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杜牧 /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拼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杜牧 〔唐代〕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lí)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盤盤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渦,矗(chù)不知其(廣東版教材為「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jì)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也做「東西」)。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妃嬪(pín)媵(yìng)嬙(qiáng),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niǎn)來於秦,朝歌夜弦(xián),為秦宮人。明星熒(yíng)熒(yíng),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huán)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lù)轆(lù)遠聽,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廣東版教材無「得」)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piāo)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chēng)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lǐ)迤(yǐ),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zī)銖(zhū),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chuán),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yǔ)之粟(sù)粒;瓦縫參差(cēncī),多於周身之帛(bó)縷;直欄橫檻(jiàn),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ōu)啞(yā),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shù)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复制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 賞析

第一段,寫阿房宮的雄偉壯觀。

開篇先用四個三字短句領起,音節緊湊,氣勢不凡,達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這12個字,既寫出了秦始皇一統天下的豪邁氣概,也寫出了阿房宮興建營造的非同凡響,語言簡練到不能刪削分毫的程度,筆力千鈞。接下來從全景到本體構築,寫阿房宮的雄偉壯觀。「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勾勒出阿房宮占地廣闊、凌雲蔽日的宏偉氣勢,給人一個總體的印象。「驪山北構而西折」四句,寫阿房宮是依着山勢、就着水流而修建的,仍然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奪天工的氣派。以下由寫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宮牆」,自然地過渡到寫阿房宮的建築特點。其中實寫了樓閣、廊檐,描繪得細緻入微;虛寫了長橋、復道,想像得神奇瑰麗。然後用誇張和襯托的手法,借寫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宮「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的怪現象,陪襯出它的宏大寬廣。

第二段,寫阿房宮裡的美人和珍寶,揭露秦朝統治者奢侈的生活,為下文的議論設伏。

先寫「妃嬪」的由來,說明是「六王畢,四海一」的結果,照應篇首。作者一連用了「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等六組排比句式,寫宮人梳妝打扮、「縵立遠視,而望幸焉」的悽慘生活。鏡如明星,鬟如綠雲,「棄脂」漲渭水,焚椒蘭成煙霧。這些生動的描寫,既表現了宮女命運的悲慘,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驕奢淫逸。「燕趙之收藏」以下,由寫人的被欺辱轉而寫物的被踐踏。在這裡,原來六國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塊、鐵鍋一樣堆棄着,「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第三段,由描寫轉為議論,顯示出作這篇賦文的本意。

先以「嗟乎」發出感嘆,對比人心事理,指出「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進而質問道:「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接着,用了六組「使……多於……」的比喻句排比,盡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經過重重鋪墊,筆鋒一轉,讓「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驕固」的統治者進行較量,結果阿房宮成了一片焦土。

第四段,總結六國和秦滅亡的歷史教訓,向當世統治者發出警告。

作者連續慨嘆,情不能禁。「嗚呼」之後提出論點,闡明興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論據,指出愛民與長治久安息息相關。最後,用「後人」的委婉稱謂,提醒唐統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轍,意味深長。

名家賞析

《阿房宮賦》被選入《古文觀止》卷七,編選者評論說:「前幅極寫阿房之瑰麗,不是羨慕其奢華,正以見驕橫斂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愛六國之人意在。所以一炬之後回視向來瑰麗,亦復何有!以下因盡情痛悼之,為隋廣、叔寶等人炯戒,尤有關治體。不若《上林》《子虛》,徒逢君之過也。」

元朝人祝堯在《古賦辨體》里說:「杜牧的《阿房宮賦》,古今膾炙;但太半是論體,不復可專目為賦矣。毋亦惡俳律之過而特尚理以矯之乎?」

明朝人吳訥在《文章辨體序說》中引了祝氏的這幾句話,然後說;「吁!先正有云:『文章先體制而後文辭。』學賦者其致思焉!

杜牧

作者: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其它诗文

《送趙十二赴舉》

杜牧 〔唐代〕

省事卻因多事力,無心翻似有心來。

秋風郡閣殘花在,別後何人更一杯。

复制

《往年隨故府吳興公夜泊蕪湖口今赴官西去…因成十六韻》

杜牧 〔唐代〕

南指陵陽路,東流似昔年。

重恩山未答,雙鬢雪飄然。

數仞慚投跡,群公愧拍肩。

駑駘蒙錦繡,塵土浴潺湲。

郭隗黃金峻,虞卿白璧鮮。

貔貅環玉帳,鸚鵡破蠻箋。

極浦沈碑會,秋花落帽筵。

旌旗明迥野,冠珮照神仙。

籌畫言何補,優容道實全。

謳謠人撲地,雞犬樹連天。

紫鳳超如電,青襟散似煙。

蒼生未經濟,墳草已芊綿。

往事惟沙月,孤燈但客船。

峴山雲影畔,棠葉水聲前。

故國還歸去,浮生亦可憐。

高歌一曲淚,明日夕陽邊。

复制

《將赴湖州留題亭菊》

杜牧 〔唐代〕

陶菊手自種,楚蘭心有期。

遙知渡江日,正是擷芳時。

复制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

杜牧 〔唐代〕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諫垣。

奏章為得地,齰齒負明恩。

金虎知難動,毛釐亦恥言。

掩頭雖欲吐,到口卻成吞。

照膽常懸鏡,窺天自戴盆。

周鍾既窕槬,黥陣亦瘢痕。

鳳闕觚稜影,仙盤曉日暾。

雨晴文石滑,風暖戟衣翻。

每慮號無告,長憂駭不存。

隨行唯跼蹐,出語但寒暄。

宮省咽喉任,戈矛羽衛屯。

光塵皆影附,車馬定西奔。

億萬持衡價,錙銖挾契論。

堆時過北斗,積處滿西園。

接棹隋河溢,連蹄蜀棧刓.漉空滄海水,搜盡卓王孫。

鬥巧猴雕刺,夸趫索掛跟。

狐威假白額,梟嘯得黃昏。

馥馥芝蘭圃,森森枳棘藩。

吠聲嗾國猘,公議怯膺門。

竄逐諸丞相,蒼茫遠帝閽。

一名為吉士,誰免吊湘魂。

間世英明主,中興道德尊。

崑岡憐積火,河漢注清源。

川口堤防決,陰車鬼怪掀。

重雲開朗照,九地雪幽冤。

我實剛腸者,形甘短褐髡。

曾經觸蠆尾,猶得憑熊軒。

杜若芳洲翠,嚴光釣瀨喧。

溪山侵越角,封壤盡吳根。

客恨縈春細,鄉愁壓思繁。

祝堯千萬壽,再拜揖餘樽。

复制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杜牧 〔唐代〕

日暖泥融雪半銷,行人芳草馬聲驕。

九華山路雲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

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

同來不得同歸去,故國逢春一寂寥。

复制

《送沈士赴蘇州,李中丞招以詩贈行》

杜牧 〔唐代〕

山城樹葉紅,下有碧溪水。

溪橋向吳路,酒旗夸酒美。

下馬此送君,高歌為君醉。

念君苞材能,百工在城壘。

空山三十年,鹿裘掛窗睡。

自言隴西公,飄然我知己。

舉酒屬吳門,今朝為君起。

懸弓三百斤,囊書數萬紙。

戰賊即戰賊,為吏即為吏。

盡我所有無,惟公之指使。

予曰隴西公,滔滔大君子。

常思掄群材,一為國家治。

譬如匠見木,礙眼皆不棄。

大者粗十圍,小者細一指。

cq橛與棟樑,施之皆有位。

忽然豎明堂,一揮立能致。

予亦何為者,亦受公恩紀。

處士有常言,殘虜為犬豕。

常恨兩手空,不得一馬箠。

今依隴西公,如虎傅兩翅。

公非刺史材,當坐岩廊地。

處士魁奇姿,必展平生志。

東吳饒風光,翠巘多名寺。

疏煙亹亹秋,獨酌平生思。

因書問故人,能忘批紙尾。

公或憶姓名,為說都憔悴。

复制

《題揚州禪智寺》

杜牧 〔唐代〕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

杜牧 〔唐代〕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雲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書懷》

杜牧 〔唐代〕

滿眼青山未得過,鏡中無那鬢絲何。

只言旋老轉無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悵詩》

杜牧 〔唐代〕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复制

《夜雨》

杜牧 〔唐代〕

九月三十日,雨聲如別秋。無端滿階葉,共白幾人頭。

點滴侵寒夢,蕭騷著淡愁。漁歌聽不唱,蓑濕棹回舟。

复制

《泛苕溪》

杜牧 〔唐代〕

六幅蒲帆去似飛,浪翻新漲綠沿堤。

一川水墨王摩詰,十里鶯花杜牧之。

雲繞楚宮春雨後,煙籠秦樹晚晴時。

人生來往情何極,江北江南酒卮。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