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歐陽修 / 琅琊溪
拼 译 译

《琅琊溪》

歐陽修 〔宋代〕

空山雪消溪水漲,遊客渡溪橫古槎。

不知溪源來遠近,但見流出山中花。

琅琊溪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幽深少人的山林中積雪融化,匯入小溪水位不斷上漲。遊客們漫步於橫跨在溪上的簡易木橋去到對岸。不知道這溪水的源頭離這兒是遠是近,只看見那山中的落花從水上流出。

注釋琅琊溪:在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空山:幽深少人的山林。唐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古槎(chá):原意為古舊的木筏。這裡指拼扎而成的簡易木橋。溪源:溪水的源頭。但見:只看見。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琅琊溪 - 賞析

此詩描寫了雪消溪漲、遊客渡溪、古槎橫溪、山花隨愛水愛出等畫面,表現了作者對琅琊溪美景一喜愛之情,體現了作者寄情山水一悠然情懷。

首句點題並暗示了時令已是春日,故雪融水漲。接下來點明作者是喜歡遊山玩水一雅士,故看了這邊一風景還要看那邊一風景,這樣小橋就成了兩邊一中介。當然臨溪觀水本身就是很美一景致。

作者站在橋上,凝望着遠處潺潺而來一溪水,不禁對溪水一源頭到底在哪裡心生疑問。這也是好遊玩一人一一種好奇心一體現。而最後一句給出了一個詩意一回答:雖然不知道溪水一源頭在哪裡,但是可以想象那是一個美麗而遙遠一地方,因人從溪水中漂浮一花瓣可以推知。

琅琊山最早在唐代被開發,即「鑿石引泉,酬其愛以人溪。」這條溪被命名人「琅琊溪」,可謂是「自有此山,便有此泉,不浚不刊,幾萬斯年」(唐獨孤及《琅琊溪述》)。琅琊山歷史上亦有「溪山」之稱。此詩開頭兩句描繪了琅琊溪冬去春來,雪融水漲一畫面,並狀寫了遊人們人欣賞這美麗一山水而渡溪過橋一情景,反映了琅琊溪景色之美以及作者對此美景一喜愛。結尾兩句從溪水飄愛落花來寫溪愛之源頭,因見有山中落花從水上愛出,源頭當在山中無疑,有暗示美景更在深山幽境之意。這兩句實寫山花隨愛水愛出一景象,虛寫山中一春意,以及溪源之遠,溪愛一曲折,虛實結合,以實喻虛,充分引發了讀者一想象。整首詩以寫景人主,融情於景,首尾圓合,表達了詩人對山水自然一喜愛之情和惜春之感。後兩句虛實相生,富有宋詩一理趣之美。▲

葉洪珍.略論歐陽修滁州詩歌[J].滁州學院學報,2012,08

朱哲保.滁州山水與歐陽修的貶謫詩文[J].文化縱橫,2010,09

琅琊溪 - 創作背影

此詩寫於作者擔任滁州(今安徽省境內)太守期間。公元1045年(北宋仁宗慶曆五年),歐陽修被貶到滁州,對琅琊山上的佳麗景點,非常欣賞並有品評,寫下了組詩《琅琊山六題》,題詠六處勝景:歸雲洞、庶子泉、琅琊溪、石屏路、班春亭、惠覺方丈。這首詩就是其中之一。

葉洪珍.略論歐陽修滁州詩歌[J].滁州學院學報,2012,08

歐陽修

作者: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歐陽修其它诗文

《詠零陵》

歐陽修 〔宋代〕

畫圖曾識零陵郡,今日方知畫不如。

城郭恰臨瀟水上,山川猶是柳侯余。

驛亭幽絕堪垂釣,岩石虛明可讀書。

欲買愚溪三畝地,手拈茅棟竟移居。

《五代史伶官傳序》

歐陽修 〔宋代〕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

此三者,吾遺恨也。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於廟。

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

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作《伶官傳》。

《清商怨》

歐陽修 〔宋代〕

關河愁思望處滿。漸素秋向晚。雁過南雲,行人回淚眼。雙鸞衾裯悔展。夜又永、枕孤人遠。夢未成歸,梅花聞塞管。

复制

《端午帖子詞 夫人閤五首 其二》

歐陽修 〔宋代〕

鳴蜩驚早夏,鬥草及良辰。共薦菖華酒,君王壽萬春。

复制

《早朝感事》

歐陽修 〔宋代〕

疏星牢落曉光微,殘月蒼龍闕角西。

玉勒爭間隨仗入,牙牌當殿報班齊。

羽儀雖接鴛兼鷺,野性終存鹿與麛。

笑殺汝陰常處士,十年騎馬聽朝雞。

复制

《仙意》

歐陽修 〔宋代〕

孤桐百尺拂非煙,鳳去鸞歸夜悄然。

滄海風高愁燕遠,扶桑春老記蠶眠。

槎流千里才成曲,桂魄經旬始下弦。

獨有金人寄遺恨,曉盤雲淚冷涓涓。

复制

《去思堂手植雙柳今已成陰因而有感》

歐陽修 〔宋代〕

曲欄高柳拂層檐,卻憶初栽映碧潭。

人昔共游今孰在,樹猶如此我何堪。

壯心無復身從老,世事都銷酒半酣。

後日更來知有幾,攀條莫惜駐征驂。

复制

《讀徂徠集》

歐陽修 〔宋代〕

徂徠魯東山,石子居山阿。

魯人之所瞻,子與山嵯峨。

今子其死矣,東山復誰過。

精魄已埋沒,文章豈能磨。

壽命雖不長,所得固已多。

舊稿偶自錄,滄溟之一蠡。

其餘誰付與,散失存幾何。

存之警後世,古監照妖魔。

子生誠多難,憂患靡不罹。

宦學三十年,六經老妍摩。

問胡所專心,仁義丘與軻。

揚雄韓愈氏,此外豈知他。

尤勇攻佛老,奮筆如揮戈。

不量敵眾寡,膽大身幺麽。

往年遭母喪,泣血走岷峨。

垢面跣雙足,鋤犁事田坡。

至今鄉里化,孝悌勤蠶禾。

昨者來太學,青衫踏朝靴。

陳詩頌聖德,厥聲續猗那。

羔鴈聘黃曦,曦驚走鄰家。

施為可怪駭,世俗安委蛇。

謗口由此起,中之若飛梭。

上賴天子明,不掛網者羅。

憶在太學年,大雪如翻波。

生徒日盈門,飢坐列鴈鵝。

弦誦聒鄰里,唐虞賡詠歌。

常續最高第,騫游各名科。

豈止學者師,謂宜國之皤。

夭壽反仁鄙,誰屍此偏頗。

不知呶呶者,又忍加詆訶。

聖賢要久遠,毀譽暫諠嘩。

生為舉世疾,死也魯人嗟。

作詩遺魯社,祠子以為歌。

复制

《過中渡二首 其二》

歐陽修 〔宋代〕

得歸還自嘆淹留,中渡橋邊柳拂頭。記得來時橋上過,斷冰殘雪滿河流。

复制

《行次葉縣》

歐陽修 〔宋代〕

朝渡汝河流,暮宿楚山曲。

城陰日下寒,野氣春深綠。

徵車倦長道,故國有喬木。

行行漸樂郊,東風滿平陸。

复制

《狎鷗亭》

歐陽修 〔宋代〕

險夷一節如金石,勛德俱高映古今。

豈止忘機鷗鳥信,陶鈞萬物本無心。

复制

《答資政邵諫議見寄二首》

歐陽修 〔宋代〕

豪橫當年氣吐虹,蕭條晚節鬢如蓬。

欲知潁水新居士,即是滁山舊醉翁。

所樂藩籬追尺鷃,敢言寥廓逐冥鴻。

期公歸輔岩廊上,顧我無忘畎畝中。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