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浣溪沙·詠橘
拼 译 译

《浣溪沙·詠橘》

蘇軾 〔宋代〕

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綠葉照林光。

竹籬茅捨出青黃。

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

吳姬三日手猶香。

浣溪沙·詠橘 - 譯文及註釋

譯文一夜霜凍過後,菊花凋殘,荷葉枯萎,經霜變黃的橘子和綠葉相映襯,光亮照眼,竹籬茅舍掩映在青黃相間的橘林之間。破開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霧般噴濺;初嘗新橘,汁水在齒舌間如泉般流淌。吳地女子的手剝橘後三日還有香味。

注釋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分平仄兩體,雙調,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一夜霜:橘經霜之後,顏色開始變黃而味道也更美。新苞:指新橘。青黃:指橘子,橘子成熟時,果皮由青色逐漸變成金黃色。噀(xùn):噴。半破:指剛剛剝開橘皮。清泉:喻橘汁。吳姬:吳地美女。▲

朱靖華.蘇軾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7:756-758

肖篤宋.唐宋詞三百首:湖南少兒出版社,2006:128

浣溪沙·詠橘 - 賞析

詠物詩詞,義兼比興,講求氣象,自然容易受到好評。蘇軾是詠物能手,他的詩詞中既有托諷深遠的名篇,也有刻畫精工的妙制,像這首詠橘詞,可謂「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巧言切狀,體物細微,雖無深刻的思想內容,卻飽有餘味。

作者借詠橘之題材以抒發自己清新高潔之性情。上片借寫菊與荷經受不住寒霜的摧殘,寫出橘樹耐寒的品性和它在尾前屋後生長的繁盛景況。下片寫出品嘗新橘的情狀和橘果的清香,一個『「驚」字,一個「怯」字,用得十分巧妙精當,頗能傳出品嘗者的神態,結句更以「三日手猶香」來誇張、突出橘果之香。

「菊暗荷枯一夜霜」,先布置環境。詠物詞,特別是詠小物的詞,往往由於題材狹窄,難以展開,低手為之,易成枯窘。東坡才大,先在題前落筆,下文便有餘地抒發。唐人皮日休《石榴歌》首句「蟬噪秋枝槐葉黃」,同此手段。「菊暗荷枯」四字,是東坡《贈劉景文》詩「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的概括。「一夜霜」,經霜之後,橘始變黃而味愈美。晉王羲之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易多得。」又白居易《揀貢橘書情》詩:「瓊漿氣味得霜成。」皆可參證。

「新苞」句,輕輕點出題目。橘有皮包裹,故稱新苞。又因橘樹常綠,凌寒不凋。《楚辭·橘頌》:「綠葉素榮,紛其可嘉兮。」沈約《橘》詩:「綠葉迎露滋,朱苞待霜潤。」東坡用「新苞綠葉」四字,描寫自然,再以「照林光」描繪之,可謂得橘之神了。「竹籬茅捨出青黃」,好在一「出」字。竹籬茅舍,掩映於青黃相間的橘林之中,可見橘樹生長之盛,人家環境之美,一年好景,正當此時。上片三句,純是賦體,不雜一點抒情成分,然詞人對橘的喜愛之情自見於字裡行間。

過片二句,寫嘗橘的情狀。擘開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霧般噴濺;初嘗新橘,汁水在齒舌間如泉般流淌。「香霧」、「清泉」之喻,大概是東坡頗為得意的,他的《食柑》詩也有「清泉簌簌先流齒,香霧霏霏欲噀人」之句,後來南宋詩人曾幾更把它壓縮為「流泉噴霧真宜酒」(《曾宏甫分餉洞庭柑》)一語了。此詞中「驚」、「怯」二字,活畫出女子嘗橘時的嬌態。驚,是驚於橘皮迸裂時香霧濺人,怯,是怯於橘汁的涼冷和酸味。末句點出「吳姬」,實際也點明新橘的產地。吳中產橘,尤以太湖中東西兩洞庭山所產者為最著,洞庭橘在唐宋時為貢物。詞中謂「三日手猶香」,着意誇張。以此作結,餘音不絕,亦自有「三日繞樑」之妙。▲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733-734

朱靖華.蘇軾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7:756-758

浣溪沙·詠橘 - 創作背影

這首《浣溪沙》作於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十二月,作者品嘗香橘有感而作此詞。

0朱靖華.蘇軾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7:756-758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東陽水樂亭(為東陽令王都官概作。)》

蘇軾 〔宋代〕

君不學白公引涇東注渭,五斗黃泥一鍾水。

又不學哥舒橫行西海頭,歸來羯鼓打涼州。

但向空山石壁下,愛此有聲無用之清流。

流泉無糹玄石無竅,強名水樂人人笑。

慣見山僧已厭聽,多情海月空留照。

洞庭不復來軒轅,至今魚龍舞鈞天。

聞道磬襄東入海,遺聲恐在海山間。

鏘然澗谷含宮徵,節奏未成君獨喜。

不須寫入薰風糹玄,縱有此聲無此耳。

复制

《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塗山荊山記所見》

蘇軾 〔宋代〕

此生終安歸,還軫天下半。

朅來乘樏廟,復作微禹嘆。

(昔自南河赴杭州過此,蓋二十二年矣。

)従祠及彼呱,(有啟廟。

)像設偶此粲。

(謂塗山氏。

)秦祖當侑坐,(廟有柏翳。

)夏郊亦薦裸。

(有鯀廟。

)可憐淮海人,尚記弧矢旦。

(淮南人謂禹以六日生,是日,數萬人會山上。

雖傳記不載,然相傳如此。

)荊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亂。

刖人有餘坑,美石肖溫瓚。

(荊山下有卞氏采玉坑,石色如玉,不受鑱刻。

取出山下,輒變色不復溫瑩。

)龜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

(龜泉在荊山下色白而甘,真陸羽所謂石池漫流者。

有石記云:唐貞元中隨白龜流出。

)小兒強好古,侍史笑流汗。

歸時蝙蝠飛,炬火記遠岸。

复制

《秋晚客興》

蘇軾 〔宋代〕

草滿池塘霜送梅,疏林野色近樓台。

天圍故越侵雲盡,潮上孤城帶月回。

客夢冷隨楓葉斷,愁心低逐雁行來。

流年又喜經重九,可意黃花是處開。

复制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其三十 北園》

蘇軾 〔宋代〕

漢水巴山樂有餘,一麾從此首歸途。

北園草木憑君問,許我他年作主無?。

复制

《龜山辯才師》

蘇軾 〔宋代〕

此生念念浮雲改,寄語長淮今好在。

故人宴坐虹梁南,新河巧出龜山背。

木魚呼客振林莽,鐵鳳橫空飛彩繪。

忽驚堂宇變雄深,坐覺風雷生謦欬。

羨師遊戲浮漚間,笑我榮枯彈指內。

嘗茶看畫亦不惡,問法求詩了無礙。

千里孤帆又獨來,五年一夢誰相對。

何當來世結香火,永與名山躬井磑。

复制

《和劉景文雪》

蘇軾 〔宋代〕

占雨又得雪,龜寧欺我哉。

似知吾輩喜,故及醉中來。

童子愁冰硯,佳人苦膠杯。

那堪李常侍,入蔡夜銜枚。

复制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蘇軾 〔宋代〕

蘭亭繭紙入昭陵,世間遺蹟猶龍騰。

顏公變法出新意,細筋入骨如秋鷹。

徐家父子亦秀絕,字外出力中藏棱。

嶧山傳刻典刑在,千載筆法留陽冰。

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

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

吳興太守真好古,購買斷缺揮縑繒。

龜趺入座螭隱壁,空齋晝靜聞登登。

奇蹤散出走吳越,勝事傳說夸友朋。

書來訖詩要自寫,為把栗尾書溪藤。

後來視今猶視昔,過眼百年如風燈。

他年劉郎憶賀監,還道同時須服膺。

《蝶戀花·暮春別李公擇》

蘇軾 〔宋代〕

簌簌無風花自墮。

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

落日有情還照坐,山青一點橫雲破。

路盡河回人轉舵。

系纜漁村,月暗孤燈火。

憑仗飛魂招楚些,我思君處君思我。

《陽羨歌·山秀芙蓉》

蘇軾 〔宋代〕

山秀芙蓉,溪明罨畫。真游洞穴滄波下。臨風慨想斬蛟靈。長橋千載猶橫跨。

解佩投簪,求田問舍。黃雞白酒漁樵社。元龍非復少時豪,耳根洗盡功名話。

复制

《將之湖州戲贈莘老》

蘇軾 〔宋代〕

餘杭自是山水窟,仄聞吳興更清絕。湖中橘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

顧渚茶芽白於齒,梅溪木瓜紅勝頰。吳兒膾縷薄欲飛,未去先說饞涎垂。

亦知謝公到郡久,應怪杜牧尋春遲。鬢絲只可對禪榻,湖亭不用張水嬉。

复制

《陶驥子駿佚老堂二首 其一》

蘇軾 〔宋代〕

文舉與元禮,尚得稱世舊。淵明吾所師,夫子乃其後。

掛冠不待年,亦豈為五斗。我歌《歸來引》,千載信尚友。

相逢黃卷中,何似一杯酒。君醉我且歸,明朝許來否。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