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杜甫 / 畫鷹
拼 译 译

《畫鷹》

杜甫 〔唐代〕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㩳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絛鏇光堪擿,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畫鷹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潔白畫絹之上,突然騰起風霜氣,原來紙上蒼鷹,兇猛不同一般。竦起身軀,想要捕殺狡兔;側目而視,目光深碧銳利。只要解開絲繩鐵環,畫鷹就會凌空飛去;只要輕輕呼喚一聲,畫鷹就會拍翅飛來。何時讓它搏擊凡鳥,我們就會見到凡鳥血灑草原的壯觀景象。

注釋素練:作畫用的白絹。風霜:指秋冬肅殺之氣。這裡形容畫中之鷹兇猛如挾風霜之殺氣。風:一作「如」。畫作:作畫,寫生。殊:特異,不同凡俗。㩳(sǒng)身:即竦身,收斂軀體準備搏擊的樣子。思狡免:想捕獲狡兔。側目:斜視。《漢書·李廣傳》:「側目而視,號曰蒼鷹。」似愁胡:形容鷹的眼睛色碧而銳利。因胡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此為喻。愁胡:指發愁神態的胡人。孫楚《鷹賦》:「深目峨眉,狀如愁胡。」傅玄《猿猴賦》:「揚眉蹙額,若愁若嗔。」絛:絲繩,指系鷹用的絲繩。鏇:金屬轉軸,指鷹繩另一端所系的金屬環。堪擿(zhāi):可以解除。擿:同「摘」。軒楹:堂前廊柱,指懸掛畫鷹的地方。勢可呼:畫中的鷹勢態逼真,呼之欲飛。何當:安得,哪得。這裡有假如的意思。擊凡鳥:捕捉凡庸的鳥。平蕪:草原。▲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43

蕭滌非.杜甫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5

畫鷹 - 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作者借鷹言志,通過描以畫中雄鷹的威猛姿態和飛動的神情,以及搏擊的激情,「曲盡其妙」(《瀛奎律髓》),從而表現了作者青年時代昂揚奮發的心志和鄙視平庸的性情。

全詩共八句,可分生寫意思:一、二兩句為第一寫,點明題目。起用驚訝的口氣:說是潔白的畫絹上,突然騰起了一片風霜肅殺之氣,這種肅殺之氣,第二句隨即點明:原工是矯健不凡的畫鷹仿佛挾風帶霜而起,極贊以畫的特殊技巧所產生的藝術效果。這首詩起筆是倒插法。杜甫《姜楚公畫角鷹歌》的起筆說:「楚公畫鷹鷹戴角,殺氣森森到幽朔。」先從畫鷹之人所畫的角鷹寫起,然後描寫出畫面上所產生的肅殺之氣,這是正起。而此詩則先寫「江練風霜起」,然後再點明「畫鷹」,所以叫作倒插法。這種手法,一起筆就有力地刻畫出畫鷹的氣勢,吸引着讀者。杜甫的題畫詩善用此種手法,如《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的起筆說:「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畫鶻行》的起筆說:「高堂見生鶻,颯爽動秋骨。」《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沱江畫圖十韻》的起筆說:「沱水臨中座,岷山到北堂。」這些起筆詩句都能起到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

中間四句為第二寫,描寫畫面上蒼鷹的神態,是正面文章。頷聯兩句是說蒼鷹的眼睛和猢猻的眼睛相似,聳起身子的樣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的兔子似的,從而刻畫出蒼鷹搏擊前的動作及其心理狀態,是傳神之筆,把畫鷹一下子寫活了,宛如真鷹。頸聯兩句是說繫着金屬圓軸的蒼鷹,光彩照人,只要把絲繩解掉,即可展翅飛翔;懸掛在軒楹上的畫鷹,神采飛動,氣雄萬夫,好像呼之即出,去追逐狡兔,從而描寫出畫鷹躍躍欲試的氣勢。作者用真鷹工作比擬,以這兩聯詩句,把畫鷹描寫得栩栩如生。

以上這兩聯中,「思」與「似」、「擿」與「呼」兩對詞,把畫鷹刻畫得極為傳神。「思」寫其動態,「似」寫其靜態,「擿」寫其情態,「呼」寫其神態。詩人用字精工,頗見匠心。通過這些富有表現力的字眼,把畫鷹描寫得同真鷹一樣。是真鷹,還是畫鷹,幾難分辨。但從「堪」與「可」這兩個推論之詞工玩味,畢竟仍是畫鷹。

最後兩句進到第生寫,承上收結,直把畫鷹當成真鷹,寄託着作者的思想。「何當」含有希幸之意,就是希望畫鷹能夠變成真鷹,奮飛碧霄去搏擊凡鳥。「毛血」句,見班固《西都賦》:「風毛雨血,灑野蔽天。」至於「凡鳥」,張上若說:「天下事皆庸人誤之,末有深意。」這是把「凡鳥」喻為誤國的庸人,似有鋤惡之意。由此看工,此詩借詠《畫鷹》以表現作者嫉惡如仇之心,奮發向上之志。作者在《楊監又出畫鷹十二扇》一詩的結尾,同樣寄寓着他自己的感慨:「為君除狡兔,會是翻鞲上。」

總起工看,這首詩起筆突兀,先勾勒出畫鷹的氣勢,從「畫作殊」興起中間兩聯對畫鷹神態的具體描以,而又從「勢可呼」順勢轉入收結,寄託着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題。▲

程千帆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423-424

畫鷹 - 創作背影

這首題畫詩寫於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末期,與《房兵曹胡馬》約作於同時,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時詩人正當年少,富於理想,也過着「快意」的生活,充滿着青春活力,富有積極進取之心。

海兵.杜甫詩全集祥註: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4

杜甫

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杜甫其它诗文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七》

杜甫 〔唐代〕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

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

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

煙塵獨長望,衰颯正摧顏。

《春夜峽州田侍御長史津亭留宴(得筵字)》

杜甫 〔唐代〕

北斗三更席,西江萬里船。

杖藜登水榭,揮翰宿春天。

白髮煩多酒,明星惜此筵。

始知雲雨峽,忽盡下牢邊。

复制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杜甫 〔唐代〕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於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青陽峽》

杜甫 〔唐代〕

塞外苦厭山,南行道彌惡。

岡巒相經亘,雲水氣參錯。

林迥硤角來,天窄壁面削。

溪西五里石,奮怒向我落。

仰看日車側,俯恐坤軸弱。

魑魅嘯有風,霜霰浩漠漠。

昨憶逾隴坂,高秋視吳岳。

東笑蓮華卑,北知崆峒薄。

超然侔壯觀,已謂殷寥廓。

突兀猶趁人,及茲嘆冥莫。

《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李白集有尋魯城北范居士詩》

杜甫 〔唐代〕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更想幽期處,還尋北郭生。

入門高興發,侍立小童清。落景聞寒杵,屯雲對古城。

向來吟橘頌,誰欲討蓴羹。不願論簪笏,悠悠滄海情。

复制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杜甫 〔唐代〕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复制

《寄題何鴻臚仁仲甘露園 其二》

杜甫 〔唐代〕

海內爭傳杜甫詩,何將軍第有園池。金魚銀甲從他好,第五名高心自知。

复制

《邀甘程二丈人》

杜甫 〔唐代〕

池上新亭獨倚欄,自臨釣石俯雲湍。賞心誰是高陽侶,閱險頻催杜甫鞍。

濛雨細侵花徑滑,停雲濃帶舊山寒。涼風摧折階前筍,驚作故人車馬看。

复制

《和郭杏東九日韻二首 其二》

杜甫 〔唐代〕

重陽細讀黃花句,懷抱因君一暫開。杜甫當年已作客,陶潛今日正銜杯。

殊方久廢登高興,青眼誰憐濟世才。北望親闈腸欲斷,塞鴻頻到少書來。

复制

《題李太僕看雲池卷》

杜甫 〔唐代〕

荊樹相看不記年,耽詩共詠鶺鴒篇。謝家得句饒春夢,杜甫多懷但晝眠。

海上池連芳草畔,天涯雲在夕陽前。故園招隱馮誰賦,難弟風流亦謫仙。

复制

《再次陳大喜雨》

杜甫 〔唐代〕

苦旱竟三旬,甘霖解百蒸。叫狂饒杜甫,被冷快姜肱。

河流仍活活,場杵預登登。喜雨亭如在,詩人想一馮。

复制

《前出塞九首 其三》

杜甫 〔唐代〕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欲輕腸斷聲,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憤惋復何有。功名圖騏驎,戰骨當速朽。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