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於石 / 夜燒松明火次韻黃養正
拼

《夜燒松明火次韻黃養正》

於石 〔宋代〕

銀爐熾炭麒麟紅,銷金帳煖熏籠烘。爨下有蠟可代薪,笑我夜寒痴坐然枯松。

貧富貴賤何不公,安能排雲叫呼天九重。空憐爾松生抱有用材,不遇匠石樑棟施帡幪。

盤根錯節屹立凍不死,凜凜勁氣猶足排嚴冬。顛崖峭壁人跡絕,閒雲流水相冥濛。

胡為明不能保身,丁丁斧斤山其童。鶉衣百結縮如蝟,地爐擁膝便可閒從容。

當年榷油幸不嚴汝禁,餘用尚及斯民窮。陽和無聲入骨髓,不知夜雪沒屋霜橫空。

但見濛濛香霧靄四壁,紅煇紫焰明窗櫳。禦寒何必裘蒙茸,盎然一室回春風。

何當散作一天煖,坐令四海盡在春風中。

复制
於石

作者:於石

於石,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介翁,號紫岩,更號兩溪。貌古氣剛,喜詼諧,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為山林曠士。有《紫岩集》。元詩選石字介翁,婺之蘭溪人。貌古氣剛,喜詼諧。早慕杜古高之為人,後從王宗庵業詞賦,自負甚高。年三十而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出入諸家,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為山林曠士也。因所居鄉自號紫岩,晚徙城中,更號兩溪。有詩三卷,門人同里吳師道正傳選次,金履祥吉父為之序。全宋詩於石(一二四七~?)(生平據本集卷一《鄰叟招飲》「三十將遠遊,海波忽揚塵」推定),字介翁,號紫岩,晚號兩溪,蘭溪(今屬浙江)人。宋亡,隱居不仕,一意於詩,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後散失,由門人吳師道就藏本及所藏續抄者選為《紫岩詩選》三卷。事見《吳禮部集》卷一七《於介翁詩選後題》,明萬曆《金華府志》卷一六、《宋季忠義錄》卷一三有傳。 於石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鈔本(簡稱朱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清光緒於國華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簡稱傅校本,藏北京圖書館)。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於石其它诗文

《田家婦》

於石 〔宋代〕

村南村北麥欲枯,桑麻陰陰滿路隅。炊黍田頭行餉夫,餅爐未熟兒呱呱。

鴨頭長襪短布襦,平生未識鉛與朱。彈箏不用如羅敷,懷金不願逢秋胡。

眼前富貴何足娛,一身飽煖自有餘。茅檐笑語寒燈孤,夜舂曉織奉舅姑。

复制

《續金銅仙人辭漢歌》

於石 〔宋代〕

漢皇銳意求神仙,神仙之效何茫然。蓬萊弱水不可到,且立宮中承露盤。

飢餐玉屑不堪飽,誰謂有方能卻老。人生修短數在天,多欲未必能延年。

秋風吹老茂陵樹,年年空滴金莖露。建章宮闕隨煙塵,塊然屹立惟銅人。

宮官西來果何意,一朝辭漢將歸魏。吁嗟銅人如有知,口不能言惟淚垂。

自從曹氏盜神器,父子相傳已三世。漢宮故物無一存,汝獨猶能感舊恩。

悽然照影臨渭水,一折銅人扶不起。寧為棄物委道傍,不忍漂泊離故鄉。

迢迢東望洛城路,回首長安愁日暮。長安繁華非昔時,洛陽寥落誰復悲。

漢魏興亡何日了,長見銅人臥秋草。

复制

《次韻鄭德彝擬古集句》

於石 〔宋代〕

明月照高樓,永夜不闔扉。盈盈樓上女,耿耿如相依。

歲月忽已晚,草木變芬菲。扳條折其榮,風流付枕幃。

蹇修時不存,悠悠誰與歸。仰視浮雲馳,俯見月在衣。

置書懷袖中,有約吾敢違。願寄雙飛燕,為我西北飛。

复制

《送趙宰之上虞》

於石 〔宋代〕

百里子男邦,職任非不厚。治民如牧羊,擾之則驚走。

眷茲上虞邑,江海環左右。蕭蕭北風寒,怒濤聲撼吼。

元亮已賦歸,世事付杯酒。宗子古維城,此行應不苟。

繭絲與保障,二者孰先後。勉旃重勉旃,毋袖經綸手。

复制

《和淵明詩》

於石 〔宋代〕

林屋本深寂,而多禽鳥喧。一靜制群動,何必更幽偏。

西風掃脫葉,見此林杪山。朝看孤雲出,暮看孤雲還。

雲飛亦何心,相對兩忘言。

复制

《許劭》

於石 〔宋代〕

四海同推月旦評,是非公論至今存。老瞞敢肆奸雄志,未必不因公一言。

复制

《兜率寺》

於石 〔宋代〕

錢唐一劍倚霜寒,萬水千山蜀道難。瓶缽生涯何處在,秋風松子落詩壇。

复制

《次韻中秋對月》

於石 〔宋代〕

冰壺碾破一輪秋,杯吸長鯨筆挽牛。大地山河明色界,九天宮闕耀瓊樓。

香浮蟾桂今猶古,曲按霓裳樂易愁。四海清光無不照,何須天柱一峰游。

复制

《遇如無象於石霜如與睿廓然相好故贈之》

於石 〔宋代〕

西湖睿郎最高道,思之不已令人老。道人相逢吳楚間,聞說絕與睿郎好。

年來學富身轉貧,豈特詩膽大於身。法朋半是奇逸者,我亦放浪無羈人。

霜威折綿寒入頰,長廊無人風卷葉。寒窗誦讀夏日吟,和氣坐令寒妥貼。

筆端解語敏於口,網箋時作龍蛇走。煩君清哦當少休,萬象乞憐爭叩頭。

复制

《孫征君傳》

於石 〔宋代〕

  孫奇逢,字啟泰,號鍾元,北直容城入也。少倜儻,好奇節,而內行篤修;負經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強以仕。先是,高攀龍、顧憲成講學東林,海內士大夫立名義者多附焉。及天啟初,逆奄魏忠賢得政,叨穢者爭出其門,而目東林諸君子為黨。由是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繆昌期次第死廠獄,禍及親黨。而奇逢獨與定興鹿正、張果中傾身為之,諸公卒賴以歸骨,世所傳「范陽三烈士」也。

  方是時,孫承宗以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經略薊、遼,奇逢之友歸安茅元儀及鹿正之子善繼皆在幕府。奇逢密上書承宗,承宗以軍事疏請入見。忠賢大懼,繞御床而泣,以嚴旨遏承宗於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義。台垣及巡撫交薦屢征,不起,承宗欲疏請以職方起贊軍事,使元儀先之,奇逢亦不應也。其後畿內盜賊數駭,容城危困,乃攜家入易州五公山,門生親故從而相保者數百家,奇逢為教條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輟。

  入國朝,以國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辭。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蘇門百泉。水部郎馬光裕奉以夏峰田廬,逆率子弟躬耕,四方來學,願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奇逢始與鹿善繼講學,以象山、陽明為宗,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說。其治身務自刻砥,執親之喪,率兄弟廬墓側凡六年。人無賢愚,苟問學,必開以性之所近,使自力於庸行。其與人無町畦,雖武夫悍卒工商隸圉野夫牧豎,必以誠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無忌嫉者。方楊、左在難,眾皆為奇逢危,而忠賢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質行,無不陰為之地者。鼎革後,諸公必欲強起奇逢,平涼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樂處隱就閒,何故必令與吾儕一轍乎?」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

  河南北學者,歲時奉祀百泉書院,而容城與劉因、楊繼盛同祀,保定與孫文正承宗、鹿忠節善繼並祀學宮,天下無知與不知,皆稱曰夏峰先生。

  贊曰:先兄百川聞之夏峰之學者,征君嘗語人曰:「吾始自分與楊、左諸賢同命,及涉亂離,可以犯死者數矣,而終無恙,是以學貴知命而不惑也。」征君論學之書甚具,其質行,學者譜焉,茲故不論,而獨著其犖犖大者。方高陽孫少師以軍事相屬,先生力辭不就,眾皆惜之,而少師再用再黜,訖無成功,《易》所謂「介於石,不終日」者,其殆庶幾耶。

复制

《擬於石川舟睹北樓卷》

於石 〔宋代〕

津吏傳呼太宰來,米家船里似樓開。陽關唱徹瞻辰臥,南極何年接上台。

复制

《葉翰林令畫僧作偃松於石林堂壁有詩餘次韻 其一》

於石 〔宋代〕

試驅毛潁沐方諸,盤礴經營慘澹初。莫作世間虛妄見,筆端三昧入無餘。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