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周邦彥 /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
拼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

周邦彥 〔宋代〕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悽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复制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 - 賞析

這首詞的題目是「柳」,內容卻不是詠柳,而是傷別。古代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所以詩詞裡常用柳來渲染別情。隋無名氏的《送別》:「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便是人們熟悉的一個例子。周邦彥這首詞也是這樣,它一上來就寫柳陰、寫柳絲、寫柳絮、寫柳條,先將離愁別緒借着柳樹渲染了一番。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這個「直」字不妨從兩方面體會。時當正午,日懸中天,柳樹的陰影不偏不倚直鋪在地上,此其一。長堤之上,柳樹成行,柳陰沿長堤伸展開來,劃出一道直線,此其二。「柳陰直」三字有一種類似繪畫中透視的效果。「煙里絲絲弄碧」轉而寫柳絲。新生的柳枝細長柔嫩,像絲一樣。它們仿佛也知道自己碧色可人,就故意飄拂着以顯示自己的美。柳絲的碧色透過春天的煙靄看去,更有一種朦朧的美。

以上寫的是自己這次離開京華時在隋堤上所見的柳色。但這樣的柳色已不止見了一次,那是為別人送行時看到的:「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拂水飄綿」這四個字錘鍊得十分精工,生動地摹畫出柳樹依依惜別的情態。那時詞人登上高堤眺望故鄉,別人的回歸觸動了自己的鄉情。這個厭倦了京華生活的客子的悵惘與憂愁有誰能理解呢:「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隋堤柳只管向行人拂水飄綿表示惜別之情,並沒有顧到送行的京華倦客。其實,那欲歸不得的倦客,他的心情才更悲悽。

接着,詞人撇開自己,將思緒又引回到柳樹上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古時驛路上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別的地方。詞人設想,在長亭路上,年復一年,送別時折斷的柳條恐怕要超過千尺了。這幾句表面看來是愛惜柳樹,而深層的涵義卻是感嘆人間離別的頻繁。情深意摯,耐人尋味。

上片借隋堤柳烘託了離別的氣氛,中片便抒寫自己的別情。「閒尋舊蹤跡」這一句讀時容易忽略。那「尋」字,並不是在隋堤上走來走去地尋找。「蹤跡」,也不是自己到過的地方。「尋」是尋思、追憶、回想的意思。「蹤跡」指往事而言。「閒尋舊蹤跡」,就是追憶往事的意思。當船將開未開之際,詞人忙着和人告別,不得閒靜;這時船已啟程,周圍靜了下來,自己的心也閒下來了,就很自然地要回憶京華的往事。這就是「閒尋」二字的意味。現代人也會有類似的經驗,親友到月台上送別,火車開動之前免不了有一番激動和熱鬧。等車開動以後,坐在車上靜下心來,便去回想親友的音容乃至別前的一些生活細節。這就是「閒尋舊蹤跡」。此時周邦彥想起了:「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有的注釋說這是寫眼前的送別,恐不妥。眼前如是「燈照離席」,已到夜晚,後面又說「斜陽冉冉」,時間就接不上。所以這應是船開以後尋思舊事。在寒食節前的一個晚上,情人為他送別。在送別的宴席上燈燭閃爍,伴着哀傷的樂曲飲酒。此情此景難以忘懷。這裡的「又」字說明,從那次的離別宴會以後詞人已不止一次地回憶,如今坐在船上又一次回想起那番情景。「梨花榆火催寒食」寫明那次餞別的時間,寒食節在清明前一天,舊時風俗,寒食這天禁火,節後另取新火。唐制,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催寒食」的「催」字有歲月匆匆之感。歲月匆匆,別期已至了。

「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周濟《宋四家詞選》曰:「一愁字代行者設想。」他認定作者是送行的人,所以只好作這樣曲折的解釋。其實這四句很有實感,不像設想之辭,應當是作者自己從船上回望岸邊的所見所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風順船疾,行人本應高興,詞裡卻用一「愁」字,這是因為有人讓他留戀着。回頭望去,那人已若遠在天邊,只見一個難辨的身影。「望人在天北」五字,包含着無限的悵惘與悽惋。

中片寫乍別之際,下片寫漸遠以後。這兩片的時間是連續的,感情卻又有波瀾。「悽惻,恨堆積!」船行愈遠,遺憾愈重,一層一層堆積在心上難以排遣,也不想排遣。「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從詞開頭的「柳陰直」看來,啟程在中午,而這時已到傍晚。「漸」字也表明已經過了一段時間,不是剛剛分別時的情形了。這時望中之人早已不見,所見只有沿途風光。大水有小口旁通叫浦,別浦也就是水流分支的地方,那裡水波迴旋。因為已是傍晚,所以渡口冷冷清清的,只有守望所孤零零地立在那裡。景物與詞人的心情正相吻合。再加上斜陽冉冉西下,春色一望無邊,空闊的背景越發襯出自身的孤單。他不禁又想起往事:「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月榭之中,露橋之上,度過的那些夜晚,都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宛如夢境似的,一一浮現在眼前。想到這裡,不知不覺滴下了淚水。「暗滴」是背着人獨自滴淚,自己的心事和感情無法使旁人理解,也不願讓旁人知道,只好暗息悲傷。

統觀全詞,縈迴曲折,似淺實深,有吐不盡的心事流蕩其中。無論景語、情語,都很耐人尋味。

周邦彥

作者: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周邦彥其它诗文

《繞佛閣(大石旅情)》

周邦彥 〔宋代〕

暗塵四斂。

樓觀迥出,高映孤館。

清漏將短。

厭聞夜久,簽聲動書幔。

桂華又滿。

閒步露草,偏愛幽遠。

花氣清婉。

望中迤邐,城陰度河岸。

倦客最蕭索,醉倚斜橋穿柳線。

還似汴堤,虹梁橫水面。

看浪颭春燈,舟下如箭。

此行重見。

嘆故友難逢,羈思空亂。

兩眉愁、向誰舒展。

复制

《慶春宮·雲接平岡》

周邦彥 〔宋代〕

雲接平岡,山圍寒野,路回漸轉孤城。

衰柳啼鴉,驚風驅雁,動人一片秋聲。

倦途休駕,淡煙里、微茫見星。

塵埃憔悴,生怕黃昏,離思牽縈。

華堂舊日逢迎。

花艷參差,香霧飄零。

弦管當頭,偏憐嬌鳳,夜深簧暖笙清。

眼波傳意,恨密約、匆匆未成。

許多煩惱,只為當時,一餉留情。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周邦彥 〔宋代〕

桃溪不作從容住,秋藕絕來無續處。

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

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

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餘粘地絮。

《青玉案》

周邦彥 〔宋代〕

良夜燈光簇如豆。占好事、今宵有。酒罷歌闌人散後。琵琶輕放,語聲低顫,滅燭來相就。玉體偎人情何厚。輕惜輕憐轉唧口留。雨散雲收眉兒皺。只愁彰露,那人知後。把我來僝僽。

复制

《玉樓春·大石》

周邦彥 〔宋代〕

當時攜手城東道。月墮檐牙人睡了。酒邊難使客愁驚,帳底不教春夢到。別來人事如秋草。應有吳霜侵翠葆。夕陽深鎖綠苔門,一任盧郎愁里老。

复制

《望江南·大石詠妓》

周邦彥 〔宋代〕

歌席上,無賴是橫波。寶髻玲瓏欹玉燕,繡巾柔膩掩香羅。人好自宜多。無個事,因甚斂雙蛾。淺淡梳妝疑見畫,惺忪言語勝聞歌。何況會婆娑。

复制

《望江南·大石》

周邦彥 〔宋代〕

游妓散,獨自繞回堤。芳草懷煙迷水曲,密雲銜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桃李下,春晚未成蹊。牆外見花尋路轉,柳陰行馬過鶯啼。無處不淒淒

复制

《玉樓春》

周邦彥 〔宋代〕

桃溪不作從容住。秋藉絕來無續處。當時相候赤欄橋,今日獨尋黃葉路。

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余黏地絮。

复制

《滿路花(仙呂思情)》

周邦彥 〔宋代〕

簾烘淚雨干,酒壓愁城破。冰壺防飲渴,培殘火。朱消粉退,絕勝新梳里。不是寒宵短,日上三竿,殢人猶要同臥。

如今多病,寂寞章台左。黃昏風弄雪,門深鎖。蘭房密愛,萬種思量過。也須知有我。著甚情悰,你但忘了人呵。

复制

《夙興》

周邦彥 〔宋代〕

曈曈海底日,赤輝射東方。

先驅斂群翳,微露不成霜。

早寤厭床第,起步東西廂。

引手視掌紋,黯黯未可祥。

念此閱人傳,三年得跧藏。

弛擔曾幾時,茲焉忽騰裝。

問今何所之,意行本無鄉。

晨鐘神慘悲,夜鼓思飛揚。

與俗同一科,何異犬與羊。

平明催放鑰,利害紛相攘。

顛倒走群愚,豈但渠可傷。

复制

《宿靈仙觀》

周邦彥 〔宋代〕

靈宮耽耽虎守谷,羽褐出山邀客宿。

稽首中茅司命君,四葉秉符調玉燭。

鳴金擊石天相聞,游飆倒影聲磷磷。

戲上雲崖撼瓊樹,脫葉出溪驚世人。

复制

《虞美人(正宮·第三)》

周邦彥 〔宋代〕

玉觴才掩朱弦悄。彈指壺天曉。回頭猶認倚牆花。只向小橋南畔、便天涯。

銀蟾依舊當窗滿。顧影魂先斷。淒風休颭半殘燈。擬倩今宵歸夢、到雲屏。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