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吳季子 / 水龍吟·和邵清溪詠梅見壽
拼

《水龍吟·和邵清溪詠梅見壽》

吳季子 〔宋代〕

分知白首天寒,千林搖落尋真隱。天工付與,冰肌雪骨,暗香寒凝。自許貞心,肯教色界,軟紅塵近。悵綠衣舞斷,參橫夢覺,依稀舊家猶認。不為角聲吹落,向花前、為伊悲恨。玉堂茅舍,風流隨處,年年孤另。不是人間,肝腸鐵石,相逢休問。算知心、只許東風,漏泄一分春信。

复制
吳季子

作者:吳季子

吳季子(生卒年不詳),字節卿,號裕軒,邵武人。登寶祐四年(1256)進士。歷沿江制置使干官,國子監丞。有詞《醉蓬萊》(壽友人母)等。

吳季子其它诗文

《八聲甘州·送呂總管》

吳季子 〔宋代〕

恨公來較晚,早歸朝、驄馬去難留。是朱輪華轂,聯珪疊組,家世公俟。今在玉堂深處,借重護偏州。好把青氈拂,奕世勛猷。明日東津歸路,正梅花霜暖,春上枝頭。看連旗列鼓,送客下江樓。對雲山、千年不老,向樓前、閱盡幾行舟。留名在,嚴陵灘下,日夜東流。

复制

《大江東去·自壽》

吳季子 〔宋代〕

半生習氣,被風霜、銷盡頭顱如許。七十年來都鑄錯,回首邯鄲何處。杜曲桑麻,柴桑松菊,歸計成遲暮。一樽自壽,不妨沈醉狂舞。休問滄海桑田,看朱顏白髮,轉次全故。烏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壞土。汾水悲歌,雍江苦調,墮淚真兒女。興亡一夢,大江依舊東注。

复制

《念奴嬌(再用韻傷春)》

吳季子 〔宋代〕

花落風初定。倚危闌、衷情慾訴,躊躇不忍。把酒問春無語,吹落游塵怎任。待淚雨、紅妝蔫盡。不道燕銜春將去,誤啼鵑、喚起年年恨。芳草路,人愁甚。

浮生一夢黃粱枕。且不妨、狂歌醉舞,塵談揮柄。金谷平泉俱塵土,誰是當年豪勝。但五柳、依然陶令。千古興亡東流水,望孤鴻、沒處殘陽影。無限意,傷春興。

复制

《水龍吟(和邵清溪詠梅見壽)》

吳季子 〔宋代〕

分知白首天寒,千林搖落尋真隱。天工付與,冰肌雪骨,暗香寒凝。自許貞心,肯教色界,軟紅塵近。悵綠衣舞斷,參橫夢覺,依稀舊家猶認。

不為角聲吹落,向花前、為伊悲恨。玉堂茅舍,風流隨處,年年孤另。不是人間,肝腸鐵石,相逢休問。算知心、只許東風,漏泄一分春信。

复制

《傳言玉女(壽何逢原母夫人九十一)》

吳季子 〔宋代〕

阿母今朝,飛下瓊樓金闕。先教玉女,為傳言細說。蟠桃手種,尚記此春時節。三千春後,開花初結。

宴罷瑤池,洗娥眉、已半雪。九旬偷度,笑韶光一映。仙翁日月,算與人間全別。從今一歲,年年三月。

复制

《登懸瓠城感吳季子》

吳季子 〔宋代〕

將軍戈甲從天下,丞相旌旗匝地來。

堪笑怒螳猶強臂,不知蟄戶欲驚雷。

咄嗟武相深冤洗,指顧山東治境開。

吏部聲名千古在,斷碑何處臥蒼苔。

复制

《中丞曹丈手錄新詩見示卒業感而有謝》

吳季子 〔宋代〕

山城春晚足音微,漠漠停雲四望非。忽訝漢珠神女贈,總緣荊玉國工稀。

聲排灰琯吹相協,字挾雲霞看欲飛。卻笑古來吳季子,楚風論未便成歸。

复制

《送盛秋亭兼柬吳克溫》

吳季子 〔宋代〕

趨庭有夢天應覺,故遣東風送畫船。冗我尚逋端友詠,祝君頻寄惠山泉。

松窗滴露臨蘇帖,月榭分光校楚編。間過義興吳季子,相思煩為道懸懸。

复制

《鄭生承武自閩來訪》

吳季子 〔宋代〕

蓬蒿三徑少將迎,客有相過萬里程。觀樂游同吳季子,談經業繼鄭康成。

悲歡往事青燈話,要眇新辭白雪聲。他日上林傳賦草,應知首問長卿名。

复制

《春日過瀛海公第有感》

吳季子 〔宋代〕

千家樓閣映朱軒,猶見沙堤接禁垣。

有劍只慚吳季子,無人重過趙平原。

花明戟戶春常寂,鳥識雕楹晝自喧。

試看五侯歌舞地,玉台金埒鎖黃昏。

复制

《送戶部吳廷憲主事赴廣西提學僉事得文字》

吳季子 〔宋代〕

泛泛濯錦江,產材多好文。就中吳季子,壯歲迥不群。

久簉司徒班,薦書新上聞。朝廷重興學,簡命恩禮勤。

乘驄過梅嶺,持節開江氛。念子掌邦教,此職固所欣。

都門時雨晴,岐路東西分。嶠外豈無士,成之在陶薰。

時名愧葩藻,實學須典墳。典墳首群行,古聖非徒雲。

行行志方健,寧肯上負君。三歲諒有期,遲子來策勛。

复制

《吳子使札來聘》

吳季子 〔宋代〕

  吳無君,無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賢季子也。何賢乎季子?讓國也。其讓國奈何?謁也,餘祭也,夷昧也,與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愛之,同欲立之以為君。謁曰:「今若是迮而與季子國,季子猶不受也。請無與子而與弟,弟兄迭為君,而致國乎季子。」皆曰諾。故諸為君者皆輕死為勇,飲食必祝,曰:「天苟有吳國,尚速有悔於予身。」故謁也死,餘祭也立。餘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則國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僚者長庶也,即之。季之使而反,至而君之爾。闔廬曰:「先君之所以不與子國,而與弟者,凡為季子故也。將從先君之命與,則國宜之季子者也;如不從先君之命與子,我宜當立者也。僚惡得為君?」於是使專諸刺僚,而致國乎季子。季子不受,曰:「爾殺吾君,吾受爾國,是吾與爾為篡也。爾殺吾兄,吾又殺爾,是父子兄弟相殺,終身無已也。」去之延陵,終身不入吳國。故君子以其不受為義,以其不殺為仁,賢季子。則吳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為臣,則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吳季子之名也。春秋賢者不名,此何以名?許夷狄者,不一而足也。季子者,所賢也,曷為不足乎季子?許人臣者必使臣,許人子者必使子也。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