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歐陽修 / 豐樂亭記
拼 译 译

《豐樂亭記》

歐陽修 〔宋代〕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

問諸滁人,得於州南百步之遠。

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顧而樂之。

於是疏泉鑿石,闢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

滁於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

昔太祖皇帝,嘗以周師破李景兵十五萬於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輝、姚鳳於滁東門之外,遂以平滁。

修嘗考其山川,按其圖記,升高以望清流之關,欲求輝、鳳就擒之所。

而故老皆無在也,蓋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內分裂,豪傑並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及宋受天命,聖人出而四海一。

向之憑恃險阻,鏟削消磨,百年之間,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

欲問其事,而遺老盡矣!今滁介江淮之間,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見外事,而安於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

而孰知上之功德,休養生息,涵煦於百年之深也。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

既得斯泉於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

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

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

遂書以名其亭焉。

豐樂亭記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我擔任滁州太守後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覺得甘甜。於是向滁州人詢問泉水的發源地,就在距離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處。它的上面是豐山,高聳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潛藏着;中間有一股清泉,水勢洶湧,向上湧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愛這裡的風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鑿開石頭,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於是我和滁州人在這美景中往來遊樂。

滁州在五代混戰的時候,是個互相爭奪的地區。過去,太祖皇帝曾經率領後周兵在清流山下擊潰李景的十五萬軍隊,在滁州東門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將皇甫暉、姚鳳,就這樣平定了滁州。我曾經考察過滁州地區的山水,查核過滁州地區的圖籍,登上高山來眺望清流關,想尋找皇甫暉、姚鳳被捉的地方。可是,當時的人都已經不在,大概是天下太平的時間長久了。自從唐朝敗壞了它的政局,全國四分五裂,英雄豪傑們全都起來爭奪天下,到處都是敵對的政權,哪能數得清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聖人一出現,全國就統一了。以前的憑靠險要的割據都被削平消滅。在一百年之間,靜靜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問問那時的情形,可是留下來的老年人已經不在人世了。如今,滁州處在長江、淮河之間,是乘船坐車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遊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飯,歡樂地過日子,一直到死。有誰曉得這是皇帝的功德,讓百姓休養生息,滋潤化育到一百年的長久呢!

我來到這裡,喜歡這地方僻靜,而政事簡單,又愛它的風俗安恬閒適。在山谷間找到這樣的甘泉之後,於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來遊玩,抬頭望山,低首聽泉。春天採摘幽香的鮮花,夏天在茂密的喬木乘涼,颳風落霜結冰飛雪之時,更鮮明地顯露出它的清肅秀美,四時的風光,無一不令人喜愛。那時又慶幸遇到民眾為那年穀物的豐收成熟而高興,樂意與我同游。於是為此根據這裡的山脈河流,敘述這裡風俗的美好,讓民眾知道能夠安享豐年的歡樂,是因為有幸生於這太平無事的時代。宣揚皇上的恩德,和民眾共享歡樂,這是刺史職責範圍內的事。於是就寫下這篇文章來為這座亭子命名。

注釋豐樂亭:在今安徽滁州城西豐山北,為歐陽修被貶滁州後建造的。蘇軾曾將《豐樂亭記》書刻於碑。《輿地紀勝》:「淮南路滁州:豐樂亭,在幽谷寺。慶曆中,太守歐陽修建。」清《一統志》:「安徽滁州豐樂亭在州西南琅琊山幽谷泉上。歐陽修建,自為記,蘇軾書,刻石。」明年:第二年,即慶曆六年。問諸滁人:向滁人打聽泉水的出處。諸,兼詞,之於。《與韓忠獻王書》:「山川窮絕,比乏水泉,昨夏天之初,偶得一泉於川城之西南豐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愛其山勢回抱,構小亭於泉側。」又有《幽谷泉》詩。聳然而特立:高峻挺拔地矗立着。聳然,高聳的樣子。特,突出。窈然:深幽的樣子。滃然:水勢盛大的樣子。俯仰:這裡為環顧的意思。五代: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干戈:古代兵器,此指戰爭。「昔太祖」五句:公元956年,宋太祖趙匡胤為後周大將,與南唐中主李璟的部將皇甫暉、姚鳳會戰於滁州清流山下,南唐部隊敗於滁州城。隨後趙匡胤親手刺傷皇甫暉,生擒皇甫暉、姚鳳,奪下滁州城。周,指五代時後周。李景,即李璟,南唐的中主。清流山,在今滁州城西南。圖記:指地圖和文字記載。清流之關:在滁州西北清流山上,是宋太祖大破南唐兵的地方。「所在」二句:指到處都割據稱王,難以計算。勝,盡。及:等到。聖人出而四海一:指宋太祖趙匡胤統一天下。向,從前。遺老:指經歷戰亂的老人。舟車商賈:坐船乘車的商人。畎:田地。樂生送死:使生的快樂,禮葬送死。涵煦:滋潤教化。事簡:公務簡單。掇幽芳而蔭喬木:春天採摘清香的花草,夏天在大樹蔭下休息。掇,拾取。蔭,蔭庇,乘涼。刻露,清楚地顯露出來。歲物:收成。刺史:官名,宋人習慣上作為知州的別稱。歐陽修此時為滁州知州,根據習慣自稱為刺史。名:起名,命名。▲

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33-39

關永禮.古文觀止·續古文觀止鑑賞辭典: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0:648-652

周濟夫 等.歐陽修詩文選譯:巴蜀書社,1991:220-225

豐樂亭記 - 賞析

全文可分三段。首段簡介建亭的緣起。文章一開始就特意點明時間,即在他到滁的第二年,也就是初具政績之時,其中已含樂意。滁地「山州窮絕,比乏水泉」。而當炎炎夏日,竟「偶得一泉於城之西南豐山之谷中,水味甘冷」(歐陽修《與韓忠獻王書》),作者喜出望外,親臨考查:「俯仰左右,顧而樂之。」文章至此,正面點明「樂」字。於是喜悅之情,一氣流註:「疏泉鑿石,闢地以為亭。」而築亭的目的,又是欲「與滁人往游其間」。由自我慶幸到與民同樂,在一片歡樂意緒中莫定題旨。

第二段通過對滁州歷史的回顧和地理位置的介紹,歌頌了宋王朝結束戰亂,使人民安居樂業的功德。為了突出主題,作者只寫了宋朝以前故亂的歷史。並通過今昔對比的手法來表現主題的。「滁於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嘗以周師破李景兵十五萬於清流山下,生擒其將皇甫暉、姚鳳於滁東門之外,遂以平滁」這一段是寫歷史。表現了滁州過去的戰事和宋太祖趙匡撤的勇武,讚揚了宋朝開國皇帝的武功。「修嘗考其山川、按其圖記,升高以望清流之關,欲求暉、鳳就擒之所,而故老皆無在者。蓋天下之平久矣」這一段是寫當代。昔日的戰場,如今已經難於考察其具體地點了。因為「故老」都已不在了,天下太平日子已經很久了,這是第一層對比。

從「自唐失其政」到「涵煦百年之深也」是第二層對比。這一段通過對人間滄桑的感慨,又一次頌揚了宋王朝統一國家、讓人民休養生息的功德。作者俯仰今昔。反覆抒發感嘆,使文章充滿了感情,這兩層對比,也都是與文章題目和主題相照應的。寫「滁於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又寫「自唐失其政。海內分裂,豪傑並起而爭」,都是為了說明當時的百姓不能「豐樂」。而「聖人出而四海一」以後,百姓能夠豐足安樂,則是「上之功德」。進一步證明四海安樂的局而來之不易,彌足珍貴。

最後一段段回應開端,具體寫出「與滁人往游其間」之樂,歸結主題。文中寫作者「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的四時之景,凝鍊而生動;道滁地風俗之美,淳厚而安閒。段中,交錯用了四個「樂」字,琳漓酣暢地抒寫了歐公此時的愉悅情懷。首先作者慶幸自己遠脫風波而「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一樂也;滁人「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二樂也;作者縱談古今,意在讓人民了解「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李之時也」,三樂也;凡此種種,皆因「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是地方官應做之事,四樂也。這就將首段「疏泉鑿石,闢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之事,說得端莊入理。

這篇文章的最大特點是借寫景而抒情,情景交融。文章用了大量筆墨寫滁州的山水景色,從中流淌出作者豐富的情感。戰亂之時,好山好水不過是為了割據稱王的「憑侍險阻」;在世事變遷的過程中,也只是「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而在百姓安居樂業的當時,則「四時之景,無不可愛」。歐陽修寫景有很深的功力。文中僅用「掇幽芳而萌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這十五個字就把一年四季四時之景的特點表現出來了。「掇幽芳而蔭喬木」是通過人的動作來寫春夏之景;「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則是用人的感受來寫秋冬之色。文短情深,不僅反映出當時作者的心境。而且反映出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和精確的表達能力。▲

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33-39

呂晴飛.唐宋八大家散文鑑賞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575-578

關永禮.古文觀止·續古文觀止鑑賞辭典: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0:648-652

豐樂亭記 - 創作背影

歐陽修三次遭貶使他對當時冷酷的社會現實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他嚮往恬靜的歸隱生活。滁州在長江與淮河之間,山高水清,風景宜人。他幾乎陶醉於山水美景之中。作者這時的人生觀比較曠達的。《豐樂亭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

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33-39

呂晴飛.唐宋八大家散文鑑賞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575-578

周濟夫 等.歐陽修詩文選譯:巴蜀書社,1991:220-225

歐陽修

作者: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歐陽修其它诗文

《思白兔雜言戲答公儀憶鶴之作》

歐陽修 〔宋代〕

君家白鶴戶雪毛,我家白兔白玉毫。

誰將贈兩翁,謂此二物皎潔勝瓊瑤。

已憐野性易馴擾,復愛仙格何孤高。

玉兔四蹄不解舞,不如雙鶴能清◇。

低垂兩翅趁節拍,婆娑弄影夸嬌饒。

兩翁念此二物者,久不見之心甚勞。

京師少年殊好尚,意氣橫出爭雄豪。

清◇美酒不輒飲,千金爭買紅顏韶。

莫飲少年聞我語,笑我乖僻遭譏嘲。

或被偷開兩家籠,縱此二物令逍遙。

兔奔滄海卻入明月窟,鶴飛玉山千仞直上青松巢。

索然兩衰翁,何以慰無憀。

纖腰綠鬢既非老者事,玉山滄海一去何由招。

复制

《浣溪沙·湖上朱橋響畫輪》

歐陽修 〔宋代〕

湖上朱橋響畫輪,溶溶春水浸春雲,碧琉璃滑淨無塵。

當路遊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日斜歸去奈何春。

《蝶戀花·畫閣歸來春又晚》

歐陽修 〔宋代〕

畫閣歸來春又晚。

燕子雙飛,柳軟桃花淺。

細雨滿天風滿院,愁眉斂盡無人見。

獨倚闌干心緒亂。

芳草芊綿,尚憶江南岸。

風月無情人暗換,舊遊如夢空腸斷。

《戲答元珍》

歐陽修 〔宋代〕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一落索》

歐陽修 〔宋代〕

小桃風撼香紅碎。滿簾籠花氣。看花何事卻成愁,悄不會、春風意。窗在梧桐葉底。更黃昏雨細。枕前前事上心來,獨自個、怎生睡。

复制

《和聖俞感李花》

歐陽修 〔宋代〕

昨日摘花初見桃,今日摘花還見李。晴風暖日苦相催,春物所餘知有幾。

中年多病壯心衰,對酒思歸未得歸。不及牆根花與草,春來隨處自芳菲。

复制

《送客回馬上作》

歐陽修 〔宋代〕

南浦空波綠,西陂夕照寒。

瑤華傷遠道,芳草送歸鞍。

翠歛遙山疊,氛收古澤寬。

衰容畏秋色,不及楚楓丹。

复制

《答判班孫待制見寄》

歐陽修 〔宋代〕

三朝竊寵幸逢辰,晚節恩深許乞身。

無用物中仍老病,太平時得作閒人。

鳴琴酌酒留嘉客,引水栽花過一春。

惟恨江淹才已盡,難酬開府句清新。

复制

《再和聖俞見答》

歐陽修 〔宋代〕

兩畿相望東與西,書來三日猶為稽。短篇投子譬瓦礫,敢辱報之金裊蹄。

文章至寶被埋沒,氣象往往干雲霓。飛黃伯樂不世出,四顧驤首空長嘶。

嗟哉我豈敢知子,論詩賴子初指迷。

子言古淡有真味,大羹豈須調以齏。憐我區區欲彊學,跛鱉曾不離污泥。

問子初何得臻此,豈能直到無階梯。如其所得自勤苦,何憚入海求靈犀。

周旋二紀陪唱和,凡翼每並鸞凰棲。有時爭勝不量力,何異弱魯攻彊齊。

念子京師苦憔悴,經年陋巷聽朝雞。兒啼妻噤午未飯,得米寧擇秕與稊。

石上紫豪家故有,剡藤瑩滑如玻璃。追惟平昔念少壯,零落生死嗟分睽。

一揮累紙恣奔放,駿若駕駱仍驂驪。腹雖枵虛氣豪橫,猶勝諂笑病夏畦。

名聲不朽豈易得,仕宦得路終當躋。年來無物不可愛,花發有酒誰同攜。

問我居留亦何事,方春苦旱憂民犁。

复制

《題東閣後集》

歐陽修 〔宋代〕

東閤三朝多大事,營丘二載足閒辭。近詩留作歸榮集,何日歸田自集詩。

复制

《夷陵歲暮書事呈元珍表臣》

歐陽修 〔宋代〕

蕭條雞犬亂山中,時節崢嶸忽已窮。

游女髻鬟風俗古,野巫歌舞歲年豐。

平時都邑今為陋,敵國江山昔最雄。

荊楚先賢多勝跡,不辭攜酒問鄰翁。

复制

《送京西提刑趙學士》

歐陽修 〔宋代〕

題輿嘗屈佐留京,攬轡今行按屬城。

楚館尚看淮月色,嵩雲應過虎關迎。

春寒酒力風中醒,日暖梅香雪後清。

野俗經年留惠愛,莫辭臨別醉冠傾。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