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刘克庄 / 木兰花慢·渔父词
拼

《木兰花慢·渔父词》

刘克庄 〔宋代〕

海滨蓑笠叟,驼背曲,鹤形臞。

定不是凡人,古来贤哲,多隐于渔。

任公子,龙伯氏,思量来岛大上钩鱼;又说巨鼇吞饵,牵翻员峤方壶。

磻溪老子雪眉须,肘后有丹书。

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

世间久无是事,问苔矶痴坐待谁欤?只怕先生渴睡,钓竿指着珊瑚。

复制

木兰花慢·渔父词 - 赏析

“渔父”之咏,篇数很多,古往今来,不可胜数。其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当推唐人张志和的《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与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其声情舒缓平和,如行云流水,表现了作者的如野鹤闲云,与世无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声情孤傲冷峻,表现了作者的愤世嫉俗。然而“出世”也罢,“入世”也罢,他们笔下的“渔父”都是自我形象的外在表现,这一点是共同的。

起句“海滨蓑笠叟”五字,点出地点和人物。

“驼背曲,鹤形臞”二句承上,以三字短联具体刻画出“渔父”形象:其背既曲如驼,其躯又瘦似鹤。活脱脱地表现出一干瘪老儿,颇有调侃的意味。接着,词人又郑重其辞地宣布道:“定不是凡人,——古来贤哲,多隐于渔!”“任公子,龙伯氏,思量来岛大上钩鱼;又说巨吞饵,牵翻员峤方壶。”任公子是什么人呢?先秦寓言中之钓于海者也。据说他特制一竿大钓长绳,以五十头牛为饵,踞坐会稽山顶,投竿东海水中,钓得大鱼,切片晒干,令那浙江以东、苍梧(山名,即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以北广大地区的居民吃了个够。

龙伯氏又是什么人呢?他也是古代神话中之钓于海者也。相传渤海之东不知其几亿万里处有五座神山,曰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浮于海面,随潮水动荡不已。天帝恐其漂往西极,使岛上群仙流离失所,就命令十五头巨轮番负载之。不料龙伯国有巨人一钩连钓六而去,以致岱舆、员峤二山竟沉入海底。常言道:“没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这老儿若非任公子、龙伯氏一流人物,又岂敢到海边来看上了如海岛大的鱼要它上钩?——以此知其“定不是凡人”也。这段词写得似庄似谑,能令人肃然起敬,能令公莞尔一笑,精采之至。

上阕已揭出“古之贤哲,多隐于渔”的命题,而历史上第一个以渔隐名世的贤哲,非西周那位“直钩钓国”的姜太公莫属,故拈出他来作为典型。“磻溪老子雪眉须,肘后有丹书。”磻溪,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源出南山兹谷,北流入渭水,相传是姜太公当年垂钓之处。肘后,是随身的意思。古人随身携带书籍,每悬于肘后,故云。丹书,即古史传说中之“天书”,字色赤红,故名。这二句说太公垂钓磻溪之时,年虽老迈,须眉皆白,却熟谙上古帝王之道,有王佐之术。“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西伯,即周文王。文王出猎,偶遇太公垂钓于渭北,交谈之下,大为敬服,遂“载与俱归”,立为国师。文王死后,太公辅佐武王,誓师牧野(在今河南淇县西南),讨伐纣王,灭商建周,以开国之功封于营丘(在今山东淄博市北)。三句高度概括了太公一生之出处大节:遭遇文王、伐纣、受封。按太公负不世之才,立非常之勋,位极人臣,名垂青史,其事迹代表着旧时代知识分子个人价值最完满的实现;这种实现固有赖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但也离不开文王对他的赏识与重用。“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即此之谓也。因而,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典型形象,在姜太公的身上,积淀了千百年来绝大多数士子们主客观双向之梦想与追求。由此,读者不难感受到,词中所幻想出的这个海滨钓叟无非是历代寒士们的化身,他们渴望有朝一日被封建帝王慧眼识英雄,以至飞荡腾达,为王者师,为王者友。但无情的历史事实证明,这样的机会凤毛麟角,因此,作者一声断喝:醒来吧、小心“钓竿拂着珊瑚。”似这等好事,世上已很久不曾有过了,请问您还呆坐在长满苔藓之石矶上等候谁哩?只怕等到瞌睡虫上来,连手中渔竿也拿不稳了,看扫着海里的珊瑚礁罢!写着写着,上阕幽默之风又重现了。

此篇的命意,由于作者以“渔父词”题篇,词中又从头到尾都是在嘲弄一位妄想做姜太公第二的海滨钓叟,粗读之下,很容易使人得出其讽刺对象即为此渔翁所代表的怀才不遇人物的结论。这不能不说是一中错觉。其实,“世间久无是事”即点明,它的矛头,分明是冲着当代乃至前世不知多少代以来一切高高在上、不思求贤的封建统治者们来的。以积极的浪漫主义的形式表现一定批判性的现实主义的内容,滑稽家之辞不同于寻常打油之辞,于此词可知。▲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刘克庄

作者: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其它诗文

《舜庙》

刘克庄 〔宋代〕

粤俗安知帝,遗祠亦至今。

青山人寂寂,朱户柏森森。

雨打荒碑缺,苔封古洞深。

曾闻张侍讲,来此想韶音。

复制

《水龙吟(己亥自寿二首)》

刘克庄 〔宋代〕

年年岁岁今朝,左弧悬罢浑无事。

吾衰久矣,我辰安在,老之将至。

懒写京书,怕看除目,败人佳思。

把东篱掩定,北窗开了,悠然酌、颓然睡。

客有过门投贽。

道先生访华胥氏。

谁能辛苦,陪他绮语,记他奇字。

屈指先贤,戴花老监,岂其苗裔。

待异时约取,宽夫彦国,入耆英会。

复制

《次乡守赵计院鹿鸣韵》

刘克庄 〔宋代〕

幸际龙飞策士年,灵岩仙水执鞭先。

夺标文妙三场称,劝驾诗高万口传。

昔忝词臣曾草诏,今为乡老预兴贤。

春风到耳鳌头选,尚可扶衰候马前。

复制

《和乡守赵计院灯夕韵》

刘克庄 〔宋代〕

厨传终年省饯迎,万金难买上元晴。

首龡豳俗祈年雅,遥和尧民击壤声。

庭少缿筩知讼息,边无刁斗喜时增。

雌堂清苦倡优拙,姑扇仁风慰物情。

复制

《贺新郎(四用缕字韵为王实之寿)》

刘克庄 〔宋代〕

万字如针缕。

忆王郎、丹墀大对,气为文主。

贵近旁观俱失色,仰止如天圣度。

笑杜牧、成名居五。

晚面清光犹苦谏,似封人、恳切言君母。

谪尘世,错行路。

当时宜和薰风句。

又那知、青云一跌,被才名误。

输与灵和殿前柳,柔软随风学舞。

怪两鸟、新来停语。

不是先生高索价,问何时、宰相先生许。

举杯祝,莫倾柱。

复制

《念奴娇(再和)》

刘克庄 〔宋代〕

梦中忘却,已闲退、谏草犹藏怀袖。

文不会、铺张粉饰,武又安能战守。

秃似葫芦,辣于姜桂,衰飒同蒲柳。

没安顿处,不如归去丘首。

岁晚筋力都非,任空花眩眼,枯杨生肘。

客举前修三数个,待与刘君为寿。

或号憨郎杨朴,或称钝汉玉川,或自呼聱叟次山。

一篇齐物,读时咽以卮酒。

复制

《念奴娇 其十二 丙寅生日》

刘克庄 〔宋代〕

老逢初度,小儿女、盘问翁翁年纪。

屈指先贤,彷佛似,当日申公归邸。

跛子形骸,瞎堂顶相,更折当门齿。

麒麟阁上,定无人物如此。

追忆太白知章,自骑鲸去后,酒徒无几。

恶客相寻,道先生、清晓中酲慵起。

不袖青蛇,不骑黄鹤,混迹红尘里。

彭聃安在,吾师淇澳君子。

复制

《念奴娇(菊)》

刘克庄 〔宋代〕

老夫白首,尚儿嬉、废圃一番料理。

餐饮落英并坠露,重把离骚拈起。

野艳幽香,深黄浅白,占断西风里。

飞来双蝶,绕丛欲去还止。

尝试诠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间耳。

佛说诸天金色界,未必庄严如此。

尚友灵均,定交元亮,结好天随子。

篱边坡下,一杯聊泛霜蕊。

复制

《木兰花慢(已未生日)》

刘克庄 〔宋代〕

新来衰态见,书懒读,镜休看。

笑量窄才慳,卷无警策,杯有留残。

思量减些年甲,怎奈何、须与鬓难瞒。

假使诏催上道,不如敕放还山。

数年前乞挂衣冠。

耄矣尚盘桓。

且行歌拾穗,未应天上,解胜人间。

仙家更无理会,至今传、都厕处刘安。

莫怪是翁矍铄,止缘老子痴顽。

复制

《长相思(饯别)》

刘克庄 〔宋代〕

风萧萧。

雨萧萧。

相送津亭折柳条。

春愁不自聊。

烟迢迢。

水迢迢。

准拟江边驻画桡。

舟人频报潮。

复制

《满江红(端午)》

刘克庄 〔宋代〕

梅雨初收,浑不辨、东陂南荡。

清旦里、鼓铙动地,车轮空巷。

画舫稍渐京辇俗,红旗会踏吴儿浪。

共葬鱼娘子斩蛟翁,穷欢赏。

麻与麦,俱成长。

蕉与荔,应来享。

有累臣泽畔,感时惆怅。

纵使菖蒲生九节,争如白发长千丈。

但浩然一笑独醒人,空悲壮。

复制

《卜算子·风汉闲中做》

刘克庄 〔宋代〕

风汉闲中做,彼岸神舟渡。

万里晴空无片云,月照南溪路。

割断冤情苦,默默明玄趣。

一任傍人笑我贫,肚里非常富。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