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兩漢 / 賈誼 / 旱雲賦
拼 译 译

《旱雲賦》

賈誼 〔兩漢〕

惟昊天之大旱兮,失精和之正理。

遙望白雲之蓬勃兮,滃澹澹而妄止。

運清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並起。

嵬隆崇以崔巍兮,時仿佛而有似。

屈卷輪而中天兮,象虎驚與龍駭。

相摶據而俱興兮,妄倚儷而時有。

遂積聚而合沓兮,相紛薄而慷慨。

若飛翔之從橫兮,楊侯怒而澎濞。

正帷布而雷動兮,相擊沖而破碎。

或窈窕而四塞兮,誠若雨而不墜。

陰陽分而不相得兮,更惟貪邪而狼戾。

終風解而霰散兮,陵遲而堵潰。

或深潛而閉藏兮,爭離而並逝。

廓蕩蕩其若滌兮,日照照而無穢。

隆盛暑而無聊兮,煎砂石而爛渭。

湯風至而含熱兮,群生悶滿而愁憒。

畎畝枯槁而失澤兮,壤石相聚而為害。

農夫垂拱而無聊兮,釋其鋤耨而下淚。

憂疆畔之遇害兮,痛皇天之靡惠。

惜稚稼之旱夭兮,離天災而不遂。

懷怨心而不能已兮,竊託咎於在位。

獨不聞唐虞之積烈兮,與三代之風氣?時俗殊而不還兮,恐功久而壞敗。

何操行之不得兮,政治失中而違節。

陰氣辟而留滯兮,猒暴至而沉沒。

嗟乎!惜旱大劇,何辜於天無恩澤?忍兮嗇夫,何寡德矣!既已生之,不與福矣。

來何暴也,去何躁也!孳孳望之,其可悼也。

憭兮栗兮,以郁怫兮。

念思白雲,腸如結兮。

終怨不雨,甚不仁兮;布而不下,甚不信兮。

白云何怨?奈何人兮!。

旱雲賦 - 譯文及註釋

譯文炎熱夏天的大早啊,失去氣候的正常規律。遠看那蓬勃升騰的白雲啊,湧起後飄蕩不止。運轉着的白雲和烏雲瀰漫無際啊,正錯雜而並起。高高隆起就像聳立的高山啊,不時呈現仿佛要下雨的樣子。有的如彎曲的車輪在半空中滾動啊,像龍虎突然受到了驚駭。聚攏成團而共同興起啊,時離而時合。積聚而重疊啊,紛紛迫近而不平息。猶如飛翔的鳥縱橫翱翔啊,也像波濤之神陽侯怒而濤聲澎湃。正在烏雲密布之時雷聲隆隆啊,相互撞擊而烏雲又散開了。陰雲有時深遠而遍布天空啊,好像要下雨卻終究不降雨。

陰陽分離不能融合啊,乃是執政者貪邪暴虐所致。最終雲被風吹得如霰一般散開啊,就像山陵隳毀、土牆崩潰。有的雲層深深地潛藏起來啊,爭先恐後地離去並且相繼消亡。遼闊的天空就像清洗過一樣啊,照射到大地上的是沒有一絲雲彩阻擋的強烈陽光。三伏天裡無所仰賴啊,在烈日下的砂石如被火煎烤一樣而渭水也似乎被曬得乾裂了。風含着熱氣吹來啊,百姓愁悶而煩亂。田間水溝乾燥而莊稼枯萎啊,田地里被曬得灼熱的石頭也對莊稼有危害。農夫袖手而無所依賴啊,丟下鋤頭而眼淚直淌。既憂慮土地受到旱災啊,又怨憎上天不仁慈。痛惜幼苗因旱枯死啊,遭遇天災而不得成長。

心懷怨恨而難以平息啊,暗中把把災害的出現歸咎於執政者。難道不知道唐堯、虞舜的豐功偉績及夏、商、周三代的風尚嗎?如今的風尚與上古三代的不同而無法復返啊,恐怕前人的功業也已因時間久而頹壞了。國家政令何其不對啊,政治措施不當而違背制度。陰氣停滯潛藏啊,因為暴政的實行使得民不聊生。

哎!痛惜旱災太嚴重,百姓何罪使得上天不予恩澤?殘酷啊田地的神靈,何其缺少德行!既然已經生了人民,卻不給他們幸福。旱雲來時何其猛烈啊,去時又何其躁急!人們殷切地期望着下雨,結果卻十分令人傷心。悽慘而悲涼啊,讓人心情不舒暢。想着那白雲,就愁腸如結。最終怨恨有雲而無雨,雲太不仁義啊;雲密布卻不下雨,雲太不誠信啊。但白雲有什麼可怨恨的?只是地上受災的人們又該怎麼辦啊!

注釋旱雲賦:《藝文類聚·卷一百》題作東方朔《旱頌》。惟:句首語助詞。昊(hào)天:夏天。精和:天象和順。精,精氣,古指六氣或日月。六氣指沆瀣、正陽、朝霞之氣,是就自然現象而言;日月則關乎氣候。正理:正常規律。理,準則,規律。蓬勃:盛起的樣子。滃(wěng):雲氣湧起的樣子,一作「滃滃」。澹(dàn)澹:雲盪動的樣子。妄:無。運:運轉。清濁:指白雲和烏雲。澒(hòng)洞:瀰漫無際。嵬:山高的樣子。隆崇:高大的樣子。崔巍:高聳的樣子。似:下雨的樣子。屈:彎曲。卷輪:車輪。中天:半空。中,半。摶據:聚攏成團。妄:隨意。倚儷:奇偶,一作「儷倚」,非。合沓:重疊。合,一作「給」,非。紛薄:紛紛靠近。薄,迫近。慷慨:本指人意氣風發、情緒激昂,這裡指天上的雲團涌動,不見平息。從(zòng):同「縱」。楊侯:即陽侯,古代傳說中的波濤之神。澎濞(péng bì):波濤衝擊聲,這裡形容狂風吹雲之聲。正:一作「雲」,一作「正雲」。帷(wéi)布:如同帷帳遮蓋,形容濃雲密布。帷,帳幔,一作「惟」。雷動:雷聲滾動。擊:一作「盤」。破碎:一作「碎破」。窈窕(yǎo tiǎo):深遠的樣子。窕,一作「雷」。四塞:遍布。墜:落下。得:融合。邪:不正派。狼戾:兇狠。終:終究。霰(xiàn)散:被風吹得如霰一般散開。霰,本義為下雪前落下的小冰珠,這裡作狀語,一作「霧」。陵遲:同「陵夷」,指山陵隳毀。陵,大土山,一作「遂陵」;遲,通「夷」,平。堵:牆壁。爭離:一作「爭離刺」。廓(kuò):空闊。蕩蕩:空闊廣遠的樣子。滌(dí):水沖,一作「條」。照照:通「昭昭」,明亮,又作「昭昭」或「炤炤」。無穢(huì):天上沒有一點雲彩。無,一作「蕪」。隆盛暑而:一作「隆盛暑其」,一作「陰陽盛暑」。隆盛暑,酷暑,即三伏天。隆,深厚;盛,極點,頂點。無聊:無所仰賴。煎砂石:砂石在烈日下如火煎烤一樣滾燙。爛渭(wèi):使得渭河乾裂。渭,即渭河,在陝西中部,一作「煨」,一作「煟」。湯風至而含熱兮:一作「陽風吸習而熇熇」。湯,一作「陽」。含,一作「合」。群生:百姓。悶滿:煩悶。滿,通「懣。愁憒(kuì):憂愁。憒,昏亂。畎(quǎn)畝:田間水溝。畎,一作「壠」。失澤:形容莊稼枯萎。澤,指莊稼的光澤。垂拱:即袖手,形容農夫無所事事。無聊:一作「無事」。釋:放下。耨(nòu):小手鋤。淚:一作「涕」。憂:一作「悲」。疆畔:地界,土地。疆,一作「壤」。遇:一作「遭」。害:指旱災。痛:恨。皇天:上天。皇,大,敬詞。靡惠:不仁慈。靡,不;惠,仁慈。稚(zhì)稼:幼苗。稚,幼小。夭:早亡,這裡指幼苗枯死。離:同「罹」,遭遇。遂:成長竊:私自,暗中。咎(jiù):過失。在位:執政者。唐:陶唐氏,指堯。虞:有虞氏,指舜。積烈:豐功偉績。烈,指功績、功業。三代:夏、商、周。風氣:風俗,風尚。時:當時。俗殊:風尚與上古三代不同。殊,不同。操行:措施,這裡指國家政令。不得:不對。失中:不得當。違節:違反了農業的節令。辟(bì):通「避」,躲藏。留滯:停滯。猒暴(yàn pù):暴曬,引申指暴政。猒,同「饜」,足;暴,「曝」的古字,曬。至:一作「戾」。沉沒:沉溺,形容民不聊生。惜旱:一作「惜葉」,一作「作孽」。劇:甚,嚴重。何辜於天無恩澤?忍兮嗇夫,何寡德矣!既已生之,不與福矣:一作「何辜於天,恩澤弗宣。嗇夫寡德,既生不福」。辜:罪。忍,殘酷。嗇(sè)夫:田神。寡:少。孳(zī)孳:努力不懈的樣子。其:一作「甚」。悼:哀傷。憭(liáo)兮栗(lì)兮:即「憭栗」,淒涼。栗,一作「慓」。郁怫(fú):即抑鬱,心情不舒暢,又作「郁怫」。信:誠實。怨:一作「懟」。奈何:怎麼辦。▲

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 校注.全漢賦校注(上冊).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09月第1版:17-21

趙逵夫 主編.歷代賦評註(漢代卷).成都:巴蜀書社頁,2010年02月第1版:44-50

魏耕原 主編.歷代小賦觀止.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02月第1版:28-32

夏漢寧 譯註.賈誼文賦全譯.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07月第1版:319-322

旱雲賦 - 賞析

此賦分四段,開頭一段寫雲的變化,第二段寫陰雲消散後的大旱災情,第三段大膽地批評了時政的過失,最後一段寫作者對上天與田神等的怨懟。全賦用騷體形式,情感激烈,語言生動形象。

此賦開頭一段寫雲的變化,正於言外寫出千萬人仰天盼望積雲時的情景。開篇一句「惟昊天之大旱兮」,開門見山地點題,而「昊天」一詞使讀者很自然地想到《詩經·小雅·雨無正》中的「浩浩昊天,不駿其德。降喪饑饉,斬伐四國」等語。作者借指斥天而對在位者提出批判的思想便已含蓄地表現了出來。開頭一段的餘下部分則從多個角度展現出陰雲密布的奇異形態。其興起迅猛:風雲湧起,四方瀰漫,如水波激盪,重疊突起,翻騰並興;其形態詭觀:陰雲經天,高崇隆起,時聚時散,既像猛虎驚嚇而奔走,又似飛龍恐駭而騰躍。這裡既用「隆崇」和「崔巍」這些靜態的山勢形容,又以「虎驚」和「龍駭」的動態比喻,形象地再現了旱雲密布的奇異景象。其雷電交加,更是動人心魄。這裡的風雲描寫,正是久旱不雨的人們翹首盼望的布雨陰雲,然而它帶來的卻是「誠若雨而不墜」的失望。

接着第二段突現了陰雲消散後的大旱災情。當陰雲「爭離而並逝」時,烈日當空,酷暑高溫,砂石被烤,河流枯竭,旱風含熱,禾苗枯死。面對「畎畝枯槁而失澤兮,壤石相聚而為害」的災情,農夫心急如焚,無可奈何,垂衣拱手,棄鋤流淚。這些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農夫的深切同情。作為一位政治思想家,賈誼沒有停留在描寫現狀、同情民難的這一步,而是透過現象更進一層地揭示了災難的背後,還有社會政治的原因。

賦文第三段大膽地批評了時政的過失。「竊託咎於在位」,直指統治者的罪過;「政治失中而違節」,直批朝政的過錯。最後一段以「怨天」結尾,既含蓄又明確,耐人尋味。

全賦用騷體形式,情感激烈,語言生動形象,通過抒情與敘述的有機結合描寫了大旱之時天上雲團和人的心情,表現了對當時政治的批評。▲

趙逵夫 主編.歷代賦評註(漢代卷).成都:巴蜀書社頁,2010年02月第1版:44-50

章滄授,芮寧生 選注.漢賦 .珠海:珠海出版社, 2004年01月第2版:9-12

旱雲賦 - 創作背影

據《史記》和《漢書》記載,漢文帝在位期間共發生過三次大旱,此賦當是描寫漢文帝前元九年(前171年)盛夏的大旱。此前,賈誼經歷了統治集團的迫害,又備嘗四年以上的謫居生活,對當時朝廷的黑暗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他雄心未泯,仍然想竭力加以救治。其時,大旱發生處方圓二、三千里之內,禾苗枯死,百姓饑饉,賈誼以政治家的情懷,投以極大的關注,創作了此賦。

龔克昌,等 評註.全漢賦評註(前漢).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17-21

章滄授,芮寧生 選注.漢賦 .珠海:珠海出版社, 2004年01月第2版:9-12

賈誼

作者:賈誼

賈誼(前200~前168),漢族,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字太傅。西漢初年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18歲即有才名,年輕時由河南郡守吳公推薦,20餘歲被文帝召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為太中大夫。但是在23歲時,因遭群臣忌恨,被貶為長沙王的太傅。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後,賈誼深自歉疚,直至33歲憂傷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散文如《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辭賦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著名。 

賈誼其它诗文

《卷四·立言篇上》

賈誼 〔兩漢〕

  案《祭法》,天子諸侯宗廟,皆月祭之。又有《月令》「皆薦新」,並雲「先薦寢廟」。此皆是月祭正文。《國語》云:「古者先王月祭日祀,雖諸侯不得祖天子。」而宗廟在都,匈奴未滅,拊心長叫,萬恨不追。昔魯國孔氏有仲尼,車輿冠服。漢明帝錫東平王蒼,光烈皇后假髻,巾衣一篋。王沈集稱日垂泣於甘泉之畫,揚雄獻頌於麒麟之圖。遂畫先君先妣之像,傅咸集畫贊曰,敬圖先君先妣之容像,畫之丹青。曹休畫其父像,對之流泣,誠可悲也。陸機有丞相像讚,大司馬夫人像讚,即其例焉。竊尋《孝經》所說,必稱先王,蓋是先王之行,不敢以不行也。伏見台內別造至敬殿,甘旨百品,月祭日祀,又為寢室,昏定晨省,如平生焉。先帝朔望,盡哀慟哭。又宣修容奉造二親像,朝夕禮敬,虔事孜孜,四十年中,聿修功德,追薦繼孝,丁蘭無以尚此。繹竊慕考妣之盛,則立尊像,供養於道場,內設花幡燈燭,使僧尼頂禮,正以烏鳥之心,繫戀罔極。不厭丁年之內,遭此百憂,一同見似,甘心殞越。雖復於禮經無文,家門之內,行之已久。故月祭日祀,用遵祭法,車輿篋衣,謹同魯聖。止令朋友知余此心。潘岳賦云:「太夫人御板輿,乘輕軒,柳垂陰,車結軌,或宴於林,或宴於。兄弟斑白,兒童稚齒。稱福壽以獻觴,咸一懼而一喜。嗟夫,天下之至樂,唯斯而已矣!天下之至樂,唯斯而已矣!忽忽窮生,百年之內,曷由復如此矣。痛矣過隙,哀哉逝川,淚盡而繼之以血,不知復何從陳也。」

  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以言,深於矛戟。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觀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聽人以言,樂於鐘鼓琴瑟。

  儉約之德,其義大哉。齊之遷衛於楚丘也,衛文公大布之服,大帛之冠,務材訓農,敬教勤學,元年有車三十乘,季年三百乘也。豈不宏之在人。

  明月之夜,可以遠視,不可以近書;霧露之朝,可以近書,不通以遠視。人才性亦如是,各有不同也。

  君子無邑邑於窮,無勿勿於賤。譽之而不加動,非之而不加沮,定外內之分,夷榮辱之心,立不易方,斯有恆也。

  夫言行在於美,不在於多。出一美言美行,而天下從之,或見一惡意醜事,而萬民違之,可不慎乎?《易》曰:「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昔成湯教民去三面之網,而諸侯向之;齊宣王活釁鐘之牛,而孟軻以王道求之;周文王掘地得死人骨,哀憫而收葬,而天下嘉之也。

  《易》言:「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論語》言:「無恆之人,不可卜筮。」故知人之為行,不可不恆。《詩》言:「無恆之人,其如飄風。胡不自南,胡不自北」者也。般輸不為拙工改繩准,逄羿不為拙射變弦,君子懷道德之有檢。《詩》云:「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孔子稱:「大哉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又曰:「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伯樂教其所憎者相千里馬,其所愛者相駑馬。千里之馬不時有,其利緩;駑馬日售,其利急。所謂下言而上用者也。

  君子以宴安為鴆毒,富貴為不幸。故溺於情者忘月滿之虧,在乎道者知日損之為貴。斯固誹謗之木,唐虞之道,與瓊瑤之台。辛癸之祚亡,酣歌終日,求數刻之歡,耽淫長夜,聘亡歸之樂。而或四知必顯,五美常在,譬金舟不能凌陽侯之波,玉馬不能偶騏之跡。是猶炙冰使燥,清柿令熾,不可得也。夫驕奢者眾,縱逸者多,如輕埃之應風,似宵蠹之赴燭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若雖有天縱,曾無學術,猶若伯牙空彈,無七弦則不悲;王良失轡,處駟馬則不疾。晉平公問師曠曰:「吾年已老,學將晚耶?」對曰:「少好學者如日盛陽,老好學者如炳燭夜行。」追味斯言,可為師也。《淮南》言:「蕭條者形之君,寂寞者身之主。」又云:「教者生於君子,以被小人;利者興於小人,以潤君子。」孟子言:「禹惡旨酒而樂善言。」又云:「若我得志,不為食前方丈,妾數百人。」斯言至矣。故原憲之袍賢於季孫之狐貉,趙宣之肉食旨於智伯之芻豢,子思之銀佩美於虞公之垂棘。嬌淫之理,豈可恣歟!人非有柳下延陵之才,蒙莊柱史之志,其以此者,蓋有以焉。雖復拔山蓋世之雄,回天倒地之力,玉幾為樽,金湯設險,驪山無罪之囚,五嶺不歸之戍,一有驕奢,三代同滅,鐫金石者難為力,摧枯朽者易為功,居得其勢也。

  哲人君子戒盈思沖者何也?政以戒懼所不睹,恐畏所不聞,況其甚此者乎?夫生自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憂懼之所不加,寵辱之所未至。粵自齠齔,便作邦君,其天姿卓爾,則河間所以高步,窮凶極悖,廣川所以顯戮,致之有由者也。錫瑞蕃圖,執玉秉圭,春朝則驅馳千乘,秋謁則儀百辟,江都廣川,可以意者耳。請論之,一曰驕,二曰富,三曰淫,四曰忌。幼饗尊貴,驕也;名田縣道,富也;歌鐘盈室,淫也;殺戮無辜,忌也。夫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況倍此者邪?夫貴而不驕者鮮矣,驕則輕於憲網,富則恃於金寶,淫則惑於昏縱,忌則輕於生殺。既不知稼穡之艱難,又不知民天之有本,徒見珠璣犀甲之玩,金錢翠羽之奇。動容則燕歌鄭舞,顧眄則秦箏齊瑟。謂與椿鵠齊齡,寧知華易晚,覆其宗社,曾不三省;損其身名,不逢八議。異矣哉,古之欲月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無為不善而怨人。刑已至而呼天,身不善而怨人,不亦反乎?刑至而呼天,不亦晚乎?太公曰:「夫為人惡聞其情,而喜聞人之情;惡聞已之惡,喜聞人之惡。是以不必治也。」

  鳥與鳥遇則相躅,獸與獸遇則相角,馬與馬遇則是,愚與愚遇則相傷。天之生此物,多其力而少其智。智者之謀,萬有一失;狂夫之言,萬有一得。是以君子取狂夫之言,補萬得之一失也。行人不休息於松柏而止於楊柳者,以松柏有幽僻之窮,楊柳有路側之勢故也。

  君子當去二輕取四重:言重則有法,行重則有德,貌重則有威,好重則有觀;言輕則招罪,貌輕則招辱。

  周公沒五百年有孔子,孔子沒五百年有太史公。五百年運,余何敢讓焉?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斯言至矣。正當不窮似智,正諫似直,應諧似優,穢德似隱。嘗謂人曰:「諸葛武侯桓宣武並翼贊王室,宣威遐外,此鄙夫之所以慕也;董仲舒劉子政深精《洪範》,妙達《公羊》,鄙夫之所以希也;榮啟期擊磬縱酒行歌,斯為至樂,鄙夫之所以重也。何者?請試論之:夫以武侯之賢,宣武之智,自天佑之,蓋有以然也。假使逢文明之後,值則哲之君,不足為鄙夫扶轂,豈青紫之可望邪?東方鼠虎之諭,斯得之矣。及仲舒之學術,子政之探微,見重元光之初聲,高建始之末,通宵忘寐,終日下帷,不有學術,何以成器?川溜決石,可不勉乎?馳光不留,逝川倏忽。尺璧非寶,寸陰可惜。文武二途,並得儔匹。啟期擊磬,彼獨何人,寧止伯鸞之詩,將同威輦之詠。一以我為馬,一以我為牛,莊周往矣,嗣宗長逝。吾知宇宙之內,更有人哉。

  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何者?夫儒者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墨者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剪,采椽不斫,冬日以鹿裘為禮,盛暑以葛衣為貴;法家不殊貴賤,不別親疏,嚴而少恩,所謂法也;名家苛察繳繞,檢而失真,是謂名也;道家虛無為本,因循為務,中原喪亂,實為此風,何鄧誅於前,裴王滅於後,蓋為此也。

  裴幾原問曰:「西伯拘而闡《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孫子之遇龐涓,韓非之值秦後;虞卿窮愁,不韋遷蜀,士嬴疾行,夷齊潛隱,皆心有不悅,爾乃著書。夫子實尊千乘,搴帷萬里,地得周旦,聲齊燕,豪匹四君,威同五伯。玳簪之客,雁行接踵;珠劍之賓,肩隨鱗次。下帷著書,其義何也?殊為牴牾,良用於邑。予答曰:「吾於天下亦不賤也,所以一沐三握髮,一食再吐哺,何者?正以名節未樹也。吾嘗欲棱威瀚海,絕幕居延,出萬死而不顧,必令威振諸夏,然後度聊城而長望,向陽關而凱入。盡忠盡力,以報國家,此吾之上願焉。次則清酒一壺,彈琴一曲,有志不遂,命也如何?脫略刑名,蕭散懷抱,而未能為也。但性過抑揚,恆欲權衡稱物,所以隆暑不辭熱,凝冬不憚寒,著《鴻烈》者,蓋為此也。又問之曰:「子何不詢之有識,共著此書,曷為區區自勤如此?」予答曰:「夫荷旃被毳者,難與道純綿之緻密;羹藜含糗者,不足論太牢之滋味。故服之涼者,不苦盛暑之郁煩;襲貂狐之暖者,不知至寒之悽愴。子之術業,豈賓客之能。斯蓋以莛撞鐘,以蠡測海也。予嘗切齒淮南不韋之書,謂為賓游所制,每至著述之間,不令賓客之也。

  余見宰人嘆曰:「伊尹與易牙同知調鼎,而有賢不肖之殊。」既而嘆曰:「無識之徒,尚以伊尹方易牙,余何有哉?」退而復嘆曰:「碧廬似玉,猗頓別之;白骨似牙,離婁別之。猗頓離婁,千年不曾遇,牙骨之怨,何時當弭?余見人為,嘆曰:」龍之為物也,謂之四靈,而亦為;魚之為物,謂之五協,而又為。抑乃有萃之調鼎,瀟湘之開國歟!退而復嘆曰:「靈龜五色似玉金,不免為霍,余何有哉,余何有哉!」

  飽食高臥,立言何求焉?修德履道,身何憂焉?居安慮危,戚也;見險懷懼,憂也。紛紛然,榮枯寵辱之動也,人其能不動乎?仲尼其人也,抑吾其次之,有佞而進,有直而退,其寧退乎?予不喜游宴淹留,每宴輒早罷,不復沽酌矣。

  大虛所以高者,以其輕而無累也。人生苟清而無欲,則飄飄之氣凌焉。

  搗衣清而徹,有悲人者,此是秋士悲於心。搗衣感於外,內外相感,愁情結悲,然後哀怨生焉。苟無感,何嗟何怨也?

  長沮浴,桀溺問焉:「今日浴佳耶?」曰:「佳。」長沮曰:「浴須浴其內,然後其表。五臟六腑,尚有未潔,四支八體,何為者耶?夫浴者,將使表里潔也。內苟含瑕,何遽浴耶?」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相鬥。一兒曰:「我以日初出去人近。」一兒曰:「日中近。」一兒曰:「日初出如車蓋,至中裁如盤盂,豈不近者大,遠者小?」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至日中有如探湯,此非遠者涼,近者熱耶?」孔子亦不知。日中天而小,落扶桑而大,為政亦如是矣。須日用不知,如中天之小也,雖赫赫然,此蓋落日之治,不足稱也。

  居家治理,可移於官,何也?治國須如治家,所以自家刑國。石奮之為家可矣,若謂治國異治家者,則條章不治,民無依焉。故治國者親民,若治家也。心不可欺物,不可示物。不欺不示,得其衷也。欺之則物不信,示之則民驕矣。自家刑國,自國刑家,可無失矣。

  見善則喜,聞惡則憂,民之情也。苟無憂喜,其惟聖人乎!若無喜而不喜,無憂而不憂,蓋何足稱也?

  白鳥蚊也,齊桓公臥於柏寢,謂仲父曰:「吾國富民殷,無餘憂矣。一物失所,寡人猶為之悒悒,今白鳥營營,飢而未飽,寡人憂之。」因開翠紗之幬,進蚊子焉。其蚊有知禮者,不食公之肉而退,其蚊有知足者,觜公而退;其蚊有不知足者,遂長噓短吸而食之,及其飽也,腹腸為之破潰。公曰:「嗟乎,民生亦猶是。」乃宣下齊國,修止足之鑑,節民玉食,節民錦衣,齊國大化。

  夫斗者,忘其身也,忘其親者也。行須臾之怒,而斗終身之禍,然而為之,是忘其身也。

  入是國也,言信乎群臣,則可留也;行忠乎群臣,則可仕也;澤乎百里,則富可安也。

  鳳無司晨之善,麟乏警夜之功,日月不齊光,參辰不並見,冰炭不同室,粉墨不同橐,有之矣。

  古語云:「不鑑於鏡而鑑於人,鑒鏡則辨形,鑒人則懸知善惡。」是知鑑於人勝鑒乎鏡矣。

  楚王之食楚也,故愛楚四境之民;越王之食越也,故愛越四境之民。天子之食天下也,吾是以知兼愛天下之民矣。

  成瓦者炭,而瓦不可以得炭;潤竹者水,而竹不可以得水。蒿艾有火,不燒不燃;土中有水,不掘無泉。百梅能使百人酸,一梅不足成味也。

  孔文舉言:「武王伐紂而懸之白旗,漢祖入關,子嬰不死。武王歷年,止有白魚之瑞;漢祖祥應,其瑞不一。是則漢祖優而武王劣也。」殷洪遠云:「魏武興師,本由親舉;漢祖初起,本是亂兵。此則魏武優於漢帝。」蔣子通言:「漢祖取天下如登山,光武取天下如走丸。當尋邑百萬,振古未聞,滹沱河冰,身面流血,豈其易也?」凡如此例,有書不如無書,委之煨燼,於事為宜矣。

  往者承華殿災,詔問高堂隆:「此何災?」隆曰:「殿名崇華,而為天災所除。是天欲使節儉,勿復興崇華之飾也。」

  君子有三患:未之聞,患弗得聞。既聞之,患弗能學。既學之,患弗能行。君子有四恥:有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無其行,君子恥之;既得之又失之,君子恥之;地有餘而民不足,君子恥之。

  制將之法,必使馳張從時。事疑則爭生,勢侔則亂起。所以蕭樊被於縲紲,信布見於誅夷。馭將之間,可不深慎之?

  夫陶犬無守夜之警,瓦雞無司晨之益。塗車不能代勞,木馬不中馳逐。

  勢者君之輿,威者君之策,臣者君之馬,民者君之輪。勢固則輿安,威定則策勁,臣從則馬良,民和則輪利。

  獵猛虎者,不於北苑;釣鯨魚者,不於南池。何則?園非猛虎之藪,池非鯨鯢之處也。責罷者以舉千鈞,督跛者以及走兔,驅騏驥於庭,求猿猱於檻,猶倒裘而索領也。

  諸子興於戰國,文集盛於二漢,至家家有制,人人有集。其美者足以敘情志,敦風俗;其弊者祗以煩簡牘,疲後生。往者既積,來者未已。翹足志學,白首不遍。或昔之所重今反輕,今之所重,古之所賤。嗟我後生博遠之士,有能品藻異同,刪整蕪穢,使卷無瑕玷,覽無遺功,可謂學矣。

  夫聰明疏通者戒於太察,寡聞少見者戒於壅蔽,勇猛剛強者戒於太暴,仁愛溫良者戒於無斷也。

  世有習干戈者賤乎俎豆,修儒行者忽行武功。范寧以王弼比桀紂,謝混以簡文方赧獻。李長有顯武之論,文莊有廢莊之說。余以為不然。余以孫吳為營壘,以周孔為冠帶,以老莊為歡宴,以權實為稻糧,以卜筮為神明,以政治為手足。一圍之木持千鈞,五寸之扌建制開闔,總之者明也。

  顏回希舜,所以早亡;賈誼好學,遂令速殞。揚雄作賦,有夢腸之談;曹植為文,有反胃之論。生也有涯,智也無涯,以有涯之生,逐無涯之智,余將養性養神,獲麟於金樓之制也。夫石田不生五穀,構山不游麋鹿,何哉?以其無所因也。故龍藉風而飛,龜由火而兆,有其資焉。常善利物,無棄人也。富貴不可以傲貧,賢明不可以輕暗。夷吾侈而鮑叔廉,其性不同也;張竦潔而陳遵污,其行不齊也。然而終能相善者,蓋無棄人之謂也。或說人須才學,不資矜素。余謂不然。昔孔文舉有言:三人同行,兩人聰雋,一夫底下,飢年無食,謂宜食底下者,譬猶蒸一猩猩,煮一鸚鵡耳。此蓋悖道之言也,寧有是乎!禰衡云:荀強可與語,餘人皆酒瓮飯囊。魏時劉陶語人曰:智者弄愚人,如弄一丸於掌中。

  晉中朝庚道季云:廉頗藺相如,雖千載死人,凜凜如有生氣;曹蜍李志,雖久在世,厭厭如九泉下人。皆如此,便可結繩而理,並抑抗之論也。

  魏長高有雅體,而才學非所經。初官出,虞存嘲之曰:「與卿約法三章,談死、文筆刑、商略抵罪。」魏怡然而笑,無忤色。更覺長高之為高,虞存之為愚也。

  卞彬為《禽獸決綠》云:「羊淫而狠,豬卑而攣,鵝頑而傲,狗險而出」皆指斥貴勢。其《蝦蟆科斗賦》云:「紆青拖紫,出入苔中」,以比當時令仆也;「科斗唯唯,群浮暗水。唯朝繼夕,聿役如鬼」比令史咨事也。非不才也,然復安用此才乎?

  蕭賁忌日拜官,又經醉自道父名。有人譏此事,賁大笑曰:「不樂而已,何妨拜官;溫酒之談,聊慕言在。」了無怍色。賁頗讀書而無行,在家徑偷祖母袁氏物,及問其故,具道其母所偷。祖母乃鞭其母。出貨之,所得余錢,乞問乃沽酒供醉。本名渙,兄弟共以其忄僉,因為呼賁,此人非不學,然復安用此學乎?

  世人有才學不勝朋友,而好作文章,苦辱朋友,此謂學螳螂之,運吉蜣之甲,何足以雲?吾少讀兵書,三十餘年,搜纂數千,止為一帙。菁華領袖,備在其中。性頗尚仁,每宏解網,重囚將死,或許伉儷自看,城樓夜寒,必綈袍之賜。狴牢並遣,犴圉空虛。盜者更鳴,還取將軍之帳;姦夫改往,復錫舍人之車。由來此事,差非一揆。但性頗狷急,或有不堪,不欲蘊蓄胸襟,須令豁然無滯。將令士庶文武,見我所懷,兵法軍令,省而不煩,此言當矣。乃為法三章:一曰叛者,去燕就楚,從魏入韓,說趙王之陰謀,燒鄴都之倉廩,故曰叛者死。二曰不附,夫不附者,功成欲受其祿,事亂欲避其禍,玉節猶建,或可畏威,金湯倘覆,急須奔走,雖招厚祿,常欺脂膏,空加隆遇,不酬國士。當小寇馮陵,勤王以及,豈可見拒?抑揚橫議,出入異辭,故曰不附者死。三曰違令,麾之不進,鼓之不止,應追白虎,反入青龍,我舉正正之旗,彼往亭亭之地,我攻卻月,彼向橫雲,百萬之師,復何益也?然而李廣數奇,或非深失;龐涓戰死,偶值伏兵。故曰違令者抵罪。

  曾子曰:「昔楚人掩口而言,欲以說王,王以為慢,遂加之誅。」衛太子以紙閉鼻,漢武帝謂聞己之臭,又致大罪。二者事殊而相似,時異而怨同。

复制

《送李使君貶連州》

賈誼 〔兩漢〕

獨過長沙去,誰堪此路愁。秋風散千騎,寒雨泊孤舟。

賈誼辭明主,蕭何識故侯。漢廷當自召,湘水但空流。

复制

《和運使王學士舟次德清見寄》

賈誼 〔兩漢〕

洛陽平昔夸文會,君已勝冠我壯圾。

談道最先稱賈誼,憂時曾見哭唐衢。

敢將膠漆論同志,幸得湖山可共娛。

須向余春回馬足,柳堤相逐踏青蕪。

复制

《送余侍御貶荊門州》

賈誼 〔兩漢〕

漠漠楊花送馬蹄,春風萬里盡堪悲。

浮雲忽變清和節,平楚遙連賈誼祠。

異日霜雕猶避擊,明時市虎不須疑。

郢門流水終朝海,且共交遊覆酒卮。

复制

《館中書事》

賈誼 〔兩漢〕

疏慵舊業大江東,十載雕蟲愧未工。豈有才名驚行輩,徒勞中貴達宸聰。

少年賈誼吾安敢,今日相如事偶同。自笑子虛無賦草,親將迂策獻重瞳。

复制

《過賈誼宅》

賈誼 〔兩漢〕

故宅荒涼倚碧岑,寒雲漠漠跡難尋。書沈湘水情何極,鵩賦長沙怨已深。

空館無人啼鳥到,閒門有徑碧苔侵。可憐前席今千載,惟有清猿自嘯唫。

复制

《挽王大倫博士》

賈誼 〔兩漢〕

養德鱅溪上,俄然鵩賦成。聞猿悲賈誼,夢蝶怪莊生。

洛社留殘稿,香山散舊盟。寂寥庵畔月,無復誦詩聲。

复制

《送李生北上》

賈誼 〔兩漢〕

李生東吳人,住在東吳市。手持賈誼書,去謁漢天子。

天子白玉闕,虎豹守九關。黃金爛初日,照耀蓬萊山。

願為丹穴鳳,飛入五雲間。莫學襄陽孟夫子,誦詩玉堂空放還。

勸爾一杯酒,與爾作離別。西風吹折楊柳枝,八月燕山夜飛雪。

君當掛席大河去,我還拂袖東山岑。閉門自掃石上月,綠蘿樹底彈鳴琴。

复制

《長沙過賈誼宅》

賈誼 〔兩漢〕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复制

《題趙支》

賈誼 〔兩漢〕

林間曲徑掩衡茅,繞屋青青翡翠梢。一枕秋聲鸞舞月,

半窗雲影鶴歸巢。曾聞賈誼陳奇策,肯學揚雄賦解嘲。

我有清風高節在,知君不負歲寒交。

复制

《答蘇武書》

賈誼 〔兩漢〕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遠托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勤勤,有逾骨肉,陵雖不敏,能不慨然?

  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終日無睹,但見異類。韋韝毳幕,以御風雨;羶肉酪漿,以充饑渴。舉目言笑,誰與為歡?胡地玄冰,邊土慘裂,但聞悲風蕭條之聲。涼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側耳遠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吟嘯成群,邊聲四起。晨坐聽之,不覺淚下。嗟乎子卿,陵獨何心,能不悲哉!

  與子別後,益復無聊,上念老母,臨年被戮;妻子無辜,並為鯨鯢;身負國恩,為世所悲。子歸受榮,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禮義之鄉,而入無知之俗;違棄君親之恩,長為蠻夷之域,傷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負陵心區區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難刺心以自明,刎頸以見志,顧國家於我已矣,殺身無益,適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轍復苟活。左右之人,見陵如此,以為不入耳之歡,來相勸勉。異方之樂,只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前書倉卒,未盡所懷,故復略而言之。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絕域。五將失道,陵獨遇戰,而裹萬里之糧,帥徒步之師;出天漢之外,入強胡之域;以五千之眾,對十萬之軍;策疲乏之兵,當新羈之馬。然猶斬將搴旗,追奔逐北,滅跡掃塵,斬其梟帥,使三軍之士,視死如歸。陵也不才,希當大任,意謂此時,功難堪矣。匈奴既敗,舉國興師。更練精兵,強逾十萬。單于臨陣,親自合圍。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馬之勢,又甚懸絕。疲兵再戰,一以當千,然猶扶乘創痛,決命爭首。死傷積野,余不滿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創病皆起,舉刃指虜,胡馬奔走。兵盡矢窮,人無尺鐵,猶復徒首奮呼,爭為先登。當此時也,天地為陵震怒,戰士為陵飲血。單于謂陵不可復得,便欲引還,而賊臣教之,遂使復戰,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萬眾,困於平城。當此之時,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然猶七日不食,僅乃得免。況當陵者,豈易為力哉?而執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視陵,豈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寧有背君親,捐妻子而反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為也,故欲如前書之言,報恩於國主耳,誠以虛死不如立節,滅名不如報德也。昔范蠡不殉會稽之恥,曹沬不死三敗之辱,卒復勾踐之仇,報魯國之羞,區區之心,竊慕此耳。何圖志未立而怨已成,計未從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漢與功臣不薄。」子為漢臣,安得不云爾乎?昔蕭樊囚縶,韓彭葅醢,晁錯受戮,周魏見辜。其餘佐命立功之士,賈誼亞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讒,並受禍敗之辱,卒使懷才受謗,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舉,誰不為之痛心哉?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徒失貴臣之意,剄身絕域之表。此功臣義士所以負戟而長嘆者也。何謂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遭時不遇,至於伏劍不顧;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蠻貊之人,尚猶嘉子之節,況為天下之主乎?陵謂足下當享茅土之薦,受千乘之賞。聞子之歸,賜不過二百萬,位不過典屬國,無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盡為萬戶侯;親戚貪佞之類,悉為廊廟宰。子尚如此,陵復何望哉?且漢厚誅陵以不死,薄賞子以守節,欲使遠聽之臣望風馳命,此實難矣,所以每顧而不悔者也。陵雖孤恩,漢亦負德。昔人有言:「雖忠不烈,視死如歸。」陵誠能安,而主豈復能眷眷乎?男兒生以不成名,死則葬蠻夷中,誰復能屈身稽顙,還向北闕,使刀筆之吏弄其文墨邪?願足下勿復望陵。

  嗟乎子卿,夫復何言?相去萬里,人絕路殊。生為別世之人,死為異域之鬼。長與足下生死辭矣。幸謝故人,勉事聖君。足下胤子無恙,勿以為念。努力自愛,時因北風,復惠德音。李陵頓首。

复制

《七絕·賈誼》

賈誼 〔兩漢〕

賈生才調世無倫,哭泣情懷吊屈文。

梁王墮馬尋常事,何用哀傷付一生。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