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拼 译 译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蘇軾 〔宋代〕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堪笑蘭台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 譯文及註釋

譯文落日中捲起繡簾眺望,亭下江水與碧空相接,遠處的夕陽與亭台相映,空闊無際。為了我的來到,你特意在窗戶上塗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猶新。這讓我想起當年在平山堂的時候,靠着枕席,欣賞江南的煙雨,遙望遠方天際孤鴻出沒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體會到歐陽醉翁詞句中所描繪的,山色若隱若現的景致。廣闊的水面十分明淨,山峰翠綠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濤洶湧,一個漁翁駕着小舟在風浪中掀舞。見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風賦》,像宋玉這樣可笑的人,是不可能理解莊子的風是天籟之說的,硬說什麼風有雄雌。其實,一個人只要具備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處之泰然,享受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

注釋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台城游」「凱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雙調,九十五字,平韻(宋代也有用仄聲韻和平仄混用的)。相傳隋煬帝開汴河自製《水調歌》,唐人演為大曲, 「歌頭」就是大曲中的開頭部分。快哉亭:蘇轍《黃州快哉亭記》:「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濕青紅:謂漆色鮮潤。平山堂: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歐陽修在揚州所建。欹枕:謂臥着可以看望。醉翁:歐陽修別號。「山色」句:出自歐陽修《朝中措·平山欄檻倚晴空》。倒碧峰:碧峰倒影水中。一葉:指小舟。白頭翁:指老船夫。莊生:戰國時道家學者莊周。天籟:是發於自然的音響,即指風吹聲。剛道:「硬說」的意思。一點」兩句:謂胸中有「浩然之氣」,就會感受「快哉此風」。▲

陸永品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607-608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 賞析

這首詞又名《快哉亭作》,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全詞通過描繪快哉亭周圍壯闊的山光水色,抒發了作者曠達豪邁的處世精神。

此詞描寫的對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圍的廣闊景象。開頭四句,先用實筆,描繪亭下江水與碧空相接、遠處夕陽與亭台相映的優美圖景,展現出一片空闊無際的境界,充滿了蒼茫闊遠的情致。「知君為我新作」兩句,交待新亭的創建,點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關係,反客為主、詼諧風趣地把張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說成特意為自己而造,又寫亭台窗戶塗抹上青紅兩色油漆,色彩猶新。「濕」字形容油漆未乾,頗為傳神。

「長記平山堂上」五句,是記憶中情景,又是對眼前景象的一種以虛托實的想象式側面描寫。作者用「長記」二字,喚起他曾在揚州平山堂所領略的「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那種若隱若現、若有若無、高遠空濛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憶。他又以此比擬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將「快哉亭」與「平山堂」融為一體,構成一種優美獨特的意境。這種以憶景寫景的筆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蘊藉的情致,而且加強了詞境的空靈飛動。以上五句新穎別致,引人入勝,通過作者昔日的淋漓興致,傳達出當日快哉亭前覽勝的欣喜之情。

上片是用虛實結合的筆法,描寫快哉亭下及其遠處的勝景。下片換頭以下五句,又用高超的藝術手法展現亭前廣闊江面倏忽變化、濤瀾洶湧、風雲開闔、動心駭目的壯觀場面。詞人並由此生發開來,抒發其江湖豪興和人生追求。「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三句,寫眼前廣闊明淨的江面,清澈見底,碧綠的山峰,倒映江水中,形成了一幅優美動人的平靜的山水畫卷,這是對水色山光的靜態描寫。「忽然」兩句,寫一陣巨風,江面倏忽變化,濤瀾洶湧,風雲開闔,一個漁翁駕着一葉小舟,在狂風巨浪中掀舞。至此,作者的描寫奇峰突起,由靜境忽變動境,從而自自然然地過渡到全詞着意表現的着重點——一位奮力搏擊風濤的白髮老翁。這位白頭翁的形象,其實是東坡自身人格風貌的一種象徵。以下幾句,作者由風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對戰國時楚國蘭台令宋玉所作《風賦》的議論。作者看來,宋玉將風分為「大王之雄風」和「庶人之雌風」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說教,白頭翁搏擊風浪的壯偉風神即是明證。其實,莊子所言天籟本身絕無貴賤之分,關鍵於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他以「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這一豪氣干雲的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一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蘇軾這種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氣的坦蕩的人生態度,顯然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這首詞在藝術構思和結構上,具有波瀾起伏、跌宕多姿、大開大合、大起大落的特點。下片的描寫和議論,豪縱酣暢,氣勢磅礴,詞中出沒風濤的白頭翁形象,猶如百川匯海,含蓄地點明全篇主旨,有強烈的震撼力。全詞熔寫景、抒情、議論於一爐,既描寫了浩闊雄壯、水天一色的自然風光,又其中灌注了一種坦蕩曠達的浩然之氣,展現出詞人身處逆境卻泰然處之、大氣凜然的精神風貌,充分體現了蘇詞雄奇奔放的特色。▲

陸永品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607-608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 創作背影

這首詞是作者貶官在黃州(今湖北黃岡)時作的。快哉亭,在黃州的江邊,張懷民修建。懷民名夢得,又字偓佺,當時也貶官在黃州,與蘇軾的心境相同,二人交往密切。作者不僅欣賞江邊的優美風景,而更加欽佩張的氣度。所以他為張所建的亭起名為「快哉亭」。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菩薩蠻(感舊)》

蘇軾 〔宋代〕

玉笙不受朱唇暖。

離聲淒咽胸填滿。

遺恨幾千秋。

恩留人不留。

他年京國酒。

泫淚攀枯柳。

莫唱短因緣。

長安遠似天。

复制

《和孔君亮郎中見贈》

蘇軾 〔宋代〕

偶對先生盡一樽,醉看萬物洶崩奔。

優遊共我聊卒歲,骯髒如君合倚門。

只恐掉頭難久住,應須傾蓋便深論。

固知嚴勝風流在,又見長身十世孫。

(戣,字君嚴;戡,字君勝。

退之志其墓云:孔子世卅八,吾見其孫,白面長身。

今君亮四十八世矣。

)。

复制

《送張天覺得山字》

蘇軾 〔宋代〕

西登太行嶺,北望清涼山。

晴空浮五髻,晻靄卿雲間。

餘光入岩石,神草出茅菅。

何人相指似,稍稍落人寰。

能令墜指兒,虬髯茁冰顏。

祝君如此草,為民已恫瘝。

我亦老且病,眼花腰腳頑。

念當勤致此,莫作河東慳。

复制

《寒食夜》

蘇軾 〔宋代〕

漏聲透入碧窗紗,人靜鞦韆影半斜。

沉麝不燒金鴨冷,淡雲籠月照梨花。

复制

《記游松風亭》

蘇軾 〔宋代〕

余嘗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松風亭下。

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由是如掛鈎之魚,忽得解脫。

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麼時也不妨熟歇。

《哨遍·為米折腰》

蘇軾 〔宋代〕

陶淵明賦《歸去來》,有其詞而無其聲。

余治東坡,築雪堂於上。

人俱笑其陋,獨鄱陽董毅夫過而悅之,有卜鄰之意。

乃取《歸去來》詞,稍加檃括,使就聲律,以遺毅夫。

使家童歌之,時相從於東坡,釋耒而和之,扣牛角而為之節,不亦樂乎?為米折腰,因酒棄家,口體交相累。

歸去來,誰不遣君歸。

覺從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

征夫指予歸路,門前笑語喧童稚。

嗟舊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

但小窗容膝閉柴扉。

策杖看孤雲暮鴻飛。

雲出無心,鳥倦知還,本非有意。

噫!歸去來兮。

我今忘我兼忘世。

親戚無浪語,琴書中有真味。

步翠麓崎嶇,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

觀草木欣榮,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

念寓形宇內復幾時。

不自覺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誰計。

神仙知在何處?富貴非吾志。

但知臨水登山嘯詠,自引壺觴自醉。

此生天命更何疑。

且乘流、遇坎還止。

《洞霄宮》

蘇軾 〔宋代〕

上帝高居憫世頑,故留瓊館在凡間。青山九鎖不易到,作者七人相對閒。

庭下流泉翠蛟舞,洞中飛鼠白鴉翻。長松怪石宜霜鬢,不用金丹苦駐顏。

复制

《同景文詠蓮塘》

蘇軾 〔宋代〕

塘上鈎簾對晚香,不知斜日已侵床。

江妃自惜凌波□,長在高荷扇影涼。

复制

《陸探微畫獅子屏風贊》

蘇軾 〔宋代〕

圓其目,仰其鼻,奮髯吐舌威見齒。舞其足,前其耳,左顧右盼喜見尾。

雖猛而和蓋其戲,嵓嵓高堂護燕几。啼呼顛沛走百鬼,嗚呼妙哉我陸子。

复制

《題文與可墨竹,並敘》

蘇軾 〔宋代〕

斯人定何人,遊戲得自在。詩鳴草聖餘,兼入竹三昧。

時時出木石,荒怪軼象外。舉世知珍之,賞會獨予最。

知音古難合,奄忽不少待。誰雲生死隔,相見如龔、隗。

复制

《村醪二尊獻張平陽 其二》

蘇軾 〔宋代〕

詩里將軍已築壇,後來裨將欲登難。已驚老健蘇梅在,更作風流王謝看。

○出定知書滿腹,瘦生應為語雕肝。○○灑落江山外,留與人間激懦官。

复制

《游三游洞》

蘇軾 〔宋代〕

凍雨霏霏半成雪,遊人屨凍蒼苔滑。

不辭攜被岩底眠,洞口雲深夜無月。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