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沈括 / 古人鑄鑒
拼 译 译

《古人鑄鑒》

沈括 〔宋代〕

古人鑄鑒,鑒大則平,鑒小則凸。

凡鑒凹則照人面大,凸則照人面小。

小鑒不能全視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則鑒雖小而能全納人面。

仍復量鑒之小大,增損高下,常令人面與鑒大小相若。

此工之巧智,後人不能造。

比得古鑒,皆刮磨令平,此師曠所以傷知音也。

世有透光鑒,鑒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

以鑒承日光,則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

人有原其理,以謂鑄時薄處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後冷,而銅縮多。

文雖在背,而鑒面隱然有跡,所以於光中現。

予觀之,理誠如是。

然余家有三鑒,又見他家所藏,皆是一樣,文畫銘字無纖異者,形制甚古。

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皆莫能透。

意古人別自有術 。

古人鑄鑒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古人製造鏡子的時候,大鏡子鑄成平的,小鏡子鑄成凸的。鏡面凹的照出人臉的像要大些,鏡面凸的照出人臉的像要小些。用小鏡看不到人臉的全像,所以作得稍為凸些,以使臉像變小,這樣的鏡子雖小仍可獲得人臉全像。造鏡時要量鏡子的大小,以決定增減鏡子凸起的程度,使臉像和鏡子大小相稱。古人做工巧妙,後人造不出來了,一旦得到古時的鏡子,一律刮磨使鏡面平滑,這是師曠(春秋著名樂師)為什麼悲哀(沒有人)真正懂得音律的緣故啊。世上有透光鏡,鏡背面有銘文,共二十字,字體極其深奧,沒人能讀懂。用這個鏡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紋和二十個字就會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認為是由於鑄造時薄處先冷,唯獨有花紋和字的地方比較厚,冷得慢,以致銅收縮得多。銘文和花紋雖然在背面,但是鏡面上隱隱約約有痕跡,所以在光中顯現出來。我觀察了這面鏡子,認為道理確實如此。可是我家有三面鏡子,又見到了別人家所收藏的鏡子,都是一個式樣,圖案銘文沒有絲毫差異,形制很古老。只有這種鏡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鏡子即使也有很薄的,卻都不能透光。想來古人自有特殊的製作方法。

注釋鑄:製造。鑒:鏡子。則:就,便。令:使,讓。微:略微。而:卻,但是,錶轉折。納:獲得。比:一旦。師曠:春秋時期著名樂師。所以:……的原因。故:所以,因此。全:完全,都。差:略微。原:推究。▲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沈括

作者:沈括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號夢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漢族。北宋科學家、政治家。仁宗嘉佑進士,後任翰林學士。晚年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夢溪筆談》。我國歷史上最卓越的科學家之一。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氣象學、地理學、農學和醫學、工程師、外交家。 

沈括其它诗文

《曹瑋大破虜師》

沈括 〔宋代〕

曹南院知鎮戎軍日,嘗出戰小捷,虜兵引去。

瑋偵虜兵去以遠,乃驅所掠牛羊輜重,緩驅而還,頗失部伍。

其下憂之,言與瑋曰:「牛羊無用,徒縻軍,不若棄之,整眾而歸。

」瑋不答,使人候。

虜兵去數十里,聞瑋利牛羊而師不整,遽還襲之。

瑋愈緩行,得地利處,乃止以待之。

虜軍將至近,使人謂之曰:「蕃軍遠來,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請休憩士馬,少選決戰。

」虜方苦疲甚,皆欣然,軍嚴整。

良久。

瑋又使人諭之:「歇定,可相馳矣。

」於是各鼓軍而進,一戰大破虜師。

遂棄牛羊而還,徐謂其下曰:「吾知虜已疲,故為貪利以誘之。

比其復來,幾行百里矣。

若乘銳便戰,猶有勝負。

遠行之人若小憩,則足痹不能立,人氣亦闌,吾以此取之。

」。

《蘇小小墓》

沈括 〔宋代〕

古木寒鴉噪夕陽,六朝遺恨草茫茫。

水如香篆船如葉,咫尺西陵不見郎。

复制

《活板》

沈括 〔宋代〕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

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後典籍皆為板本。

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

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

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餘印,以備一板內有重複者。

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

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

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鄜延凱歌 其二》

沈括 〔宋代〕

天威略地過黃河,萬里羌人盡漢歌。莫堰橫山倒流水,從教西去作恩波。

复制

《丹陽樓》

沈括 〔宋代〕

碧城西轉拂蒼煙,日繞闌干一握天。青草暮山歌扇底,美人瑤瑟瞑鴻邊。

吹聲隱隱江都月,弄影翩翩建業船。流盡古來東去水,又將秋色遇樓前。

复制

《潤州甘露寺》

沈括 〔宋代〕

丞相高齋半草萊,舊時風月滿亭台。地從日月生時見,天到江山盡處回。

三國是非春夢斷,六朝城闕野花開。心隨潮水漫漫去,流遍煙村半日來。

复制

《佚老堂為江州陶宣德題》

沈括 〔宋代〕

暫來林下問棲遲,已覺絛然悟昨非。臥起見山寧用買,門牆無物可人揮。

茵連細草才容藉,淀染濃嵐欲墮衣。佳士要當憐寂寞,不應全為折腰歸。

复制

《句 其四》

沈括 〔宋代〕

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

复制

《句 其二》

沈括 〔宋代〕

艇子隔溪語,水光冰玉壺。

复制

《游二禪師道場》

沈括 〔宋代〕

勝境東西白,高僧一二禪。只知行道處,不記住山年。

澗月中分照,林花各自妍。披雲尋舊址,猶在絳峰邊。

复制

《延州柳湖 其一》

沈括 〔宋代〕

蕭灑征西府,青林隱萬家。樓高先見月,山近不藏花。

雨急喧流水,溪深噪亂鴉。笙歌乘酒興,可復問天涯。

复制

《陳丞相故宅》

沈括 〔宋代〕

丞相旌旗久不歸,虛堂寧止嘆伊威。綠槐樓閣山蟬響,青草池塘野燕飛。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