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杜牧 /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拼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杜牧 〔唐代〕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复制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 賞析

這一首抒寫詩人對妙齡歌女留戀惜別的心情。

齊、梁之間的江淹曾經把離別的感情概括為「黯然銷魂」四字。但這種感情的表現,卻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萬別,這種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詩不用「悲」、「愁」等字,卻寫得坦率、真摯,道出了離別時的真情實感。

詩人同所愛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分別,感情是千頭萬緒的。「多情卻似總無情」,明明多情,偏從「無情」着筆,著一「總」字,又加強了語氣,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詩人愛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覺得,無論用怎樣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現出內心的多情。別筵上,悽然相對,像是彼此無情似的。越是多情,越顯得無情,這種情人離別時最真切的感受,詩人把它寫出來了。「唯覺樽前笑不成」,要寫離別的悲苦,他又從「笑」字入手。一個「唯」字表明,詩人是多麼想面對情人,舉樽道別,強顏歡笑,使所愛歡欣!但因為感傷離別,卻擠不出一絲笑容來。想笑是由於「多情」,「笑不成」是由於太多情,不忍離別而事與願違。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態描寫,把詩人內心的真實感受,說得委婉盡致,極有情味。

題為「贈別」,當然是要表現人的惜別之情。然而詩人又撇開自己,去寫告別宴上那燃燒的蠟燭,借物抒情。詩人帶着極度感傷的心情去看周圍的世界,於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帶上了感傷色彩。這就是劉勰所說的:「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蠟燭」本是有燭芯的,所以說「蠟燭有心」;而在詩人的眼裡燭芯卻變成了「惜別」之心,把蠟燭擬人化了。在詩人的眼裡,它那徹夜流溢的燭淚,就是在為男女主人的離別而傷心了。「替人垂淚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層。「到天明」又點出了告別宴飲時間之長,這也是詩人不忍分離的一種表現。

詩人用精煉流暢、清爽俊逸的語言,表達了悱惻纏綿的情思,風流蘊藉,意境深遠,餘韻不盡。就詩而論,表現的感情還是很深沉、很真摯的。杜牧為人剛直有節,敢論列大事,卻也不拘小節,好歌舞,風情頗張,此詩亦可見此意。

杜牧

作者: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其它诗文

《春日寄許渾先輩》

杜牧 〔唐代〕

薊北雁初去,湘南春又歸。

水流滄海急,人到白頭稀。

塞路盡何處,我愁當落暉。

終須接鴛鷺,霄漢共高飛。

复制

《九日(以下補遺)》

杜牧 〔唐代〕

金英繁亂拂闌香,明府辭官酒滿缸。

還有玉樓輕薄女,笑他寒燕一雙雙。

复制

《別懷》

杜牧 〔唐代〕

相別徒成泣,經過總是空。

勞生慣離別,夜夢苦西東。

去路三湘浪,歸程一片風。

他年寄消息,書在鯉魚中。

复制

《別王十後遣京使累路附書》

杜牧 〔唐代〕

重關曉度宿雲寒,羸馬緣知步步難。

此信的應中路見,亂山何處拆書看。

复制

《不飲贈酒》

杜牧 〔唐代〕

細算人生事,彭殤共一籌。

與愁爭底事,要爾作戈矛。

复制

《中途寄友人》

杜牧 〔唐代〕

道傍高木盡依依,落葉驚風處處飛。

未到鄉關聞早雁,獨於客路授寒衣。

煙霞舊想長相阻,書劍投人久不歸。

何日一名隨事了,與君同采碧溪薇。

复制

《雲(一作褚載詩)》

杜牧 〔唐代〕

盡日看雲首不回,無心都大似無才。

可憐光彩一片玉,萬里晴天何處來。

《杜鵑》

杜牧 〔唐代〕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門。至今銜積恨,終古吊殘魂。

芳草迷腸結,紅花染血痕。山川盡春色,嗚咽復誰論。

复制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杜牧 〔唐代〕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复制

《東陽九日寄浦江同寮》

杜牧 〔唐代〕

重陽獨步上層岩,目斷吾疆尚載瞻。

人世只能愁杜牧,菊花豈解憶陶潛。

吟無舊友辭多感,飲為佳辰量倍添。

旅宦七回逢此節,旋銷壯歲似磨鎌。

复制

《浣溪紗 其六》

杜牧 〔唐代〕

鷗戀煙波蝶戀香。嘲風弄月度年光。夜深人不隔紅牆。

薄倖有時嗔杜牧,風流私許嫁王昌。聘錢十萬待商量。

复制

《醉紅妝 其四 涼月》

杜牧 〔唐代〕

一天涼月弄晴暉,帶清霜,白雁飛。故人煮酒送將歸,紅燭下,有蛾眉。

白梅花底雪垂垂,歌金縷,勸酴醾。笑問青樓曾薄倖,如杜牧,是為誰。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