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歸仁 / 恭和御製賜朝鮮琉球安南諸國使臣詩
拼

《恭和御製賜朝鮮琉球安南諸國使臣詩》

歸仁 〔唐代〕

堯階春葉報中旬,湛露恩深法宴頻。薄海歡欣同玉帛,寰區慶祝競神人。

陪筵每感黃封遍,賜醞那安御手親。五紀馨香臻八耋,南山北斗總歸仁。

复制

恭和御製賜朝鮮琉球安南諸國使臣詩 - 賞析

歸仁

作者:歸仁

歸仁,唐末至五代初洛陽靈泉寺僧人。嗣疏山匡仁。後梁太祖開平三年(909)羅隱卒後,有詩悼之。又與沈彬相識。《景德傳燈錄》卷二〇有傳。為詩長於近體。《全唐詩》存詩6首。

歸仁其它诗文

《題牛相公歸仁里宅新成小灘》

歸仁 〔唐代〕

平生見流水,見此轉留連。況此朱門內,君家新引泉。

伊流決一帶,洛石砌千拳。與君三伏月,滿耳作潺湲。

深處碧磷磷,淺處清濺濺。碕岸束嗚咽,沙汀散淪漣。

翻浪雪不盡,澄波空共鮮。兩岸灩澦口,一泊瀟湘天。

曾作天南客,漂流六七年。何山不倚杖,何水不停船。

巴峽聲心裡,松江色眼前。今朝小灘上,能不思悠然。

复制

《往清軒》

歸仁 〔唐代〕

殷本高辛裔,六七起聖君。受王一剝喪,高賢盡隱淪。

坐待天下清,用沽席上珍。況茲黃袍破,我生當其辰。

衣冠歸□□,海國陷黃塵。寧有人間世,能逃率土濱。

結茅菩提頂,渾忘虎豹鄰。寤寐祇思晉,幽沈迥避秦。

何時啟昌運,□□產聖人。願言同二老,荷杖還歸仁。

复制

《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

歸仁 〔唐代〕

窈窈辰溪路,秦人此避秦。

子孫為洞戶,世系本王民。

問淑桑鴞變,言忠黍貊親。

此心能勿舍,何地不歸仁。

复制

《閒居雜興 其一》

歸仁 〔唐代〕

塵途爭捧檄,皇皇曰為親。苟遂犬馬事,而墜百年身。

曾子能養志,顏生重歸仁。豈無負米者,揚親億萬春。

家有聖善母,七十共艱辛。容我衡門老,朝夕共鱸蓴。

复制

《四賢吟狄樞密》

歸仁 〔唐代〕

樞使冠世才,赫然奉天討。雲陣擁貔貅,燈宵馳羽葆。

嗤彼豺狼氛,鳴劍肆駘掃。朝度昆崙關,夕破歸仁島。

莫問金龍衣,自握蒼精寶。臣心一寸丹,千載日杲杲。

复制

《寄柳博士》

歸仁 〔唐代〕

試續《儒林傳》,南州定幾人。清標騰鳳翼,素手截鯨鱗。

卓犖初觀國,軒騰早致身。燕秦爭騁俠,鄒魯共稱醇。

旅劍渾如淬,家氈在一振。於焉徵有道,自此教成均。

學術諸生識,才名六館親。土床然燭夜,茸帳結餐晨。

上下笙鏞間,縱橫俎豆陳。岐原周鼓老,闕里魏碑真。

白日需前席,青雲仰後塵。山林稽猛駮,文字到祥麟。

豈獨呻佔畢,猶應逐縉紳。討論抽秘典,扈從得良臣。

絕漠幽州暗,滄波碣石鄰。鸞旗飛旖旎,革輅壓輪囷。

御苑材官集,離宮突騎巡。赤狐翻遠譯,黃鼠割時珍。

法酒蒲萄熟,天花芍藥春。溯風沙鶻健,沖雪野駝馴。

北海誰求隱,東都或對賓。三關寧設險,八極總歸仁。

悵望懷今古,賡歌邁等倫。短衣曾見寵,長鋏每忘貧。

共往仍聯駟,同吟更接茵。玉山森巨石,金水濯芳津。

本擬追枚乘,終然愧郤詵。鹿鳴來已再,鵬擊去何因。

色挺淮王桂,香生楚客蘋。聖朝初薦士,江漢有垂綸。

复制

《宿歸仁寺三首 其三》

歸仁 〔唐代〕

巴水任喧雲,僧窗睡方悄。風清月到床,露白蟲鳴草。

复制

《宿歸仁寺三首》

歸仁 〔唐代〕

下瞰十仞余,遙瞻幾千里。

遊客日暮時,鄉心萬端起。

复制

《詠史十二首 其二》

歸仁 〔唐代〕

天下自歸仁,乘敝易見澤。長者人共推,況有西楚霸。

雄兵號百萬,瞋叱皆辟易。背關殺義主,遂為帝王藉。

神龍排九霄,風雲生羽翮。一敗彭城東,折木揚沙石。

再出滎陽西,黃屋回劍戟。殘暴人天厭,子惠一當百。

呂公識微賤,老嫗安足覈。君子慎幽邈,小人懷顯謫。

邇可遠在茲,上帝日臨赫。英雄各自為,委身矜一擲。

若無良與平,東西決晨夕。鴻溝限天塹,龍蛇異窟宅。

五年起布衣,成敗爭毫髮。所信維穹蒼,穹蒼不可繹。

撫時崇明德,天心在咫尺。

复制

《贈答劉御史雲卿》

歸仁 〔唐代〕

學道有通蔽,今人乃其尤。溫柔與敦厚,掃滅不復留。

高蹇當父師,排擊劇寇讎。真是未可必,自私有足羞。

古人相異同,寧復操戈矛。春風入萬物,枯櫱將和柔。

克己未有加,歸仁亦何由。先儒骨已腐,百罵不汝酬。

胡為文字間,刮垢搜瘢疣。吾道非申韓,哀哉涉其流。

大儒不知道,此論信以不。我觀唐以還,斯文有伊周。

開雲揭日月,不獨程張儔。聖途同一歸,論功果誰優?

戶牖徒自辟,膠漆本易投。九原如可作,吾欲起韓歐。

复制

《勵志詩》

歸仁 〔唐代〕

大儀斡運,天回地游。四氣鱗次,寒暑環周。星光既夕,忽焉素秋。

涼風振落,熠耀宵流。吉士思秋,實感物化。日與月與,荏苒代謝。

逝者如斯,曾無日夜。嗟爾庶士,胡寧自舍。仁道不遐,德輶如羽。

求焉斯至,眾鮮克舉。大猷玄漠,將抽厥緒。先民有作,貽我高矩。

雖有淑姿,放心縱逸。出般於游,居多暇日。如彼梓材,弗勤丹漆。

雖勞朴斫,終負素質。養由矯矢,獸號於林。蒲蘆縈繳,神感飛禽。

末伎之妙,動物應心。研精耽道,安有幽深。安心恬盪,棲志浮雲。

體之以質,彪之以文。如彼南畝,力耒既勤。藨蓘致功,必有豐殷。

水積成川,載瀾載清。土積成山,歊蒸郁冥。山不讓塵,川不辭盈。

勉爾含弘,以隆德聲。高以下基,洪由纖起。川廣自源,成人在始。

累微以著,乃物之理。纆牽之長,實累千里。復禮終明,天下歸仁。

若金受礪,若泥在鈞。進德修業,輝光日新。隰朋仰慕,予亦何人。

复制

《尚德緩刑書》

歸仁 〔唐代〕

  漢昭帝逝世,昌邑王劉賀被廢黜,漢宣帝劉詢剛剛登上皇位。路溫舒呈上奏書,奏書說:

  昭帝崩,昌邑王賀廢,宣帝初即位,路溫舒上書,言宜尚德緩刑。其辭曰:

  「臣聞齊有無知之禍,而桓公以興;晉有驪姬之難,而文公用伯。近世趙王不終,諸呂作亂,而孝文為太宗。由是觀之,禍亂之作,將以開聖人也。故桓、文扶微興壞,尊文、武之業,

  澤加百姓,功潤諸侯,雖不及三王,天下歸仁焉。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義,省刑罰,通關梁,一遠近,敬賢如大賓,愛民如赤子,內恕情之所安而施之於海內,是以囹圄空虛,天下太平。夫繼變化之後,必有異舊之恩,此賢聖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而無嗣,大臣憂戚,焦心合謀,皆以昌邑尊親,援而立之。然天不授命,淫亂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禍變之故,乃皇天之所以開至聖也。故大將軍受命武帝,股肱漢國,披肝膽,決大計,黜亡義,立有德,輔天而行,然後宗廟以安,天下咸寧。臣聞《春秋》正即位,大一統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與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統,滌煩文,除民疾,存亡繼絕,以應天意。

  「臣聞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獄之吏是也。秦之時,羞文學,好武勇,賤仁義之士,貴治獄之吏,正言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於世⒅,忠良切言皆郁於胸,譽諛之聲日滿於耳,虛美薰心,實禍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賴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饑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獄亂之也。夫獄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復生,絕者不可復屬。《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今治獄吏則不然,上下相驅,以刻為明,深者獲公名,平者多後患。故治獄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離於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計歲以萬數。此仁聖之所以傷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則樂生,痛則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做囚人不勝痛,則飾詞以視之,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卻,則鍛練而周內之;蓋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何則?成練者眾,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獄吏專為深刻,殘賊而亡極,媮為一切,不顧國患,此世之大賊也。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故天下之患,莫深於獄;敗法亂正,離親塞道,莫甚乎治獄之吏,此所謂一尚存者也。」

  「臣聞烏鳶之卵不毀,而後鳳凰集;誹謗之罪不誅,而後良言進。故古人有言:「山藪臧疾,川澤納污,瑾瑜匿惡,國君含詬。」唯陛下除誹謗以招切言,開天下之口,廣箴諫之路,掃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寬刑罰,以廢治獄,則太平之風可興於世,永履和樂,與天亡極,天下幸甚。」

  上善其言。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