鄉。

复制

《翠微寺》

張俞 〔宋代〕

翠微寺本翠微宮,樓閣亭台數十重。

天子不來僧又死,樵夫時倒一株松。

复制

《題張俞壁》

張俞 〔宋代〕

詔書三度落坤維,為白雲溪獨掩扉。我愧俗疏來訪道,不逢斜日又空歸。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