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梅堯臣 / 依韻和劉六淮潮
拼

《依韻和劉六淮潮》

梅堯臣 〔宋代〕

汐潮如有信,時向舊痕生。

始覺回波定,還看曲渚平。

舞鷗隨下上,寒日共浮傾。

後夜人無寐,遙聽入浦聲。

复制

依韻和劉六淮潮 - 賞析

梅堯臣

作者: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後,於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並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梅堯臣其它诗文

《和韓子華寄東華市玉版鮓》

梅堯臣 〔宋代〕

客從都下來,遠遺東華鮓。

荷香開新包,玉臠識舊把。

色絜已可珍,味佳寧獨舍。

莫問魚與龍,予非博物者。

复制

《與二弟過溪至廣教蘭若》

梅堯臣 〔宋代〕

溪水今尚淺,涉馬不及韉。

岸口出近郭,野徑通平田。

行行渡小橋,決決響細泉。

萬木蔭古殿,一燈明象筵。

長廊顏頵碑,字體家法傳。

空堂裴相真,白髯垂過咽。

名跡兩不滅,豈獨畫與鐫。

高僧鑿崖腹,建閣將雲連。

秘此龍鸞跡,足使臣僕虔。

修竹間長松,森衛若被堅。

是必神物護,禹穴空歲年。

飯訖過山後,井傍攜名煎。

探幽偶轉谷,忽視昭亭巔。

蔓草不識名,步側時得牽。

幽禽聲各異,可辨唯杜鵑。

似驚俗客來,聒聒兩耳邊。

弊廬隔城堞,畏暮遽言還。

道逢張羅歸,鳥媒兼死懸。

遂同山樑雉,令我復喟然。

聊追一日事,書以為短篇。

复制

《取》

梅堯臣 〔宋代〕

東灣暖無沙,有

复制

《須題景德寺吉祥講僧》

梅堯臣 〔宋代〕

我講異爾講,我書非爾書。

彼將希白馬,此亦猶大車。

皆行國都內,轍不入委閭。

世人日擾擾,來慕清涼居。

复制

《秋雁》

梅堯臣 〔宋代〕

秋雁多夜飛,前群後孤來。儔合鳴自得,只去音已哀。

哀音能感人,腸酸非食梅。共將形影對,安得不早衰。

复制

《張仲通追賦洛中雜題和嘗歷覽者六章其六蘄竹》

梅堯臣 〔宋代〕

顋肥節腦瘦,蘄水長笛材。

洛陽袁氏塢,此竹舊移來。

雪霰飽已久,竅星誰為開。

與君作龍吟,吹發江南海。

复制

《依韻和王景彝對雪》

梅堯臣 〔宋代〕

天雪霰成先暴集,地中陽復已如期。

穿林斗覺縈風急,入袖初驚學舞遲。

樓上溫貂方貰酒,竹間寒雀未辭枝。

平明君向螭頭立,玉座爐煙細細時。

复制

《新韻曾子進早春》

梅堯臣 〔宋代〕

新雷歲旦發聲嚴,冰管寒銷細滴檐。

花甲將看枝迋斥,蛇鱗不復地中潛。

黃河分派來應早,白首歸朝意自恬。

強欲擬君為秀句,便無才思似江淹。

复制

《觀王介夫蒙亭記因記》

梅堯臣 〔宋代〕

吾年將五十,尚未暇讀易。一聞蒙亭說,乃見適所適。

維時明進退,豈不在泉石。野服制升越,山庖盛雞蹠。

床頭龍唇琴,案上科斗籍。風物稍佳時,把酒會三益。

況以兄為郎,仕也人豈迫。垂之愛之深,自匪逢時客。

复制

《寄麥門冬於符公院》

梅堯臣 〔宋代〕

佳人種碧草,所愛凌風霜。佳人昔已歿,草色尚蒼蒼。

陸行載以車,水行載以航。於今五六年,與我道路長。

思人不忍棄,期植寒冢傍。我嗟復北去,安得畢此喪。

留植精舍中,遠挈防根傷。他時京峴下,不比野蒿黃。

复制

《再和公儀龍圖》

梅堯臣 〔宋代〕

千重海浪漁人醉,百戰沙場野叟閒。

能向鬧中還得靜,乃知朝市即青山。

复制

《幽廟》

梅堯臣 〔宋代〕

老狐依叢祠,妖橫起百怪。

巢梟助鳴聲,穴兔資狡獪。

巫紿神靈言,俗奏飲食拜。

三年空禱祈,萬疾無愈差。

膻臊日已熾,疑畏誰敢懈。

近者勇丈夫,發揭窟乃壞。

始時驚其狂,今盡喜其快。

尨茸毛尚存,獨使尾徒大。

廟貌更一新,願以邪為戒。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