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於石 / 小反嶺
拼

《小反嶺》

於石 〔宋代〕

泉本至清誰曰盜,溪雖可染卻名愚。一夫作難隨傾覆,千古青山獨受污。

复制
於石

作者:於石

於石,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介翁,號紫岩,更號兩溪。貌古氣剛,喜詼諧,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為山林曠士。有《紫岩集》。元詩選石字介翁,婺之蘭溪人。貌古氣剛,喜詼諧。早慕杜古高之為人,後從王宗庵業詞賦,自負甚高。年三十而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出入諸家,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為山林曠士也。因所居鄉自號紫岩,晚徙城中,更號兩溪。有詩三卷,門人同里吳師道正傳選次,金履祥吉父為之序。全宋詩於石(一二四七~?)(生平據本集卷一《鄰叟招飲》「三十將遠遊,海波忽揚塵」推定),字介翁,號紫岩,晚號兩溪,蘭溪(今屬浙江)人。宋亡,隱居不仕,一意於詩,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後散失,由門人吳師道就藏本及所藏續抄者選為《紫岩詩選》三卷。事見《吳禮部集》卷一七《於介翁詩選後題》,明萬曆《金華府志》卷一六、《宋季忠義錄》卷一三有傳。 於石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鈔本(簡稱朱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清光緒於國華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簡稱傅校本,藏北京圖書館)。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於石其它诗文

《丁亥冬大雪》

於石 〔宋代〕

頑雲撥不開,陰風挾嚴威。大雪止復作,細民已噓嚱。

人言豐年瑞,可樂胡反悲。頻年豈無雪,雪少寒不知。

誰為禦寒計,茅屋曝晴曦。今年雪大作,始信貧無衣。

地爐燎濕薪,僵坐縮如龜。年豐固可樂,一飽遠莫期。

但憂今日寒,未慮明年飢。豈知紈絝子,重裘擁柔肌。

繡閣藹春風,金帳環蛾眉。惟恨雪不多,低唱飲羔兒。

且盡一己歡,寧為爾民思。爾民毋自苦,會有年豐時。

雞豚燕同社,玉粒香浮炊。一飽有餘樂,八珍亦奚為。

寄語紈絝子,此意知不知。

复制

《山中何所有》

於石 〔宋代〕

山中何所有,古松與清泉。一泓涵素月,千尺搖蒼煙。

我生乏世用,樂此山林閒。臨流或倚樹,物我兩悠然。

慎勿作梁棟,斧斤斲其天。慎勿入江海,洶湧生波瀾。

流蕩易忘返,正直難自全。我欲叩其理,水去松無言。

复制

《述懷》

於石 〔宋代〕

孔明臥隆中,世事若不聞。草廬兩三策,大義固已明。

陶潛晉處士,束帶恥屈身。浩然歸去來,把酒惟長吟。

潛魚游深淵,好鳥鳴高林。是以古君子,出處各有心。

复制

《旅中遣懷》

於石 〔宋代〕

片雲相望浙東西,回首家山路欲迷。昨夜桐江江上夢,倒隨流水上雙溪。

复制

《水亭夜坐》

於石 〔宋代〕

水光涵月浸虛窗,醉倚欄干午夜涼。蛙一兩聲隔籬落,螢三四點過池塘。

風搖松影蛟龍活,露瀉荷盤翡翠香。俯仰不知天地闊,悠然長嘯據胡床。

复制

《清明次韻周君會其二》

於石 〔宋代〕

墓祭非經古未聞,年來拜掃隘車塵。誰憐原上千年冢,且醉樽前百歲身。

榆火欲燃行客晚,梨花不減故園春。石泉澆醒浮生夢,耿耿孤懷孰與親。

复制

《春晚》

於石 〔宋代〕

夕陽門巷靜無塵,茶灶煙凝碧樹陰。千尺遊絲縈遠思,一聲幽鳥伴孤吟。

落紅庭院春多少,新綠池塘水淺深。每向靜中觀物態,榮枯過眼不關心。

复制

《江山送客次韻》

於石 〔宋代〕

依依柳色黯江亭,酒味離愁孰重輕。攜手忍看分手處,別時爭似見時情。

百年離合悲歡事,一笑東西南北程。芳草斜陽渺無際,何當重問白鷗盟。

复制

《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於石上》

於石 〔宋代〕

香爐峰北面,遺愛寺西偏。白石何鑿鑿,清流亦潺潺。

有松數十株,有竹千餘竿。松張翠傘蓋,竹倚青琅玕.

其下無人居,悠哉多歲年。有時聚猿鳥,終日空風煙。

時有沉冥子,姓白字樂天。平生無所好,見此心依然。

如獲終老地,忽乎不知還。架岩結茅宇,斫壑開茶園。

何以洗我耳,屋頭飛落泉。何以淨我眼,砌下生白蓮。

左手攜一壺,右手挈五弦。傲然意自足,箕踞於其間。

興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言我本野夫,誤為世網牽。

時來昔捧日,老去今歸山。倦鳥得茂樹,涸魚返清源。

舍此欲焉往,人間多險艱。

复制

《樵山會講學者四人方西樵鄧敬所何古林與予時甘露連降於紫雲樓之松者三日方西樵有詩乃續而賡之》

於石 〔宋代〕

大淵之歲,厥月惟玄。泰風肇揚,於昭朗宣。方叔元老,寔秉斯虔。

感我良朋,翕至後先。於以共約,於樵之巔。於以會之,於石之泉。

方叔敬德,沖和有融。上帝監爾,精明幽通。不蟲不瘁,先兆於松。

甘露溶溶,紫雲蔥蔥。爰降爰注,於公之宮。有孚我朋,類銀其從。

甘露連連,有盈三日。既渥既足,維松維喬。感我良朋,於焉逍遙。

甘露連連,有盈三日。既渥既同,惟心惟一。感我良朋,於焉麗澤。

同德之磋,如氣之和。同德之涵,如露之甘。君子之孚,君子之祉。

何以侑之,德音孔邇。

复制

《永州八記》

於石 〔宋代〕

始得西山宴遊記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鑽鉧潭記

  鑽鉧潭,在西山西。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東流;其顛委勢峻,盪擊益暴,齧其涯,故旁廣而中深,畢至石乃止;流沫成輪,然後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畝。有樹環焉,有泉懸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門來告曰:「不勝官租、私券之委積,既芟山而更居,願以潭上田貿財以緩禍。」

  予樂而如其言。則崇其台,延其檻,行其泉於高者而墜之潭,有聲潀然。尤與中秋觀月為宜,於以見天之高,氣之迥。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

鑽鉧潭西小丘記

  得西山後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鈷鉧潭,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於山。

  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問其價,曰:「止四百。」余憐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剷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雲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遊,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枕席而臥,則清泠之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茲丘之勝,致之灃、鎬、鄠、杜,則貴游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棄是州也,農夫漁父過而陋之,賈四百,連歲不能售。而我與深源、克己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於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袁家渴記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鑽鉧潭。由溪口而西,陸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陽岩東南水行,至蕪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麗奇處也。

  楚越之間方言,謂水之反流為「渴」。渴上與南館高嶂合,下與百家瀨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淺渚,間廁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窮,忽而無際。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叢,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詞,其下多白礫,其樹多楓柟石楠,樟柚,草則蘭芷。又有奇卉,類合歡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沖濤旋瀨,退貯溪谷,搖飃葳蕤,與時推移。其大都如此,余無以窮其狀。

  永之人未嘗游焉,余得之不敢專焉,出而傳於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石渠記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踰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鮮環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墮小潭。潭幅員減百尺,清深多倏魚。又北曲行紆餘,睨若無窮,然卒入於渴。其側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風搖其巔,韻動崖谷。視之既靜,其聽始遠。

  予從州牧得之。攬去翳朽,決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釃而盈。惜其未始有傳焉者,故累記其所屬,遺之其人,書之其陽,俾後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於是始窮也。

石澗記

  石渠之事既窮,上由橋西北下土山之陰,民又橋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為底,達於兩涯。若床若堂,若陳筳席,若限閫奧。水平布其上,流若織文,響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掃陳葉,排腐木,可羅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絡之流,觸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龍鱗之石,均蔭其上。古之人其有樂乎此耶?後之來者有能追予之踐履耶?得之日,與石渠同。

  由渴而來者,先石渠,後石澗;由百家瀨上而來者,先石澗,後石渠。澗之可窮者,皆出石城村東南,其間可樂者數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險,道狹不可窮也。

小石城山記

  自西山道口徑北踰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奇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或曰: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复制

《西山問羊》

於石 〔宋代〕

淡泊不禁頻皛飯,尋常無以致氈根。西山繭耳多於石,肯與書生踏菜園。

复制