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梅堯臣 / 依韻和吳正仲聞重梅已開見招
拼

《依韻和吳正仲聞重梅已開見招》

梅堯臣 〔宋代〕

難開密葉不因寒,誰翦鵝兒短羽攢。

猶是去年驚目艷,不知從此幾人觀。

重重好蕊重重惜,日日攀枝日日殘。

我為病衰方止酒,願攜茶具作清歡。

复制

依韻和吳正仲聞重梅已開見招 - 賞析

梅堯臣

作者: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後,於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並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梅堯臣其它诗文

《送蔓曼卿鎖廳赴舉》

梅堯臣 〔宋代〕

舊果豈非好,截樹接新枝。

欲變明年花,曾不根本移。

屈彼自然性,曰茲山木卑。

子才實艷富,久為人所推。

固當升高科,我送作此詩。

复制

《送張生還和州》

梅堯臣 〔宋代〕

山頭孤石望來久,天外行人今獨歸。

藥囊自有留生術,不管淮南木葉飛。

复制

《送吳照鄰都官還江南》

梅堯臣 〔宋代〕

霜前江水磨碧銅,岸背菱葉翹赤蟲。

吳郎鬢絲生幾縷,不羞月上扶桑東。

羞見清波照人影,去時黑髮吹春風。

五年歸來婦應喜,從此不問西飛鴻。

复制

《溪邊昔欲罷,屑屑秋雨零。》

梅堯臣 〔宋代〕

未識潘岳貌,已知潘岳名。

去年改藩屏,暫此解佩纓。

一見意已合,談笑仆屢更。

豈唯文學富,況亦論事精。

溪邊昔欲罷,屑屑秋雨零。

於今又聞蟬,重起悲涼情。

作詩遠見招,值我將西行。

譬彼矯翼鳥,革然顧侶鳴。

蒼山不可陟,空入江上舲。

黃君雖雲約同泛,明日自訪柳惲汀。

寒儒所向多不成,或西或東車馬驚。

高樓登望酸目睛,欲觀弄濤仍膾鯨。

新安太守空相迎,舉手謝君江水清。

复制

《吳正仲遺二物詠之 金盞子》

梅堯臣 〔宋代〕

鍾令昔醒酒,豫章留此花。黃金盞何小,白玉椀無瑕。

始入吳郎宅,還歸楚客家。從茲不能醉,只恐費流霞。

复制

《哭王幾道職方三首 其二》

梅堯臣 〔宋代〕

我今過五十,萬事日消磨。熟識世間寡,故交泉下多。

葉秋知易隕,松耐竟如何。嘗亦悲前哲,荒墳野鼠窠。

复制

《梨花》

梅堯臣 〔宋代〕

處處梨花發,看看燕子歸。

園思前法部,淚濕舊宮妃。

月白鞦韆地,風吹蛺蝶衣。

強傾寒食酒,漸老覺歡微。

复制

《李密學遺苔醬脯雲是自採為之》

梅堯臣 〔宋代〕

潩流寒且急,岸草已凋摧。

石發尚堪把,江人曾不來。

誰知烏榜去,留采碧潭限。

持作吳鄉味,能令案淥杯。

复制

《出省有日書事和永叔》

梅堯臣 〔宋代〕

辭家綵勝人為日,歸路梨花雨合晴。庭下鞦韆應未拆,籠中鸚鵡即聞聲。

千門走馬將看榜,廣市吹簫尚賣餳。已是瓊林芳卉晚,不須游處避門生。

复制

《依韻和吳正仲屯田重台梅花詩》

梅堯臣 〔宋代〕

桃花已滿秦人洞,杏樹猶存董奉祠。

莫怪寒梅獨多葉,只緣樂府有新詩。

复制

《依韻和唐彥猷華亭十詠·顧亭林》

梅堯臣 〔宋代〕

鄉林空林木,不見古人居。

猶尋古人跡,更與古人疏。

昔為賢豪里,今作魑魅墟。

湖邊夜秋月,光彩波上余。

复制

《依韻和江鄰幾癸巳六月十日同刁吳韓楊飲范景》

梅堯臣 〔宋代〕

江翁多感慨,飲散來直廬。

題蹤有舊友,連蹇常與渠。

昨歸天祿下,念昔悲有餘。

未久復外補,安能戀清虛。

得請向苕霅,幽懷寄禽魚。

高城浸湖光,面面當紅蕖。

晚乘畫舫游,四坐羅輕裾。

數杯已酩酊,萬事應破除。

不愛趨時近,不恤與世疏。

百歲且過半,冉冉將焉如。

誰慕八十叟,猶在磻溪漁。

嗟哉再宿夕,乃自仲秋初。

清談固隔絕,可見壁上書。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