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陳與義 / 巴丘書事
拼 译 译

《巴丘書事》

陳與義 〔宋代〕

三分書里識巴丘,臨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聲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陽樓。

四年風露侵遊子,十月江湖吐亂洲。

未必上流須魯肅,腐儒空白九分頭。

巴丘書事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我在《三國志》里早就認識了邊防重鎮巴丘,而今年歲老邁,只因避難才得以初次一游。聽到寒風吹刮樹木的颯颯聲響充滿了廣闊的洞庭原野,又見慘澹的日光籠罩着岳陽樓。四年來的風餐露宿、輾轉奔波使我的生活飽受侵擾;已到十月,洞庭水落,吐出了縱橫錯落的沙洲。唉,朝廷未必會派魯肅這樣的良將鎮守上游,我這個書呆子卻空自焦急幾乎全白了頭。

注釋巴丘:今湖南嶽陽,歷代兵家戰略要地。三分書:即《三國志》,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故事。胡:指金人。晚木:秋冬的樹木。影:指日光。吐亂洲:秋冬之際,洞庭湖水落,湖中露出許多不規則的沙洲。上流:三國吳的主要領地在長江下游,巴丘對它來說,乃是上流。須魯肅:因蜀將關羽鎮守荊州,吳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與關羽對抗。魯肅:三國時期東吳戰略家,周瑜死後繼任都督,統領軍馬。腐儒:迂腐的讀書人,詩人自我嘲諷之詞。▲

霍松林著.宋詩舉要: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06:第215-216頁

陶文鵬主編.宋詩精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01:第518頁

巴丘書事 - 賞析

詩中首聯以《三國志》起首,奠定詠史的基調;頷聯描寫眼前之景,寫得氣象開闊;頸聯感慨自己政治上坎坷漂泊的際遇;尾聯反用孫權使魯肅屯巴丘事,表達內心的情感。全詩沉鬱蘊藉,委婉曲折地表達了詩人的憂國之情和報國之志。

首句「三分書里識巴丘」引用《三國志》說明巴丘的重要,為題目「書事」打下埋伏。詩人讀《三國志》時就認識巴丘的重要,總想能親臨其地。緊接「臨老避胡初一游」,句中「避胡」二字使此次之游充滿辛酸。胡指金人,自不待言。自然是初游,接下即寫所見景色及感受。

「晚木聲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陽樓」,上句寫秋冬風急天高的聲勢,「酣」字用得活,這句是耳聞,寫聲。下句寫眼中所見,視線由廣闊的洞庭野收至岳陽樓。「抱」字也用得活,這句是目睹,寫色。上句給讀者一種動亂危迫的感覺,而下句卻表現日影緊抱岳陽樓這一洞庭野的中心景點,又使讀者從動亂中透出一線安定的希望。兩句相連,使讀者從景色引起更多的聯想。

第五句「四年風露侵遊子」接「臨老避胡」而來,詩人從宣和七年(1125年)離京師到陳留,因金人入攻,輾轉奔波,已經四個年頭,「風露」二字既是自然界的風餐露宿,也含有政治上挫折和敵騎侵擾。「十月江湖吐亂洲」寫洞庭水落,湖裡出現七大八小的沙洲。「吐」字用得生動險勁,「洲」上着一「亂」字,也隱寓世亂之感。

尾聯「未必上流須魯肅,腐儒空白九分頭」值得玩味,表面上是反用孫權使魯肅屯巴丘事。巴丘處在東吳的上游,是邊防要地,須得魯肅這樣的良將,方能把守。表面是說,現在未必需要魯肅這樣的人鎮守上游,自己是書呆子。卻為上游無人而急得頭髮幾乎全白了,但是「空」急無補於事,從結構上是回應首句。可是細細琢磨,這兩句大有文章。題目是《巴丘書事》,卻沒有寫出什麼事,原來所謂「書事」,就是讓讀者從這尾聯中去體會。這年七月,抗金老將宗澤在開封連呼三聲「渡河」,氣憤而死。這是因為宋高宗採取逃跑政策,不敢親冒矢石,北復中原。《三國志》寫周瑜至巴丘病重,上書孫權舉魯肅以自代。這裡暗以周瑜比宗澤之死,但朝廷不知起用魯肅這樣「智略足任」的人才,言外之意,隱然有以魯肅自負的味道。但不便明說,所以隱約其詞,說「未必」,說「空白」,都該從反面理會。又怕讀者不易理解自己的苦心,所以題中着「書事」二字,使讀者聯繫當時形勢,思索得之。宗澤死在七月,但消息傳到流亡中的陳與義耳中,已是十月,所以詩人用「書事」二字以為暗示,使讀者探索其難言之隱,憂國之情躍然紙上。

這首詩抒寫亂離,憂心國事;首尾呼應,中間兩聯意境雄闊,對仗精妙而又富於變化,「酣」「抱」「侵」「吐」四字,尤精彩、生動,聲調,音節,洪亮、沉着。全詩由敘事起,中間寓情於景,最後以議論、感嘆收結。聲情跌宕,氣韻雄深。▲

霍松林著.宋詩舉要: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06:第215-216頁

繆鉞,霍松林,周振甫,吳調公,曾棗莊,葛曉音,陳伯海,趙昌平,莫礪鋒,劉永翔等撰寫.宋詩鑑賞辭典 新1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07:第904-905頁

巴丘書事 - 創作背影

公元1128年(建炎二年)十月,金兵侵擾徐州、泗州、揚州等地,宋高宗趙構棄揚州,奔鎮江、秀州,最後抵杭州。詩人從鄧州避難來到巴丘。面對江山形勝,心中感慨,於是寫下這首詩。

黃紹筠著.中華古典詩歌吟味:西冷印社,2001.03:第200頁

陳與義

作者: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陳與義其它诗文

《同范直愚單履游浯溪》

陳與義 〔宋代〕

瀟湘之流碧復碧,上有鐵立千尋壁。

河朔功就人與能,湖南碑成江動色。

文章得意易為好,書雜矛劍天假力。

四百年來如創見,雷公雨師知此石。

小儒五載憂國淚,杖藜今日溪水側。

欲搜奇句謝兩公,風作浪涌空心惻。

复制

《陪粹翁舉酒於君子亭下海棠方開》

陳與義 〔宋代〕

世故驅人殊未央,聊從地主借繩床。

春風浩浩吹遊子,暮雨霏霏濕海棠。

去國衣冠無態度,隔簾花葉有輝光。

使君禮數能寬否,酒味撩人我欲狂。

复制

《贈黃家阿莘》

陳與義 〔宋代〕

君家阿莘如白玉,呼出燈前語錄續。

可憐郎罷窮一生,只今有汝照茅屋。

豬生十子豚復豚,阿莘明年可當門。

階庭一笑不外索,萬事紛紛何足論。

复制

《五月二日避貴寇入洞庭湖絕句》

陳與義 〔宋代〕

鼓發嘉魚千面雪,亂帆和雨向湖開。

何妨南北東西客,一聽湘妃瑤瑟來。

复制

《發商水道中》

陳與義 〔宋代〕

商水西門語,東風動柳枝。

年華入危涕,世事本前期。

草草檀公策,茫茫杜老詩。

山川馬前闊,不敢計歸時。

复制

《憶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陳與義 〔宋代〕

魚龍舞。湘君欲下瀟湘浦。瀟湘浦。興亡離合,亂波平楚。

獨無尊酒酬端午。移舟來聽明山雨。明山雨。白頭孤客,洞庭懷古。

复制

《定風波(重陽)》

陳與義 〔宋代〕

九日登臨有故常。隨晴隨雨一傳觴。多病題詩無好句。孤負。黃花今日十分黃。

記得眉山文翰老。曾道。四時佳節是重陽。江海滿前懷古意。誰會。闌干三撫獨淒涼。

复制

《游秦岩》

陳與義 〔宋代〕

秦岩昧舊聞,勝會非復常。

異哉五里秘,發此一日狂。

篝燈破大陰,拄杖入仙鄉。

散途楊梅實,承磴菡萏房。

石液白瑤墮,泉氣青霓翔。

度危心欲動,逢衍興未央。

眩人黝谷深,覆我翠極長。

降登窮田壠,開闔到鞠場。

龍遮側岸路,貓護高廩藏。

力士倒履空,應真儼成行。

碾缺神所吝,帳空仙莫量。

水鳴泬寥內,柱立森羅傍。

語聞受遠響,力極生微陽。

夢中出小竇,立處忽大荒。

塵緣信深重,仙事豈渺茫。

靈武唐業開,湘濱耀文章。

望夷秦政壞,嶺底畏禍殃。

隱顯非士意,安危存國綱。

且復置此事,更將適何方。

賦詩意未愜,吾欲棲僧廊。

复制

《晚晴野望》

陳與義 〔宋代〕

洞庭微雨後,涼氣入綸巾。

水底歸雲亂,蘆藂返照新。

遙汀橫薄暮,獨鳥度長津。

兵甲無歸日,江湖送老身。

悠悠只倚杖,悄悄自傷神。

天意蒼茫里,村醪亦醉人。

复制

《和王東卿絕句四首》

陳與義 〔宋代〕

只今當代功名手,不數平生粥飯僧。

獨立江風吹短髮,暮雲千里倚崚嶒。

复制

《二十二日自北沙移舟作是日聞賊革面》

陳與義 〔宋代〕

宛宛轉湖灘,遙遙隔城邑。

是時雨初霽,眾綠帶餘濕。

曉澤澹不波,菰浦覺風入。

我生莽未定,世故紛相襲。

靦然賀蘭面,安視一坐泣。

豈知虎與狼,義感功反集。

堯俗可盡封,嗚呼吾何及。

氣蘇巨浸內,未恨乏供給。

日曆會有窮,吾行豈須急。

近樹背人去,遠樹久凝立。

聊以憂世心,寄茲忘怏悒。

复制

《道山宿直》

陳與義 〔宋代〕

離離樹子鵲驚飛,獨倚枯筇無限時。

千丈虛廊貯明月,十分奇事更新詩。

人間路絕窗扉語,天上雲空閣影移。

遙想王戎燭下算,百年辛苦一生痴。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