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經部 / 春秋類 / 穀梁傳 / 桓公(十四年)
拼

十四年

穀梁傳

〔經部〕

一、十有四年,春,正月,公會鄭伯於曹。

二、無冰。

無冰,時燠也。

三、夏,五,鄭伯使其弟御來盟。

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屬通。其弟雲者,以其來我舉其貴者也。來盟,前定也。不日,前定之盟不日。孔子曰:「聽遠音者,聞其疾,而不聞其舒;望遠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立乎定哀,以指隱桓。隱桓之日遠矣,夏五傳疑也。

四、秋,八月,壬申,御廩災。

御廩之災不志,此其志何也?以為唯未易災之餘。

五、乙亥,嘗。

而嘗,可也,志不敬也。天子親耕,以共粢盛。王后親蠶,以共祭服。國非無良農工女也,以為人之所盡,事其祖禰,不若以己所自親者也。何用見其未易災之餘而嘗也?曰甸粟,而內之三宮。三宮米,而藏之御廩,夫嘗必有兼甸之事焉。

六、冬,十有二月,丁巳,齊侯祿父卒。

七、宋人以齊人、蔡人、衛人、陳人伐鄭。

以者,不以者也。民者,君之本也。使人以其死,非正也。

  • 上一篇: 十三年
  • 下一篇: 十五年
  • 穀梁傳
    穀梁傳
    《榖梁傳》即《穀梁傳》(拼音:gǔliángzhuàn),也被稱作《穀梁春秋》、《春秋穀梁傳》。《春秋穀梁傳》為儒家經典之一,與《左傳》、《公羊傳》同為解說《春秋》的三傳之一。起於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終於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穀梁傳》強調必須尊重君王的權威,但不限制王權;君臣各有職分,各有行為準則;主張必須嚴格對待貴賤尊卑之別,同時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但其對政治更迭、社會變動較為排斥。
     

    更多隐公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