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汉 / 蔡琰 / 绥州作
拼 译 译

《绥州作》

蔡琰 〔两汉〕

雕阴无树水南流,雉堞连云古帝州。

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已秋。

一曲单于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

复制

绥州作 - 赏析

雕阴无树水南流,雉(zhì)(dié)连云古帝州。
初秋雨歇的暮色中,我倚靠在绥州南城门楼上,面向南方的家乡看着前头的雕山,城墙高耸与云相连,是那古帝州。
绥州:州名,西魏置,治所在今陕西绥德。雕阴:隋大业初年改绥州为雕阴郡,因雕山在该郡西南,故名。雉堞:指城上女墙。

带雨晚驼鸣远戍(shù),望乡孤客倚高楼。
茫茫夜雨中,阒寂边塞上,驼队隐约可见,驼铃摇曳不绝。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上,只有我这个羁旅客独倚高楼望着故乡。
远戍:指兵士守卫的边地。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yǎn)归时鬓(bìn)已秋。
明妃出塞时路经绥州,连路边的花儿都露出笑脸,蔡琰归汉路过绥州时鬓已秋霜。
明妃:汉元帝官人王昭君,晋人避文帝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又称明妃。蔡琰:东汉蔡邕之女,字文姬,没于匈奴十二年,为曹操赎归。

一曲单(chán)于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
无边的暮烟在升腾,凄清的单于之曲在暮烟中回响,扶苏城上弯月如钩。
单于:曲调名。扶苏城:绥州于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上郡,即秦始皇太子扶苏曾监兵上郡处。

  第一、二两句写绥州城的自然状况。“雕阴”句描绘了边地荒凉。眼前是一片广漠的灰黄——黄土高原伸展到天边。这里树木不长,水土严重流失,到处是塬、峁、沟、壑,连水也不能畅流。原野多树,此地却“无”;水易流淌,这里却“难”。一“无”、一“难”,写尽了边地的荒凉、环境的艰苦。“雉堞”句写边防的严酷。在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上,蜿蜒的城墙高耸天际。“连云”,写空间;“古”写时间。这句时空跨度极大,故蕴蓄丰厚,寓意深刻。以上两句从静的角度来写,用笔粗犷简括。说明了诗人是从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深邃的意境。

  第三、四两句写诗人形象、夜雨驼铃与倚楼怀乡。诗人的形象是独倚高楼、引颈远望。“带雨”从动的角度写景,笔触转而工致。“望乡孤客”既点明诗人的身份处境,又表现了他的动作行为。诗人的目的是“望乡”,时已届晚,没有望到故乡,却望见烟雨迷蒙的远方戍兵的身影,以及驼铃声中的骆驼在缓缓跋涉。给荒凉的旷野增添许多凄凉况味,充满鲜明的边地特色。同时也更加暗示出诗人所在之地与家乡距离的遥远,突出了“孤客”之“孤”。

  第五、六两句是诗人所展开的联想。诗人望着眼前的路,引起内心的联想:这条连通内地边塞的路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汉元帝昭君出塞时走的就是这条路,她之后被曹操以匈奴赎归回汉时走的也是这条路。这两个历史人物一向被视为背井离乡、沦落不偶的典型,在这里诗人也有将他们引以自况的意思在内。自己到处漂泊,前途茫茫,这种处境同当年的王昭君、蔡琰也有某种相似。即使以后倘或出现文姬归汉式的转机,个人也会两鬓斑白,垂垂老矣了,诗人借历史人物委婉的传达出自己的心曲,可谓别开生面。

  第七、八两句,写对边患的感慨,以景语出之。单于,曲名。属唐大角曲。单于又是匈奴的最高首领,故亦有相关义。边月如钩,月色凄冷,《单于》一曲,在夜空回荡,引起“孤客”对边患的联想,暮色中蓦地升起了报警的烽火,结句摇曳生姿,感慨蕴蓄在写景之中,神味飞逸于语言之外。“扶苏城上月如钩”一句诗还包含有许多意蕴,可看出诗人还意有未尽,但诗却戛然而止,给人以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感觉。

  这首诗对边地景物的描写渲染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无树无水、雉堞连云、鸣驼远戍、单于烽烟,都是诗人眼中望到的边塞景象。这些景象又被迷离的晚雨和朦胧的月光所笼罩,将分散的景物组接融和在一起,构成统一的格调氛围。这一切既是诗人眼中之景,又是诗人身处之境,情由境生,境真情切,透过诗人对绥州景物的描写,表现他郁塞悲苦的心情。

1、 周蒙、冯宇主编.《毛泽东喜读的古典诗词曲赋500篇》.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608
2、 张忠纲主编.《全唐诗大辞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303
3、 周蒙、冯宇主编.《毛泽东喜读的古典诗词曲赋500篇》.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608

绥州作 - 创作背影

  这首诗是韦庄进士及第之前外出求学浪游绥州时作。绥州地处西南边陲,人烟稀少,冷落荒凉。诗人写登绥州城楼眺望所见,顿时感到归期渺渺。诗人寓情于景,感怀伤事,吊古伤今,惋而多悲,萧瑟凄怆,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他内心充满的沧桑之感。   

蔡琰

作者:蔡琰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蔡琰其它诗文

《题烈女庙》

蔡琰 〔两汉〕

遗庙湖阴四百年,斑斑江竹映婵娟。鱼龙水落萑蒲外,鸡犬村成檿柘边。

不待清名垂女史,尚存贞魄降神弦。君王社稷今焉在,伏腊粢盛自俨然。

帷箔夜凉临月榻,佩环晨响起云軿。湘灵鼓瑟虞风盛,蔡琰闻笳汉鼎迁。

嗟彼生还羞故国,何如死节报皇天。明妆靓服黄尘里,重为伤时涕泗涟。

复制

《在浔阳非所寄内》

蔡琰 〔两汉〕

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

知登吴章岭,昔与死无分。崎岖行石道,外折入青云。

相见若悲叹,哀声那可闻。

复制

《依韵和答晋粹洪君然都官三益见寄》

蔡琰 〔两汉〕

别乘文章晚更奇,全家才业繼前徽。

闺中蔡琰诗无敌,膝下刘歆笔有讥。

归意我惭彭泽柳,清肠君爱首阳薇。

案头簿领真流俗,独喜吟怀与世违。

复制

《赠魏处士冰叔》

蔡琰 〔两汉〕

岩岩宁都山,穹石蔽天起。中有金精峰,翠微与相似。

汉初有逸民,张芒一女子。玉貌生奇光,纨扇照如水。

垂涕悲民生,欲嫁无良士。不义衡山王,乃为重瞳使。

弑帝郴江中,悖逆非人理。兵威劫丽英,披发卧泥滓。

氤氲石鼓旁,奇女气青紫。有鸾自舞歌,慷慨不可止。

嫁夫得鄱君,婵娟所深鄙。可惜汉高皇,大度容仇耻。

方徙长沙封,不共淮南死。佳人重意气,仙举非得已。

安期策苟行,岂爱菖蒲美。君居临翠微,丽英乃乡里。

平生不字贞,茕茕无娣姒。薇芜作面脂,菡萏为文履。

云步何虚徐,谁能持玉趾。玉帛一朝来,容颜遂自毁。

岂伊是籧篨,臭恶还芣苢。隆准尚不臣,所希在黄绮。

邻女窈窕姿,将老犹珠珥。枯杨忽生华,以为士夫喜。

秉节乃不终,媒妁持为市。蔡琰苟忘夫,王昭将妻子。

橘柚已踰淮,芳馨宁有尔。

复制

《哭陈仪翔年兄十二首 其八》

蔡琰 〔两汉〕

春深蝴蝶过西墙,桂子庭前断暗香。书籍独怜传蔡琰,典刑那得似中郎。

萧条门巷谁重过?惆怅人琴已总亡。闻道仲容称小阮,可能长继竹林狂。

复制

《侍御周荐师举遗腹子志感》

蔡琰 〔两汉〕

七泽三湘白日昏,大招难起楚天魂。台空骢马遗龙种,珠湿鲛绡迸泪痕。

蔡琰琴书还在箧,赵宣宾客几过门。他年恸哭西州路,一剑犹惭国士恩。

复制

《寿马氏母为其婿金户侯作》

蔡琰 〔两汉〕

青山劳马问风骚,且与溪花放酒瓢。旧业此谁夸蔡琰,贵人吾敢论韦皋。

天乎贤孝真佳婿,诗也幽閒亦寿桃。此意松厓吾敢拜,古今开眼不须高。

复制

《破镜篇》

蔡琰 〔两汉〕

破镜宁终破,不愿重入奁。断弦宁终断,不愿鸾胶粘。

人生一生惟一死,此身岂可轻相许。因循一语涉狐疑,死向重泉作羞鬼。

所以古志士,跬步不敢轻。譬逢三岐路,熟问乃敢行。

屹立万仞冈,决眦孤风生。乾坤落落一身远,风尘混混双眸明。

古人已去不可作,末世吁嗟轻唯诺。昨日仇雠今友朋,朝哭泣兮暮欢谑。

凉风萧萧吹客衣,苍茫岁晚孤鸿飞。梅花夹道慵举首,涕泪满襟怀昔时。

我愿天地间,万事皆从愿。有始必有终,不作风花片。

陶然百岁中,永绝痴儿面。君不闻蔡琰胡笳十八拍,千载英雄泪如霰。

复制

《寓京感事五首 其三》

蔡琰 〔两汉〕

红颜薄命古来闻,万里辞乡雁失群。不见黄金归蔡琰,祗留青冢从昭君。

复制

《京口王节妇歌》

蔡琰 〔两汉〕

大江如带从左来,金山焦山碧崔嵬。风吹杨卷度江去,妾心如山不可回。

忆昔移所天,岂独甘守节。两草方缠绵,那知中道诀。

玉琴不奏双鸳鸯,玉箫不吹双凤皇。纺绩给朝暮,蛾眉忽成霜。

蟏蛸网素壁,燕子归空梁。生乖同室处,死期同穴藏。

郁郁山头树,已见参天长。白璧须恶玷,白丝须恶染。

边声乱胡笳,万古悲蔡琰。

复制

《沁园春·莫信人言》

蔡琰 〔两汉〕

莫信人言,虺不如熊,瓦不如璋。为孟坚补史,班昭才学,中郎传业,蔡琰词章。尽洗铅华,亦无璎珞,犹带栴檀国里香。笑贫女,尚寒机轧轧,催嫁衣忙。好逑不数潘杨。占梦者曾言大秤量。待银河浪静,金针穿了,蓝桥路近,玉杵携将。倩似凝之,媲如道韫,帘卷燕飞王谢堂。恁时节,看孙皆朱紫,翁未皤苍。

复制

《愁》

蔡琰 〔两汉〕

夜长偏觉漏声迟,往往随歌惨翠眉。黄叶落催砧杵日,

子规啼破梦魂时。明妃去泣千行泪,蔡琰归梳两鬓丝。

四皓入山招不得,无家归客最堪欺。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