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吉祥寺賞牡丹
拼 译 译

《吉祥寺賞牡丹》

蘇軾 〔宋代〕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鈎。

吉祥寺賞牡丹 - 譯文及註釋

譯文人老了,還把鮮花戴在頭上,「我」不害羞,倒是花兒應該為自己在我頭上而害羞。賞花醉歸引得路人鬨笑,十里街市上的老百姓都把簾卷上,走出門來觀看。

注釋吉祥寺:寺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簪(zān)花:在頭上插花、戴花。羞:難為情。扶:攙扶。珠簾:珍珠綴成的帘子。半上鈎:帘子全部捲起來。

王少都,王飛選注.《牡丹詩選注》.瀋陽:白山出版社,2013:81

吉祥寺賞牡丹 - 賞析

此詩即是當時記實之作,表現了觀賞牡丹的熱烈場面和詩人簪花的情趣。

第一、二兩句是寫詩人簪花之趣。雖說當時禮俗士大夫集會時可以簪花,但老人簪着花成群結隊走在街市上,終覺有些不好意思。為了突出這種心態,作者掀起一道波瀾,「花應羞上老人頭」,說花不願上老人的頭。而事實是,不管花願意與否,還是上了老人的頭,增添了不少情趣。兩個「羞」字,一說人,一說花,相映成趣,語妙天下。同時說明包括詩人在內的官吏最終還是樂於在百姓面前亮相的。花活了,人更活。從而進一步縮小了官民距離,更有意義。

第三、四兩句是寫詩人醉歸而路人嗤笑的場景。這裡詩人恰當地用了杜牧之詩:「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十里街市上的老百姓把簾卷上,走出門來觀看這支浩蕩的插花隊伍的經過,只需要點出這一點,當時盛況就好像在眼前。於是,官民同樂的主題也就圓滿地表現出來了。詩人之所以在珠簾上鈎時用「半」字,是因為作詩需要留有餘地,給讀者以想像空間,說全上鈎,而詩貴活。

前後聯均暗用前人句意,用得貼切靈活,不着痕跡,如同已出。「人」、「花」、「老」、「羞」四字有意重複使用,更使詩的音節迴環往復,有助於

這首詩運用誇張、擬人修辭手法並且連用幾個動詞,有利於渲染出一種喜劇情調氛圍,體現了詩人極高的文學造詣。表現出詩人超曠豁達、狂放不羈的襟懷。在這種超然物外的曠達態度背後,我們不難領略到詩人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執着追求。▲

孔凡禮、劉尚榮.《蘇軾詩詞選·插圖版》.北京:中華書局,2009:第30頁

張志江、張薇.《詩趣》.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87

吉祥寺賞牡丹 - 創作背影

宋熙寧五年(1071年)五月二十三日,時任杭州通判的蘇軾跟隨知州沈立去吉祥寺僧人守璘的花園中集會賞牡丹,賞花第二天沈大人向眾人展出十卷《牡丹亭》,蘇軾看到賞花畫面的壯觀、恢弘的書籍以及與諸位市民一同遊玩的快樂有感而寫下這首《吉祥寺賞牡丹》。

徐培均.《蘇軾詩詞選注》.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1:10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蝶戀花(述懷)》

蘇軾 〔宋代〕

雲水縈迴溪上路。

疊疊青山,環繞溪東注。

月白沙汀翹宿鷺。

更無一點塵來處。

溪叟相看私自語。

底事區區,苦要為官去。

尊酒不空田百畝。

歸來分得閒中趣。

复制

《次韻錢穆父紫薇花二首》

蘇軾 〔宋代〕

虛白堂前合抱花,秋風落日照橫斜。

閱人此地知多少,物化無涯生有涯。

复制

《薄薄酒二首(並敘)》

蘇軾 〔宋代〕

膠西先生趙明叔,家貧,好飲,不擇酒而醉。

常云:薄薄酒,勝茶湯,醜醜婦,勝空房。

其言雖俚,而近乎達,故推而廣之以補東州之樂府;既又以為未也,復自和一篇,聊以發覽者之一噱雲耳。

薄薄酒,勝茶湯;粗粗布,勝無裳;丑妻惡妾勝空房。

五更待漏靴滿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涼。

珠襦玉柙萬人相送歸北邙,不如懸鶉百結獨坐負朝陽。

生前富貴,死後文章,百年瞬息萬世忙。

夷齊盜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憂樂都兩忘。

薄薄酒,飲兩鍾;粗粗布,著兩重;美惡雖異醉暖同,丑妻惡妾壽乃公。

隱居求志義之従,本不計較東華塵土北窗風。

百年雖長要有終,富死未必輸生窮。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載不朽遭樊崇。

文章自足欺盲聾,誰使一朝富貴面發紅。

達人自達酒何功,世間是非憂樂本來空。

复制

《滿江紅·東武會流杯亭》

蘇軾 〔宋代〕

上巳日作。

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鄭淇水入城。

東武城南,新堤固、漣漪初溢。

隱隱遍、長林高阜,臥紅堆碧。

枝上殘花吹盡也,與君更向江頭覓。

問向前、猶有幾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時畢。

風雨外,無多日。

相將泛曲水,滿城爭出。

君不見蘭亭修禊事,當時坐上皆豪逸。

到如今、修竹滿山陰,空陳跡。

《浣溪沙·幾共查梨到雪霜》

蘇軾 〔宋代〕

幾共查梨到雪霜,一經題品便生光,木奴何處避雌黃。

北客有來初未識,南金無價喜新嘗,含滋嚼句齒牙香。

《三部樂·情景》

蘇軾 〔宋代〕

美人如月。乍見掩暮雲,更增妍絕。算應無恨,安用陰晴圓缺。嬌甚空只成愁,待下床又懶,未語先咽。數日不來,落盡一庭紅葉。今朝置酒強起,問為誰減動,一分香雪。何事散花卻病,維摩無疾。卻低眉、慘然不答。唱金縷、一聲怨切。堪折便折。且惜取、少年花發。

复制

《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觀湖潮》

蘇軾 〔宋代〕

海上乘槎侶,仙人萼綠華。飛升元不用丹砂。住在潮頭來處、渺天涯。雷輥夫差國,雲翻海若家。坐中安得弄琴牙。寫取餘聲歸向、水仙夸。

复制

《次韻致遠》

蘇軾 〔宋代〕

長笑右軍稱草聖,不如東野以詩鳴。樂天自愛吟淮月,懷祖無勞聽角聲。

复制

《雨晴後,步至四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前東岡上歸,二首 其二》

蘇軾 〔宋代〕

高亭廢已久,下有種魚塘。暮色千山入,春風百草香。

市橋人寂寂,古寺竹蒼蒼。鸛鶴來何處,號鳴滿夕陽。

复制

《菩薩蠻 歌妓》

蘇軾 〔宋代〕

繡簾高捲傾城出。燈前瀲灩橫波溢。皓齒發清歌。春愁入翠蛾。

悽音休怨亂。我已先腸斷。遺響下清虛。累累一串珠。

复制

《三月二十日開園三首 其一》

蘇軾 〔宋代〕

雪髯霜鬢語傖獰,淡盪園林取次行。要識將軍不凡意,從來祇啜小人羹。

复制

《濠州七絕 其一 塗山》

蘇軾 〔宋代〕

川鎖支祁水尚渾,地埋汪罔骨應存。樵蘇已入黃能廟,烏鵲猶朝禹會村。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