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羅隱 /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拼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羅隱 〔唐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复制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 賞析

羅隱由於生活在政治極端腐敗的晚唐社會,又加上他仕途坎坷,十舉進士而不第,便化進取為憤怒,視功名如煙雲,常常以激憤的心情、銳利的筆鋒揭露現實的醜惡,批判政治的腐敗,抒發胸中的憤懣。《自遣》就是其中較有名的詩作。

  該詩成功地塑造一個活脫脫的呼之欲出的縱酒高歌的曠士形象。這個形象雖有政治上失意後頹唐的一面,而其中憤世嫉俗的品格頗得人們讚嘆。他除了反映舊時代知識分子一種變態的心理外,而通過人物的形象也狀寫出了晚唐社會的黑暗現實。

  這首詩先表現在詩歌形象性的追求上。乍看來此詩無一景語而全屬率直的抒情。但詩中所有情語都不是抽象的抒情,而能夠給人一個具體完整的印象。如首句說不必患得患失,倘若直說便抽象化、概念化。而寫成「得即高歌失即休」那種半是自白、半是勸世的口吻,尤其是仰面「高歌」的情態,則給人以一種生動形象的感受。情而有「態」,便形象化。次句不說「多愁多恨」太無聊,而說「亦悠悠」。也就收到具體生動之效,不特是趁韻而已。同樣,不說得過且過而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更將「得即高歌失即休」一語具體化,一個放歌縱酒的曠士形象呼之欲出。

  先看第三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此句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詩人在此告訴世人:失意無法排解時,可以以醉解愁。其實以酒消愁古已有之,曹操便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之句。但這樣的話從詩人的口中說出來就別有一番滋味了:如果真的時時刻刻有酒解愁,一輩子沉醉不醒也未嘗不可。可詩人是一位窮愁潦倒的文人,他不能天天有酒,兩個「今朝」的重複,道出了所謂的解憂,也只是暫時的排解而已。看來面對人世間紛至沓來的憂患與失意,詩人也沒有畢其功一役的解決辦法。「明日愁來明日愁」,此句明顯地流露出了窮愁潦倒的詩人的無奈與傷心,正因為「醉」的時間是有限的,酒醒之後又如何,尚未排遣的舊愁加上明日的新愁,那是更愁了。由此可見,正在勸解世人凡事看開些的詩人其實自己也沒有解決「失即休」這個難題,雖然他對明日之愁採取的是一種不屑一顧的態度,但這恰恰體現了他以酒澆愁,得過且過、無可奈何的悽酸、潦倒。古之文人,生活在那爭名奪利的官場社會之中,沒有幾個能達到如此境界。這,也就是此詩造成的總的形象了。僅指出這一點還不夠,還要看到這一形象具有獨特個性。只要將此詩與同含「及時行樂」意蘊的杜秋娘所歌《金縷衣》相比較,便不難看到。那裡說的是花兒與少年,所以「莫待無花空折枝」,頗有不負青春、及時努力的意味;而這裡取象於放歌縱酒,更帶遲暮的頹喪,「今朝有酒今朝醉」總使人感到一種內在的淒涼、憤嫉之情。二詩彼此並不雷同。此詩的情感既有普遍性,其形象又個性化,所以具有典型意義。

  此詩藝術表現上更其成功之處,則在於重疊中求變化,從而形成絕妙的詠嘆調。一是情感上的重疊變化。首句先括盡題意,說得時誠可高興失時亦不必悲傷;次句則是首句的補充,從反面說同一意思:倘不這樣,「多愁多恨」,是有害無益的;三、四句則又回到正面立意上來,分別推進了首句的意思:「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覆與推進,「明日愁來明日愁」則是「失即休」的進一步闡發。總之,從頭至尾,詩情有一個迴旋和升騰。二是音響即字詞上的重疊變化。首句前四字與後三字意義相對,而二、六字(「即」)重疊;次句是緊縮式,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亦悠悠,形成同意反覆。三、四句句式相同,但三句中「今朝」兩字重疊,四句中「明日愁」竟然三字重疊,但前「愁」字屬名詞,後「愁」字乃動詞,詞性亦有變化。可以說,每一句都是重疊與變化手牽手走,而每一句具體表現又各各不同。把重疊與變化統一的手法運用得盡情盡致,在小詩中似乎是最突出的。

  由於上述兩個方面的獨到,宜乎千年以來一些窮愁潦倒的人沉飲「自遣」,陶冶情操時,於古人偌多解愁詩句中,惟獨最容易記起「今朝有酒今朝醉」來。

  詩名《自遣》,是自行排遣寬慰的意思。解讀此詩,關鍵全在於詩人將「愁』和「恨」排遣掉了沒有。而詩人之「愁」和「恨」是社會之愁,家國之愁,這種愁是詩人自己難以解決的。上書,皇帝不聽;勸說,皇帝不理;諷諫,皇帝會惱怒。那詩人怎樣排遣,是採取了不理、不採、不合作、不發言的態度。這種玩世不恭的態度雖帶有一定的消積成分,然而大多的知識分子都不發言,都不合作,那「此時無聲勝有聲」擁有很大的力量。

羅隱

作者:羅隱

羅隱(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於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鏐,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羅隱其它诗文

《淮南送工部盧員外赴闕》

羅隱 〔唐代〕

始從豸角曳長裾,又吐雞香奏玉除。

隋邸舊僚推謝掾,漢廷高議得相如。

貴分赤筆升蘭署,榮著緋衣從板輿。

遙想到時秋欲盡,禁城涼冷露槐疏。

复制

《寄徐濟進士》

羅隱 〔唐代〕

往年疏懶共江湖,月滿花香記得無。

霜壓楚蓮秋後折,雨催蠻酒夜深酤。

紅塵偶別迷前事,丹桂相傾愧後徒。

出得函關抽得手,從來不及阮元瑜。

复制

《封禪寺居》

羅隱 〔唐代〕

盛禮何由睹,嘉名偶寄居。

周南太史淚,蠻徼長卿書。

砌竹搖風直,庭花泣露疏。

誰能賦秋興,千里隔吾廬。

复制

《渚宮秋思》

羅隱 〔唐代〕

楚城日暮煙靄深,楚人駐馬還登臨。

襄王台下水無賴,神女廟前雲有心。

千載是非難重問,一江風雨好閒吟。

欲招屈宋當時魄,蘭敗荷枯不可尋。

复制

《姑蘇城南湖陪曹使君游》

羅隱 〔唐代〕

水蓼花紅稻穗黃,使君蘭棹泛回塘。

倚風荇藻先開路,迎旆鳧鷖盡著行。

手裡兵符神與術,腰間金印彩為囊。

少年太守勛庸盛,應笑燕台兩鬢霜。

复制

《姑蘇真娘墓》

羅隱 〔唐代〕

春草荒墳墓,萋萋向虎丘。

死猶嫌寂寞,生肯不風流。

皎鏡山泉冷,輕裾海霧秋。

還應伴西子,香徑夜深游。

复制

《薛陽陶觱篥歌》

羅隱 〔唐代〕

平泉上相東征日,曾為陽陶歌觱篥。

烏江太守會稽侯,相次三篇皆俊逸。

橋山殯葬衣冠後,金印蒼黃南去疾。

龍樓冷落夏口寒,從此風流為廢物。

人間至藝難得主,懷抱差池恨星律。

邗溝僕射戎政閒,試渡瓜洲吐伊鬱。

西風九月草樹秋,萬喧沈寂登高樓。

左篁揭指徵羽吼,煬帝起坐淮王愁。

高飄咽滅出滯氣,下感知己時橫流。

穿空激遠不可遏,仿佛似向伊水頭。

伊水林泉今已矣,因取遺編認前事。

武宗皇帝御宇時,四海恬然知所自。

掃除桀黠似提帚,制壓群豪若穿鼻。

九鼎調和各有門,謝安空儉真兒戲。

功高近代竟誰知,藝小似君猶不棄。

勿惜喑嗚更一吹,與君共下難逢淚。

复制

《送支使蕭中丞赴闕》

羅隱 〔唐代〕

八年刀筆到京華,歸去青冥路未賒。

今日風流卿相客,舊時基業帝王家。

彤庭彩鳳雖添瑞,望府紅蓮已減花。

從此常僚如有問,海邊麋鹿斗邊槎。

复制

《竹下殘雪》

羅隱 〔唐代〕

牆下濃陰對此君,小山尖險玉為群。

夜來解凍風雖急,不向寒城減一分。

复制

《中元夜看月》

羅隱 〔唐代〕

朦朧南溟月,洶湧出雲濤。下射長鯨眼,遙分玉兔毫。

勢來牛斗動,路越宵冥高。竟夕瞻光影,昂頭把白醪。

复制

《堋口逢人》

羅隱 〔唐代〕

艱難別離久,中外往還深。已改當時發,空餘舊日心。

复制

《鶯聲》

羅隱 〔唐代〕

井上梧桐暗,花間霧露晞。一枝晴復暖,百囀是兼非。

金屋夢初覺,玉關人未歸。不堪閒日聽,因爾又沾衣。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