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子部 / 小說家類 / 河東記 / 韋丹
拼

韋丹

河東記

〔子部〕

唐江西觀察使韋丹,年近四十,舉五經未得。嘗乘蹇驢,至洛陽中橋。見漁者得一黿,長數尺,置於橋上,呼呻餘喘,須臾將死。群萃觀者,皆欲買而烹之。丹獨憫然,問其直幾何。漁曰:「得二千則鬻之。」是時天正寒,韋衫襖袴,無可當者,乃以所乘劣衛易之。既獲,遂放於水中,徒行而去。時有胡蘆先生,不知何所従來,行止迂怪,占事如神。後數日,韋因問命,胡蘆先生倒屣迎門,欣然謂韋曰:「翹望數日,何來晚也?」韋曰:「此來求謁。」先生曰:「我友人元長史,談君美不容口,誠托求識君子,便可偕行。」韋良久思量,知聞間無此官族。因曰:「先生誤,但為某決窮途。」胡蘆曰:「我焉知?君之福壽,非我所知。元公即吾師也,往當自詳之。」相與策杖至通利坊,靜曲幽巷。見一小門,胡蘆先生即扣之。食頃,而有應門者開門延入。數十步,復入一板門。又十餘步,乃見大門,制度宏麗,擬於公侯之家。復有丫鬟數人,皆及姝美,先出迎客。陳設鮮華,異香滿室。俄而有一老人,鬚眉皓然,身長七尺,褐裘韋帶,従二青衣而出。自稱曰:「元浚之。」向韋盡禮先拜。韋驚,急趨拜曰:「某貧賤小生,不意丈人過垂採錄,韋未喻。」老人曰:「老夫將死之命,為君所生,恩德如此,豈容酬報?仁者固不以此為心,然受恩者思欲殺身報效耳。」韋乃矍然,知其黿也,然終不顯言之。遂具珍羞,流連竟日。既暮,韋將辭歸,老人即於懷中出一通文字,授韋曰:「知君要問命,故輒於天曹,錄得一生官祿行止所在,聊以為報。凡有無,皆君之命也。所貴先知耳。」又謂胡蘆先生曰:「幸借吾五十千文,以充韋君改一乘,早決西行,是所願也。」韋再拜而去。明日,胡蘆先生載五十緡至逆旅中,賴以救濟。其文書具言,明年五月及第;又某年平判入登科,受咸陽尉;又明年登朝,作某官。如是歷官一十七政,皆有年月日。最後年遷江西觀察使,至御史大夫。到後三年,廳前皂莢樹花開,當有遷改北歸矣。其後遂無所言,韋常寶持之。自五經及第後,至江西觀察使。每授一官,日月無所差異。洪州使廳前,有皂莢樹一株,歲月頗久。其俗相傳,此樹有花,地主大憂。元和八年,韋在位,一旦樹忽生花,韋遂去官,至中路而卒。初韋遇元長史也,頗怪異之。後每過東路,即於舊居尋訪不獲,問於胡蘆先生。先生曰:「彼神龍也,處化無常,安可尋也?」韋曰:「若然者,安有中橋之患?」胡蘆曰:「迍難困厄,凡人之與聖人,神龍之與耑蠕,皆一時不免也,又何得異焉?」

  • 上一篇: 葉靜能
  • 下一篇: 呂群
  • 河東記
    河東記
    書中不少故事發生在唐文宗大和(827-835)年間,故知此書當寫成於大和之後。此書內容雖然以譎異怪誕為特點,但與那些單純宣揚物妖神怪的志怪小說不同,而常常是通過神異故事曲折地反映現實生活,體現了唐代有意為小說的特徵。書中既大膽諷刺了皇帝和官僚們的昏聵無知以及政治的腐敗,也批判了圖財害命、自私殘忍等惡劣行徑,還塑造了一些美好的婦女形象。原書不傳,輯本有《紺珠集》本、《說郛》本(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