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晦庵 / 賀新郎·把酒長亭說
拼 译 译

《賀新郎·把酒長亭說》

晦庵 〔宋代〕

陳同父自東陽來過余,留十日。與之同游鵝湖,且會朱晦庵於紫溪,不至,飄然東歸。既別之明日,余意中殊戀戀,復欲追路。至鷺鷥林,則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獨飲方村,悵然久之,頗恨挽留之正是遂也。夜半投宿吳氏泉湖四望樓,聞鄰笛悲甚,為賦《賀新郎》以見意。又五日,同父書來索詞,心所同然者如此,可發千里一笑。

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華發。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兩三雁,也蕭瑟。

佳人重約還輕別。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

复制

賀新郎·把酒長亭說 - 賞析

陳同父自東陽來過余,留十日。與之同游鵝湖,且會朱晦(huì)(ān)於紫溪,不至,飄然東歸。既別之明日,余意中殊(shū)戀戀,復欲追路。至鷺(lù)(cí)林,則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獨飲方村,悵(chàng)然久之,頗(pō)恨挽留之正是遂也。夜半投宿吳氏泉湖四望樓,聞鄰笛悲甚,為賦《賀新郎》以見意。又五日,同父書來索詞,心所同然者如此,可發千里一笑。
陳同父:即陳亮(1143—1194),字同父(甫),號龍川,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東陽:即今浙江金華。來:訪問,探望。鵝湖:在江西鉛山縣東北,山上有湖,原名荷湖,因東晉龔氏居山養鵝,更名鵝湖。朱晦庵:即朱熹,字元晦,號晦庵,早期主戰,晚年主和,與辛、陳政見相左。紫溪:在鉛山縣南四十里,為建陽、上饒的必經之道。既別之明日:別後的第二天。追路:追隨,追趕。鷺鶿林:地名,古驛道所經之地。方村:村莊名,在鷺鶿林西南。悵然:失望的樣子。不遂:沒有成功。泉湖:地名,在信州東,方村附近。見意:表達意見。索詞:要我寫詞。心所同然:兩人內心所共同想到的。

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何處飛來林間鵲,蹙(cù)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華發。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兩三雁,也蕭瑟。
手持酒杯與你在長亭話別,你安貧樂道的品格恰似陶靖節,俊逸傑出的才幹又像那臥龍諸葛。不知何處飛來的林間鵲鳥,踢踏下松枝上的殘雪。好像要讓我們倆的破帽上,增添上許多花白的頭髮。草木枯萎,山水凋殘,冬日的景物都失去了光燁。全靠那稀疏的梅花點綴,才算有幾分生機令人欣悅。橫空飛過的兩三隻大雁,也顯得那樣孤寂蕭瑟。
長亭:古時在城外道路旁每隔十里設立的亭子,供行旅休息,或餞別親友。淵明:陶淵明,這裡指陳亮。陳亮沒有做過官,所以辛棄疾把他比作躬耕紫桑的陶淵明。風流:高潔宏遠的風度和志趣。酷似:非常相似。臥龍諸葛:未出山前的諸葛亮。這裡是稱讚陳亮,說他和諸葛亮一樣,有傑出的政治才能。臥龍,比喻才能傑出的隱士。蹙踏:踩踏。剩水殘山:凋敝的山水。無態度:不成樣子。料理:點綴,裝飾。風月:泛指風光、景色。蕭瑟:冷落,淒涼。

佳人重約還輕別。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
你是那樣看重信用來鵝湖相會,才相逢又輕易地匆匆離別。遺憾的是天寒水深江面封凍不能渡,無法追上你,令人悵恨鬱結。車輪也如同生出了四角不能轉動,這地方真讓惜別的行人神傷慘切。試問,誰使我如此煩惱愁絕?放你東歸已經後悔莫及,好比鑄成的大錯用盡了人間鐵。長夜難眠又傳來鄰人悲悽的笛聲,但願那笛音止歇,不要讓長笛迸裂。
佳人:美好的人,指君子賢人、好友。這裡指陳亮。重約:重視約定。五年前,陳亮約訪辛棄疾,因被誣下獄未能踐約,此次方踐舊約。輕別:輕易地分別。冰合:冰封住了江面。車輪生四角:謂道路泥濘,車輪像長了角一樣,不能轉動,無法前進。銷骨:極度傷心。愁絕:極端哀愁。費盡人間鐵,用盡了人世上所有的鐵。這裡是用誇張的筆法,寫友誼的深厚堅實。長夜笛:這裡用此典關合題序「聞鄰笛悲甚」之意,希望他不要把笛子吹裂,自己實在受不了笛聲之悲。

  這首追憶與陳亮的交會與抒發別情的詞作,寫得勃鬱動盪,筆力奇重,是稼軒詞中的名篇。

  長達一百二十餘字的詞序是這首詞的一大特色。蘇東坡之後,詞序在詞作中的地位明顯提升,詞人多以隻字片語的小序交代詞的寫作背景、本事或主題,稼軒詞亦多有詞序.但百字以上的序終究不多見。這篇序敘述了兩人相會、分別,以及別後復追、無奈路途阻隔,欲追而不得,悵然獨飲,繼而收到友人書信的情形.幾乎可以當作一篇獨立的小散文來讀。與詞作相配合,則事與情俱佳,所渭「合則兼美」,棺得益彰。它不僅不與詞作內容重複,還能與原詞互相生發,交映生輝。這樣的效果,是連宋代最善於寫作詞前小序但多與詞重複的姜夔也難以相比的。

  全詞主要抒寫了他與陳亮之間志同道合的深摯友誼,同時在寫景抒情中都含有深刻的象徵意味。上片起句,從長亭送別寫起,古時在大道上設亭供行人休息,通常是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人們送行時總在長亭餞別。所以一說到長亭,總有一種依戀不舍之情。唐代大詩人李白說得好:「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這裡首句說長亭餞別,就點染了一種依戀惆悵的氣氛。不正面寫彼此的留戀之意,而以一「說」字,領起下文。下文中長亭送別的談說,也只是他們酌古准今的內容之一,他們都覺得歸隱田園的陶淵明和起而用世的諸葛亮可以被看成是一體的兩面,所以一樣風流,但其中實有深意。這裡作者把陳亮比做陶淵明和諸葛亮,意在說明,他那不願做官、嚮往自由的品格很像陶淵明,而那風流瀟灑的風度和傑出的政治、軍事才能,又實在極像當年高臥隆中、人稱臥龍的諸葛亮。其實,這並非溢美之辭。陳亮住政治、軍事上確有卓越見解,他曾三次向孝宗上書,主張改革內政。抗擊金兵,收復中原。在《中興十論》中,還具體規劃了收復中原的政治和軍事策略。從這些方面看.陳亮確實可與當年隆巾對策的諸葛亮相比。長亭餞別本來夠惆悵的了,何況又是與這樣不平凡的人分手,留戀之情自然更深了。這兩個古人,原是詞人自己喜愛的,自己所欲,奉之於人,足見其誠意。

  飛鵲踏雪兩句,即景生情,點畫他送別陳亮時的長亭景色,但不是靜態描繪,而是靈幻生動。「要破帽」句,則以戲謔的語言,傳達年華老大的悲感,明松暗緊。這三句是回想兩人分手前暢聚的愉快心情,但卻只用旁筆描繪當時的環境:兩人正談得親切,不知從哪片林子裡琶來幾隻喜鵲,把松樹梢上的積雪踢落下來,點點落在他們的破帽上,好像故意要使我們增添一些白髮。這裡寥寥幾筆,不但點明了季節,而且把兩位知友當時在松林雪地中傾心交談的神態和愉悅的心情生動地烘託了出來,筆調也非常靈活風趣,使人回味無窮。雖無正面描寫聚會情況,但氣氛已足。所以下面筆鋒一轉,寫出一片蕭瑟景象:舉目望去,寒冬的山水凋枯得不成樣子,失去了姿態和神情,幸虧還有幾株梅花把它裝點一番,勉強點綴成一番景致。在天空中,雖有兩三隻飛雁南鳴,也畢竟是蕭條淒涼。這上片歇拍前的這四句,寫冬日蕭瑟景象,和疏梅、稀雁點綴於這種景象中時,所給予詞人的印象。但意思不止於此,表面上是寫景,實際上是用比興手法,有着象徵意義,隱含着作者對山河破碎、唯留一隅的南宋政局的失望,和對南宋越來越少的愛國志士無望的堅韌表示感慨之意。這是他隱居時期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的政治情懷的較明顯的傳達。

  上片是圍繞着送別來寫的,但無論寫景抒情都遠遠超過送別的範圍,而具有濃郁、深邃的余情逸韻。下片則重在抒發眷念不舍的友情,把惜別之情抒發得極為深摯動人。換頭就點出陳亮的別去,這就為下文寫他追趕朋友、為風雪所阻的情景作準備。以下寫清江冰合,陸路泥濘。水陸都不可以前行,追趕也就成了泡影。實際上,他這一次是從陸路追趕朋友的,但是特用水路為虛襯,顯示出無路可通的極度失望,車輪生角一語,化用典故,形象地寫出了行路的困難,在這樣的路途上依然想追挽朋友,其下的「行人銷骨」一語。就成了順勢而下的深摯抒情了。「問誰」一句,憑空虛擬一問,自問自答,不僅使詞意可以從無可伸展處再生波瀾,而且寫出了別情的不可解脫。

  於是以下一韻,在問句的追逼下,他以極誇張的筆墨,將自己的沒有能夠挽留住道友的後悔,傾身一發,詞剛氣烈。費盡人間鐵來鑄就相思錯,這是很大的遺憾,表明了作者心中異常激烈的感情。同時,就像上片後兩韻的景語中包含着明顯的象徵意義一樣,此處也頗有一語雙關的妙味。它兼有譴責了南宋統治者採取投降路線,結果弄得南北分裂,山河相望而不得相合的莫大錯誤。這樣的抒情重筆,只有包含了這種分量的內涵,才使人在誇張的筆墨中看見他的真實感情。結尾「長夜笛,莫吹裂」兩句暗合詞序中「聞鄰笛甚悲」之語,糅合了向秀《思舊賦》的悲悽意境和獨孤生吹笛入破而使笛裂的故事。長夜漫漫,看不到破曉的希望,淒清的笛聲,撕心裂肺。全詞在悲涼的意境中收束,情深意永,餘音裊裊,較之詞人那些「兒女淚,君休滴」的送別之作顯得情意繾綣。整首詞設喻新巧,寫景幽峭,但在藝術上的新奇和不憚外露的相思之情背後,傷心人別有懷抱。

1、 張海鷗 .《唐詩宋詞經典導讀》 .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0 :270-271 .
2、 鄭小軍 .《眾里尋他千百度:辛棄疾詞》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2 :112-113 .
3、 馬群 .《辛棄疾詞選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72-73 .
4、 《新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編委會 .《新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長春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1 .
5、 朱德才,薛祥生,鄧紅梅 .《辛棄疾詞新釋輯評》 .北京 :中國書店 ,2006 :585-586 .

賀新郎·把酒長亭說 - 創作背影

  淳熙十五年(1188)冬,陳亮遠道來訪,和辛棄疾同游鵝湖,雖然為期只有十天,這在辛棄疾一生中,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會見。陳亮東歸之後,辛棄疾寫了這首《賀新郎》,兩人往返唱和,各自寫了三首。他們兩人在詞中所寫的,離不開抗金這個中心思想。   

晦庵

作者:晦庵

朱熹(1130年10月22日(農曆九月十五日)-1200年),江南東路徽州婺源人。行五十二,小名沈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諡文,又稱朱文公。南宋理學家,理學的集大成者,被尊稱為朱子。家境窮困,自小聰穎,弱冠及第,中紹興十八年進士,歷高孝光寧四朝。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為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在中國,有專家認為他確立了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朱熹於建陽雲谷結草堂名「晦庵」,在此講學,世稱「考亭學派」,亦稱考亭先生。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說,創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閩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

晦庵其它诗文

《賀新郎·把酒長亭說》

晦庵 〔宋代〕

陳同父自東陽來過余,留十日。與之同游鵝湖,且會朱晦庵於紫溪,不至,飄然東歸。既別之明日,余意中殊戀戀,復欲追路。至鷺鷥林,則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獨飲方村,悵然久之,頗恨挽留之正是遂也。夜半投宿吳氏泉湖四望樓,聞鄰笛悲甚,為賦《賀新郎》以見意。又五日,同父書來索詞,心所同然者如此,可發千里一笑。

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華發。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兩三雁,也蕭瑟。

佳人重約還輕別。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

复制

《送江泰發晦庵書院小學教諭》

晦庵 〔宋代〕

翩然歸去兩芒鞋,朱子書堂小學齋。好向四書尋骨髓,敢辭五嶺役筋骸。

晦傳可是終無愧,遁筮誰知晚□佳。前哲持身但如此,知時豈不有吾儕。

复制

《廖子晦以通書及龜山道鄉晦庵帖見惠》

晦庵 〔宋代〕

文公垂憲墨淋浪,鼎立龜山更道鄉。

家有一焉猶冠絕,寶茲三者見珍藏。

來從疊嶂層巒里。置在光風霽月傍。

收拾兵戎無一物,滿船空載有歸裝。

复制

《懷朱晦庵先生》

晦庵 〔宋代〕

道在羲皇孰斷金,至人出處合天心。

青山白雲有生路,流水落花無足音。

世外太古日色靜,洞中一片春風深。

自憐晚輩服膺久,亦許杖屨來相尋。

复制

《易地昭武去之日與家人集新作南門書水鏡壁上》

晦庵 〔宋代〕

晦庵呼我住山南,五老人知百不堪。

極目無窮江渺渺,滿頭歸去雪毿毿。

吾生只可龜藏六,世事何如狙賦三。

政有梅花管迎送,歲寒行路飽曾諳。

复制

《寄晦庵二首 其二》

晦庵 〔宋代〕

張膽言何壯,擎天志未摧。真成一夔足,何有萬牛回。

感興能無句,憂時謾舉杯。江湖嗟屨役,巾屢阻追陪。

复制

《陪晦庵尊兄山行小憩龍居院》

晦庵 〔宋代〕

平生發興在林邱,況復追隨長者游。路入亂山青未了,秧分野水綠初稠。

劇談已有親朋樂,小憩仍逢寺宇幽。滿座春風與和氣,對公無地可言愁。

复制

《送人出守姚安 其二》

晦庵 〔宋代〕

乾坤劇許此肩擔,五馬今年走瘴嵐。此老朝廷何可去,南方民命亦須堪。

百年西蜀誰張詠,自古潭州也晦庵。王道寬平君識否,當時孔孟豈迂談。

复制

《長句十六韻奉寄權都事》

晦庵 〔宋代〕

潦倒年踰五十三,樹猶如此我何堪。羞將出處傳書簡,祗把鬚眉照石潭。

天上有花徒妄想,床頭無酒肯沈酣。荷衣野制緄為帶,竹粉儒冠鐵作簪。

自分病懷常瑣瑣,忍聽蠻語久諵諵。異端梵典非瞠後,吾道詩書是指南。

此日老夫誰比數,向來多士飽曾參。每添亡國千行淚,敢念慈親三寸甘。

散朗沗同嵇紹面,清狂未許阿戎談。綵雲筆下朝題鳳,白薴歌前夜掃蠶。

丞相遠聞勞仄席,郎官何事若停驂。手麾敵壘喧翻鼓,威鎮長江氣吐鐔。

馬齧短莎風駘蕩,鶯啼細柳雨䰐鬖。春生野艇新嘗荻,水足圩田好種蚶。

俊偉聲名那可並,清高文字未宜探。白頭晚節無餘事,只願興修禮晦庵。

复制

《和賦星源風景》

晦庵 〔宋代〕

千岩萬壑星源郡,恰似乾坤斧鑿初。繞屋晚陰堪系馬,平橋秋水可罾魚。

硯多洗墨詩痕露,印每封苔官事疏。第一人家燈火鬧,小兒都誦晦庵書。

复制

《東齋讀晦庵先生詩次韻》

晦庵 〔宋代〕

朝朝黃卷自埋頭,物外從教春復秋。座接好山青繞屋,門迎活水綠平溝。

舊花匝徑紅如織,新竹成林翠欲流。課罷幾回閒徙倚,誰憐心賞十分幽。

复制

《上朱晦庵》

晦庵 〔宋代〕

玄天默無言,妙契有伏義。

爰初畫八卦,聖學乃肇基。

於皇陶唐氏□心折危微。魯叟述六經,

為世立範圍。正色斥詖淫,

鄒孟獨先幾。道喪向千載,

華風變醇醨。皇綱一以折,

屬此文明詩。真儒出河洛,

堅白不磷緇。探我囊中膠,

續彼桐上絲。徽音嗣正始,

但惜和者稀。祥麟雖見獲,

鳳鳥終來遲。珍重武夷翁,

斯文今在茲。岩棲三十年,

著書覺群迷。往者不可諫,

來者猶可追。趨隅偶未諧,

夙昔夢見之。散發弄五弦,

彈作南風詩。曲終起長嗟,

弦絕有餘悲。止止不復彈,

繆然歌採薇。鸞翮有時鎩,

鴟鳶刺天飛。公乎抱高寒,

歲晚將安歸。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