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 / 屈大均 / 云州秋望
拼 译 译

《云州秋望》

屈大均 〔清代〕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

云州秋望 - 译文及注释

译文塞外空旷荒凉风光很少,只剩黄羊游动白草也衰。觱篥一声声不断地吹,思乡的游人听着心哀。爱国苏武万人敬慕,远寻祠庙永不忘怀。投敌李陵卑鄙可恨,无人乐意上他的台。群鹰展翅在天空飞翔,搏击生风把云雾拨开。万马奔腾在原野上,白云飘忽伴着随来。长城自古防灾祸,柳树万株城前栽。一夜凉风萧萧刮起,落叶铺满龙堆地带。

注释云州:唐置,曾一度改称云中郡,故治在今山西大同。白草:草名。生长在西北地区。黄羊:哺乳动物,毛黄白色,有光泽,角短而稍弯,尾短,四肢细,生活在草原和半沙漠地带。肉味鲜美,毛皮可做衣服。觱篥(bì lì):汉代传自西域的一种管乐器。苏武: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扣留,劝降不允,徙北海,持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留匈奴十九年,及还,须发全白。归国后,任典属国。李陵:李广之孙。武帝时奉命出击匈奴,兵败投降。燕然山有李陵台。鹰击:《左传》文公十八年,鲁大夫季文子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鹳之逐鸟雀也。”暗用此典故,这里有驱逐入侵者的意思。关:指雁门关。龙堆:白龙堆,即天山南路的沙漠地带。这里泛指塞外辽远地区。▲

季镇淮,冯钟芸,陈贻焮,倪其心.《历代诗歌选·下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283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古典诗歌基本解读》.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02:65

陈振藩.《诗人爱旅游:中国名胜古诗六百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2

林东海.《中国古典诗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225-226

吕晴飞,李观鼎.《中国历代名诗今译》.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2:1412-1413

云州秋望 - 赏析

诗一开始,即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塞上秋景图。白草黄羊,写目中所见。深秋时草已枯萎,其色近白,故云“白草”。出句以云州野外所特有的典型景物——白草中的黄羊,来表现塞上的单调、荒凉。对句则写所闻。由于吹奏者远在视野之外,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故云“空闻”。诗用一个“哀”字状觱篥之声,实际上是把诗人主观的感受,强加给客观的声音的结果,是诗人心声的吐露。出句与对句用一“外”字勾连,不仅具有使所见、所闻共置于一个画面之效,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云州原野之广漠。两句诗有声有色,既有平面的秋景,又有空间的哀音,虽为景语,但亦微露故国之思,极富情韵。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两句,以褒苏贬李言志。苏武一向被人们视为具有爱国气节的典型。苏武与李陵,在对待国家民族的态度上截然相反,完全属于对立的两类人物,因而诗人对待两人的态度亦迥然不同。虽然李陵台近在咫尺,但诗人却“不上”,轻蔑之情溢于言表。尽管苏武庙远在他乡,但诗人却不畏路途遥远,拟“遥寻”之。这样,就把自己仰慕苏武坚贞不屈,而鄙薄李陵投降变节之心志,曲折地表现出来。屈大均写作此诗,并非是无病呻吟,为怀古而怀古,而是他在明亡之后,表示自己决不同清廷合作,矢志不渝忠于明室的心志的委婉流露,是他对叛降清廷的汉族士大夫的一种侧面的谴责。

颈联“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由言志又转入写景。两句诗写景极为传神。群鹰展翅搏击长空,已见奋飞碧霄的身影;作品于“群鹰击”之前,又着“风助”二宇,更可表现出苍鹰那种顺着风势急速飞行的矫健不凡之态。“万马来”之前,又着“云随”二字,更可表现出骏马四蹄腾空,凌厉飞驰,呼啸而来的气势。两句诗极力突出一种大气磅礴的动态。但搏击的群鹰,疾驰的万马却并非实写,而是虚写诗人眼中的幻觉。这种假想中的幻觉,又寄托了诗人巨大的希望。诗人希望在中华大地出现群鹰搏击长空,万马奔驰原野那种抗清的场面。这种虚幻的景象,显然是诗人出于反清扶明的渴望,而于无中生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但这种精神活动,却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法直言的隐秘,是渴望得到心理满足的一种主观情感的表露。

尾联“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以景语结束全诗。前人论诗论词有所谓“清空一气”之说。所谓“清空一气”,不过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使物中有我的一种写法。这两句诗即具有“清空一气”的特点。诗人用干枯的柳叶整夜在狂风吹动下,不断地飘飘洒洒从树上落下的景象,使眼前景象具有一种难以摆脱的忧郁气氛,从而渲染内心的哀愁。同时,又以柳叶自况飘零的身世。这样,就使读者在景物描写中似乎看到了诗人自我的形象,而诗人自我的形象也似乎化入了景物。是写物抑或是写人。给人不即不离之感,物我似乎已融为一体。以“清空一气”的景物收束全诗,既能宕出远神,又得含蓄蕴藉之美,令人品味无穷。▲

周啸天.《元明清名诗鉴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761-762

云州秋望 - 创作背影

清康熙七年(1668)秋,屈大均携妻王华姜北出雁门,来到云州。诗人在西北已留居三年,奔走联络,毫无结果,但他的豪情壮志并未稍衰。塞外雄奇壮丽的风光,激起了昂扬的诗情,于是诗人便写下这首诗。

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岭南历代诗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274

屈大均

作者: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屈大均其它诗文

《舜庙》

屈大均 〔清代〕

虞帝时巡北岳还,翠华南驻雁门山。

千秋玉殿临边起,万里龙髯出塞攀。

雪尽滹沱穿大卤,云生句注失寒关。

竹书多少龙鱼恨,空有皇英惨玉颜。

复制

《红娘子 丁髻娘》

屈大均 〔清代〕

戴胜何曾重。

有髻方为凤。

身是丁娘,心如閒客,那堪雕笼。

喜长来、玉镜小台边,与钗头同梦。

花朵开黄茸。

人作芙蓉弄。

两两穿枝,三三食蕊,何曾惊恐。

想纤纤、飞燕掌中轻,得似他翾动。

复制

《画秦吉了》

屈大均 〔清代〕

珍禽解姓秦,弄语向芳春。

购得从蛮女,边鸾画不真。

复制

《三月晦日与诸子分赋》

屈大均 〔清代〕

一日犹青帝,春光未觉非。

飞花虽送送,啼鸟自依依。

酒且如流水,吟须到晓晖。

明年开岁后,即共对芳菲。

复制

《郑方二君以生鹧鸪数双见贻赋诗答之 其三》

屈大均 〔清代〕

夜飞将木叶,相蔽露华间。

格磔知何处,卑栖各一山。

性真同我野,声苦学人蛮。

归笑小儿女,衣裳似尔斑。

复制

《郑方二君以生鹧鸪数双见贻赋诗答之 其二》

屈大均 〔清代〕

岂不畏霜露,笯中且勿惊。

向南徒有意,留客枉多情。

买恨金钱少,餐愁匕箸轻。

不教怜复损,为尽对啼声。

复制

《冬日作》

屈大均 〔清代〕

白兔裘轻暖,偏宜岭外人。

无冬难作冷,未腊已偷春。

菊蕊餐初罢,梅枝折又频。

白头浣花客,愁见岁华新。

复制

《湘中作 其二》

屈大均 〔清代〕

频因衡岳失,尽见水湾环。

九向潇湘好,三从岣嵝攀。

花开人竞上,月出鹤方还。

欲谒祝融去,来春可得閒。

复制

《边夜》

屈大均 〔清代〕

万古明妃月,光含汉苑愁。

吹来龙塞影,散作雁门秋。

白露沾衣湿,天河接泪流。

南飞鸿雁尽,何处寄离忧。

复制

《西峰下窥水帘洞作》

屈大均 〔清代〕

玉井潜流为瀑布,诸峰喷薄如烟雨。

天风吹断水晶帘,似见投壶诸玉嫭。

河汉纵横难为梁,欲度不度愁参商。

石髓金精不我与,银台玉室徒相望。

山鬼幽篁悲昼晦,美人其雨怨朝阳,行歌散发且徜徉。

复制

《题灵山寺 其二》

屈大均 〔清代〕

松枝人不折,一一鹤巢成。

山翠一天湿,江声两岸平。

无多芳草路,不畏鹧鸪声。

心逐霜钟去,迢迢雁翅城。

复制

《题灵山寺 其一》

屈大均 〔清代〕

峡从山寺入,江向水亭开。

石气含云湿,松声捲瀑来。

新泉微出草,细雪暗藏苔。

咫尺灵羊路,停舟为折梅。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