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王昌龄 / 从军行七首·其五
拼 译 译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唐代〕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七首·其五 -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大漠风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中途捷报传来,敌酋已被生擒。

注释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30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76-79

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85-486

从军行七首·其五 - 赏析

这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中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读者会悬想: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

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76-79

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85-486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4-118

从军行七首·其五 - 创作背影

本诗是《从军行七首》中的第五首。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盛唐诗人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王昌龄

作者: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王昌龄其它诗文

《击磬老人》

王昌龄 〔唐代〕

双峰褐衣久,一磬白眉长。

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复制

《送窦七》

王昌龄 〔唐代〕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复制

《琴》

王昌龄 〔唐代〕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复制

《河上老人歌(一作河上歌)》

王昌龄 〔唐代〕

河上老人坐古槎,合丹只用青莲花。

至今八十如四十,口道沧溟是我家。

复制

《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贻之作》

王昌龄 〔唐代〕

盛才膺命世,高价动良时。

帝简登藩翰,人和发咏思。

神仙去华省,鸳鸯忆丹墀。

清净能无事,优游即赋诗。

江山纷想象,云物动葳蕤。

逸气刘公干,玄言向子期。

多惭汲引速,翻愧激昂迟。

相马如何恨,登龙返自疑。

风尘吏道迫,行迈旅心衰。

拙疾徒为尔,穷愁欲问谁?秋风一片叶,朝镜数茎丝。

州县甘无取,丘园悔莫追。

琼瑶生箧笥,光景借茅茨。

他日青霄里,犹应访所知。

[一作高适诗]。

复制

《旅望 / 出塞行》

王昌龄 〔唐代〕

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复制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王昌龄 〔唐代〕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复制

《别陶副使归南海》

王昌龄 〔唐代〕

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

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

复制

《送人归江夏》

王昌龄 〔唐代〕

寒江绿水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

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复制

《送李五》

王昌龄 〔唐代〕

玉盌金罍倾送君,江西日入起黄云。

扁舟乘月暂来去,谁道沧浪吴楚分。

复制

《巴陵送李十二》

王昌龄 〔唐代〕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复制

《送朱越》

王昌龄 〔唐代〕

远别舟中蒋山暮,君行举首燕城路。

蓟门秋月隐黄云,期向金陵醉江树。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