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張伯淳 / 赴浙東
拼 译 译

《赴浙東》

張伯淳 〔宋代〕

涉水是東州,江南記舊遊。中年偏苦別,薄宦欲何求?

岸北雪仍在,嶺頭雲未收。陰晴元不定,且泛剡溪舟。

复制
張伯淳

作者:張伯淳

張伯淳(1242—1302),字師道,號養蒙,崇德(今浙江桐鄉)人。祖父張汝昌,官至迪功郎,與石門酒官張子修為鄰,兩家並有池館園林之勝,號東西園,結社觴詠,時稱東西二張。父張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進士,累官朝議大夫、崇德開國男。與趙孟頫為中表,人物相望。張伯淳9歲舉童子科,以父蔭銓迪功郎、淮陰尉,改揚州司戶參軍。

張伯淳其它诗文

《賀新郎 次韻》

張伯淳 〔宋代〕

回首章台路。又一番春事闌珊,滿簾風絮。郭外誰家閒院落,別是壺天意趣。拚一日、來游一度。除卻憂愁風雨外,肯容他、野馬埋雙屨。行樂地,更何處。人生忍把佳期誤。況今朝滿坐春風,怎禁不去。蓮社蘭亭當日話,便合從今委付。算此語、非緣要譽。飲少歡多還覺醉,看歸途、疊嶂青無數。情未足,日催暮。

复制

《玉漏遲 壽馬右丞》

張伯淳 〔宋代〕

浙江回棹處。急流勇退,冥鴻高舉。出書遲遲,不為虎丘,留住。姑待春和水漲,旋乘個、月明船去。天未許。雲歸又出,依然霖雨。熟路小隊輕車,想司馬重來,聚觀如堵。暇日西湖,點檢舊題詩句。冷落江南倦翼,但惟有、心香一縷。長記取。每歲仲春端午。

复制

《贈趙治中》

張伯淳 〔宋代〕

要教嶺海瘴塵清,膽氣凌空身可輕。北闕肆頒溫詔語,南州欣見老書生。

馬卿諭蜀惟傳檄,裴相平淮不□兵。論賞雲中還未竟,秋香晚節是功名。

复制

《送王御史》

張伯淳 〔宋代〕

客里忘形足笑歌,西風吹恨落庭柯。不隨遠別情懷惡,況是中年感慨多。

熟路馬蹄偏馺?,舊時廌角轉嵯峨。從今側耳朝陽鳳,時借餘輝到澗阿。

复制

《送劉光裔》

張伯淳 〔宋代〕

客里相逢意味投,自憐無地可依劉。及民不問官高下,奉檄難從我去留。

春事已隨流水逝,湖光未卜幾時游。悠悠千里共明月,別後相思付倚樓。

复制

《為范君澤賦梅屋》

張伯淳 〔宋代〕

壑谷周遭萬玉妃,當時茅舍映疏籬。祇今便作槐堂看,不問南枝與北枝。

复制

《病齒二首 其一》

張伯淳 〔宋代〕

蕭蕭一室老維摩,風日佳時電影過。病里不分春早晚,子規啼處夕陽多。

复制

《病齒二首 其二》

張伯淳 〔宋代〕

宿有愆尤在齒牙,閉門經月臥沈疴。杏園舊夢還重醒,無奈紅綾餅餤何。

复制

《送陳仲孚赴天台教諭》

張伯淳 〔宋代〕

除書出紫微,百里較增輝。又趣橫經去,應如衣錦歸。

鄉枌迷驛柳,泮藻勝山薇。問訊諸親友,秋高雁字稀。

复制

《題董承旨野莊圖》

張伯淳 〔宋代〕

古人志道義,但覺利祿輕。朝市亦足隱,何必求郊坰。

論心不論跡,乃稱人物評。董公廊廟器,一門富簪纓。

石張漢世冑,崔郭唐家聲。筆下翻波瀾,胸中韜甲兵。

黃閣政柄舉,烏台公道行。征謀與治法,和氣與威稜。

隨施無不宜,因物以賦形。詞林日月閒,班高地望清。

公餘掃俗軌,窗草階苔青。樓台雖無地,詩禮勝金籯。

田園雖荒薄,松菊還欣榮。有詩論國事,膽張目增明。

使公遁江湖,秉心亦朝廷。所志真在隱,非必身歸耕。

野莊視綠野,他年定齊名。

复制

《木蘭花慢 次唐格齋韻》

張伯淳 〔宋代〕

盡交遊滿眼,歲寒者,果誰歟。羨錦繡為心,冰霜作操,仁義蘧廬。

門前掃清俗軌,自熙然、瓮牖與繩樞。記我蓬弧時候,寓情翰墨歡娛。

驅車。特地致函書。高義渺江湖。悄夢斷鵷鸞,盟深鷗鷺,閒適從渠。

槐陰漸成翠幄,看庭前、鶯過引新雛。歲歲期君一醉,相忘非我非魚。

复制

《摸魚兒 次韻抱瓮》

張伯淳 〔宋代〕

采黃花、自斟清醑,南山人在何許。浮生聚散雲萍似,消得幾番寒暑。

些個路。□不斷情悰,惟有春天樹。停歌罷舞。更說甚悲歡,從教白首,心事付崔櫓。

鈞天夢、忘卻當年宦譜。吟蛩休怨休訴。如今世味更嘗慣,但見青山多嫵。

清對苦。是我誤儒冠,還是儒冠誤。西湖勝處。且趁取時佳,不寒不暖,同泛小舟去。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