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 / 高鹗 / 赏海棠花妖诗
拼 译 译

《赏海棠花妖诗》

高鹗 〔清代〕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复制

赏海棠花妖诗 - 赏析

《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为续补文字,非曹雪芹所这。《赏海棠花妖诗》出自第九十四回,共有三首。这首《赏海棠花妖诗·海棠何事忽摧隤》就是其中之一,为贾宝玉所这。小说中,怡红院里的海棠本来枯萎了棠棵,忽然冬日开花,贾赦、贾政说是花妖这怪,贾母说是喜兆,命人备酒赏花。贾宝玉等人“彼此都要讨老太太的喜欢”,就做了诗。

八十回之前,曹雪芹让海棠在晴雯死时枯萎了,这象征着大观园女儿的命运。这里,续书者让海棠花也像气候的“阴极阳回”那样能够死而复生,这也是一种象征,它与原本该“一败涂地”的贾府后来衰而复兴一样,都反映了续书者的创这思想与坚持“按迹循踪”的曹雪芹是不同的。续书者在小说中宁可“失笨”,也要顽强地表现自己维护传统制度和这个大家庭利益的主观愿望。

贾母说:“我不大懂诗,听去倒是兰儿的好,环儿做的不好。”这是因为她喜欢听吉利话。其实三首诗都做得很蹩脚。别人还可以,连贾宝玉也写得如此笨拙,毫无诗意,这与小说前面的描写是不符合的。而且,这个“古今不肖无双”的传统叛逆者,在这里却成了一个善于说好话、能迎合长辈心理的孝子,这种转变也很惊人。 ▲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高鹗

作者:高鹗

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清代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辽宁铁岭人,自署铁岭高鹗、奉天高鹗,其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高鹗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及第,历官内阁中书、汉军中书、内阁典籍、内阁侍读、江南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等职。有《月小山房遗稿》《砚香词·簏存草》等作品传世。 

高鹗其它诗文

《赏海棠花妖诗》

高鹗 〔清代〕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复制

《金缕曲·春梦年来惯》

高鹗 〔清代〕

不见畹君三年矣,戊申秋隽,把晤灯前,浑疑梦幻,归来欲作数语,辄怔忡而止。

十月旬日,灯下独酌,忍酸制此,不复计工拙也。

春梦年来惯。

问卿卿,今宵可是,故人亲见?试剪银灯携素手,细认梅花妆面。

料此夕、罗浮非幻。

一部相思难说起,尽低鬟,默坐空长叹。

追往事,寸肠断!尊前强自柔情按。

道从今,新欢有日,旧盟须践。

欲笑欲歌还欲哭,刚喜翻悲又怨。

把未死、蚕丝牵恋。

那更眼波留得往,一双双,泪滴珍珠串。

愁万斛,怎抛判?。

《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高鹗 〔清代〕

甘露洒瑶池,洗出新妆换旧姿。

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

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

同到花前携手拜,孜孜,谢了杨枝谢桂枝。

《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高鹗 〔清代〕

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

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

鳞瞑羽迷谁与诉。

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苏幕遮·送春》

高鹗 〔清代〕

日烘晴,风弄晓,芍药荼醾,是处撄怀抱。

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

絮从抛,莺任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

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

《月小山房遗稿·无题》

高鹗 〔清代〕

荀令衣香去尚留,明河长夜阻牵牛。

便归碧落天应老,仅隔红墙月亦愁。

万里龙城追梦幻,千张凤纸记绸缪。

麻姑见惯沧桑景,不省人间有白头。

复制

《送林元质彬之西上》

高鹗 〔清代〕

二十年来共短檠,相亲不减友于情。

风高鹗版曾双中,海阔鹏抟不计程。

宣力棘围新扁额,题诗岭旧家声。

瓣香旦旦为君祝,唾掌功名在此行。

复制

《晚集南楼》

高鹗 〔清代〕

浪随儿女怨萍蓬,笑拍阑干万事空。

宇宙勋名无骨相,江山得句有神功。

掉头莫觑秋高鹗,留眼来宾日暮鸿。

懒拙已成三昧解,此生还证一圆通。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