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於石 / 擬於石川舟睹北樓卷
拼

《擬於石川舟睹北樓卷》

於石 〔宋代〕

津吏傳呼太宰來,米家船里似樓開。陽關唱徹瞻辰臥,南極何年接上台。

复制

擬於石川舟睹北樓卷 - 賞析

於石

作者:於石

於石,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介翁,號紫岩,更號兩溪。貌古氣剛,喜詼諧,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為山林曠士。有《紫岩集》。元詩選石字介翁,婺之蘭溪人。貌古氣剛,喜詼諧。早慕杜古高之為人,後從王宗庵業詞賦,自負甚高。年三十而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出入諸家,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為山林曠士也。因所居鄉自號紫岩,晚徙城中,更號兩溪。有詩三卷,門人同里吳師道正傳選次,金履祥吉父為之序。全宋詩於石(一二四七~?)(生平據本集卷一《鄰叟招飲》「三十將遠遊,海波忽揚塵」推定),字介翁,號紫岩,晚號兩溪,蘭溪(今屬浙江)人。宋亡,隱居不仕,一意於詩,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後散失,由門人吳師道就藏本及所藏續抄者選為《紫岩詩選》三卷。事見《吳禮部集》卷一七《於介翁詩選後題》,明萬曆《金華府志》卷一六、《宋季忠義錄》卷一三有傳。 於石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鈔本(簡稱朱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清光緒於國華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簡稱傅校本,藏北京圖書館)。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於石其它诗文

《田家婦》

於石 〔宋代〕

村南村北麥欲枯,桑麻陰陰滿路隅。炊黍田頭行餉夫,餅爐未熟兒呱呱。

鴨頭長襪短布襦,平生未識鉛與朱。彈箏不用如羅敷,懷金不願逢秋胡。

眼前富貴何足娛,一身飽煖自有餘。茅檐笑語寒燈孤,夜舂曉織奉舅姑。

复制

《夜燒松明火次韻黃養正》

於石 〔宋代〕

銀爐熾炭麒麟紅,銷金帳煖熏籠烘。爨下有蠟可代薪,笑我夜寒痴坐然枯松。

貧富貴賤何不公,安能排雲叫呼天九重。空憐爾松生抱有用材,不遇匠石樑棟施帡幪。

盤根錯節屹立凍不死,凜凜勁氣猶足排嚴冬。顛崖峭壁人跡絕,閒雲流水相冥濛。

胡為明不能保身,丁丁斧斤山其童。鶉衣百結縮如蝟,地爐擁膝便可閒從容。

當年榷油幸不嚴汝禁,餘用尚及斯民窮。陽和無聲入骨髓,不知夜雪沒屋霜橫空。

但見濛濛香霧靄四壁,紅煇紫焰明窗櫳。禦寒何必裘蒙茸,盎然一室回春風。

何當散作一天煖,坐令四海盡在春風中。

复制

《浪吟》

於石 〔宋代〕

十載驅馳翰墨場,翩翩霞佩高頡頏。賦窺賈馬搜班揚,詩崇晉漢卑齊梁。

斯文未喪道未亡,欲尋墜緒何茫茫。蕭騷裋褐淒風霜,匣中蛟龍吼干將。

男兒有志行四方,安用把筆工文章。掀髯長嘯俛大荒,殘煙落日塵沙黃。

紛紛蟻穴爭侯王,邯鄲一夢炊黃粱。斷鶴續鳧誰短長,世間萬事俱亡羊。

何如長歌歸故鄉,古松流水繞石床。濁酒一壺琴一張,臥聽孺子歌《滄浪》。

复制

《感興其三》

於石 〔宋代〕

衛人將授甲,鶴有乘軒寵。愛人不如禽,士固不為用。

唐人競朝梁,怒殺孫供奉。獸猶知有君,人胡不愧悚。

复制

《八月十四夜對月》

於石 〔宋代〕

好風從西來,浮雲忽中披。片月耿層空,清氣入詩脾。

皎皎萬里光,誰言一分虧。虧者盈之漸,乘除迭相推。

既圓終復缺,何如未圓時。過滿易招損,極盛必有衰。

人事無不然,一笑姑置之。願我尊有酒,何喜亦何悲。

頹然就一醉,月落吾不知。

复制

《我從山中游》

於石 〔宋代〕

我從山中游,歸來林壑暝。澗水凍不流,月出四山靜。

柴扉不敢敲,恐驚孤鶴醒。徘徊踏明月,倚杖看松影。

复制

《禰衡》

於石 〔宋代〕

懷中漫刺欲何之,四海交遊只兩兒。不死曹瞞死黃祖,殺身何補漢興衰。

复制

《秋思其二》

於石 〔宋代〕

草堂何必仿盧鴻,水色蒼茫山色濃。待月軒窗留客話,隔籬燈火起鄰舂。

蟲鳴終夕如相語,燕去知時不苟容。一片吟情渺何許,西風吹入亂雲重。

复制

《瀟江亭》

於石 〔宋代〕

背依古塔面層峰,曲曲闌干峻倚空。萬屋參差江色外,片帆出沒樹陰中。

五更鐘鼓半山月,兩岸漁樵一笛風。極目子陵台下路,滔滔惟有水流東。

复制

《再和潘天英韻》

於石 〔宋代〕

人生一傳舍,於世懶蠅營。千古月知己,四時花有情。

吟懷今鄭綮,家學昔玄成。自適眼前樂,何須身後名。

复制

《夜酌方聖羽於石巢詩以勉之 其一》

於石 〔宋代〕

客自蔣山至,吳門夙有名。為文卑俗尚,持議近人情。

燭燼開簾雪,雞啼落月聲。丈夫姑用世,恩怨莫分明。

复制

《吳山圖記》

於石 〔宋代〕

  吳、長洲二縣,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諸山,皆在吳縣。其最高者,穹窿、陽山、鄧尉、西脊、銅井。而靈岩,吳之故宮在焉,尚有西子之遺蹟。若虎丘、劍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勝地也。而太湖汪洋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沉浸其間,則海內之奇觀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為吳縣,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為給事中。君之為縣,有惠愛,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於其民。由是好事者繪《吳山圖》以為贈。

  夫令之於民,誠重矣。令誠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澤而有榮也;令誠不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於吳之山川,蓋增重矣。異時吾民將擇勝於岩巒之間,尸祝於浮屠、老子之宮也,固宜。而君則亦既去矣,何復惓惓於此山哉?昔蘇子瞻稱韓魏公去黃州四十餘年而思之不忘,至以為《思黃州》詩,子瞻為黃人刻之於石。然後知賢者於其所至,不獨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於其人也。

  君今去縣已三年矣。一日,與余同在內庭,出示此圖,展玩太息,因命余記之,噫!君之於吾吳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