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韓退之《孟郊墓銘》云:以昌其詩。舉此問王定國,當昌其身耶,抑昌其詩也?來詩下語未契,作此答之
拼

《韓退之《孟郊墓銘》云:以昌其詩。舉此問王定國,當昌其身耶,抑昌其詩也?來詩下語未契,作此答之》

蘇軾 〔宋代〕

昌身如飽腹,飽盡還當飢。昌詩如膏面,為人作容姿。

不如昌其氣,鬱郁老不衰。雖雲老不衰,劫壞安所之。

不如昌其志,志壹氣自隨。養之塞天地,孟軻不吾欺。

人言魏勃勇,股慄向小兒。何如魯連子,談笑卻秦師。

慎勿怨謗讒,乃我得道資。淤泥生蓮花,糞壤出菌芝。

賴此善知識,使我枯生荑。吾言豈須多,冷暖子自知。

复制

韓退之《孟郊墓銘》云:以昌其詩。舉此問王定國,當昌其身耶,抑昌其詩也?來詩下語未契,作此答之 - 賞析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宋代〕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雙石(並引)》

蘇軾 〔宋代〕

至揚州,獲二石,其一綠色,岡巒迤邐,有穴達於背;其一玉白可鑑。

漬以盆水,置几案間。

忽憶在潁州日,夢人請住一官府,榜曰仇池。

覺而誦杜子美詩曰:「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

」乃戲作小詩,為僚友一笑。

夢時良是覺時非,汲水埋盆故自痴。

但見玉峰橫太白,便従鳥道絕峨眉。

秋風與作煙雲意,曉日令涵草木姿。

一點空明是何處,老人真欲住仇池。

复制

《荊州十首》

蘇軾 〔宋代〕

遊人出三峽,楚地盡平川。

北客隨南賈,吳檣間蜀船。

江侵平野斷,風卷白沙旋。

欲問興亡意,重城自古堅。

南方舊戰國,慘澹意猶存。

慷慨因劉表,淒涼為屈原。

廢城猶帶井,古姓聚成村。

亦解觀形勝,昇平不敢論。

楚地闊無邊,蒼茫萬頃連。

耕牛未嘗汗,投種去如捐。

農事誰當勸,民愚亦可憐。

平生事游惰,那得怨凶年。

朱檻城東角,高王此望沙。

江山非一國,烽火畏三巴。

戰骨淪秋草,危樓倚斷霞。

百年豪傑盡,擾擾見魚蝦。

沙頭煙漠漠,來往厭喧卑。

野市分獐鬧,官帆過渡遲。

遊人多問卜,傖叟盡攜龜。

日暮江天靜,無人唱楚辭。

太守王夫子,山東老俊髦。

壯年聞猛烈,白首見雄豪。

食雁君應厭,驅車我正勞。

中書有安石,慎勿賦離騷。

殘臘多風雪,荊人重歲時。

客心何草草,里巷自嬉嬉。

爆竹驚鄰鬼,驅儺逐小兒。

故人應念我,相望各天涯。

江水深成窟,潛魚大似犀。

赤鱗如琥珀,老枕勝玻璃。

上客舉雕俎,佳人搖翠篦。

登皰更作器,何以免屠刲。

北雁來南國,依依似旅人。

縱橫遭折翼,感惻為沾巾。

平日誰能挹,高飛不可馴。

故人持贈我,三嗅若為珍。

柳門京國道,驅馬及春陽。

野火燒枯草,東風動綠芒。

北行運許鄧,南去極衡湘。

楚境橫天下,懷王信弱王。

复制

《次韻答開祖》

蘇軾 〔宋代〕

淚滴秋風不為麟,虛名何用實之賓。

烝豚未害為純孝,狸首何妨助故人。

好喚游湖緣路便,難邀入社為詩頻。

知君頗有東山興,喝石岩前自過春。

复制

《韓干馬》

蘇軾 〔宋代〕

少陵翰墨無形畫,韓干丹青不語詩。

此畫此詩真已矣,人間駑驥漫爭馳。

复制

《韓子華石淙莊》

蘇軾 〔宋代〕

絳侯百萬兵,尚畏書牘背。

功名意不已,數與危機會。

我公抱絕識,凜凜鎮橫潰。

欲收伊呂跡,遠與巢由對。

誓言雖未従,久已斷諸內。

區區為懷祖,頗覺羲之隘。

此身隨造物,一葉舞澎湃。

田園不早定,歸宿終安在。

彼美石淙莊,每到百事廢。

泉流知人意,屈折作濤瀨。

寒光洗肝膈,清響跨竽籟。

我舊門前客,放言不自外。

園中亦何有,薈蔚可勝計。

請公試回首,歲晚余蒼檜。

复制

《上元侍宴》

蘇軾 〔宋代〕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

《放鶴亭記》

蘇軾 〔宋代〕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

雲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遷於故居之東,東山之麓。

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於其上。

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

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於陂田,或翔於雲表;暮則傃東山而歸。

故名之曰「放鶴亭」。

郡守蘇軾,時從賓佐僚吏往見山人,飲酒於斯亭而樂之。

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

《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 《詩》曰:『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

』蓋其為物,清遠閒放,超然於塵埃之外,故《易》《詩》人以比賢人君子。

隱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無損者;然衛懿公好鶴則亡其國。

周公作《酒誥》,衛武公作《抑戒》,以為荒惑敗亂,無若酒者;而劉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後世。

嗟夫!南面之君,雖清遠閒放如鶴者,猶不得好,好之則亡其國;而山林遁世之士,雖荒惑敗亂如酒者,猶不能為害,而況於鶴乎?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

」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鶴、招鶴之歌曰:鶴飛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覽兮擇所適。

翻然斂翼,宛將集兮,忽何所見,矯然而復擊。

獨終日於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

鶴歸來兮,東山之陰。

其下有人兮,黃冠草屨,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其餘以汝飽。

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豐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記 《放鶴亭記》。

《望江南·暮春》

蘇軾 〔宋代〕

春已老,春服幾時成。

曲水浪低蕉葉穩,舞雩風軟紵羅輕。

酣詠樂昇平。

微雨過,何處不催耕。

百舌無言桃李盡,柘林深處鵓鴣鳴。

春色屬蕪菁。

《殢人嬌·王都尉席上贈侍人》

蘇軾 〔宋代〕

滿院桃花,儘是劉郎未見。於中更、一枝纖軟。仙家日月,笑人間春晚。濃睡起,驚飛亂紅千片。密意難傳,羞容易變。平白地、為伊腸斷。問君終日,怎安排心眼。須信道,司空自來見慣。

复制

《張先生》

蘇軾 〔宋代〕

孰視空堂竟不言,故應知我未天全。

肯來傅舍人皆說,能致先生子亦賢。

脫屣不妨眠糞屋,流澌爭看浴冰川。

士廉豈識桃椎妙,妄意稱量未必然。

复制

《治易洞》

蘇軾 〔宋代〕

自昔遙聞太守高,明爻象彖日忘勞。

洞中陳跡今如掃,斯道何曾損一毛。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