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秦 / 孔子 / 聽人彈琴
拼

《聽人彈琴》

孔子 〔先秦〕

薰風長日庭院深,有人危坐弦鳴琴。悽其始作履霜操,劃然忽造崩山音。

大弦春溫小廉折,大小廉溫無間歇。月斜窗戶鴻飛高,秋入園林蟬語咽。

撫弦按指忽變之,裊裊餘音如欲絕。欲絕不絕還丁丁,幽谷幽禽飢啄雪。

黃昏風雨勢振天,天青雨歇山娟娟。衣冠相對坐終日,日與文王孔子相周旋。

煩君試作南薰調,去和虞韶向廊廟。

复制

聽人彈琴 - 賞析

孔子

作者: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其它诗文

《第五十回》

孔子 〔先秦〕

  中行說叛國降虜庭 緹縈女上書贖父罪

  卻說淮南王劉長被廢,徙錮蜀中,行至中道,淮南王顧語左右道:「何人說我好勇,不肯奉法?我實因平時驕縱,未嘗聞過,故致有今日。今悔已無及,恨亦無益,不如就此自了吧。」左右聽着,只恐他自己尋死,格外加防。但劉長已憤不欲生,任憑左右進食,卻是水米不沾,竟至活活餓死。左右尚沒有知覺,直到雍縣地方,縣令揭開車上封條,驗視劉長,早已僵臥不動,毫無氣息了。趙姬負氣自盡,長亦如此,畢竟有些遺傳性。當下吃了一驚,飛使上報。文帝聞信,不禁慟哭失聲,適值袁盎進來,文帝流涕與語道:「我悔不用君言,終致淮南王餓死道中。」盎乃勸慰道:「淮南王已經身亡,咎由自取,陛下不必過悲,還請寬懷。」文帝道:「我只有一弟,不能保全,總覺問心不安。」盎接口道:「陛下以為未安,只好盡斬丞相御史,以謝天下。」盎出此言,失之過激,後來不得其死,已兆於此。文帝一想,此事與丞相御史,究竟沒甚干涉,未便加誅。惟劉長經過的縣邑,所有傳送諸吏,及饋食諸徒,沿途失察,應該加罪,當即詔令丞相御史,派員調查,共得了數十人,一併棄市。冤哉枉也。並用列侯禮葬長,即就雍縣築墓,特置守冢三十戶。

  嗣又封長世子安為阜陵侯,次子勃為安陽侯,三子賜為周陽侯,四子良為東成侯,但民間尚有歌謠云:「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文帝有時出遊,得聞此歌,明知暗寓諷刺,不由的長嘆道:「古時堯舜放逐骨肉,周公誅殛管蔡,天下稱為聖人,無非因他大義滅親,為公忘私,今民間作歌寓譏,莫非疑我貪得淮南土地麼?」乃追諡長為厲王,令長子安襲爵,仍為淮南王。惟分衡山郡封勃,廬江郡封賜,獨劉良已死,不復加封,於是淮南析為三國。

  長沙王太傅賈誼,得知此事,上書諫阻道:「淮南王悖逆無道,徙死蜀中,天下稱快。今朝廷反尊奉罪人子嗣,勢必惹人譏議,且將來伊子長大,或且不知感恩,轉想為父報仇,豈不可慮!」文帝未肯聽從,惟言雖不用,心中卻記念不忘,因特遣使召誼。誼應召到來,剛值文帝祭神禮畢,靜坐宣室中。宜室即未央宮前室。待誼行過了禮,便問及鬼神大要。誼卻原原本本,說出鬼神如何形體,如何功能,幾令文帝聞所未聞,文帝聽得入情,竟致忘倦,好在誼也越講越長,滔滔不絕,直到夜色朦朧,尚未罷休。文帝將身移近前席,儘管側耳聽着,待誼講罷出宮,差不多是月上三更了。文帝退入內寢,自言自嘆道:「我久不見賈生,還道是彼不及我,今日方知我不及彼了。」越日頒出詔令,拜誼為梁王太傅。

  梁王揖系文帝少子,惟好讀書,為帝所愛,故特令誼往傅梁王。誼以為此次見召,必得內用,誰知又奉調出去,滿腔抑鬱,無處可揮,乃討論時政得失,上了一篇治安策,約莫有萬餘言,分作數大綱。應痛哭的有一事,是為了諸王分封,力強難制;應流涕的有二事,是為了匈奴寇掠,禦侮乏才;應長太息的有六事,是為了奢侈無度,尊卑無序,禮義不興,廉恥不行,儲君失教,臣下失御等情。文帝展誦再三,見他滿紙牢騷,似乎禍亂就在目前,但自觀天下大勢,一時不致遽變,何必多事紛更,因此把賈誼所陳,暫且擱起。

  只匈奴使人報喪,系是冒頓單于病死,子稽粥嗣立,號為老上單于。文帝意在羈縻,復欲與匈奴和親,因再遣宗室女翁主,漢稱帝女為公主,諸王女為翁主。往嫁稽粥,音育。作為閼氏。特派宦官中行說,護送翁主,同往匈奴。中行說不欲遠行,託故推辭,文帝以說為燕人,生長朔方,定知匈奴情態,所以不肯另遣,硬要說前去一行。說無法解免,悻悻起程,臨行時曾語人道:「朝廷中豈無他人,可使匈奴?今偏要派我前往,我也顧不得朝廷了。將來助胡害漢,休要怪我!」小人何足為使,文帝太覺誤事。旁人聽着,只道他是一時憤語,況偌大閹人,能有甚麼大力,敢為漢患?因此付諸一笑,由他北去。

  說與翁主同到匈奴,稽粥單于見有中國美人到來,當然心喜,便命說住居客帳,自挈翁主至後帳中,解衣取樂。翁主為勢所迫,無可奈何,只好拚着一身,由他擺布。這都是婁敬害她。稽粥暢所欲為,格外滿意,遂立翁主為閼氏,一面優待中行說,時與宴飲。說索性降胡,不願回國,且替他想出許多計策,為強胡計。先是匈奴與漢和親,得漢所遺繒絮食物,視為至寶,自單于以至貴族,並皆衣繒食米,詡詡自得。說獨向稽粥獻議道:「匈奴人眾,敵不過漢朝一郡,今乃獨霸一方,實由平常衣食,不必仰給漢朝,故能兀然自立。現聞單于喜得漢物,願變舊俗,恐漢物輸入匈奴,不過十成中的一二成,已足使匈奴歸心相率降漢了。」稽粥卻也驚愕,惟心中尚戀着漢物,未肯遽棄,就是諸番官亦似信非信,互有疑議。說更將繒帛為衣,穿在身上,向荊棘中馳騁一周,繒帛觸着許多荊棘,自然破裂。說回入帳中,指示大眾道:「這是漢物,真不中用!」說罷,又換服氈裘,仍赴荊棘叢中,照前跑了一番,並無損壞。乃更入帳語眾道:「漢朝的繒絮,遠不及此地的氈裘,奈何舍長從短呢!」眾人皆信為有理,遂各穿本國衣服,不願從漢。說又謂漢人食物,不如匈奴的膻肉酪漿,每見中國酒米,輒揮去勿用。番眾以說為漢人,猶從胡俗,顯見是漢物平常,不足取重了。本國人喜用外國貨,原是大弊,但如中行說之教導匈奴,曾自知為中國人否?

  說見匈奴已不重漢物,更教單于左右,學習書算,詳記人口牲畜等類。會有漢使至匈奴聘問,見他風俗野蠻,未免嘲笑,中行說輒與辯駁,漢使譏匈奴輕老,說答辯道:「漢人奉命出戍,父老豈有不自減衣食,齎送子弟麼?且匈奴素尚戰攻,老弱不能斗,專靠少壯出戰,優給飲食,方可戰勝沙場,保衛家室,怎得說是輕老哩!」漢使又言匈奴父子,同臥穹廬中,父死妻後母,兄弟死即取兄弟妻為妻,逆理亂倫,至此已極。說又答辯道:「父子兄弟死後,妻或他嫁,便是絕種,不如取為己妻,卻可保全種姓,所以匈奴雖亂,必立宗種。一派胡言。今中國侈言倫理,反致親族日疏,互相殘殺,這是有名無實,徒事欺人,何足稱道呢!」這數語卻是中國通弊,但不應出自中行說之口。漢使總批駁他無禮無義,說謂約束徑然後易行,君臣簡然後可久,不比中國繁文縟節,毫無益處。後來辯無可辯,索性厲色相問道:「漢使不必多言,但教把漢廷送來各物,留心檢點,果能盡善盡美,便算盡職,否則秋高馬肥,便要派遣鐵騎,南來踐踏,休得怪我背約呢!」可惡之極。漢使見他變臉,只得罷論。

  向來漢帝遺匈奴書簡,長一尺一寸,上面寫着,皇帝敬問匈奴大單于無恙,隨後敘及所贈物件,匈奴答書,卻沒有一定製度。至是說教匈奴製成復簡,長一尺二寸,所加封印統比漢簡闊大,內寫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敬問漢皇帝無恙云云。說既幫着匈奴主張簡約,何以復書上要這般誇飾。漢使攜了匈奴復書,歸報文帝,且將中行說所言,敘述一遍,文帝且悔且憂,屢與丞相等議及,注重邊防。梁王太傅賈誼,聞得匈奴悖嫚,又上陳三表五餌的秘計,對待單于。大略說是:

  臣聞愛人之狀,好人之技,仁道也,信為大操常義也,愛好有實,已諾可期,十死一生,彼將必至,此三表也。賜之盛服車乘以壞其目,賜之盛食珍味以壞其口,賜之音樂婦人以壞其耳,賜之高堂邃宇倉庫奴婢以壞其腹,於來降者嘗召幸之,親酌手食相娛樂以壞其心,此五餌也。

  誼既上書,復自請為屬國官吏,主持外交,謂能系單于頸,笞中行說背,說得天花亂墜,議論驚人。未免誇張。文帝總恐他少年浮誇,行不顧言,仍將來書擱置,未嘗照行。一年又一年,已是文帝十年了,文帝出幸甘泉,親察外情,留將軍薄昭守京。昭得了重權,遇事專擅,適由文帝遣到使臣,與昭有仇,昭竟將來使殺死。文帝聞報,忍無可忍,不得不把他懲治。只因賈誼前上治安策中,有言公卿得罪,不宜拘辱,但當使他引決自裁,方是待臣以禮等語。於是令朝中公卿,至薄昭家飲酒,勸使自盡。昭不肯就死,文帝又使群臣各著素服,同往哭祭。昭無可奈何,乃服藥自殺。昭為薄太后弟,擅戮帝使,應該受誅,不過文帝未知預防,縱成大罪,也與淮南王劉長事相類。這也由文帝有仁無義,所以對着宗親,不能無憾哩。敘斷平允。

  越年為文帝十一年,梁王揖自梁入朝,途中馳馬太驟,偶一失足,竟致顛蹶。揖墜地受傷,血流如注,經醫官極力救治,始終無效,竟致畢命。梁傅賈誼,為梁王所敬重,相契甚深,至是聞王暴亡,哀悲的了不得,乃奏請為梁王立後。且言淮陽地小,未足立國,不如併入淮南。惟淮陽水邊有二三列城,可分與梁國,庶梁與淮南,均能自固云云。文帝覽奏,願如所請,即徙淮陽王武為梁王,武與揖為異母兄弟,揖無子嗣,因將武調徙至梁,使武子過承揖祀。又徙太原王參為代王,並有太原。武封淮陽王,參封太原王,見四七、四八回中。這且待後再表。

  惟賈誼既不得志,並痛梁王身死,自己為傅無狀,越加心灰意懶,鬱鬱寡歡,過了年余,也至病瘵身亡。年才三十三歲。後人或惜誼不能永年,無從見功,或謂誼幸得蚤死,免至亂政,眾論悠悠,不足取信,明眼人自有真評,毋容小子絮述了。以不斷斷之。

  且說匈奴國主稽粥單于,自得中行說後,大加親信,言聽計從。中行說導他入寇,屢為邊患,文帝十一年十一月中,又入侵狄道,掠去許多人畜。文帝致書匈奴,責他負約失信,稽粥亦置諸不理。邊境戍軍,日夕戒嚴,可奈地方袤延,約有千餘里,顧東失西,顧西失東,累得兵民交困,雞犬不寧。當時有一個太子家令,姓鼌名錯,音措初習刑名,繼通文學,入官太常掌故,進為太子舍人,轉授家令。太子啟喜他才辯,格外優待,號為智囊。他見朝廷調兵征餉,出御匈奴,因即乘機上書,詳陳兵事。無非衒才。大旨在得地形、卒服習、器用利三事,地勢有高下的分別,匈奴善山戰,中國善野戰,須舍短而用長;士卒有強弱的分別,選練必精良,操演必純熟,毋輕舉而致敗;器械有利鈍的分別,勁弩長戟利及遠,堅甲銛刃利及近,貴因時而制宜。結末復言用夷攻夷,最好是使降胡義渠等,作為前驅,結以恩信,賜以甲兵,與我軍相為表里,然後可制匈奴死命。統篇不下數千言,文帝大為稱賞,賜書褒答。錯又上言發卒守塞,往返多勞,不如募民出居塞下,教以守望相助,緩急有資,方能持久無虞,不致渙散。還有入粟輸邊一策,乃是令民納粟入官,接濟邊餉,有罪可以免罪,無罪可以授爵,就入粟的多寡,為級數的等差。此說為賣官鬻爵之俑,最足誤國。文帝多半採用,一時頗有成效,因此錯遂得寵。

  錯且往往引經釋義,評論時政。說起他的師承,卻也有所傳授。錯為太常掌故時,曾奉派至濟南,向老儒伏生處,專習尚書。伏生名勝,通尚書學,曾為秦朝博士,自秦始皇禁人藏書,伏生不能不取書出毀,只有尚書一部,乃是研究有素,不肯繳出,取藏壁中。及秦末天下大亂,伏生早已去官,避亂四徙,直至漢興以後,書禁復開,才敢回到家中,取壁尋書。偏壁中受着潮濕,將原書大半爛毀,只剩了斷簡殘編,取出檢視,僅存二十九篇,還是破碎不全。文帝即位,詔求遺經,別經尚有人民藏着,陸續獻出,獨缺尚書一經。嗣訪得濟南伏生,以尚書教授齊魯諸生,乃遣錯前往受業。伏生年衰齒落,連說話都不能清晰,並且錯籍隸潁川,與濟南距離頗遠,方言也不甚相通,幸虧伏生有一女兒,名叫羲娥,夙秉父傳,頗通尚書大義。當伏生講授時,伏女立在父側,依着父言,逐句傳譯,錯才能領悟大綱。尚有兩三處未能體會,只好出以己意,曲為引伸。其實伏生所傳尚書二十九篇,原書亦已斷爛,一半是伏生記憶出來,究竟有無錯誤,也不能悉考。後至漢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舊宅,得孔壁所藏書經,字跡亦多腐蝕,不過較伏生所傳,又加二十九篇,合成五十八篇,由孔子十二世孫孔安國考訂箋注,流傳後世。這且慢表。

  惟鼌錯受經伏生,實靠着伏女轉授,故後人或說他受經伏女,因父成名,一經千古,也可為女史生色了。不沒伏女。當時齊國境內,尚有一個閨閣名姝,揚名不朽,說將起來,乃是前漢時代的孝女,比那伏女羲娥,還要膾炙人口,世代流芳。看官欲問她姓名,就是太倉令淳于意少女緹縈。從伏女折入緹縈,映帶有致。淳于意家居臨淄,素好醫術,嘗至同郡元里公乘陽慶處學醫。公乘系漢官名,意在待乘公車,如征君同義。慶已七十餘歲,博通醫理,無子可傳,自淳于意入門肄業,遂將黃帝扁鵲脈書,及五色診病諸法,一律取授,隨時講解。意悉心研究,三年有成,乃辭師回里,為人治病,能預決病人生死,一經投藥,無不立愈,因此名聞遠近,病家多來求醫,門庭如市。但意雖善醫,究竟只有一人精力,不能應接千百人,有時不堪煩擾,往往出門遊行。且向來落拓不羈,無志生產,曾做過一次太倉令,未幾辭去,就是與人醫病,也是隨便取資,不計多寡。只病家踵門求治,或值意不在家中,竟致失望,免不得憤懣異常,病重的當即死了。死生本有定數,但病人家屬,不肯這般想法,反要說意不肯醫治,以致病亡。怨氣所積,釀成禍祟。至文帝十三年間,遂有勢家告發意罪,說他借醫欺人,輕視生命。當由地方有司,把他拿訊,讞成肉刑。只因意曾做過縣令,未便擅加刑罰,不能不奏達朝廷,有詔令他押送長安。為醫之難如此。

  意無子嗣,只有五女,臨行時都去送父,相向悲泣。意長嘆道:「生女不生男,緩急無所用。」為此兩語,激動那少女緹縈的血性,遂草草收拾行李,隨父同行。好容易到了長安,意被系獄中,緹縈竟拚生詣闕,上書籲請。文帝聽得少女上書,也為驚異,忙令左右取入。展開一閱,但見書中有要語云:

  妾父為吏,齊中嘗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妾願沒入為官婢,以贖父刑罪,使得改過自新也。

  文帝閱畢,禁不住悽惻起來,便命將淳于意赦罪,聽令挈女歸家。小子有詩讚緹縈道:

  欲報親恩入漢關,奉書詣闕拜天顏,

  世間不少男兒漢,可似緹縈救父還。

  既而文帝又有一詔,除去肉刑。欲知詔書如何說法,待至下回述明。

  與外夷和親,已為下策,又強遣中行說以附益之,說本閹人,即令其存心無他,猶不足以供使令,況彼固有言在先,將為漢患耶!文帝必欲遣說,果何為者?賈誼三表五餌之策,未盡可行,即如鼌錯之屢言邊事,有可行者,有不可行者。要之御夷無他道,不外內治外攘而已,舍此皆非至計也。錯受經於伏生,而伏女以傳;伏女以外,又有上書贖罪之緹縈,漢時去古未遠,故尚有女教之留遺,一以傳經著,一以至孝聞,巾幗中有此人,賈鼌輩且有愧色矣。

复制

《大雹行》

孔子 〔先秦〕

雷師掠地西山麓,北會豐隆出蒼峪。崩雲掩落赤日烏,列缺光騰燭龍目。

黑風駕海天外立,萬騎先聲振林谷。雲濤怒卷惡雨來,中雜冰丸幾千斛。

殺聲咆哮屋碎瓦,百萬神兵自天下。奮然橫擊合陣來,昆陽之戰何雄哉!

又如馬陵之道萬弩發,矢下雨如無魏甲。斧形雞卵見自昔,異狀奇模此其匹。

野人庭戶變綃館,霧涌煙霾與龍敵。又疑鮫人泉客泣相別,淚灑珠璣恣狼藉。

葉穿鳥死庭樹慘,禾麥擊平驚赭赤。神威收斂俄寂然,瀟瀟合浦還珠玭。

整冠變色立前廡,但見土窩萬杵一一皆深圓。五行有占非小變,調元失所誰之愆?

又聞夏冬愆伏之所致,亦以坎冶持化元。孔子修《春秋》,二百四十二載間。

特書雨雹凡兩次,大率貶黜臣下侵君權。況今朱明壯陽月,胡為縱此群慝之所顓?

歷關上訴九虎怒,蟣虱小臣非所言。獨憐田家被災者,寒耕熱耘手足成胝胼。

差科大命寄一麥,盻盻見熟療飢涎。一新到口不得食,哀哉何以卒歲年!

复制

《賦翟志道家三琴翟年五十九以青陽縣令引年蓋高士也》

孔子 〔先秦〕

翟公家三琴,粲粲金玉徽。觀其記中語,熟讀令人唏。

玉徽落將家,蹴踏當床闈。齟齬蛇蚹紋,手澤自淮淝。

金徽差小□,王生舊所遺。生居湖山居,襜襜者深衣。

憶別三十年,老大減腰圍。又有墓中者,才德婉而微。

其初來薛氏,斲者識雷威。薛亦亂離得,最後歸林扉。

公雲皆我友,愛比玉與璣。昔公為縣令,寧棄笏與緋。

胡此獨不釋,謂是古音希。我嘗聽公彈,空齋坐忘飢。

松飆度落雪,竹日流清霏。或時作龍吟,華玉吼朝曦。

或時嶺猿叫,夜澗空霜飛。或時呈瀏亮,露鶴鳴江磯。

高情寄絕代,妙在神氣機。感深動惻惻,望洋見頎頎。

浮雲琵琶箏,俗耳溷是非。藉此羅酒肉,識者恆諷譏。

儻生盜蹠粟,寧死首陽薇。周公不可作,孔子將安歸。

猗猗林下蘭,庶草聯芬菲。春天不得佩,歲晚還□嘰。

請公操此曲,古道資憑依。公坐默不應,面牆看蛜蝛。

复制

《送吳生南歸》

孔子 〔先秦〕

自我得曾子,於茲二十年。

今又得吳生,既得喜且嘆。

古士不◇出,百年猶比肩。

區區彼江西,其產多材賢。

吳生初自疑,所擬豈其倫。

我始見曾子,文章初亦然。

崑崙傾黃河,渺漫盈百川。

決疏以道之,漸斂收橫瀾。

東溟知所歸,識路到不難。

吳生始見我,袖藏新文篇。

忽從布褐中,百寶寫我前。

明珠雜璣貝,磊砢或不圓。

問生久懷此,奈何初無聞。

吳生不自隱,欲吐羞俛顏。

少也不自重,不為鄉人憐。

中雖知自悔,學問苦賤貧。

自謂久而信,力行困彌堅。

今來決疑惑,幸冀蒙洗湔。

我笑謂吳生,爾其聽我言。

世所謂君子,何異於眾人。

眾人為不善,積微成滅身。

君子能自知,改過不逡巡。

惟於斯二者,愚智遂以分。

顏回不貳過,後世稱其仁。

孔子過而更,日月披浮雲。

子路初來時,雞冠佩豭豚。

斬蛟射白額,後卒為名臣。

子既悔其往,人誰御其新。

丑夫祀上帝,孟子豈不雲。

臨行贈此言,庶可以書紳。

复制

《贈別殷雲霄舉人》

孔子 〔先秦〕

風停倦翮幾迴翔,伏暑催歸子亦忙。掛寺不隨僧結至,穿花應笑蝶迷香。

雲開擬抱中秋月,家近期登孔子堂。百尺竿頭須進步,功名富貴是尋常。

复制

《木蘭花慢 送孔子遠少府歸東甌》

孔子 〔先秦〕

羨千年泗水,流聖澤、尚淙淙。遠西引河源,東連岱嶽,南下甌江。

如君一門簪紱,更風流文彩世無雙。柳外藏書樓閣,竹間放鶴軒窗。

弓刀暫爾擁旌幢。清譽藹南邦。喜煙淨妖狼,灘飛瑞鵝,月靜驚厖。

歸去吳鈎錦帶,想高堂春酒正盈缸。菽水清歡未極,風雲壯志休降。

复制

《雜劇·醉思鄉王粲登樓》

孔子 〔先秦〕

楔子

(老旦扮卜兒上,詩云)急急光明似水流,等閒白了少年頭。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老身姓李,夫主姓王,曾為太常博士之職,不幸病卒於官。先夫在日,止生一個孩兒,名喚王粲,學成滿腹文章,只是胸襟驕傲,不肯曲脊於人,有他波父蔡邕丞相,數次將書來取,此子不敢前去。今日好日辰,我喚他出來,上京求的一官半職,光耀門閭,有何不可,王粲那裡?(正末扮王仲宣上,雲)小生姓王名粲,字仲宣,高平玉井人也。先父曾為太常博士,病卒於官,止存老母在堂,小生正在攻書,忽聽母親呼喚,不知有甚事,須索走一遭去。呀,母親拜揖。母親喚你孩兒那壁廂使用?(卜兒雲)孩兒,有你叔父蔡邕丞相,數次將書取你,今日好日辰,你上京去,求的一官半職,光耀門閭,有何不可?(正末雲)母親,你孩兒去不的(卜兒雲)你因甚去不的?(正末雲)孔子有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所以為人子者,"出不易方,復不過時",乃是個孝道,孩兒為此去不的。(卜兒雲)孩兒放心前去,家中事務,我自支持。(正末雲)既是母親遵命,孩兒怎敢有違,今日便索長行也。(卜兒雲)孩兒,你去則去,只慮一件。(正末雲)母親慮的是那一件?(卜兒雲)慮的是豚犬東行百步憂。(正末唱)

【中呂】【賞花時】母親道豚犬東行百步憂,(卜兒雲)孩兒,你趁着這鵬鶚西風萬里秋。(正末唱)趁着這鵬鶚西風萬里秋。非拙計豈狂游,憑着我高才和這大手。(卜兒雲)孩兒疾去早來。(正末雲)母親,恁孩兒常存今日誌,必有稱心時。(唱)穩情取談笑覓封侯。(下)

(卜兒雲)孩兒去了也,我俺上這門兒,正是眼望旌旗,耳聽好消息。(下)

第一折

(丑扮店小二上,詩云)酒店門前三尺布,人來人往圖主顧。好酒做了一百缸,全有九十九缸似滴醋,自家店小二是也。有那南來北往,經商客旅,做買做賣的人,都在我這店中安下。一個月前有個王粲,有我店肆中居住,房宿飯錢,都少了我的。我便罷了,大主人家埋怨我。我如今叫他出來,算算賬,討還我這房宿飯錢。王先生出來!(正末雲)小生王粲,自離了母親,來到京師,有叔父蔡邕丞相,個月期程,不蒙放參。小生在這店肆中安下,少了他許多房宿飯錢,小二哥呼喚,多分為此。小二哥,做甚麼大呼小叫的?(小二雲)王先生,你少下我許多房宿飯錢不還我,我便罷了,大主人家埋怨我。你幾時還我這錢?(正末雲)兀那店小二,我見了蔡邕叔父呵,稀罕還你這幾貫錢?(小二雲)你今日也說你叔父,明日也說你叔父呵,你這錢幾時還我?(正末雲)你休小覷我。(唱)

【仙呂】【黠絳唇】早是我家業凋殘,少年可慣,我被人輕慢,似翻復波瀾,貧賤非吾患。(小二雲)王先生,你即是讀書人,何不尋幾個相識朋輩?(正末唱)

【混江龍】我與人秋毫無犯。(小二雲)則為你氣高志大,見是如此。(正末雲)則為氣昂昂誤得我這鬢斑斑。久居在簞瓢陋巷,風雪柴關。窮不窮甑有蛛絲塵網亂。(小二雲)看了你這嘴臉,火也沒一些攏的。(正末唱)窘不窘爐無煙火酒瓶干。劃的在天涯流落,海角飄零,中年已過,百事無成,捱不出傷官破祖窮愁限。多只在閭閻之下,眉睫之間。(小二雲)王先生,我看你身上有些兒單寒麼?(正末唱)

【油葫蘆】小二哥人休笑書生膽氣寒,赤緊的看承的我如等閒。則俺這敝裘裳怯曉霜殘,端的可便有人把我做兒曹看。堪恨那無端一郡蒼生眼。(小二雲)看你這模樣,也沒些志氣膽量。(正末唱)我量寬如東大海,志高如西華山。則為我五行差沒亂的難迭辨,幾能勾青瑣點朝班。

【天下樂】因此上時復挑燈把代理人劍彈,有那等酸也波寒,可着我怎掛眼,只待要論黃數黑在筆硯間。(小二雲)你既是讀書之人,何不訓幾個蒙童,討些錢鈔還我,可不好?(正末唱)你着我教蒙童數子頑。(帶雲)據王粲的心呵,(唱)我則待輔皇朝萬姓安。哎!你可便枉將人做一例看。

(小二雲)巧言不如直道,買馬須索雜料。閒話休說,好歹要房宿飯錢還我。(正末雲)小生沒甚麼還你,小二哥,我將這口劍當與你,待我見了叔父,便來取討。(小二雲)也罷,我收了這劍,有錢時便贖你。(詩云)饒君總使渾身口,手裡無錢說也空。(下)(外扮蔡邕引祗從上,詩云)龍樓鳳閣九重城,新築沙堤宰相行。我貴我榮君莫羨,十年前是一書生。老夫姓蔡名邕,字伯喈,陳留郡人氏。自中甲第以來,累蒙擢用,謝聖人可憐,官拜左丞相之職。有一故人,乃是太常博士王默,曾指腹為親。若生二女,同攀繡床;若生二子,喚名王粲。因為居官,彼此夭涯,不得相聚。牛來連王默也亡過了,一向耽閣,這親事不曾成得,聞知王粲學成滿腹文章,只是矜驕傲慢,不肯曲脊於人。老夫數次將書調取來京,個月期程,不容放參,可是為何?則是涵養他那銳氣。今日早朝下來,已與曹子建學士說向上之事,這早晚敢待來也。左右門首覷者,學士來時,報復我知道。(沖末扮曹子建引祗從上)(詩云)滿復文章七步才,綺羅衫袖拂香埃。今生坐享來生福,者是詩書換得來。小官姓曹名植,字子建,祖居譙郡沛縣人也,謝聖人可憐,官拜翰林院學士之職。今日早期,蔡邕老丞相說令婿王粲,雖有出眾文才,只是胸襟太傲,須要涵養他那銳氣,好就功名。如今老丞相暗將白金兩錠,春衣一套,駿馬一匹,薦書一封,投托荊王劉表,封皮上寫着某家的名字,齎發他起身,等待後來榮顯之時,着小官做個大大的證見,說話中間,可早來到丞相府了。左右報復去,道有子建學士,在於門擤。(報見科)(蔡相雲)學士來了也。學士,今早朝中所言王粲之事,可是這等做的麼?(曹學士雲)老丞相高見,正該如此。但小官虛做人情,不無惶愧。(正末上,雲)這是丞相府門首,左右報復去,道有高平王粲,特來拜見。(做報科,雲)有高平王粲,特來拜見。(蔡相雲)你看他乘甚麼鞍馬。(祗侯雲)脂油點燈。(蔡相雲)這怎麼說?(祗侯雲)布拈。(正末雲)說話的是我叔父,我是侄兒,那裡有叔叔接侄兒不成?我自過去。(見科,雲)叔父請坐,多年不見,受您孩兒兩拜。(蔡相雲)住者,左右,將過那錦心拜褥來。(正末雲)叔父要他何用?(蔡相雲)拜下去,只怕污了你那錦繡衣服。(正末雲)有甚麼好衣服!(蔡相雲)王粲,母親安康麼?(正末雲)母親托賴無恙。(蔡相雲)有你這等崢嶸發達的孩兒,我那賢嫂有甚不安康處!翰林院學士在此,把體面相見。(正末做見曹學士科)(曹學士雲)久聞賢士大名,如轟雷貫耳,今得撥雲

霧見青天,實乃曹植萬幸。(正末雲)學士恕小生一面。(蔡相雲)說此人矜驕傲慢,果然,學士在此,下不得一拜。學士勿罪。可不道錦堂客至三杯酒。茅舍人來一盞茶。我偌大個相府,王粲遠遠而來,豈無一鍾酒管待?令人,將酒過來。(遞酒科)(蔡相雲)這杯酒當與王粲拂塵,王粲近前接酒。(正末雲)將來。(蔡相雲)住者,這酒未到你哩!老夫年邁了,也有失禮體,放着翰林學士在此,那裡有王粲先接酒之理!學士滿飲此杯。(曹學士接酒儹雲)賢士先飲此杯。(正末雲)學士請。(曹學士雲)賢士勿罪。(飲科)(蔡相雲)這杯酒可到王粲。王粲接酒!(正末雲)將來。(蔡相雲)住者,未到你哩!學士一隻腳兒兩隻腳兒來飲個雙杯。(曹飲科)(蔡相雲)這杯酒可到王粲。王粲接酒!(正末雲)將來。(蔡相雲)住者,未到你哩!學士飲個三杯和萬事。(曹飲科)(正末雲)叔父,王粲不曾自來,你將書呈三番兩次調發小生到此,蕭條旅館,個月期程,不蒙放參。今日見了小生,對着學士,將一杯酒似與不與,輕慢小生,是何相待!(蔡相雲)王粲,你發酒風哩!(正末雲)我吃你甚酒來?(蔡相雲)王粲,你在我跟前,你來我去,你聽着:(詩云)你看我精神顏色捧瑤觴,你那裡有和氣春風滿畫堂。你這等人不明白凍餓在顏回巷,你看為官的列金釵十二行。你盡今生飄飄蕩蕩,便來世也則急急忙忙。你那裡有江湖心量,衠一片齏鹽肚腸。令人,抬過了酒,非干我與而不與,其實你飲不的我這玉液瓊漿!(正末雲)叔父,我王粲異日為官,必不在你之下!(詩云)男兒自有沖天志,不信書生一世貧!(唱)

【那吒令】我怎肯空隱在嚴子陵釣灘,我怎肯甘老在班定遠玉關。(帶雲)大丈夫仗鴻鵠之志,據英傑之才。(唱)我則待大走上韓元帥將壇。我雖貧呵樂有餘,便賤呵非無憚,可難道脫不的二字饑寒?

【鵲踏枝】赤緊的世途難,主人慳,那裡也握髮周公,下榻陳蕃。這世里凍餓死困居的范丹,哎,天呵,兀的不憂悉殺高臥袁安。(雲)叔父,不止小生受窘,先輩古人也多有受窘的。(蔡相雲)王粲,與你比喻:你那積雪成阜,怎熬俺有力之松;磨墨成池,怎染俺無瑕之玉。明珠遭雜,豈列雕盤,素絲蒙垢,難成美錦。小見人萬種機謀,總落的俺高人一笑。先輩那幾個古人受窘,你試說一遍聽咱。(正末唱)

【寄生草】伊尹曾理沒在耕鋤內,傅說也劬勞在版築間,有寧戚空嗟白石爛,有太公垂釣磻溪岸,有靈輒誰濟桑間飯。哀哉堪恨您小人儒,嗚呼不識俺男兒漢。

(蔡相雲)王粲,你來做甚?(正末唱)

【六幺序】我投奔你為東道。(蔡相雲)我可也做不的東道。(正末唱)倚仗你似泰山。(蔡相雲)我可也做不的那泰山。(正末唱)的似驚弓鳥葉冷枝寒。好教我鏡里羞看,劍匣空彈!前程事非易非難,想蟄龍奮起非為晚。赤緊的待春雷震動天關,有一日夢飛熊得志扶炎漢。才結果桑樞瓮牖,平步上玉砌雕欄。(蔡相雲)(正末唱)

【幺篇】要見天顏,列在鵷班,書嚇南蠻,威鎮諸藩,整頓江山,外鎮邊關,內剪奸頑。有一日金帶羅襴,烏靴象簡,那其間難道不着眼相看。如今個旅邸身閒,塵土衣單,耽着饑寒,偏沒循環。只落得不平氣都付與臨風嘆,恨塞滿天地之間。想漫漫長夜時旦,幾能勾斬蛟北海,射虎南山!

(雲)這等人只好不辭而回罷。(出科,祗侯報雲)報老爺得知,王粲不辭而去了。(蔡相雲)學士,王粲不辭而歸,都在學士身上。(曹學士出要住科,雲)賢士,適間勿罪。(正末雲)學士,這不是小生自來投托,是丞相數次將書調發小生來到京師。旅館安身,個月期程,不蒙放參。今日對着學士,將一杯酒似與不與,輕慢小生,是何禮也!(曹學士雲)賢士,此一去何往?(正末雲)自古道:"士屈於不知己,而伸於知己。"今世無知者,小生在此何益?不如回家去罷。(唱)

【金盞兒】雖然道屈不知己不悉煩,不知伸於知己恰是甚時間。只落得一天怨氣心中儹,空教我趨前退後兩三番。又不是絕糧陳蔡地,又不是餓死首陽山,只不如掛冠去好,也免得叉手告人難。(曹學士雲)賢士差矣,卻不道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又道是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憑着賢士腹在才,神有劍,口能吟,眼識字,取富貴如反掌相似,何不進取功名,可怎生便回家去也?(正末雲)爭奈小生家寒,無有盤費。(曹學士雲)卻不道寶劍贈烈士,紅粉贈佳人。小官有白金兩錠,青衣一套,駿馬一匹,薦書一封,送賢士去投托荊王劉表。劉表見了小官的書呈,必然重用。賢士若得官呵,則休忘了曹植者。(正末雲)多謝學士。小生驟面相會,倒齎發我金帛鞍馬薦書。異日是崢嶸,此恩必當重報。(唱)

【賺煞】我持翰墨謁荊王,展羽翼騰霄漢。夢先到襄陽峴山,楚天闊爭如蜀道難。我得了這白金駿馬雕鞍,則願的在途間人馬平安,穩情取崢嶸見您的眼。(曹學士雲)賢士,常言道人惡禮不惡,還辭一老丞相。(正末雲)看學士分上,我辭他一辭,叔父,承管待了也。(蔡相雲)王粲,你去了罷,又回來做甚麼?(正末雲)我吃你甚麼來?(唱)我略別你個放魚的子產。(蔡相雲)放魚的子產嗓磕老夫不識賢哩!(正末唱)你休笑我屠龍的王粲。(雲)雖是今日之貧,安知無他日之貴。有一日官高極品,位列三公,食前方丈,祿享千鍾,武夫前擁,錦衣後隨,學士恕罪了。(曹學士雲)賢士,穩登前路。(正末唱)你看我錦衣含笑入長安。(下)

(蔡相雲)王粲去了也。學士,此人莫不有些怪老夫麼?(曹學士雲)時下便有些怪,到後來謝也謝不及哩!(蔡相詩云)從來賢智莫先人,小子如何妄自尊。(曹學士詩云)今日雖然遭折挫,異時當得報深恩。(並下)

第二折

(外扮荊王引卒子上,詩云)高祖龍飛四百年,如今兵甲漸紛然。區借得荊襄地,撐住西南半壁天。某姓劉名表,字景升,本劉之宗親,漢之苗裔。因見天下多事,兵戈竟起,某策馬馳入儀城,取了南郡,皆蒯良之力也。如今南據江陵,北控樊鄧,西占長沙,東距桂陽,地方千里,帶甲軍卒四十餘萬。愛民養濟憐恤軍士,少壯者勤於農桑,斑白者不負戴於道路。於是一境之內,軍民稍安。某有二子,長曰劉琦,次曰劉琮。有兩員上將,操練水兵三萬,乃是蒯越、蔡瑁,巡綽邊境去了。善文者蒯良、杜奎,善武者蒯越、蔡瑁,為其羽翼,復何憂哉!小校轅門覷者,二將來時報復我知道。(卒子云)理會的。(正末上,雲)小生王粲,被蔡邕恥辱了一場,多虧子建學士齎發我白金草鞍馬,小生好命薄也,不想中途得了一場病症,金銀鞍馬衣服都盤費盡了,這幾日方才稍可,將着這封書,見荊王走一遭去。王粲也,人人都有那功名二字,惟有我的功名好難遇也呵!(唱)

【正宮】【端正好】則有分鞭羸馬,催行色,拂西風滿面塵埃,想昨朝風送煙波側,今日個落日在青山外。

【滾繡球】我比那買官的省些玉帛,求仕的費些草鞋。赤緊的好難尋紫袍金帶。(雲)今日見荊王呵,(唱)便是我苦盡甘來。他聽得我扣宅,他將那書折開,多應是把我來降階接待。豈不聞有朋自遠方來?(帶雲)那荊王或問我兵法呵,(唱)你看坐間略展安邦策,便索高築黃金拜將台,不索疑猜。(雲)說話中間,可早來到門首也。左右報復去,道有高平王粲,持曹子建學士書呈,特來拜見。(卒子云)將書來,我與你報去。喏!報的大王得知,今有高平王粲,持曹子建學士書呈,特來拜見。(荊王雲)將書來我看:"翰林學士曹植拜書。"我折開這書看:"蔡邕拜上麾下。"元來封皮上是曹子建之名,書內是蔡邕丞相舉薦,書中意我盡知了也。久聞此人,是一代文章之士。道中門相請!(請見科)(荊子王)久聞賢士大名,今至俺荊襄之地,如甘霖潤其旱苗,似清風解其酷暑,何幸何幸!(正末雲)小生聞知大王豁達大度,納諫如流,因此不遠千里,持子建學士書,特來拜見。(荊子王)動問賢士,何不在帝都闕下,求取功名,如何遠涉江湖,徒步至此?俺這荊襄土薄民稀,兵微將寡,只怕展不得仲宣之志,如之奈何?(正末雲)大王,(唱)

【倘秀才】如今那有錢人沒名的平登省台,那無錢人有名的終淹草萊。(荊子王)據賢士如何?(正末唱)如今他可也不論文章只論財。(荊子王)賢士可曾投托人麼?(正末唱)赤緊的難錄東道主。(荊子王)向在何處?(正末唱)久困在書齋。非王粲巧言令色。

(荊王雲)賢士,自古道:(詩云)寒窗書劍十年苦,指望緣官折桂枝。韓侯不是蕭何薦,豈有登壇拜將時!曾有人言,謂賢士胸次驕傲,以至如此。(正末唱)

【滾繡球】非是我王仲宣胸次高,赤緊的晏平仲他那度量窄。(雲)小生遠遠而來,他道:"老兄幾時到?"我回言:"恰才到此。"你道:"休往別處去,來俺家裡住。"(唱)我和他初相見廝親廝愛。(雲)他問道:"老兄此一來,有何貴幹?"我回言道:"特來投托求些盤縵。"他聽得道罷,(唱)早唬得他不抬頭口倦難開(雲)那人推託不過,則索應付。(唱)至少呵等到有十朝半月,多呵齎發銀一兩錢二百,那一場齎發的心大驚小怪。(雲)大王,久以後不得第便罷,若得第時,一時間顧盼不到,他便道:"黑頭蟲兒不中救,俺也曾齎發你來。"(唱)怎禁他對人前朗朗的花白,如今那友人門下難投托,因此上安樂窩中且避乖,倒大來悠哉。

(荊王雲)賢士既有大才,當不次任用。到來日會眾將,聚三軍,拜賢士統領荊襄九郡兵馬大元帥。(詩云)可惜淮陰侯,曾來撇金釣鈎。不消三舉薦,反映日便封侯。小校,鑄下元帥印者。(正末雲)小生半生流落,一介寒儒,安敢遽然望此!(唱)

【呆骨朵】若論掌襄帥府威風大,我是白衣人怎敢望日轉千階。我又不曾驅六甲風雷,又不曾辨三光氣色,又不曾寫就《論天表》又不曾草下甚麼《平蠻策》(荊王雲)賢士乃簪纓世胄,堪為元戎帥首也。(正末唱)我雖是個簪纓門下人,怎做的斗牛星畔客。(荊子王)賢士知天文,曉地理,觀氣色,辨風雲,何所不通,何所不曉!有大才受大任,固其宣也。(正末唱)

【倘秀才】止不過曲志在蓬窗下守着霜毫的這硯台,我又不曾進履在圯橋下收的甚兵書戰策。如今那有志的屠龍去南海,古今無賢士,前後少英才,非王粲疏狂性格。

(荊王雲)賢士請坐,某有二將乃藐越、蔡瑁,能調水兵三萬,巡綽邊境去了。小校轅門外覷者,二將來時,報復我知道。(卒子應科)(二淨扮蒯越、蔡瑁上,雲)自家蒯越的便是,這位是蔡瑁。我和他巡綽邊境回還。小校通報去,蒯越、蔡瑁下馬。(卒子報科,雲)喏!報大王得知,蒯越、蔡瑁見在門首。(荊王雲)說出去,賓客在此,把體面相見。(卒子云)二位,大王說賓客在此,教你把體面相見。(蒯越雲)我知道。(見科雲)大王,邊境無事。(荊王雲)蒯越、蔡瑁,你見此人高平玉井人氏,姓王名粲,字仲宣,天下文章之士。我欲用此人,你可把體面相見。(蒯蔡雲)知道,那壁莫非仲宣否?(卒子云)怎麼是"仲宣否"?(蒯越雲)你不知道,"不"字底下着個"口"是個"否"字,他見了我老蒯,教他不開口。(蒯蔡見末雲)久聞賢士大名,如雷貫腿。(卒子云)怎麼是"如雷貫腿?"(蒯越雲)我盤盤他的跟腳,把文溜把一溜。賢士,你知道"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打折腿。"我這裡有一拜,不勞還禮。(拜科)(卒子云)不曾還禮,你再拜起。(蒯越雲)你可曉得那鶴非染而自白,鴉非染而自黑,既讀孔聖之書,必達周公之禮。我二人有一拜。(拜科)(蒯越雲)王粲好是無禮,拜着他全然不應!氣出我四句來了:(詩云)王粲生的硬,拜着全不睬。這世做了人,那世變螃蟹。(蒯越雲)大王,王粲好是無禮。俺二人拜他,全然不動。倘有人見,可不先失了你的門風?大王問他孫武子兵書十三篇,他習那一家。(荊王雲)靠後!人說此人矜驕傲慢,果然話不虛傳。某兩員上將拜着他,昂然不理。賢士,我問你,孫武子兵書十三篇,不知賢士習那一家?(正末雲)《六韜》《三略》淹貫胸中,唯吾所用,何但孫武子十三篇而已哉!(荊王雲)論韜略如何?(正末雲)論韜略呵,(唱)

【滾繡球】我不讓姜子牙興周的顯戰功。(荊王雲)你謀策如何?(正末雲)論謀策呵,(唱)我不讓張子房佐漢的有計畫。(荊王雲)你紮寨如何?(正末雲)論紮寨呵,(唱)我不讓周亞夫屯細柳安營紮寨。(荊王雲)你點將如何?(正末雲)論點將呵,(唱)我不讓馬服君仗霜鋒點將登台。(荊王雲)你膽氣如何?(正末雲)論膽氣呵,(唱)我不讓藺相如澠池會那氣概。(荊王雲)你才幹如何?(正末雲)論才幹呵,(唱)我不讓管夷吾霸諸侯那手策。(荊王雲)你行兵如何?(正末雲)論行兵呵,(唱)我不讓霍嫖姚領雄兵橫行邊塞。(荊王雲)你操練如何?(正末雲)論操練呵,(唱)我不讓孫武子用兵法演習裙釵。(荊王雲)你智量如何?(正末雲)論智量呵,(唱)我不讓齊孫臏捉寵涓則去馬陵道上施埋伏。(荊王雲)你決戰如何?(正末雲)論決戰呵,(唱)我不讓韓元帥困霸王在九里山前大會垓,胸卷江淮。(做睡科)(荊王雲)好兵法!將酒來,慶兵法!賢士滿飲此杯。呀!才和俺攀話,又早睡着了也。便好道德勝才為君子,才勝德為小人。俺末曾重用,先失左右之門風,正是那才有餘而德不足。等此人睡覺來問我,只說我更衣去了。(詩云)德勝才高不可當,才過德小必疏狂。縱然胸次羅星斗,豈是人間真棟樑。(下)(蒯越雲)點湯!(正末醒科,雲)大王安在?(蒯越雲)點湯!(正末雲)點湯,呼遣客。某隻索回去。(蒯越雲)點湯!(正末雲)我出的這府門。(蒯越雲)點湯!(正末雲)我來到這和長街上。(蒯越雲)點湯!(正末雲)我來到這酒肆中。(蒯越雲)點湯!(正末雲)我來到這裡,你不叫點湯!(蒯越詩云)非我閉賢門,因他傲慢人。(蔡瑁詩云)點湯呼遣客,依舊受孤貧。(並下)(正末嘆科)罷罷罷!(唱)

【煞尾】他年不作文章伯,異日須為將相材。待與不待總無礙,時與不時且寧耐。說地談天口若開,伏虎降龍志不改。穩情取興劉大元帥,試看雄師擁麾蓋。恨汝等將咱廝害。(帶雲)我若得志呵,(唱)把你擄掠中軍賬門外,似這等跋扈襄陽吃劍才。(帶雲)將二賊擒至馬前斬首報來!(唱)那其間才識俺長安少年客。(下)

第三折

(副末扮許達引從人上,詩云)狀氣如虹貫碧空,塵埃何苦困英雄。假饒不得風雷信,千古無人識臥龍。小生姓許名達,字安道,乃荊州饒陽人也。先父許士謙,曾為國子臨助教,年僅六十,病卒於官,止存老每在堂,訓誨小生,頗通詩禮。不想老母亡化,小生學業因此荒廢,有負先人遺教,至今愧之。小生賴祖宗蔭下,就此城市中女神中一座樓,名曰溪山風月樓,左有鹿門山,右有金沙泉,前對清風霽嶺,後靠明月雲峰,端的是玩之不足,觀之有餘。但凡四方官宦,到此無可玩賞,便登此樓飲酒,中間常與小生論文,有等文學秀士,未經發跡,小生置酒相待,臨行又贈路費而歸。人見小生有此度量,皆呼小生為東道主。近日有一人,乃高平人氏,姓王名粲,字仲宣。此人是一代文章之士,持子建學士書呈,投托荊王劉表,劉表不能任用。後劉表辭世,此人淹留有此。小生深念同道,常與他會飲此樓。只一件,此人不醉猶可,醉呵,便思其老母,想其鄉閭,不覺淚下。今日時遇重陽登高節令,下次小的每安排酒果,請仲宣到此,共展登高之興,聊紓望遠之懷,只等來時,報復我知道。(正末上,雲)小生王粲,將子建學士書呈,投托荊王劉表,劉表聽信蒯越、蔡瑁讒言,不能任用,流落於此。小生只得將萬言長策,寄與曹子建學士,央他奏上聖人,至今不見回報,多分又是沒用的了,使小生羞歸故里,懶睹鄉閭。此處有一人許安道,幸垂顧盼,時與小生尊酒論文,稍不寂寞。今日重陽佳節,治酒於溪山風月樓,請我登高,須索走一遭去。(嘆介)時遇秋天,好是傷感人也!〔鷓鴣天〕(詞雲)一度愁來一倚樓,倚樓又是一番愁。西風塞雁添愁怨,衰草淒淒更暮秋。情默默,思悠悠,心頭才了又眉頭。倚樓望斷平安信,不覺腮邊淚自流。(唱)

【中呂】【粉蝶兒】塵滿征衣,嘆飄零一身客寄。往常我食無魚彈劍傷悲,一會家怨荊王,信讒佞,把那賢門來緊閉。(帶雲)從那荊王辭世呵,(唱)不爭你死喪之威,越閃得我不存不濟。

【醉春風】我本是未入廟堂臣,倒做了不着墳墓鬼。想先賢多少困窮途,王粲也我道來命薄的不似你,你!我比那先進何及,想昔人安在,(帶雲)小生三十歲也,(唱)我可甚麼後生可畏。(雲)說話中間,可早來到也。樓下的報復去,王粲來了也。(從人報科)報的東人得知,王仲宣來了也。(許達雲)道有請。(見科,雲)仲宣請。(做上樓科)(詩云)欲窮千里目,(正末雲)更上一層樓。(許達雲)家童將酒過來,仲宣,蔬食薄味,不堪供奉,請滿飲此杯。(正末雲)敢問安道,此樓何人蓋造?(許達雲)仲宣不問,許達也不道,此樓是先父許士謙蓋造。(正末雲)因何造此?(許達雲)因四方官宦,到此無可玩賞,故建此樓。(詩云)一座高樓映市廛,玉欄十二鎖秋煙。捲簾斜眺天邊月,舉眼遙觀日底仙。九醞酒光斟琥珀,三山鸞鳳舞翩躚。停杯暢飲才歌罷,倒臥身軀北斗邊。(正末詩云)安道,你看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唱)

【迎仙客】雕檐外紅日低,畫棟畔彩雲飛,十二欄干欄干在天外倚。(許達雲)這裡望中原,可也不遠。(正末唱)我這裡望中原,思故里,不由我感嘆酸嘶。(帶雲)看了這秋江呵,(唱)越攪的我這一片鄉心碎。

(許達雲)仲宣為何不飲?(正末雲)小生一登此樓,就想老母在堂,久闕奉養,何以為人!(許達雲)仲宣不登樓便罷,但登樓便思其老母,想其鄉閭。母子,天性也,母思其子,慈也;子思其母,孝也故母子為三綱之首,慈孝乃百行之原。我想大舜古之聖人,父頑母囂弟傲,嘗設計害舜,舜盡孝以合天心,終不能害舜,終能使一家底豫。(詩云)歷山號泣自躬耕,青史長傳大孝名。今日登高頻帳望,豈能無念倚閭情。(正末詩云)旅客逢秋苦憶歸,可堪鴻雁正南飛。倚門老母應頭白,何日重來戲彩衣。(唱)

【紅繡鞋】淚眼盼秋水長天遠際,歸心似落霞孤鶩齊飛,則我這襄陽倦客苦思歸。我這裡憑闌望,母親那裡倚門悲。(許達雲)仲宣,既如此感懷,何不早歸故里?(正末雲)吾兄怕不說的是哩!(唱)爭奈我身貧歸未得。

(許達雲)仲宣滿飲此杯。你看此樓,下臨紫陌,上接丹霄,宴海內之高賓,會寰中之佳客。青山綠水,渾如四壁開圖,紅葉黃花,絕似滿川鋪錦。寒雁影搖搖曳曳,數行習過洞庭天。寒蛩聲唧唧啾啾,幾處叫殘江鋪月。俺這裡鱸魚正美,新酒初香,橙黃橘綠可開樽,紫蟹黃雞宜宴賞。對此開懷,何故不飲?(詩云)風送潮聲過遠洲,雨收山色上危樓。美玉不換重陽景,黃金難買菊花秋。(正末雲)憶昔離家二載過,髩鬢邊白髮奈愁何。無窮興對無窮景,不覺傷心淚點多。(唱)

【普天樂】楚天秋,山疊翠,對無窮景色,總是傷悲。好教我動旅懷,難成醉。枉了也壯志如虹英雄輩,都做助江天景物淒其。(雲)老兄,小生有三樁兒不是。(許達雲)可是那三樁兒不是?(正末雲)是這氣這愁和這淚。(許達雲)氣若何?(正末唱)氣呵做了江風淅淅。(許達雲)愁若何?(正末唱)淚呵彈做了江雨霏霏。

(許達雲)仲宣,時遇清秋,階下有等草蟲,名寒蛩,又名促織,此等草蟲叫動,家家捶帛搗練。小生不才,作《搗練歌》一道,則是污耳。(歌雲)忽聞簾外杵聲搖,聲上聲低聲轉高。羅袖長長長繞腕,輕輕播播播風飄。看看看是誰家女,巧巧巧手弄砧杵。停停聽是兩娉婷,玉腕雙雙雙擎舉。灣灣灣月在收峰,花花花向臉邊紅。星眼眼長長出淚,多多多滴搗衣中。祬開祬入紡波,疊疊重重重數多。相相相喚鄰家女,欲裁未裁裁綺羅。秋天秋月秋夜長,秋日秋風秋漸涼。秋景秋聲秋雁度,秋光秋色秋葉黃。中秋秋月旅情傷。月中砧杵響噹噹。噹噹響被秋風送,送到征人思故鄉。故何在歸途遠,途遠難歸應斷腸。斷腸只在紗窗下,紗窗曾不憶彷徨。休玩休玩中秋月,月到中秋篇皎潔。此夜家家家搗衣,添入離愁愁更切。寒露初寒寒草邊,夜夜孤眠月前。促織促織叫復叫,叫出深秋砧杵天。誰能秋夜聞秋砧,切切悲悲悲不禁。況是思歸歸未得,聲聲捶碎故鄉心。(正末嘆雲)好高才也!其思遠,其調悲,使人聞之,覺潸然淚下。(詩云)寒蛩唧唧細吟秋,夜夜寒聲到枕頭。獨有愁人聽不得,愁人聽了越添愁。(唱)

【石榴花】現如如今寒蛩唧唧向人啼,哎,知何日是歸期?想當初只守着舊柴扉,不圖甚的,倒得便宜。(許達雲)大丈夫得志食於鐘鼎,不得志隱於山林。(正末唱)則今山林鐘鼎俱無味。命矣時兮。哎,可知道枉了我頂天立地居人世。(許達雲)仲宣,今年貴庚了?(正末唱)老兄也,恰便似睡夢裡過了三十。

【鬥鵪鶉】又不在麋鹿群中,又不入麒麟畫裡。自死了吐哺周公,枉餓殺採薇伯夷。自洛下飄零到這裡,劃的無所歸棲。(帶雲)小生初投奔劉表的意呵,(唱)指望待末尾三稍,越閃的我前程萬里。(許達雲)仲宣,想昔日孔子投於齊景公,景公不能用,復投魯哀公,封孔子為魯司寇。三日而誅少正卯。齊景公故將美女數十人,習成女樂,獻與哀公,哀公受了女樂,三日不朝。孔子棄職而歸,投於衛靈公,與之言治國之道。衛靈公仰視飛雁,孔子知其不能用,投於陳國。其時陳國被吳國征伐,孔子遂困於陳蔡之間,糧食都絕,從者皆病不能起,聖人尚然如此,何況今日乎!老兄,(詩云)詩酒當前且盡情,功名休問幾時成。天公自有安排處,莫為憂愁白髮生。(正末詩云)三尺龍泉七心身,可堪低首困風塵。王侯將相元無種,半屬天公半屬人。(唱)

【上小樓】一片心扶持社稷,兩隻手經論天地。誰不待執戟門庭,御車郊原,舞劍尊席。(許達雲)仲宣,當初肯與蒯、蔡,同列為官,可不好來?(正末唱)我怎肯與鳥獸同群,豺狼作伴,兒曹同輩?兀的不屈沉殺五陵豪氣!

(許達雲)仲宣,想你辭老母,離陳蔡,謁蔡邕於京師,不能取其榮貴。又持子建學士書呈,投托荊王劉表,內妨蒯、蔡,不肯同列為官。先生主見,小生盡知。但他自干他的事,你自干你的事,便好道黍則黍,麥則麥,涇則涇,渭則渭,雖后稷之聖,不能化穗而成其芒,雖大禹之功,不能澄清而變其濁。芒穗清濁,尚然不變,何況於人乎?既托跡於劉表,何苦不同官於蒯、蔡?(詩云)嗟君志氣本超群,爭奈朝中多忌人。所以獨醒千古恨,至今猶自泣纍臣。(正末)(詩云)有志無時命矣夫,老天生我亦何辜。寧隨澤畔靈均死,不遂人間乳臭雛。(唱)

【幺篇】據着我慷慨心,非貪這瀲灩杯。這酒呵便解我愁腸,放我愁杯,展我愁眉。則為我志願難酬,身心不定,功名不遂。(雲)吾兄將酒過來。(許達雲)酒在此。(正末飲科,雲)再將酒來。(許達雲)仲宣,為何橫飲幾杯?(正末唱)倒不如葫蘆提醉了還醉。

(雲)小生為功名不遂其心,不如飲一醉,墜樓而亡。(做跳下,許達驚扯住科,雲)呀,早是小生手眼快,螻蟻尚且貪生,為人何不異命?古人有云:存其身而揚其名,上人也;將其身而就其名,中人也;舍其身而滅其名,下人也。吾想此中屈原、卞和二人,雖得其名,卒舍其身。如吾兄為功名不遂,要墜樓身死,是為不知命矣。昔呂望有經綸濟世之才,雖在貧窘,意不苟得,年登八旬,垂釣於渭水。後文王夢非熊之兆,出獵西郊至磻溪,見呂望同載而歸,以為上賓。至武王時,成功立業,封號太公。今老兄發悲,不為別故,止為家中老母無人侍養,小生到來日會江不父老,收拾青蚨,齎為路費,送老兄還歸故里,有何難哉!(詩云)只為你高堂有母鬢斑斑,客舍淹留甚日還。囊里黃金願相贈,免教和淚倚欄干。(正末詩云)恥向人間乞食餘,登台一望淚沾裾。可憐飄泊緣何事,不寄平安問母書。(唱)

【滿庭芳】我如今羞歸故里,則為我昂昂而出,因此上怏怏而歸。空學成補天才卻無度饑寒計,幾曾道展眼舒眉。則被你誤了人儒冠布衣,熬熬人淡淡飯黃齏。有路在青霄內,又被那浮雲塞閉。老兄也百忙裡尋不見上天梯。

(許達雲)仲宣,你看那一林紅葉,三徑黃花。一林紅葉傲風霜,如亂落火龍鱗。三徑黃花擎雨露,似潤開金獸眼。登高望遠,從懷故國之非,撫景傷情,處處灑窮途之泣。老兄,(詩云)暑退金風覺夜長,蟬聲不斷送秋涼。東籬滿目黃花綻,雁過南樓思故鄉。(正末)(詩云)采采黃花露未,他鄉誰為授寒衣。獨憐作客人南滯,不似隨陽雁北飛。(唱)

【十二月】幾時得似賓鴻北歸,倒做了烏鵲南飛。仰羨那投林倦鳥,堪恨那舞瓮醯雞。籓雲的鵾鵬羽翼,那籬下燕鵲爭知。

(帶雲)老兄也!(唱)

【堯民歌】真乃是鶴長鳧短不能齊,從來這烏鴉彩鳳不同棲。挽鹽車騏驥陷淤泥,不逢他伯樂不應嘶。只爭個遲也麼疾,英雄志不灰,有一日登鰲背。(做睡科)(外扮使命上,詩云)雷霆驅號令,星斗煥文章。聖主賢臣頌,今朝會一堂。吾乃天朝使命是也。今有王仲宣獻上萬言長策,聖人見喜,宣他為天下兵大元帥,兼管左丞相事。打聽得在許安道樓上飲酒,許安道在麼?(許達見科,雲)那裡來的大人?(使命雲)小官天朝來的使命,宣王仲宣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快報復去!(許達雲)王仲宣,王仲宣!(正末雲)做甚麼大呼小叫的!(許達雲)今有天朝使命,宣你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正末雲)來了不曾?(許達雲)見在樓直下哩!(正末雲)慌做甚麼,心忙做甚麼!既來了,怕他回了不成?(許達雲)則吃你這般傲慢?(正末唱)

【煞尾】從今後把萬言書作戰場,輔皇朝為柱石。扶侍着萬萬歲當今帝,則願的穩坐定蟠龍戧金椅。(同使命下)

(許達雲)那王仲宣別也不別,竟自去了,有這般傲慢的,可知道荊王不肯用他!(詩云)一片雄心大似天,可知不肯受人憐。今朝身佩黃金印,才識登樓王仲宣。(下)

第四折

(蔡相引祗從人上,雲)老夫蔡邕是也。今有王粲獻上萬言長策,聖人見喜,着他做天下兵馬大元帥,只在早晚將到。左右,與我請將曹子建着人相請,須索走一遭去。左右報復去,道有曹子建在於門首。(祗從報科,雲)報的老爺得知,曹學士來了也。(蔡相雲)道有請。(見科)(曹學士雲)老丞相賀萬金之喜!(蔡相雲)喜從何來?(曹學士雲)今有令婿王仲宣,獻上萬言長策,得了天下兵馬大元帥,小官特來賀喜。(蔡相雲)比及學士說呵,老夫已知道了也。如今俺二人牽羊擔酒,十里長亭,接新官走一遭去。(下)(正末引卒子上,雲)王粲,誰想有今日也呵!(唱)

【雙調】【新水令】一聲雷震報春光,(卒按喝科)(正末唱)起蟄龍九重天上。蔡邕也你便似臧倉毀孟軻,王粲也我卻做了貢禹笑王陽,則道我甘老在荊襄,今日個崢嶸日豈承望。

(蔡、曹同上)(蔡相雲)此間是他轅門外了,學士你先進去。(曹學士雲)令人,報復去,道有翰林學士曹子建在於門首。(報科)(正末雲)大恩人來了也,道有請。(見科)(曹學士雲)元帥崢嶸有日,奮發有時。(正末雲)當日不虧學士大恩,豈有今日?學士請上,受小官一拜。(拜科)(曹學士雲)元帥請起,論小官有甚麼恩在那裡。(正末唱)

【沉醉東風】想當日到京師將誰倚仗?多虧你曹學士助我行裝。雖然是一封書死了荊王,還得你萬言策奏知今上,才得個元戎印掌。這都是你義海恩山不可當,再休題貴人健忘。

(蔡相雲)令人,報復去,道有蔡丞相在於門首。(座卒報科)(正末唱)

【喬牌兒】不由我肚兒里氣夯,他有甚臉來俺門上。(雲)他可不是蔡邕丞相麼?(曹學士雲)他可是誰?(正末唱)他是舉韓侯三薦的蕭丞相。往日的情我和他今日講。

(雲)令人,說出去,他是個丞相,我是個元帥府衙門,爾我無干。他進來便進來,不進來我也接待他不成。(卒子云)理會的。老丞相,俺元帥說來:你是個丞相,他是元帥府衙門,爾我無干,你進去便進去,不進去你也接待你不成。(蔡相雲)可早一句兒也!也罷,我自己進去。(見科)元帥,幾年不見,受老夫一拜。(正末雲)住者,左右,將過錦心拜褥來。(蔡相雲)要他做甚麼?(正末雲)則怕拜下去污了你那錦繡衣服!(蔡相雲)可早兩句兒也!(正末雲)卻不道錦堂至三杯酒,茅舍人來一盞茶。我是個新帥府,豈不一杯酒管待?令人,將酒來。(卒子云)酒在此。(正末雲)這一杯酒,當從丞相飲,老丞相接漂酒。(蔡相雲)將來。(正末雲)住者,小官有失禮體,放着翰林院大學士在此,當從學士請酒。(曹接酒科)(正末雲)這杯酒可到老丞相,丞相接酒。(蔡相雲)將來。(正末雲)住者,慌做甚麼!學士飲個雙杯。(曹飲科)(正末雲)這杯酒可該老丞相飲,丞相接酒,(蔡相雲)將來。(正末雲)住者,兩隻手撈菱般相似,大缸家釀下酒缽盂里,折的你也吃不了。枕着青石板睡,餓破你那臉也。學士飲個三杯和萬事。(蔡相雲)可早三句了也!王粲,你將一杯酒似與不與,對着翰林學士在此,羞辱老夫,是何道理!(正末雲)你發甚麼酒風哩!(蔡相公雲)我吃你甚麼酒來?(正末雲)當初曾道來。(蔡相雲)我道甚麼來?(正末唱)

【水仙子】你道你精神顏色捧瑤觴,和氣春風滿畫堂。你道我不明白凍死在顏回巷,我今日也列金釵十二行。盡今生急急忙忙,你那裡有江湖心量,一片齏鹽肚腸。(帶雲)令人抬過了酒肴者。(唱)飲不的我玉液瓊漿。

(蔡相雲)王粲,你強殺者波,則是個兵馬大元帥;我歹殺者波,是當朝左丞相,調和鼎鼐,燮理陰陽。你把我這般看待,敢不中麼?(正末唱)

【甜水令】你道是位列三台,調和鼎鼐,燮理陰陽,丞相府氣昂昂。覷的我元帥衙門,無過是點些士伍,排些刀仗,與文臣本不同行。

【折桂令】你不來呵但憑心上,我也不差着人來,請你登堂。(帶雲)你今日既來呵,(唱)誰着你鳥故趨籠,魚偏入網,人自投湯。既受你這許多好情親向,我豈可沒半句惡語相相傷。(蔡相雲)可知你與我也沾些親來。(正末唱)從今後星有參商,人有雌黃。你做的吐哺周公,我也拚不做坦腹王郎(蔡相雲)學士,你這裡不說,那裡說?(曹學士雲)老丞相休慌。元帥請暫息雷霆之怒,略罷虎狼之威,聽小官明明的說破,着元帥細細里皆知。人不說不知,木不鑽不透;冰不搦不寒,膽不嘗不苦。當初老丞相曾與令尊老先生金蘭契友,二人指腹成親,若生二女,同攀繡床;若生二子,同舍攻書;若生子女,結為夫婦。不想令尊生下元帥,丞相所生一女。因為官守所絆,彼各天涯,間隔親事。老丞相聞知元帥學成滿腹文章,只是驕矜傲慢,不肯曲脊於人,以此數次將書調取至京,蕭條旅館,個月期程,不蒙放參。可是為何?只是涵養你那銳氣。及至相見,將那三杯酒恥辱元帥,一席話激發將軍。豈知春衣白金雕鞍書禮,都不是小官的,老丞相暗暗的與我,着我明明的與你,齎發你投托荊王劉表。誰想劉表不能任用,淹留在彼,你將萬言長策,寄與小官,小官轉與老丞相,老丞相獻與聖人,聖人見喜,今得此官。自從元帥去後,老丞相將老夫人搬至京師,一般蓋下畫堂,又陪房奩斷送,將小姐聘與元帥為妻。說兀的做甚!(詩云)則為你襄陽久困數年間,今日撥開雲霧見天顏。非干我這舉賢曹子建,則拜你那恩人老泰山。(正末拜科,雲)則被你瞞殺我也,丈人!(蔡回禮科,雲)則被你傲殺我也,女婿!(正末唱)

【雁兒落】又不曾趨蹌天子堂,又不曾圖畫臣像。止不過留心在筆硯間,又不曾惡戰在沙場上。

【得勝令】呀!怎做得架海紫金梁,則消得司縣綠衣郎。今日個樞府新元帥,還只是長安舊酒狂。騰驤,端的有豪氣三千丈;游揚,這的是功名紙半張。(蔡相雲)天下喜事,無過子母夫婦團圓。就今日臥翻羊、窨下酒,做個大大慶喜筵席者!(詞雲)我兩姓結婚姻原在生前,難道我今日敢違背初言。因此上屢移書接來到此,本待將加官職指引朝天。只為你生性子十分驕傲,並不肯謙謙的敬老尊賢。我特將三杯酒千般折挫,無非要涵養得氣質為先。暗地裡具書呈白金駿馬,封皮上明寫着子建相傳。豈知道到荊州依然不遇,遂淹留不得返苒三年。想登樓這一點思鄉客淚,多應是長飄灑似雨漣漣。萬言策又是我轉聞今上,才得授大元帥入掌兵權。早先期高平去迎將老母,預蓋下大宅院供具全。專等待你回來選其吉日,與小女結花燭夫婦團圓。此皆由我老夫殷勤留意,非學士能出力為你周旋。到如今才一一從頭說破,大家的開笑口慶賞華筵。(正末唱)

【離亭宴煞】你元來為咱氣銳加涵養,須不是忌人才大遭魔障。端的個這場,收拾了龍爭虎鬥心,結果了鶚薦鵬搏力,表明了海闊天高量。安排下玳瑁筵,準備着葡萄釀,做一個團圓的慶賞。早匹配了青春女一生歡,穩情取白頭親百年享。

題目假託名蔡邕薦士

正名醉思鄉王粲登樓

复制

《求定齋》

孔子 〔先秦〕

吾觀大梁城,九衢塵暗天。蠻觸日交爭,夔蚿互相憐。

此心如慈幡,裊裊風中懸。王子閉門臥,守心長縛禪。

能定乃能應,如鏡別丑妍。吾豈匏瓜哉,孔子有至言。

君看日月行,亦若磨蟻旋。涪翁已發藥,此句不用傳。

复制

《箕子碑》

孔子 〔先秦〕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難,二曰法授聖,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實具茲道以立於世,故孔子述六經之旨,尤殷勤焉。

  當紂之時,大道悖亂,天威之動不能戒,聖人之言無所用。進死以並命,誠仁矣,無益吾祀,故不為。委身以存祀,誠仁矣,與亡吾國,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與之俯仰;晦是謨范,辱於囚奴;昏而無邪,隤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難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為聖師。周人得以序彝倫而立大典;故在書曰「以箕子歸作《洪範》」,法授聖也。及封朝鮮,推道訓俗,惟德無陋,惟人無遠,用廣殷祀,俾夷為華,化及民也。率是大道,叢於厥躬,天地變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歟?

  嗚乎!當其周時未至,殷祀未殄,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紂惡未稔而自斃,武庚念亂以圖存,國無其人,誰與興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則先生隱忍而為此,其有志於斯乎?

  唐某年,作廟汲郡,歲時致祀,嘉先生獨列於易象,作是頌云:

  蒙難以正,授聖以謨。宗祀用繁,夷民其蘇。憲憲大人,顯晦不渝。聖人之仁,道合隆污。明哲在躬,不陋為奴。沖讓居禮,不盈稱孤。高而無危,卑不可逾。非死非去,有懷故都。時詘而伸,卒為世模。易象是列,文王為徒。大明宣昭,崇祀式孚。古闕頌辭,繼在後儒。

复制

《管晏列傳》

孔子 〔先秦〕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遇時。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

  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包茅不入貢於周室。桓公實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於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管仲富擬於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於諸侯。後百餘年而有晏子焉。

晏子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越石父賢,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塗,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越石父請絕。晏子懼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於緦何子求絕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聞君子詘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晏子於是延入為上客。

  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閒而窺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

  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豈管仲之謂乎?

  方晏子伏莊公屍哭之,成禮然後去,豈所謂「見義不為無勇」者邪?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复制

《孔叢子引遺諺》

孔子 〔先秦〕

堯舜千鍾。孔子百觚。

子路嗑嗑。尚飲十榼。

复制

《孔子誦》

孔子 〔先秦〕

麛裘面鞞。

投之無戾。

鞞之麛裘。

投之無郵。

袞衣章甫。

實獲我所。

章甫袞衣。

惠我無私。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