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刘采春 / 啰唝曲六首·其四
拼 译 译

《啰唝曲六首·其四》

刘采春 〔唐代〕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啰唝曲六首·其四 - 译文及注释

译文记得那年你我离别的时候,你说你要去桐庐居住。去了桐庐后音信全无,如今收到来自广州得书信。

注释桐庐:县名,今属浙江。书:书信。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38-339

刘冬颖.中国古代才女诗词.北京:中华书局,2014:91-93

啰唝曲六首·其四 - 赏析

据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述,刘采春是中唐时的一位女伶,擅长演唐代流行的参军戏。元稹曾有一首《赠刘采春》诗,赞美她“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就是《啰唝曲》。方以智《通雅》卷二十九《乐曲》云:“啰唝犹来罗。”“来罗”有盼望远行人回来之意。据说,“采春一唱是曲,闺妇、行人莫不涟泣”,可见当时此曲歌唱和流行的情况。

《全唐诗》录《啰唝曲六首》,以刘采春为作者。此曲在佳作如林的唐代诗坛上赢得了诗评家的推重。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钞》中说:“司空曙之‘知有前期在’、金昌绪之‘打起黄莺儿’……刘采春所歌之‘不喜秦淮水’、盖嘉运所进之‘北斗七星高’,或天真烂漫,或寄意深微,虽使王维、李白为之,未能远过。”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更称此曲为“天下之奇作”。这类当时民间流行的小唱,在文人诗篇之外,确实另有风貌,一帜别树,以浓厚的民间气息,给人以新奇之感。其写作特色是:直叙其事,直表其意,直抒其情,在语言上脱口而出,不事雕琢,在手法上纯用白描,全无烘托,而自饶姿韵,风味可掬,有司空图《诗品》所说的“不取诸邻”、“着手成春”之妙。“那年离别日”是这组诗的第四首。

这首诗写夫婿逐利而去,行踪无定。张潮有首《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所写情事,与这首诗所写有相似之处。“朝朝江口望”,一心望夫婿归来,而不料愈行愈远。这正是望而终于失望的原因,正是每次盼到船来以为是夫婿的归船、却总是空欢喜一场的原因。正如李鍈在《诗法易简录》中所分析:“桐庐已无归期。今在广州,去家益远,归期益无日矣。只淡淡叙事,而深情无尽。”长期分离,已经够痛苦了;加上归期难卜,就更痛苦;再加以行踪无定,愈行愈远,是痛苦上又加痛苦。在这情况下,诗中人只有空闺长守,一任流年似水,青春空负,因而接着在下一首诗中不禁发出“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的近乎绝望的悲叹了。

随着唐代商业的发达,嫁作商人妇的少女越来越多,因而有《啰唝曲》之类的作品出现,而闺妇、行人之所以听到此曲“莫不涟泣”,正因为它写的是一个有社会意义的题材,写出了商人家庭的矛盾和苦闷。▲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啰唝曲六首·其四 - 创作背影

本诗是《啰唝曲六首》中的第四首。《全唐诗》录《啰唝曲六首》,以刘采春为作者,而元稹诗中只说她“能唱”,《云溪友议》则说“采春所唱一百二十首,皆当代才子所作”,接着举引了她所唱的歌词七首,其中六首五言的与《全唐诗》所录相同,另一首七言的却是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诗人于鹄的《江南曲》。因此,这《啰唝曲》虽是刘采春所唱,却不一定是她所作。胡应麟《诗薮》指出六首中的“四首,工甚,非晚唐调”,并说:“今系采春,非也。”刘采春究竟是不是此曲的作者,难以确证。

据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述,刘采春是中唐时的一位女伶,擅长演唐代流行的参军戏。元稹曾有一首《赠刘采春》诗,赞美她“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就是《啰唝曲》。方以智《通雅》卷二十九《乐曲》云:“啰唝犹来罗。”“来罗”有盼望远行人回来之意。当时,商人妻子的婚姻生活,已成了一个广泛的社会问 题。大批商人长期远行在外做生意,大量的妇女被留守家中,怨妇成群,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刘采春的歌曲很好的把这些怨妇的心情表现了出来。这就是《啰唝曲》出现的社会基础。▲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43-745

魏丕植.读刘采春.黄河之声,2012(18)

车锡伦.谈唐代流行歌曲[罗唝曲]及有关问题.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刘采春

作者:刘采春

刘采春,淮甸(今江苏省淮安、淮阴一带)人,一作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可见她在当时是一名很有影响的女艺人。 

刘采春其它诗文

《啰唝曲六首·其三》

刘采春 〔唐代〕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啰唝曲六首·其四》

刘采春 〔唐代〕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啰唝曲六首》

刘采春 〔唐代〕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

复制

《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刘采春 〔唐代〕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复制

《钱翁歌为磬室山人寿》

刘采春 〔唐代〕

钱翁不是蓬蒿人,自称吴越诸王孙。布衣不受缁尘染,混俗能将白眼存。

栖迟陋巷蓬蒿翳,抱膝长吟靡年岁。家藏万卷不知贫,更倚丹青曾绝世。

巴江急峡巫山峰,汉时古柏秦时松。钱翁下笔无数点,便觉烟云千万重。

长康安道名谁称,世情都无神自胜。屦集常憎户外尘,萧然一室如悬磬。

钱翁不满五尺长,意气能飞千仞霜。等閒不受诸侯币,虚左曾持公子觞。

吾家都护弄柔翰,风流寄兴东山畔。傍水新开燕子楼,临花高捲鸳鸯幔。

爱惜长干刘采春,当时西第几留宾。坐中不少严夫子,幕下常多郭舍人。

自是钱翁交莫逆,春山花月同穿屐。如今花落月西沉,但见钱翁头尽白。

黄公垆下莫经过,吹笛山阳感慨多。凄凉若问吴趋第,四壁徒存一雀罗。

翟公门前何所有,春风乍上新杨柳。百斛金阊绿玉浆,沽来且作钱翁寿。

钱翁七十意何如,云在青天任卷舒。他时倘画通家子,丘壑偏宜谢幼舆。

复制

《赠刘采春》

刘采春 〔唐代〕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

缓行轻踏破纹波。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复制

《啰唝曲》

刘采春 〔唐代〕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