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望海樓晚景 / 望湖樓晚景
拼 译 译

《望海樓晚景 / 望湖樓晚景》

蘇軾 〔宋代〕

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

從今潮上君須上,更看銀山二十回。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青山斷處塔層層,隔岸人家喚欲應。

江上秋風晚來急,為傳鐘鼓到西興。

樓下誰家燒夜香,玉笙哀怨弄初涼。

臨風有客吟秋扇,拜月無人見晚妝。

沙河燈火照山紅,歌鼓喧喧笑語中。

為問少年心在否,角巾欹側鬢如蓬。

望海樓晚景 / 望湖樓晚景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海上波濤初來時像一條白線,轉今在望海樓前就變成雪堆一樣了。如今潮水翻湧向上你也要再上層樓,再來觀看白浪形成的銀山,看它二十回也不嫌多。大風吹打雨水斜着飄進望海樓,壯麗的景觀應該用西美的辭句來誇讚。風雨過後潮水平靜江海碧澄,時時閃過的電光形成紫金般的龍蛇。青山斷開的地方有層層的塔,隔條江水想要回應對岸人家的呼喚。傍晚,江上的秋風吹得很急切,為的是把鐘鼓的聲音傳到西興。夜晚,誰家在望海樓下點燃爐香,玉笙哀怨的的樂曲在剛剛有涼意的時候響起。有位客人面對秋風在扇子上題詩,祭拜明月讓人無法看見你的晚妝。沙河上的船燈將山照紅,歌聲鼓聲在笑語中喧響。問一問「年的心思在哪裡,只見他方巾斜在一旁以致頭髮散亂。

注釋⑴望海樓:又名望潮樓,在杭州鳳凰山上,是杭州的名跡。⑵指顧:即指點顧盼之間,形容其快。猶如說須臾、一會兒。這兩句寫海潮來勢兇猛。⑶二十:一本作「十二」。⑷時:時時。掣(chè):拉,拽。紫金蛇:形容閃電的形狀和色彩。⑸西興:即西陵,在杭州對岸蕭山區境內,相傳為越國范蠡屯兵之處。▲

陳邇冬.蘇軾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61-62

望海樓晚景 / 望湖樓晚景 - 賞析

這組詩分別詠江潮、雨電、秋風、雅客、江景,五首各具情韻。其中第二首(「橫風吹雨入樓斜」)曾作為詩歌鑑賞題的材料出現在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湖北卷的語文試題中。

有人認為,蘇軾詩中的「橫風」、「壯觀」(「觀」在這裡讀第四聲,不讀第一聲)兩句,寫得不夠好。他既說「應須好句夸」,卻不着一字,一轉便轉入「雨過潮平」了。那樣就是大話說過,沒有下文。

這話雖說不無道理,但蘇軾這樣寫,自是另有原因。第一,他是要寫一組望海樓晚景的詩,眼下還不想騰出筆墨來專寫忽來忽去的橫風橫雨。所以他只說「應須」,是留以有待的意思。第二,既然說得上「壯觀」,就須有相應的筆墨着力描寫,老把它放在「晚景」組詩中,是不太合適的,不好安排。

蘇軾寫下這組詩後的第二年,他遊覽了有美堂,適逢暴雨,就立即寫了《有美堂暴雨》七律一篇,奇句驚人,是一首名作。應了他那「壯觀應須好句夸」的話了。

其實在這首詩中,他的思想有過一段起伏變化。在開頭,他看到一陣橫風橫雨,直撲進望海樓來,很有一股氣勢,使他陡然產生要拿出好句來夸一夸這種「壯觀」的想法,不料這場大雨,來得既急,去得也塊,一眨眼間,風已靜了,雨也停了。就好像演戲拉開帷幕之時,大鑼大鼓,敲得震天價響,大家以為下面定有一場好戲,誰知演員還沒登場,帷幕便又落下,毫無聲息了。弄得大家白喝了彩。蘇軾這開頭兩句,正是寫出人們(包括詩人在內)白喝了一通彩的神情。

雨過以後,向樓外一望,天色暗下來了,潮水穩定地慢慢向上漲,錢塘江浩闊如海,一望如碧玉似的顏色。遠處還有幾朵雨雲未散,不時閃出電光,在天空里劃着,就像時隱時現的紫金蛇。

這首詩寫的就是這樣一幅望海樓的晚景。開頭時氣勢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熱鬧,轉眼間卻是雨收雲散,海闊天肯,變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實不止自然界是這祥,人世間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的。▲

繆鉞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40-341

望海樓晚景 / 望湖樓晚景 - 創作背影

這組詩共五首,作於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當時蘇軾被派往杭州擔任州試的監試。院試餘暇,蘇軾得以到鳳凰山上的望海樓閒坐,寫下這五首詩。

繆鉞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40-341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浣溪沙(和前韻)》

蘇軾 〔宋代〕

霜鬢真堪插拒霜。

哀弦危柱作伊涼。

暫時流轉為風光。

未遣清尊空北海,莫因長笛賦山陽。

金釵玉腕瀉鵝黃。

复制

《水龍吟·古來雲海茫茫》

蘇軾 〔宋代〕

昔謝自然欲過海求師蓬萊,至海中,或謂自然,「蓬萊隔弱水三十萬里,不可到。

天台有司馬子微,身居赤域,名在絳闕,可往從之。

」自然乃還,受道於子微,白日仙去。

子微著《坐忘論》七篇,《樞》一篇,年百餘。

將終,謂弟子曰:「吾居玉霄峰,東望蓬萊,嘗有真靈降焉。

今為東海青童君所召。

」乃蟬脫而去。

其後,李太白作《大鵬賦》云:「嘗見子微於江陵,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

」元豐七年冬,余過臨淮,而湛然先生梁公在焉。

童顏清澈,如二三十許人,然人亦有自少見之者。

善吹鐵笛,嘹然有穿雲裂石之聲。

乃作《水龍吟》一首,記子微、太白之事,倚其聲而歌之。

古來雲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

人間自有,赤城居士,龍蟠鳳舉。

清淨無為,坐忘遺照,八篇奇語。

向玉霄東望,蓬萊晻靄,有雲駕、驂風馭。

行盡九州四海,笑紛紛、落花飛絮。

臨江一見,謫仙風采,無言心許。

八表神遊,浩然相對,酒酣箕踞。

待垂天賦就,騎鯨路穩,約相將去。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蘇軾 〔宋代〕

蘭亭繭紙入昭陵,世間遺蹟猶龍騰。

顏公變法出新意,細筋入骨如秋鷹。

徐家父子亦秀絕,字外出力中藏棱。

嶧山傳刻典刑在,千載筆法留陽冰。

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

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

吳興太守真好古,購買斷缺揮縑繒。

龜趺入座螭隱壁,空齋晝靜聞登登。

奇蹤散出走吳越,勝事傳說夸友朋。

書來訖詩要自寫,為把栗尾書溪藤。

後來視今猶視昔,過眼百年如風燈。

他年劉郎憶賀監,還道同時須服膺。

《浣溪沙·有贈》

蘇軾 〔宋代〕

惟見眉間一點黃。詔書催發羽書忙。從教嬌淚洗紅妝。上殿雲霄生羽翼,論兵齒頰帶風霜。歸來衫袖有天香。

复制

《題銅陵陳公園雙池詩》

蘇軾 〔宋代〕

南北檐楹照綠波,濯纓洗耳不須多。

天空月滿宜登眺,看取青銅兩處磨。

复制

《同景文詠蓮塘》

蘇軾 〔宋代〕

塘上鈎簾對晚香,不知斜日已侵床。

江妃自惜凌波□,長在高荷扇影涼。

复制

《題毛女真》

蘇軾 〔宋代〕

霧鬢風環木葉衣,山川良是昔人非。

只應閒過商顏老,獨自吹簫月下歸。

复制

《鹿鳴宴》

蘇軾 〔宋代〕

連騎思思畫鼓喧,喜君新奪錦標還。

金罍浮菊催開宴,紅蕊將春待入關。

他日曾陪控禹穴,白頭重見賦南山。

何時共樂昇平事,風月笙簫坐夜閒。

复制

《和張耒高麗松扇》

蘇軾 〔宋代〕

可憐堂堂十八公,老死不入明光宮。萬牛不來難自獻,裁作團團手中扇。

屈身蒙垢君一洗,掛名君家詩集裡。猶勝漢宮悲婕妤,網蟲不見乘鸞子。

复制

《儋耳山》

蘇軾 〔宋代〕

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君看道傍石,儘是補天餘。

复制

《和王斿二首 其二》

蘇軾 〔宋代〕

裊裊春風送度關,娟娟霜月照生還。遲留歲暮江淮上,來往君家伯仲間。

未厭冰灘吼新洛,且看松雪媚南山。野梅官柳何時動,飛蓋長橋待子閒。

复制

《書破琴詩後》

蘇軾 〔宋代〕

此身何物不堪為,逆旅浮雲自不知。

偶見一張閒故紙,便疑身是永禪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