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戴叔倫 / 卷一·唐五代詞 / 調笑令·邊草
拼 译 译

《調笑令·邊草》

戴叔倫 〔唐代〕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萬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調笑令·邊草 - 譯文及註釋

譯文邊塞的野草啊,邊塞的野草!野草枯盡,戍邊的兵士也已老。山南山北雪後放睛,千里萬里處處月明。明月啊,明月!遠處傳來胡笳一聲,令人悲苦愁絕。

注釋調笑令:詞牌名。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曰:「打嫌《調笑》易,飲訝《卷波》遲。」自註:「拋打曲有《調笑令》,飲酒麴有《卷白波》。」詞調名蓋本唐曲。此調為單調,八句,三十二字。第四、五句押平聲韻,其餘各句均押仄聲韻。其中第二句疊用第一句,第七句疊用第六句,第六句顛倒第五句末二字而成。邊草:邊塞之草。此草秋天乾枯變白,為牛馬所食。盡:死。雪晴:下過大雪後放晴。月明:月色皎潔。胡笳(jiā):一種流行於北方遊牧民族地區的管樂器,漢魏鼓吹樂常用之。絕:極,很,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詞。▲

龔學文 .《閨秀詞三百首》 .桂林 :灕江出版社 ,1996 :326-327 .

喬力 .《唐五代詞選》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 :10 .

綦文霞 .《歷代詞精品百首》 .長春 :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1996 :15 .

盧冀寧,汪維懋 .《歷代邊塞詩詞選析》 .北京 :軍事誼文出版社 ,1997 :180 .

《新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編委會 .《新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長春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1 .

調笑令·邊草 - 賞析

盛唐、中唐時代,北部、西北部邊疆與異族的戰爭接連不斷,邊塞生活、邊兵情懷就成為詩詞中的常見題材。這首邊塞詞就抒寫了久戍邊陲的士兵冬夜對月思鄉望歸的心情。

開頭三句以邊草起興,感嘆長期在邊關征戰的兵士的命運如同邊草。邊草就是邊地的白草,據《漢書·西域傳》顏師古注,謂白草「干熟時正白色,牛馬所嗜也。」王先謙補註謂白草「冬枯而不萎,性至堅韌。」這種草在秋天開始變白,冬天枯乾。士兵征戰邊關,春去冬來,年復一年,歸期渺茫。他們望斷邊草漸漸變白枯乾,深感青春消逝,年華老去,在這僻遠廣漠的邊地,更勾起了濃重的鄉思。而朝廷把他們徵發到邊關以後,卻不加關心,他們戍邊到老也無人來換防。眼見邊草年年枯白,回鄉的希望也隨之漸漸破滅了。《詩經·小雅·採薇》寫從軍戰士的心情:「我行不來(無人來關心慰問)」、「莫知我哀」。王之渙《涼州詞》寫戍卒怨情:「春風不度玉門關」,嘆朝廷恩澤不到邊關。這裡的「邊草」三句。在望草嘆老中也包含着這種悲涼的感觸,思鄉之切與怨悵之深交織在字裡行間。

接下去視角從邊草轉到白雪、明月,更渲染了兵士靜夜思歸的心境。在這萬籟俱寂的冬夜,佇立邊關,但見白雪皚皚,晴空萬里,月色皎潔。白雪與明月相映,一片銀輝,愈見邊地之寥廓明淨。這不是賞景的雅興,而是以樂景寫哀,愈見其哀的曲折表現手法,來表露征人對景難排的無盡鄉思。山南山北,千里萬里,到處是雪,重疊排對的句式,愈顯出征人的愁思縈迴。望月常易觸動鄉情,何況遠在邊塞、久別故鄉的征人,他的思緒更難以抑制,隨着明月流光牽到萬里以外的故鄉。唐代邊塞詩中常借望月來寫征人鄉思,有名的如李益的《從寫北征》:「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寫平沙中望月所引起的「征人盡望鄉」的心情。這首詞也是如此,從雪晴、月明的寧靜景象中,令人可以想見征人佇立蒼茫的形象及其排解不盡的繚亂邊愁和綿長悠遠的思鄉情懷。

結尾三句,進一步加濃了這種思歸無期的沉重壓抑感。根據《轉應曲》詞調,六、七兩句要將第五句末兩字顛倒過來,再重複兩次,增強抒情色調和音樂感。「明月,明月」,再強調一下月色,望月思鄉的中心更突出了,喟然感嘆之情溢於言表。明月已撩動鄉思,而偏偏在此時又聽到聲聲胡笳,在空寂的夜晚聽來分外蒼涼淒切。笳聲、鼓角之類音響都是邊塞戰地的特有聲音,塞上悲笳,使征人沉浸於鄉思的心境猛然震醒:呵,現在還身處戰爭環境,戰事不息,戍邊未竟,何日是歸期!望月思歸,只是可望可思而已,而真正歸故鄉的現實卻又在這笳聲中化為泡影。這樣的對月聞笳,真使人愁思鬱結,肝腸寸斷。征人那痛苦,哀怨的心聲隨着月光的流灑和笳聲的飄揚,也在這大漠中留下了長長的餘音。

全詞沒有出現思鄉懷人的字樣,但句句都圍繞着這一主題,其特點是全用景物烘托的手法。邊地將盡的枯草,積滿山嶺的冰雪,晴朗夜空的明月,淒涼悲切的胡笳聲,所有這些景物描寫,都是為了烘托戍卒的心情,有了前面的層層鋪墊,最後用「愁絕」二字點明,就顯得心情特別沉重而有力。

此詞的另一特點是重疊的結構形式。按照詞的格律要求,全詞有兩對疊句,這種重疊通過重複歌詠可加強感情的抒發,同時也起了加深意境的作甩。「邊草」重疊,形成一種荒涼的意境,描寫了戍卒的活動背景,也烘托出戍卒空虛淒涼的心境,這就與單用「邊草」二字的作用不同。「明月」重疊,一方面是上句末尾「月明」二字的顛倒,使之與上句轉折呼應,這也是轉應曲詞調的格律要求,形成上下句勾連的格局,可產生迴環往復的韻致,另一方面,「明月」二字的重疊,造成了一種明月普照的柔和氛圍,烘托出了戍卒思鄉懷人的強烈不安的情緒。

全詞意境極為深沉含蓄,是中唐文人詞中難得的一篇佳作。▲

陸國斌,鍾振振.《歷代小令詞精華》.長沙:嶽麓書社,1993:24-25

調笑令·邊草 - 創作背影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唐朝時期,政府在邊地設立都護府,管理邊地事務。很多士兵駐紮在邊地,邊地戰事不斷,士兵生活悲苦。這首詞是作者為了表達邊塞士兵渴望回歸故鄉的願望而作。

童輝 .《一生最愛古詩詞》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2 :307 .

戴叔倫

作者: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常州)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戴叔倫其它诗文

《漢宮人入道》

戴叔倫 〔唐代〕

蕭蕭白髮出宮門,羽服星冠道意存。

霄漢九重辭鳳闕,雲山何處訪桃源。

瑤池醉月勞仙夢,玉輦乘春卻帝恩。

回首吹簫天上伴,上陽花落共誰言。

复制

《將巡郴永途中作》

戴叔倫 〔唐代〕

行役留三楚,思歸又一春。

自疑冠下發,聊此鏡中人。

機息知名誤,形衰恨道貧。

空將舊泉石,長與夢相親。

复制

《答孫常州見憶》

戴叔倫 〔唐代〕

畫鷁春風裡,迢遙去若飛。

那能寄相憶,不並子猷歸。

复制

《又酬曉燈離暗室五首 其二》

戴叔倫 〔唐代〕

寒燈揚曉焰,重屋驚春雨。

應想遠行人,路逢泥濘阻。

复制

《同兗州張秀才過王侍御參謀宅賦十韻(柳字)》

戴叔倫 〔唐代〕

十年官不進,斂跡無怨咎。

漂蕩海內游,淹留楚鄉久。

因參戎幕下,寄宅湘川口。

翦竹開廣庭,瞻山敞虛牖。

閒門早春至,陋巷新晴後。

覆地落殘梅,和風裊輕柳。

逢迎車馬客,邀結風塵友。

意愜時會文,夜長聊飲酒。

秉心轉孤直,沈照隨可否。

豈學屈大夫,憂慚對漁叟。

复制

《題稚川山水》

戴叔倫 〔唐代〕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雲樹晚蒼蒼。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蘇溪亭》

戴叔倫 〔唐代〕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轉應曲·邊草》

戴叔倫 〔唐代〕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复制

《過故人陳羽山居》

戴叔倫 〔唐代〕

向來攜酒共追攀,此日看雲獨未還。不見山中人半載,

依然松下屋三間。峰攢仙境丹霞上,水繞漁磯綠玉灣。

卻望夏洋懷二妙,滿崖霜樹曉斑斑。

复制

《過柳州》

戴叔倫 〔唐代〕

地盡江南戍,山分桂北林。火雲三月合,石路九疑深。

暗谷隨風過,危橋共鳥尋。羈魂愁似絕,不復待猿吟。

复制

《江上別劉駕》

戴叔倫 〔唐代〕

天涯芳草遍,江路又逢春。海月留人醉,山花笑客貧。

離杯傾祖帳,征騎逐行塵。回首風流地,登臨少一人。

复制

《題橫山寺》

戴叔倫 〔唐代〕

偶入橫山寺,湖山景最幽。露涵松翠濕,風涌浪花浮。

老衲供茶碗,斜陽送客舟。自緣歸思促,不得更遲留。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